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170章

逼上梁山-第170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民当即有些郁闷:这么近的距离内,一次对付俩功夫不弱的老头,李民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受伤。尤其那周侗,李民虽然相信周侗的本事不会大过独孤求败,可是,那周侗却会长空枪法,擅于空中搏击,却是不会向那独孤求败一般,在骤然失重漂浮下,有着短暂的破绽,供他李民施展什么麻痹神光,小闪电什么的,那就更不好掌握了。

好在,李民却也是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和这两个老头动武。别的不说,单是那周侗,就与他李民身边的林冲,鲁智深,武松,乃至小岳飞等人有着莫大的关系。李民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他翻脸的。

李民当即也不起身戒备,依旧安稳的坐在那里,朗声大笑起来。

别说,李民的不对抗态度,却是让这两个老头不好意思愤然拼命。毕竟,再怎么说,李民对他们两个老头,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还谈不上上马一钉金,下马一锭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哪般盛情,可也是礼敬有加。更对那宗泽有解困之恩。何况,李民从头至尾没承认过要造反,这就更让两个老头下不去手了。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拼命也是这般。若是李民一戒备,两个老头一激动,这命也就拼上了,最终不管谁死谁伤,这事都不好。可如今,李民一个坦然的不抵抗,两个老头一个不好下手,这气氛自然就缓和下来。尤其是那李民的笑声,更让两个老头有些小郁闷:难道我们理解错了?

那宗泽毕竟主掌政事多年,虽然刚正不阿,可却也通透人情世故。转地过脸来,眼看僵持不是办法,随即冲着周侗使了一个眼色,重新坐了下来问道:“国师笑个哪般?莫非老夫有何说的不对?若是老夫说错,还请国师指出,老夫心盼之,心悦之,定向国师赔罪。”

那周侗与宗泽交往多年,当即也坐了下来赔笑道:“国师海涵,我那老哥哥,性情中人,脾气耿直得很,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还请国师看在老朽的情面上,不要计较,还请解说。”

李民这才止住笑声,双手抱拳过顶,正色说道:“二位老师,我李民可对天立誓,此生所为,都为国为民,绝无非份之想,绝无为王称帝之念!若违此言,终生大道不成,天罚之!”

李民此言一出,宗泽和周侗,当即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面现愧色,此时之人,最是相信誓言,何况还是李民这样有神通的人所发之誓言,宗泽和周侗自然确信无疑。

宗泽当即也不等李民解释了,率先站起,向李民躬身赔礼道:“老朽误会国师,国师莫怪。”

周侗也随即站起向李民赔礼。李民站起相扶说道:“二位老师莫须如此,此也是二位老师拳拳为国之心,我只有佩服,怎能向怪。”

宗泽和周侗这才再次坐下,随后再次向李民提起,因何想要派人到塞外,去帮助异族统一。

李民稳定了二老之心,这才慨言道:“二位老师有所不知,这关系国运的逆天改命,却非人命可比,绝非一时一事可尽全功。别的不说,单是我献那金龙珠,要想聚成龙气,形成龙脉,永镇我大宋国运,那就需要一甲子的时光,这才能引动风水,形成龙脉。而我大宋国运遭群贼败坏,却是不出十年,就有大劫。而大劫地起因,就是这宋金联盟,故此,我才在周老师提及下,不顾自身气运,天罚,冒死率人袭杀那金国国主。妄图逆天改命。可奈何,今次,我虽偷行塞外,成功袭杀了金国国主,逆转部分天命。可奈何,天数之下,金国竟然没有怒杀我朝全部使臣,并派了使臣随同那赵良嗣入京约盟。虽然因我杀了金国国主,导致金国势弱,不敌辽国气运,改变了部分天命,可只要此次盟约确定。有了我大宋军粮物资的援助,那金国不仅不日就可恢复元气,更可借我大宋土德生金之势,极大壮盛气运。继而以蟒吞龙之势,吞噬了辽国的国运。形成真龙之脉。到那时,就是反噬我大宋之时。彼时,我大宋就算不亡国,也难保河北的半壁江山。于是,我潜心谋算之下,却是思得一计,我算那草原上的蒙族各部,得火德,百年之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大兴之气运,彼时,天狼星降世,一统草原各部,不仅以火克金之势,一举灭了金国,更有入主我中原百年,灭绝我汉氏苗裔之祸。故此,我想提前派人入草原,提前引发了蒙族的火德气运。此时,蒙族火德气运不足,提前引发,虽可旺一时,却绝无燎原之势。而这一时之旺,却也足可焚尽金国的天命气运。正所谓:以夷制夷。而后,再引残余地蒙族,入我族,以火培土,增长我中原气运,必可让我大宋国运支撑一甲子。足够我大宋金龙珠形成龙脉,镇压气运成功。我大宋必可千秋万代。”

宗泽和周侗被李民一顿五德天命大忽悠,忽悠地有些发懵。若说不信,且不说李民素有先知之名,单是这一番有鼻子有眼,说的活灵活现,那就不是好编的。若没点预见,怎么可能编的的周全。可若说信,别说周侗一代宗师,心智坚定无比。就是那宗泽,那也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敬神鬼而远之的人杰。怎么可能被李民就这么三言两语,信了今后百十年的事?

当即,宗泽和周侗对视了一眼,却都看出了对方的迷茫和晕乎。全都无奈的浮起一丝苦笑,佩服李民地说词,竟然能将他们这两个老家伙,都说的没有了主张。

不过,那宗泽心性过人,笑过之后,随即定下心来。虽然他不能从李民的预言和论断上推算李民真假,但是,宗泽行政多年,却坚信,事情的可行性,以及事件的利益归属,绝对能说明一切问题。真心假意可以蒙人一时,但最终效果,以及最终利益地归属。那却是半点骗不了人地。

宗泽闭目盘算了半晌,睁眼,紧盯住李民质问道:“国师口说为国,这草原一统之后,却是归属何人?”

这点却也是李民盘算过的,李民半点不犹豫地说道:“自然归属我大宋,到时,我准备上书官家,遣部分河北无田耕作者于草原耕牧,赏部分有功的蒙古各族,迁族于中原,启其民智,施以教化,共荣共生。”

李民这一说,却是无私。宗泽当即信了一半,可还是确认道:“国师之言,何可证?”

李民当即笑道:“宗老,还需何人可证。我请的就是您老人家为操持此事,塞外之兵,尽在您老人家之手,您老莫非连自家都信不过么。”

宗泽闻言当即一愣,随即也乐了。既然人家都让自己管了,当无篡国之心。否则,这塞外的兵马都在自家手上,那他岂不是空给他人做嫁衣。想明此点,别的就无所谓了,虽然私聚兵马,擅自在塞外开仗,有些违制,可宗泽却不是什么迂腐到极点的人,只要与国与民有好处,又不是什么不顾忠义的造反,那也没什么。哪怕就是在番邦立国,那也是有先例可寻的男儿大事业。

只是如此,此事的可行性,就需要认真的推算一下了。

第八卷 第十九回 传教

上兵伐谋。

宗泽这老头,在肯定了李民不是为了夺取塞外兵力篡谋大宋江山之后。对与李民意图征服蒙古各部,而后借用蒙人对付金人、辽人的构想,不仅不抵触,而且还很兴奋。

要知道他宗泽文武全才,可这大半辈子一直操劳与民政的琐事不说,更被大宋的众多权奸掣肘,根本使不开手脚。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些,可自幼习武练出来的身板,冷不定这么一没事干的半监禁,还真浑身不得劲。这到塞外用着李民的私兵,全无掣肘的驰骋,光是想,就让这五十多岁的半小老头忍不住浑身热血沸腾,再次焕发了青春。

而看着宗泽那兴奋的双目,与宗泽交往多年的周侗,早已了然于心,也是忍不住的激动。要知道,周侗可是比宗泽更纯粹的武将,而他更在京师的御拳馆闲置了多年,那憋得劲更是胜过宗泽几倍。尤其是在塞外打鞑子,更是与国与民有利之事,周侗怎么能不兴奋。

而这两个老头的兴奋劲上来了,可就轮到李民郁闷了。

那宗泽还差点,可那周侗代为李民管理过一段二龙山,那对李民的军事实力,简直比李民自身还清楚。二话没说,就点了将,除了要李民的二百弓骑,两百重步兵的拳馆弟子,更狮子大开口的让李民为其配备五千手雷,一万地雷。并准备带着林冲和武松一同走。

而那宗泽虽然不如周侗哪般了解李民的家私,可是前不久,宗泽却是感受到了李民那两百蒙古家奴的彪悍,于是借口去蒙古草原,需要当地的人辅助,这才能更好的治理地方。征调部队,却是要求李民把他手下的那点蒙古家奴,全都给他使用。

李民这个郁闷啊:就这么点家当,全给你们俩带走了,我还玩什么?那还不如我自己领兵去呢。

李民当即坚定的摇头拒绝道:“二位老师且住!你们的这些要求,我是一个也不能答应的。”

周侗和李民地关系比较近,当即怒冲冲的站起来,跨步到李民跟前,倚老卖老的板脸说道:“你这娃娃太不厚道,那塞外苦寒之地,岂是好玩的,你娃娃一句话,就把我们这两个半截入土的老家伙打发了出去。我们这俩老家伙为了你小娃娃,二话没说的应了。如今带些人马,也是为了完成你的嘱托,你却这般说话,莫非,你还准备让我们两个老家伙还空着手去不成?这买卖做不得,不去了,不去了。”

李民当即苦笑不得,很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开始就选错了人。就这俩老头,还没二话的就应了?就在刚才,若不是我李民应变得当,你们俩老头还不把我围殴了。

可李民虽这样想,但且不说这俩老头,老当益壮。经验丰富,正是开荒牛的不二人选。单是看那周侗虽然满嘴说着不去了,不去了,可一双眼却直勾勾的盯着他李民,恐怕他李民若是真接了这个茬儿,这个老头非得跟他李民翻脸不成。

李民无奈地说道:“二位老师莫急,且听我说。”

那周侗虽然叫得欢,可终究是装的,内心还是很珍惜这个机会的。故此,虽然听李民又要白唿有些头疼心虚,可还是很给面子的坐了下来,可内心却抱定了:这会绝对不能让这小子再把我忽悠住了,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怎么的也得保住一半。

而李民虽然没看出来这周侗还没还价,就已经有些虚了。可是,李民此次的计划,本就有着置换兵力,外带练兵的想法。却是如何还能把已经练出来地兵丁扔去蒙古大草原去消耗。

故此,李民却是心平气和的说道:“我此次请二位老师前往塞外,却是不打算给二位老师带兵。”

说道这里。李民眼看周侗又要起来,连忙再次虚按,止住周侗说道:“周老且听我把话说完。”

周侗却是不理,怒道:“不带兵怎么去征服草原各部?我大宋数十次兴兵,每次出兵数十万,都没征服过草原各部。此次,虽说只是去打一些小部落,可没兵怎么成?就是这几百人。也是不够!”

一旁的宗泽虽然也很是郁闷,可他却觉得李民既然都想出这等谋略,不可能就这么混蛋的让他们两个老头光杆的去统一蒙古,那也实在是太瞧得起他们两个老头了。故此,宗泽却是说道:“贤弟,且听国师说完。”

那周侗虽然是一代宗师,御拳馆的天朝奉,很有脾气,可平生最服宗泽,当下气哼哼的重新坐下。

李民这才接着说道:“多谢宗老。”随后,李民又对周侗说道:“周老莫急。我问你,就算我把你要的兵,都给你了。你就真地能统一草原各部了?”

周侗却是一愣。虽然他刚才的热情很高,可真要问起来,那还真是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除非那些小部落全都傻到了极点,一个个的坐等着他打,再有着李民安排的内线指路,并有着李民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力,如此花上一二十年,或许能实现李民的计划。可李民显然不可能源源不绝的给他补充兵力,更不可能等上一二十年。即使李民等得起,恐怕他周侗也老死了。

故此,周侗却是没话了。而周侗没话,那李民的话却都等着呢。

李民随即正色说道:“据我塞外亲眼所看,蒙古各部,虽然弓箭不如我大宋精良,可却全民皆兵,无分男女老幼,皆可上马作战。战斗时,更是悍不畏死,骑术更是精良。即使我手下的弓骑兵,虽能正面对抗同等数量地蒙古游骑,可却也是追击他们不得。游射下去,弓箭用尽,即使同等兵力,也恐难敌。而除弓骑外,步兵更是箭靶,日夜骚扰下,不日即可令部队疲于应对,军心崩溃。带的兵马再多,如何能胜?”

李民此问,别说周侗无语了,就是宗泽也没话了。大宋开国至今,虽然还没有与蒙古正式交过手,可与辽与西夏,以及吐番,那可是没少打交道了。只是,大宋虽然历次战斗,都是胜多拜少,可步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