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147章

逼上梁山-第147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说,这个时代,一个老师给自己弟子另外再找一个老师。除了那些江湖上混饭吃的武师外,有正是宗门的,本不是这么一件容易的事。

可李民这个神宵派,本就是李民自创的,李民又是一个现代人出身,委培代练,在现代本就平常的很,李民脑子里,却是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而这个周侗,虽然有宗门之念,也是这个时代正式门户出来的,可他在御拳馆任教多年,本就是一个代练惯的人,除了少林寺的一些不可外传的秘技外,他那些自创的招式和经验,却也是没有什么保密概念。故此,李民和周侗这两人,在这方面,却是出奇的默契。

李民当下叫过岳飞,让其拜周侗为师。

然而,直到此时,李民这才发觉:岳飞这孩子,别看不怎么说话,少言寡语。可却傲的很。而且,别人傲,是从面上傲。而这个岳飞,却是从骨子里傲。虽然他没有盛气凌人的恶劣态度。可是,让他向一个不认识的人拜师,却实在很难。不仅仅是跟他李民,就是跟这个周侗,也是如此。

不过,周侗却很欣赏。天地君亲师,老师如父。如何可以轻易拜的。自然要知道个清楚才能拜的。

李民算是服了。这人和人对缘分,果然是没道理的。

当然。更主要的,却是周侗有真本领。周侗自信能让岳飞心服口服的拜他周侗为师。

周侗当即离席,随意走前几步。也没寻什么武器。也是如岳飞一般的双手虚握,摆了一个架势,猛踏一步,双手虚刺,喊了一声:“杀!”

这一下,比之岳飞又是不同,那真是杀气冲天,挡者睥睨!就连没到这个境界的,也由于被周侗的杀气所震慑的不得动弹,而了解了这一招的恐怖。

好在,周侗却是比岳飞有经验,刺的时候,却没冲着什么人,这才没有什么人因为周侗这虚刺的一枪而胆破丧命。

岳飞当即有些失落,可随即却又兴致高昂。双膝拜倒在周侗脚下,挺身抱拳说道:“弟子岳飞,苦学枪法多年,自以为学得了一个‘刺’字。却不知坐井观天。今日观的老师枪法,才知‘刺’字还有这般变化。弟子心悦诚服,不限慕之。乞求老师赐教成全。”

李民内心顿时极为赞赏。自打周侗也使出了同样的招式,李民就没少了暗中观察岳飞的神情,生怕岳飞受打击过大,不利岳飞成长。故此,岳飞的神情变换,李民却都是看到眼里的。可岳飞小小年纪,竟然知耻而后勇。把挫折转为前进的动力。却是比成年人的心志,还要坚毅的多。

而周侗闻听,当即哈哈大笑的应了。

李民当即打铁趁热的说道:“周老师交友广泛。可知我朝,却是何人的弓术为尊?”

李民却是想趁着周侗高兴,连带把岳飞的弓术老师也给搞定了,也不枉岳飞管他李民叫声师傅。

而周侗听完之后,却是神色有些怪异的问道:“国师打听我朝何人弓术为尊,却是何故?”

李民本也没准备瞒周侗,而且,这事也根本瞒不住,李民当下就实话实说道:“我这徒弟岳飞,除枪法外,却还想学的弓术。故此,我想打听一下,好为他聘请一位弓术的老师。”

周侗闻言当即哈哈的大笑道:“国师却是不用再请他人了。老朽弓术虽不敢夸天下第一。可老朽自认我这弓术,却比我这枪法,还要精研几分。飞儿既是喜欢,只要他有这天分,我自一并教于他就是。”

这会,却是轮到李民吃惊了。这才真叫能人无所不能。虽然周侗自称不敢称弓术天下第一,可周侗的枪法,却绝对是大宋的天下第一,这周侗却说他的弓术比枪法还好。那不是天下第一,又是什么?

当下,这一番酒,却是吃的尽兴。新来的这些人,除了周通、李忠的功夫不咋地之外,余者,却是让众人看的佩服。

只是,临到酒席末了。周侗却隐隐表示有机密话,与李民相商。

李民当下散了酒宴,引周侗到书房密谈。

周侗初次进入李民的大书房,却也被那一面墙的书籍,震慑了一下。好在,周侗一代宗师多年,却也没有露怯。等与李民分宾主坐定,下人送上两盏香茶。

周侗这才向李民说道:“国师可曾听闻,我朝欲遣使者,说金联盟伐辽之事?”

李民微微一愣:搞不懂周侗这么一个御拳馆的天朝奉,关心这些朝中决策干什么?

不过,李民与周侗的关系,且不说如今两人有一个共同的徒弟岳飞,单只是他李民没发迹前,周侗就肯为他李民包庇鲁智深,那就不是一般的交情。李民却是从来没有把这个老人当外人,除了那些有些涉及造反犯忌的事,却是没有什么可瞒这个周侗的。

故此,李民当即点了点说道:“却是听过了。不知老师问此何故?”

第七卷 第三回 周侗使命

“国师且不忙说老朽何故问此。老朽想先问一下国师对此如何观?”周侗直视着李民说道。

李民越发觉得这周侗有些怪异了。暗自琢磨这个周侗来此,绝不简单。

不过,李民虽猜不透周侗为什么这么问,以及这么问的目的如何。可李民却坚信,这周侗绝不可能是蔡京或者梁师成的人。而且,周侗也绝不可能坏了数十年的名头,以及江湖义气来坑害他李民。

故此,李民还是实话实说的说道:“我观宋金联盟灭辽,犹如资饿狼以趋病虎。虎去狼存,害的却依然是人,绝非善策。”

“着啊!国师说的正是此理。”周侗当即欢喜的派了一掌,可随后又叹道:“只可惜国师却没在塞外呆过,却不知,这岂止是非是善策。实乃是害国之策。”

李民闻言当即精神一振。顿有找到知己,找到革命同志的感觉。李民万没有想到,这个时代,并不是他李民一人独自作战,他李民还有战友。虽然这个战友老了点。

不过,李民毕竟不是当初那个初来这个时代,想问题简单的李民了。如今他李民却是有着老婆、兄弟,以及成百上千人付出性命跟随着的,光是那份责任,就足够李民把这份激情压制住。

李民强按着激动,仔细观察着周侗问道:“老师何以见得?”

周侗叹道:“此却非老朽高见。实乃是老朽平生敬佩之人所说。他言:辽以迟暮,皇族崇信佛教。皆喜汉礼。言行与汉人无异。犯我宋境,无非索要一些财物。所害非大。而那金,却是崛起之生番。不通礼法,崇信刀兵。犹如草原之狼,他立国灭辽,却非为了礼法正义,乃是争生存,掠夺辽国财富。他若灭辽,绝不会就此罢休。收敛刀兵。必然窥视我大宋比辽更加富足的物产。不经一番血战,却是不会熄了他野心。就如辽国建国,即频繁掠夺我中原,直至鲜血染红了疆场,被我大宋打的疼了,这才收了野心,安于区区赏银,偏安一偶。此乃生番转为熟番之必然,此等过程,,却不是区区赏银,几万条性命,三五年光阴所能化解的了。到那时,也不知需要牺牲多少百姓和军卒的性命?而若是金不能灭辽,反被辽灭。那辽也必如病虎砥砺了爪牙,重新焕发野性。必重燃与我大宋争夺中原的野心。故此,联金之事,万不可取。”

李民听得更有共鸣,忍不住问道:“老师说的这个,却是何人?”

周侗苦笑道:“此人乃是我的老友宗泽。”

李民顿吃一惊,同时心中大为窃喜。宗泽那可是连他李民都知道的抗金名人,绝对在大宋有一号。李民万没有想到,这宗泽愣是他李民的知音和革命同志。

而这时,周侗却说道:“国师,实话跟您说。老朽此次前来拜访国师,就是替我这老友求您来的。”

李民正自惊喜。听闻周侗之言,连问何故。

却原来,宗泽此人至今已经为官二十余载。一心为民,官声极盛。只是蔡京等人当权,宗泽却也没得进入大宋中央权力机构。也就是前年,即大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这才升任了登州通判。只是,登州邻近京师,皇亲权贵等势力遍布其间。仅宗室官田就有数百顷,岁纳租万余贯,却都转嫁到了当地百姓身上。这宗泽刚烈,上任后就忿然上书朝廷,陈明实情,请求予以豁免,终于为登州百姓免除了沉重的额外负担。只是,如此自然得罪了宗室以及当地权贵。只是那时,正是李民把蔡京整的倒台之时,王黼新上,各方权贵都在重新洗牌,重新寻找靠山,划分权力,再加上宗泽又占理,官声极盛,民望极高,一时也人责难宗泽。可宗泽今年跃升河北路转运使,听闻了朝廷欲与金联盟灭辽的消息。那宗泽却是在边塞呆过的,知道辽金等契丹、女真人的习性,自然极力上书反对。

可问题是,此次宋金联盟,却不是什么大臣提案,赵佶脑子一热就拍板的。而是在耶律大石买通了梁师成,极力压制了这件事之后,却被赵佶当作自身的宿命之战,而被赵佶全力促成的。

连梁师成都无用的事,宗泽这么一个小官反对不说,还由于他的名望,引发了不少军中,以及清流人士的上书,这自然令赵佶极大反感了。

这自然成全了那些原本就忌恨宗泽的权贵,一个个落井下石,宗泽却是成了反面的典型,被押送到了京城。

而周侗探监之下,提及他和当今官家最信任的国师李民有些交情,准备求李民出面保释宗泽时,宗泽不仅没让周侗为他宗泽求情,反而求周侗来找李民游说,求李民想法劝说赵佶,改变联金灭辽的想法。

故此,这才有的周侗到此。

而且,正因为周侗心急老友所托,一路快马,而赵良嗣、刘锜他们出京出使金国,不仅官样的文章不少,一大堆的人一起走,也快不起来,却让晚了他们不少时日出来的周侗,与刘锜来了一个前后脚。

这里面的前后因果,周侗虽然大多不知,可他的一番交代,再加上李民所知的推断,却也让李民明白了一个八九。

李民当下苦笑道:“老师,实不相瞒。您说的使者,我已经见到了。而且,反对联金灭辽的事,我也曾跟当今官家说过了。可还是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却是无力劝说当今官家了。”

周侗说完,满以为李民立即会打包票的应承下来。可谁成想李民竟然如此说。

周侗当即怒道:“国师何以如此说!此等国家大事,我等若是不明此理,尚有情可原。可国师即明此理,知当今被蒙蔽,岂有不死谏之理!官家一日不明,就十日说,百日说。定要让官家明了。这才是直臣。这才对的起天下万民。且,当今官家对国师之信赖,举国皆知。国师若尽力,岂有不成之理!莫不是国师有私心?也罢!我周侗今日就代万民跪下来求国师美言,免得大兴刀兵,百姓受苦!”

说着,周侗推开座椅站起身来,就给李民大礼拜服。

李民连忙起身避过。绕过书案,扶住周侗说道:“老师!这可折杀我了。你我相交卑微之时。我李民岂是忘义之人。老师快快请起。”

周侗却是倔强的说道:“老朽身受老友重托。事不成。宁可跪死于国师面前,却也是无颜面对老友!”

周侗这番话,却是让李民极为惭愧。

说实话,李民虽然也是一直想着振兴中华,抗金保宋。可那却是因为大宋完了,金国屠城的时候,绝不可能放过他李民这样的名人,而他李民也过不了背叛本民族,去扶助外族完成中华个民族大一统的这道心灵的道德底线。

但是,他李民也绝不会为了大宋的兴亡,就不顾自身的安危,来什么死谏。

而宗泽和周侗的表现,却是绝对把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放到了个人之上。李民虽然个人做不到,却并不妨碍李民敬佩这些人。也正是有了这些人,中华民族才能在一次次近乎灭亡的情况下,重新屹立起来。

不过,当下,李民却是头疼怎么安抚这个老人。

好在,李民虽然政治和军事都还有待培养,忽悠却已经是宗师级的了。李民几乎没费任何时间,就脱口说道:“老师。非我惜命,不肯近尽心力。实乃是,此事攸关天数。却是轻易改不得的。”

周侗愕然道:“此事却关什么天数?”

李民当即长叹一声,随即把他李民编造的那一套靖康末世论,详细的讲述了一番。而后,更是感叹道:“此事,我早已不惜冒着天罚之险,告知了当今官家。可天数难违,却还是走到了今日这般。如今我即使是再向官家进言,也绝对不会有任何效果。老师若是不信,尽可向我手下众人打听。为了此劫。我以筹备众豪杰,以及我的天罡护驾,共同应对。此事,他们均知,也均可为我佐证。”

李民很坏,李民却是想用这番话,把这个周侗,甚至那个周侗的老友宗泽,全都绑到他这辆革命的马车上。

岂知:周侗虽然当下听得目瞪口呆。只是,过后,周侗虽然信了这大宋联金灭辽反遭害乃是中原劫数,轻易改不得,可这周侗的刚烈,却更是远远出乎了李民的意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