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126章

逼上梁山-第126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谁,我就不知道了。更找不到他。就像那蔡京虽然知道这京中还有两个高手在他那天下第九之上,更曾暗杀过他,却也不知道到底是谁一般。我也就是因为我那万花楼的客卿,凑巧知道周老朝奉的事。其他的,却也是不知道。”

李民这才死了心,重新向大娘说道:“如此,却是请教这天下第一的高手,却是何人?有何喜好?如何能请他护卫于我?”

打娘连最后一张王牌都露了,如何不再偏帮李民?

大娘当即详细的说道:“要说我这万花楼的客卿。却是一代奇人。他本是一个文人,不会半点武功。乃是元丰五年的进士第一。只因酷喜道术,苦研之下。竟然无师自通,练出了一身武功。二十年前,江南摩尼教势大。他奉命监军剿匪。只因那摩尼教内高手众多,躲藏,暗杀,以至于他手下的官兵、将领,不仅剿匪无力。还大有伤亡。他愤怒之下,单身一人,把那摩尼教的四大使徒杀了一个干净。可随后,那摩尼教虽奈何不了他,却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把他的一家老小,尽皆杀了。从此,他就寄情我万花楼。除了喝酒,听琴,却是没有什么喜好了。直到十五年前,蔡京上书三舍法。他以为此法,宜近不宜遠,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貧。大力反对不成。这才辞了官职,暗杀蔡京。结果又是不成。这才彻底呆在我万花楼,当了客卿。”

李民听得,很觉得耳熟,似是而非的,好像听说过这么一个相当牛逼的人物,只是却无论如何想不起来。而且更觉得这个人,应该只是一个虚构中的人物,不应该是一个历史真实存在的人。李民当即忍不住问道:“岳母,您老人家就别绕圈子了。他到底是谁啊?”

第五卷 第二十回 实干家

“黄裳。”大娘很不满的白了李民一眼。大娘说详细些,也是想李民能多了解些黄裳,以便于能说动黄裳给他李民护驾,没想到,却被李民说饶圈子。自然有些不满。

只是相对于大娘的不满,李民却完全蒙了。竟然真的是黄裳。李民万万没想到,在这个时代,还能见到这么一位传说中的人物。李民甚至想,有黄裳,会不会还有黄老邪,郭靖?

不过,李民随即想到:郭靖是守襄阳,抗击蒙古的,跟现在最少还差了一百多年,就算郭靖也是真有其人,那也不可能见到。倒是诸葛小花应该回头找机会访一访,看看是不是有这个人。现在么,嘿嘿。这个黄裳那是绝对不能放过的。最少,他那九阴真经,一定要看看正版。

然而,李民兴奋过,随即想起,他李民今夜来访大娘,那可是有目的的。可这正事还没说呢,却被大娘牵着鼻子走了。李民当即暗自郁闷:没想我这大忽悠,竟然被老岳母给忽悠走了。这定力,还是有待锻炼。

李民当即压抑住对黄裳的兴奋。反正这黄裳是万花楼的客卿,这大娘今天既然说到这了,肯定是准备介绍给自己了。却也不忙。还是先把今后革命的大方向,跟大娘沟通好了。免得今后出什么纰漏,才是正理。

故此,李民随即站起向大娘躬身谢道:“多谢岳母关爱。送这么一位天下第一的高手保护小婿。小婿感激不尽。不过,小婿今日来,除了送月茹和师师与大娘团聚外,却还是有大事与大娘商议的。”

大娘对于李民直接开口说出送字,很是无奈。大娘还真么见过这么痞赖的。那可是天下第一高手啊。就连他大娘也只是供着,用人情拘着。连差遣都不敢说,那还敢说一个送字。他这女婿倒好,直接归他了。

大娘倒是有心说李民两句,免得待会见那黄裳谈崩了。毕竟,大娘现如今押宝全压在了李民身上,投入的,可不少了。却是比李民自己,还要关心李民这条小命。

可是,李民随后说的大事商量。却让大娘当时把这事放到了一边。毕竟,蔡京会不会派天下第九来暗杀李民,那还只是一个猜测。蔡京对他自身那条老命的爱惜,那也是绝对的。而且,蔡京还要等童贯回来,更要避讳官家对他蔡京的猜疑。韬光养晦。若是这关头,李民再出些什么麻烦,却是蔡京的嫌疑最大。大娘适才说的严重,却也不过是想吓吓李民,把自家的底牌和人情,弄的重一些罢了。而李民要说大事。在大娘和李民之间的大事,自然只有革命才算是大事了,与此相比。那吓唬人,自然就不重要了。

故此,大娘当即也不说别的,正睛看向李民说道:“女婿可是准备起事?若是如此,女婿却不用多说。我万花楼上下三千八百人。随时听候女婿差遣!”

李民原本准备好的气势,当即被大娘打击的囧了。李民算是服了:这老岳母,还真是一个行动派。可就你那三千多人,够干什么的?

李民无奈的说道:“岳母。我是要和您商量一下革命的事。可绝对不是来跟您说起事的。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没想到,大娘却严肃认真的说道:“女婿。我想过,自打半年前你跟我谈过革命的事。这半年来,我就一直在想。确实,你说过冒然行动不好,不会成功的。可是,若是没有人挑这个头,也许这社会,就一直会这么下去。革命,就是要有先行者,就是要有牺牲。就算不是以血醒民。却也要英雄造实事,而不能坐等机会的降临。”

李民有些发懵。李民万万没有想到当初给大娘讲妇女解放,捎带讲了一些革命理论,竟然给大娘这么多的触动。

而大娘似乎激情勃发,很是亢奋的站了起来走动了两步说道:“如今天下太平,女婿身在青州,即使能聚的一些人马,却也不好推翻大宋皇朝。故此,大宋必须得先乱起来。乱到即使各地山贼起事也没有人有工夫去理的时候,女婿就可乱中取势。最终推翻这个大宋。”

李民继续发懵。可李民却不得不承认,大娘确实说的有些道理。甚至,原本李民不想造反,也是因为根基不深,几百,几千人的造反起义,对与如今相对平稳的大宋来说,根本无意义。没有那个成功的可能。故此,李民才不想造反。免得造反不成功,反倒加深了大宋的动乱,让外族捡了便宜。

只是,大娘说的虽然有些道理,可知易行难。大宋立国这么久了,根基相当的深,岂是那么好乱的。却没的没乱中取势,反倒更让外族沾了便宜。又走到李民当初最忌讳的事上来。

而这时,大娘却很郑重的说道:“我查过。当今官家正是鼎盛之年。而当今太子赵桓却年方十六。性木讷,少谋断。虽年初,因长而被立为太子。可却不为当今官家所喜。而当今官家三子赵楷,却与当今官家性情相投,虽只十五岁,却有才名。其本人更不满当今太子赵桓。重臣多有知之。若是当今官家突然驾崩,并留有遗诏废太子赵桓,立三子赵楷为帝。语义再有所模糊。当今朝臣,比分为两派,一派坚持遵循遗诏,一派坚持长幼有序。再加上不论是太子赵桓,还是三王子赵楷,都是年幼之辈。朝中比乱。必然顾不得防范山野。却可给女婿起事之机。我大娘,愿为革命奉献,那赵佶,自打上次和女婿在我万花楼吃了一回酒,很是迷恋我万花楼的风liu,更喜白凤儿的内媚。时不时的,就来我万花楼风liu一番。我寻机把他拿了。逼他写了诏书,随后给他服下牵机散,把他摆弄成马上风。必可成此大事。女婿觉得如何?”

李民脑子一时跟不上大娘的思路。毕竟大娘没有前后眼,也没有李民那么多的顾虑。对革命的事,远比李民上心的多,也果敢的多。这想了大半年的精华,自然不是李民一时半刻可以消化的。

不过,这却也给了李民一个思路。如今金国刚刚立国,正式和辽国争锋的时候,无论是金,还是辽,确实是顾不上大宋。除了大宋的社会环境还相对稳定,老百姓大多还没有逼到那个造反的份上,缺乏一些变革的群众基础之外。这却也是大宋变革的好时机。

而且,如今若是坐等,任凭赵佶发昏的消耗国力,逼迫百姓,十几年后,社会的不满,确实是能积存够了,可金国和辽国也没事了,却是正好趁着大宋内乱,他们占便宜了。历史的车轮,也就不可能避免的发生了。

故此,李民却也被大娘忽悠的小心肝直跳。

终于。李民这些日子锻炼异能,磨砺心志的工夫,还是没白下。李民总算是没有被大娘忽悠住。且不说赵佶死后,朝中的继位之争,会不会如大娘猜想的那么乱。就算真的如大娘所说的那么乱。可却也平白给别人制造了机会,毕竟他李民并不是大娘一心认为的天命之子。这造反的事,除了讲时局,也是讲实力的。现在他李民借着赵佶的信任,那扯风扯雨的。没有了赵佶的支持,那他李民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就他李民现在这些底班。别看打山贼,打流寇什么的,都挺听指挥。可若是造反。这些人,跟他李民的时日,却还短了些,万没有那个忠诚。估计也就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有限人等,那是万万没有问题的,其他那些小兵,尤其是那些工程队。绝对是不保险的。

而且,若是乱世提前来了,大宋能折腾的,也不只他李民一个人,且不说宋江这个有天然魅惑的黑胖子。就是那没见过面的方腊,也是不能小瞧。那小子虽然没得见过,可由着宋江,就知道那个方腊绝对简单不了,何况那方腊在江湖上还有着摩尼教智慧使徒的身份。这再加上大宋王朝虽乱,可兵力不失。这大娘口中的革命,很可能就被这些人拖长了,演变成内战、内耗。到时候,自家人打上十年八年了,全都乏了。那金国却正好吞噬了大辽的国力,打过来。岂不是彻底把他李民的计划给搅和了么?

御外必先按内。在抗战的大前提下,一切不和谐的,必须遏制!

第五卷 第二十一回 十年大计

灯火通明的宁馨阁中。李民坚定的看着大娘说道:“岳母。所言差异!”

正自慷慨激昂陈诉着革命纲领,以及实施计划的大娘。顿时被小小的打击一下。停下来,小小不满的看着李民说道:“女婿何出此言?”

此时,李民心志坚定。气质自然伟岸。很有从容的问道:“岳母。不知您的理想,只是单单推翻大宋王朝。还是像您原先所说的那样,而是要改变军妓的低下地位?”

大娘很是一愣。看着李民那坚定的目光,不知怎么的,就是一阵心虚。不觉得说道:“我之心意,自然是要改变军妓的低下地位,最终实现你所说的男女平等。可这有什么区别么?大宋不亡,这变革,却又如何实现?”

李民肯定的说道:“这两者,当然有区别。大宋灭亡很容易。就如岳母所说,只要让大宋乱了,自然有推翻大宋的机会。可是,推翻大宋,却并不一定能达到岳母的心中所想。在大宋内乱之时,能趁势而起者,绝非一人,若只有一人崛起,这天下也绝说不上乱,更不会对大宋的统治,有所动摇。可若非一人,这最终谁能持掌江山,必非定数。甚至,岳母引得大宋皇室分裂,我朝内乱,更有引得外族入侵之险。就如那晋末,八王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动乱。最终却导致引得五胡乱华一般。而如此,若我不得执政。这大宋灭亡,不过是重新换一个人来统治尔。天下,依然是原先的天下。诸法不得改。岳母心愿,又如何达到?”

在李民极其肯定的语气下,大娘顿如当头棒喝。大娘虽然一心想变革,却也从来没有想过做那引发五胡乱华般的民族罪人。经李民一说,却是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自身的设想,确是想当然了一些。

只不过,越是如此,越是看着李民那舍我其谁的气度。大娘反倒越发觉得李民有霸者之气。这世上,只有李民才能实现她的变革心愿。故此,大娘不仅不恼,反倒冷静下来,欣赏的看着李民说道:“确是我的思虑不周了。依着女婿,却又如何?”

不得不说,大娘的阅历,还是相当丰富的。人从那革命的亢奋中一冷静下来,随即就意识到了,李民今天既然是来和她说大事的。自然是有想法的。

李民此时心志坚定。很是从容的说道:“大宋一定需要变革。不过,这个变革,必须要掌控在我们的手中。故此,大宋只有在我们掌握了足够的实力,有了完全的准备之后,才可以乱。而且,我师断然,北方金国必然大兴,十年后有乱我华夏之劫。所以,我们必须先得应付过这一劫难,把金国打的元气大伤,不敢窥视我华夏之后,才能某寻他事。不过,到那时,我中原遭此劫难,想来却也正是动乱之时,正可借机起事。故此,我定有十年计划,岳母可听之。”

李民随后缓慢的述说了一个十年计划,其核心,无外乎广积粮,缓称王。借用李民现在国师的身份,以及神宵教副教主的身份,凭借着大娘万花楼的人脉,大量聚集人气,从中挑选培养骨干。用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