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侯 >

第206章

汉侯-第206章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人们好像没看见刘彻从武库出来似地。行礼之后轻巧地抬起多了个天子地御辇。不疾不徐地朝未央宫地方向走过去。陈珏在一侧走着。忽地听见身后传来急促地呼吸声。

不知什么时候离队地杨得意赶上来。陈珏回头望了望。也是武库地方向。陈珏想了一想。一下子明白了关键在哪里。刘彻往日每每心中不快时。最愿意拉着陈珏或韩嫣诸人出去跑马打猎。但方才消失地那一会儿。众人不说。窦太后根本察觉不了刘彻已经发泄了一通。

他摇了摇头。镇定地跟上队伍。只是跟杨得意笑着打了个招呼。

不多时行到未央宫,刘彻才下了御辇就对着宫官下旨,将南方几个藩王献上的贡品送去长乐宫大半。总算回到了未央宫,刘彻好像自在了不少,看向陈珏地时候也露出了一点笑模样,他目光落在陈珏手上,笑意一停,皱眉道:“你这手怎么伤着了?”

陈珏低头一看,手上可不是有几道擦着的痕迹,虽然谈不上严重,但红红的一片在太阳底下看着也显眼,陈珏回望刘彻,忽地笑道:“陛下的手也伤着了。”

刘彻抬起手看了看,不由地轻嘶了一声,再看向陈珏时哈哈一笑,周遭的宫人好奇又不解地看了看,只可惜离得太远,什么都没看出来,便知这是天子和武安侯之间的事,有一人机灵地上前递了手巾,正是陈珏先前认识的张同。

众人进了宣室殿,杨得意最是体察君心,也不多问,只接过宫人送上来的冰镇果浆等物亲自送上去,陈珏了两口,只觉心肺处一片清凉。

刘彻坐在那,好像走了神似的,不多时就喝下了一半果浆,陈珏见状不由道:“陛下,果浆太寒,大暑时少饮为好。”

话一出口,刘彻看向陈珏,脸上多了几分微妙地神色。

陈珏按照老套路,斟酌着选了些类似于社稷为重的话劝了劝刘彻,刘彻听得连连点头,直至椒房殿阿娇那边来信,陈珏和刘彻才各回各家。殿门被刘彻推回远处,刘彻神态安和地走进来,看了眼同样捧着果浆的绮罗,眉间笑意一闪。阿娇对茶道并无什么深切的爱好,只是喜欢饮些果浆,她又听太医说喝着不错,便时不时地还带上他和陈珏的份。

阿娇一袭水绿衣裙,分外清丽,她看见刘彻回来,灿然笑道:“外面热不热?”用不上刘彻回答,阿娇又道:“就算是有宫人遮阳,那热气也让人受不了,你快过来歇歇。”

刘彻走过去,当着刘的面轻轻拥了阿娇一下,阿娇鼻子一皱,道:“一身汗味,离阿远点。”

女孩家长得快,刘今年又长高了不少,看着不再是小豆丁的样子了,刘彻一打量,见她比前几日又黑了不少,板起脸道:“怎么一点公主的样子都没有?”

刘晃了晃辫子,笑嘻嘻地道:“父皇,公主是什么样子?”

刘彻被刘问得一时语塞,不错,公主应当是什么样子?刘嫖和平阳好像都不是什么好榜样,隆虑公主刘苹活泼中不失端庄聪慧,倒是个好例子,只可惜远在隆虑。

略一思索,刘彻道:“你看看南宫姑姑,就知道公主应该是什么样了。”

刘狡黠地一笑,转而道:“南宫姑姑为什么没有驸马都尉?”

南宫公主目前独居,又无子女傍身,日子过得有些清冷,刘彻想起这点也不由微微叹息,阿娇见机吩咐了刘几句话,这才打发她出去玩。

歇了一口气,刘彻和阿娇一起去看了刘睿,襁褓中地大汉太子体格不错,爬的速度比走得还快,据刘嫖说很像刘彻当年。

时候不早,出了一身汗的刘彻急需沐浴清理,接近黄昏的时候,刘彻浸在水中,思前想后了好一会儿,微微默然。

刘彻过去很多年一直处事果断,这般有些难解心绪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窦太后今日是为了田的事暗示刘彻,刘彻此时想的却是陈家、陈珏、陈午。

陈午是开国功臣之后,四姓三脉的外戚之一,他既不像窦婴那般身后完全是窦太后的影子,又不像田那样不得窦太后待见,只能依靠刘彻一个人。

有馆陶大长公主在,陈家处在一个左右逢源地位置,刘彻一直这么认为,但今日地事情告诉他,陈午一不小心就容易两边不讨好,刘彻第一次不是站在天子的角度,而是站在陈珏地角度思考问题……

刘彻从小最亲近的两个人,一为阿娇一为陈珏,无论是他作为胶东王时,还是他的太子之位风雨飘摇的时候,陈珏始终站在他身边,这就让他不知不觉中忽略了,有着最显赫家世的陈珏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陈珏一直在帮他,从小时候替他和阿娇传信,到刺客上门时不顾自身安危地救驾,刘彻的心里是感动的,如果不是非刘氏不得封王的祖制在,刘彻甚至一度觉得封陈珏为王,同他共享天下太平也是可以的。

刘彻设想了一下,如果他是陈珏,然后心中多了一丝不明不白的颤动,原来陈珏不像田,也不像他一手提拔的主父偃、张汤等人,除去效忠他之外还有那么多条路可以走。

所以他很失常地跟陈珏比力气,然后发现名满长安的武安侯二话不说地顺着他,没有一丝不愉,刘彻不由地想起,与司马相如一流的人不同,陈珏除去超越长安诸家子弟的才华之外,还心地纯善,这些年来无论对天子还是其他人,都很好。

不知不觉中,宫人已加了两次水,刘彻的思绪越飞越远,这样很好很优秀的陈珏,是他一手提拔的重臣御史大夫陈午的儿子,还是他亲儿子太子刘睿的舅舅。

思及窦太后不动声色中的沉着果断……刘彻忽地觉得他以前做的一些事有些失当,他握拳打了一下水,溅起片片的水花,埋怨陈珏身世的时候忘记了,如果陈珏不是这等身份,根本不会同他相识。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299 自胜者
人一钻了牛角尖,思路也会拐弯抹角起来,但刘彻毕竟是天子,心性坚韧远胜他人,等到换上干净又熏过淡香的常服,刘彻便将先前的胡想埋起来,跟阿娇一起逗着刘睿,等那一声不清不楚的父皇和母后。

陈珏骑马往堂邑侯府行去,完全不知道天子刘彻此时的想法,他感情上有些埋怨窦太后借故用陈许的争斗做文章,但理智上也知道窦太后没有什么错。

脚踏两只船的下场,就是从两条船中间的缝上掉下去淹死,陈家站边时只能选择完全地忠于其中一边,既然陈珏一家子早就决定站在刘彻一边不动摇了,未来几年恐怕还有得受。

“四公子回来了!”

“武安侯爷回来了!”

陈珏一出现在堂邑侯府门前,早有不少识趣的家仆喊着,去内宅给众人报信,还有人积极地上前接过马缰,堂邑侯府中一下子热闹起来。

简单地向刘嫖和陈午问了安,陈珏婉言劝服刘嫖,又劝了泪珠不断的长嫂李氏几句,径自行到陈举所居的院落中去看望即日起,闭门思过的大侄子。

不多时,陈珏已经拿着一小壶酒晃进陈举的房门,陈午也知道这件事陈举挺无辜,没有真罚他,案上菜色比起从前更胜几分,精美的冷热佳肴皆有。

陈举神色忧郁地发着呆,陈珏毫不客气地寻地方坐了,噼里啪啦地把长乐宫的情形,拣能说的都说了一遍,陈举的眼珠这才动了动,艰难地叫了一句:“四叔。”

陈举脸上还有未消的青紫印,陈珏看着也有些不忍,却不说话,只就着热毛巾擦了手,陈举瞪了瞪眼。知道他比耐力不是陈珏的对手,用趴着的姿势艰难地抬起前胸,道:“四叔!”

陈珏看陈举还挺精神,微笑着道:“家法……疼不疼?”

陈举苦着脸道:“我这辈子就没这么疼过。”顿了顿。他想起没能及时息事宁人。跟对方轻视陈珏也有点关系。话音里就带上了几分委屈和愤愤。道:“四叔你也不替我求请。敢情您是不知道有多疼。”

陈珏神色一肃。淡淡地道:“我怎么不知道?”

陈举目瞪口呆地道:“我听阿父说。大长公主从来不动四叔一根手指头。”

“可不是这么回事。”陈珏替自己倒了一盏小酒。又浅浅地了一口。然后给陈举也倒了半盏。“你知道我七岁起做太子侍读地事吧?”

陈举点点头。笑道:“正因如此。长安城上下谁不知道。天子待四叔与旁人不同。”

陈珏看了看清凉地酒液。一饮而尽。摇头道:“天子从小就不是安稳地主。我与韩王孙做他地侍读。时不时地闯了祸。当时我那天子舅舅虽不怎么罚我。但你祖父岂是恃宠而骄、放任不管地人?”

“这么说,士人说祖父他教子有方,不是没对你用过棍棒啊?”陈举品出味道来了。

“那当然。”陈珏毫不犹豫地肯定道。

陈举想着想着,忽地怔住,半晌才道:“我一直以为四叔上有贵人照看。下得人心,每日里过得逍遥自在。”

吃一堑长一智,陈举看样子成熟多了,陈珏心中想着,微笑着道:“你这次被罚也别不服气,亲贵两个字是那么简单的吗?有时候两字屁用没有,反而会惹来麻烦。”

陈举心中难受,喝了点酒就来了醉意,恍惚间听见陈珏说粗口。他一下子睁大眼,看着陈珏满是微笑的脸,若有所思起来。

“四叔,对不住……”

过了好半晌,陈举就着醉意说道,中间停顿了一会儿,好像在想着如何措辞为好,又过了会儿才涨红了脸道:“我从前不怎么懂事。”

一斑窥豹,陈举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想起从前他还为陈尚的事不平过。陈举就不敢面对陈珏了,半醉半醒间。他小时候在外院玩耍,碰上从宫中当值回来的陈珏地情景跃入眼前。

“伤者不宜饮酒,你别跟人说是我给你带的。”陈珏笑了笑叮咛着,心想无人插柳柳成荫,没有长乐宫来的天降之灾,陈举还长不大。

夏日的火燃遍长安,仿佛要在立秋前把最后一点热量释放干净,陈珏每日里来回骑马时,总忍不住在无人或少人处加快马速,好歹有一点自然风可吹。

陈举被罚在家思过,窦太后还特意指派了一位精通道德经的博士教导陈举,仿佛真要效景帝培养窦长君、窦少君的旧事。

窦太后此举,使得不少猜测她不满田的人都满心不解,猜测着难道太皇太后果真是无心,只是想给丞相和天子之间降降火,宣扬一下窦氏不弄权的好名声?

陈午和陈尚出入奉行低调二字,虽说受了罚,但陈家什么实际上的损失都没有,不管是什么样地墙头草,陈家父子出入宫禁时,众人的态度仍是一如既往地带着几分恭敬。

陈珏来回之间颇为清闲,他近日忙于大河修堤之事。听说治河之人为堤坝修筑的高低问题起了争执,陈珏不懂地理地东西,一点都帮不上忙,唯一的一点麻烦,就是不知道那些人什么时候能够确定方案,让陈珏把手头的钱款放出去。

六、七月间,边郡又传来不少战报,中间胜多败少,陈珏惊讶地一打听,才知道边地的驻军有几股走了游击的路子,避多打少。

这种方法只能偶尔几次占一点便宜,长期根本奈何不得来去如风的匈奴人,陈珏虽知韩嫣等人的消息会比他更灵通,还是将长安各人的言论大致修书告知韩嫣,权当提个醒。季亦过得差不多,这日午后,陈珏总算把黄河修补堤坝的事做到了小成,钱款发出去。修得如何问题就不在他了。

傍晚前后,陈珏忽地接到田地一封请帖,上书他备好水酒佳肴,还有陈珏这等雅人喜欢的雅事,当晚歌舞决不下乐府等等……邀陈珏五日后前往赴宴。

李青皱眉看着陈珏,道:“公子。这是去还是不去?”

陈珏手指一弯,弹了弹那封帖子,好笑道:“周阳侯是真急了,这么早就送帖子,摆明了是不给人找理由拒绝的余地。”

刘彻好像下了决心,果真在朝会上暗示了太尉之事,丞相窦婴的态度很明确,他不是揽权之人,只要人选合适。设太尉他没有意见。田本该如愿以偿,只可惜候补的人选不少,比如积极讨好窦太后地许昌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几个一贯老成稳妥的列侯。

郭远憨笑了一声,抽出一封书信递给陈珏,道:“公子,这是北边堂邑侯府送来的。陈珏唔了一声,撕开信一目十行地掠过后,陈珏失笑道:“原来是陈举来找我诉苦了。”

窦太后寻了个良师教导陈举,但陈举岂是闲得住的人?陈家颇重教育,道德经上下数千字陈举几年前就背熟了,偏偏有个老学究整日同他说道理。陈举不堪忍受便修书一封与陈珏。

陈举思过地院落在堂邑侯偏北边,远离府中最热闹的地方,但树木花草也多,幽静清凉。

陈珏来到院中时,陈举正一脸苦恼地抓着身上地红包,草木多意味着蚊虫也不少,熏香也难以全部抗住,陈举每次出外都难免中招。

一阵凉风吹过,陈珏惬意地吸了口气。招呼道:“你那老师呢?”

陈举回头见是陈珏,哀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