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34章

水火中原-第34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亮在高粱洼东边的湖泊里训练部队使用橡皮舟。在火车上缴获的对讲机派上了大用场。前段日子,梁有田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时候,曾经给上级送去了二十个对讲机和一些电池。现在这里还剩下17个。为了将来铁路两边的联系,又给梁有田留了一个。三条船为一组,指定组长,配对讲机,规定不到万不得已不准直接说话,规定了模仿风吹、鸟叫之类的暗号,小组内部也规定了联络的讯号,在此都一并演练。

派张林带了一个班向西实地侦察。本来徐亮要亲自去,可是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只好把缴获的关于这一带的地图、航空照片以及水文、地形等资料让张林出发前仔细阅读。徐亮不厌其烦,逐一讲解。

虽然严密封锁消息,但是徐亮部队在湖中训练划船的消息还是难免走漏。好在多数战士也不知道此举的用意何在。反正听团长的没错。也有人私下议论,是不是要到鲁西微山湖西一带反顽。微山湖西面参加过进攻八路军部队的国民党军王团长部队听说这个消息后,相当恐慌,徐亮部队的战斗力在这一带可是数的着的,加上老百姓的传说神化,名头大得不得了,据老百姓的传闻,徐亮部队的大炮就有好几十,即使是有些虚头,装备好应该是没问题的,这样的部队要是找上门来算帐,怕是账目不好理清,搞不好老本都要赔光的呀。

不说国军王团长如何担忧睡不好觉。却说张林奉命带领一个侦察班全部打扮成汉奸特务队模样向西出发。通过内线关系,在天刚黑时越过汴新铁路。

开封与中牟之间,多是沙质土壤,虽说是平原地区,并非平坦坦一望无际。时有几米高的沙丘起伏,高岗和洼地之间最多也会有十几米的高差。稍大一些的树木都被砍伐,留下一个个的树桩,张林已经听内线介绍,那是鬼子为了在中牟县造船砍伐的。新黄河虽宽阔,但是水却不深,各处深浅不一,而且经常变化,无法通过吃水较深的船只,鬼子造的船都是采用平底格局,而且最大的也就能够运载一个小队的步兵。陈浩听说鬼子造船,派人过河袭击船场多次,因为鬼子防守严密,均未成功。但是由于鬼子兵力不足,除了重点防守的点和线,其他的区域留有大量的空白,张林带着他的侦察班向西行进,有时甚至可以看见陇海铁路的灯光,听见列车通过的轰鸣声。

从中牟以北绕过县城,半夜到达决堤后形成的新黄河。勘察了地形,选定了起渡地点,刚要往回返,忽然看见水面上有微弱的亮光闪了一下。

张林警觉起来,停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张林拿起日本造的手电筒对着刚才闪光的地方迅速按了一下又熄灭,对方立刻又回了一下闪光,水面上确实有人!张林脑子飞快地转动:“会是什么人,应该不是鬼子,这是他们的占领区,应该没必要这么鬼鬼祟祟,很可能是对面国民党方面的人,人数也应该不会太多。”水上又闪了一下,距离显然近了一些,张林又回闪了一下,同时命令战士们隐蔽,做好战斗准备。不一会儿,一条小船靠岸了。星光下可以看见船上有三个人,船头架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一条黑影跳上岸,猫着腰四下搜寻着,把手放在嘴边压低声音叫道:“文队长,文队长,你们在哪儿?”

“魏黑子,是你!”张林压低声音回应道。

魏黑子就是当年进攻兰封车站和张林一起抢占扳道房受伤的那个人,原来和张林关系很好,自从他负伤后,张林一直没和他见过面。

魏黑子听到答话声愣了一下,听声音耳熟,但又不是文石的声音,迟疑了一下:“是…张林?”

“不是我是谁?”张林走出来到了魏黑子近前,意外的相逢,两人把手紧紧握在一起,一时都不知说些什么好。

“好,好,咱们都还活着。”

“是呀,都活着,咱们当然要活着,鬼子还没有杀完呢。”

“可惜咱们打第一仗时,杨春林就死了。”

“所以咱们更要多杀鬼子,给死难的弟兄们报仇!哎,黑子,你怎么半夜三更到这儿来了?”

“我正要问你呢,你刚才吓了我一大跳,你们不是跟着徐团副当了八路吗?咋会跑到这儿来呢?听说你们的部队神出鬼没,打了不少漂亮仗,鬼子提起你们就头疼。”

“我们打的是敌后游击战,到敌人后方转转还不是家常便饭?当然,白天来不方便,怕惊住了鬼子,老子们也不自在,所以晚上随便来溜达溜达,黑子,说说你们是来干啥的,总不会堂堂正规国军也来打游击?我看你是在等人吧,那么大一条船,就坐你们三个人?快说吧,别给哥哥打马虎眼。”

“好,我给哥哥说实话,河对岸就是我们团的防区,陈团长派文队长带着我们过河接应一个人。”

“接什么人?”

“这我可不清楚,只知道是陷在开封城里,文队长带着一些弟兄到开封城外去了,跟他一起去的还有一位申先生,叫我们在这里接应。刚才我看见岸上有动静,还以为是他们回来了呢,正好你又回了暗号,我们就从芦苇丛中把船划过来了,没想到却遇见了你。你,见到文队长了?”

“没有,我是胡乱碰对的。”

“哥哥,八路那边挺苦的吧,我们这边就够穷的了,听说八路那边连军饷都没有,比我们苦多了。”

“没什么,鬼子会乖乖地给我们送给养。”

“你们真是好样的。真没想到还能见面,鬼子马上要向我们进攻了,还不知道下次能不能再见。”

“黑子,别老说丧气话,哎,你怎么知道鬼子要向你们进攻?”

“还不明摆着吗?鬼子在中牟没明没夜地造船,那是干啥?我们的人去袭击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还损失了一些弟兄。可是汤长官就是不信我们陈团长的报告,年初在信阳、驻马店那边打了一场会战,汤长官就总以为敌人还会从南边顺着平汉线过来。唉。”

“黑子,叹什么气,这么宽的河,敌人要是敢过,你们就半渡击之,把他们统统变成黄河鲤鱼的鱼食儿!祭奠当年决堤死难的父老乡亲。”

黑子听了张林的豪言壮语,精神振作了一些。

告别了魏黑子三人,张林带着他的侦察班往回返。

正文 第五十四章 汴郊遭遇战

  再过汴新铁路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过了铁路不远,忽然看见一辆鬼子的铁甲巡逻车沿着铁道开过来,张林急忙命令隐蔽。巡逻车过去后,张林他们刚向前走了5分钟,忽然铜锣、梆子齐响,张林他们急忙藏进一片小杨树林,铁道东边平行的路上,一小队鬼子骑兵驰过,向不远处的一个车站奔去。张林躲在林中用望远镜观察,一大队伪军正沿着铁路西侧散开、隐藏着,附近村庄被强迫组织的护路队也都在向铁路边集中。张林心想:看来敌人不是发现我们了,不知道临时有什么事,管他,还是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远一点。他一招手,战士们悄无声息向东出了树林,往东北方向行进。

突然,东南方向枪声大作。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的射击声中夹杂着冲锋枪的声音,这种声音张林太熟悉了。他明白,是文石的人在和鬼子交火。

张林命令加速前进。起伏的沙丘间是被田埂和沟渠分成一块块的花生地。张林他们沿着田埂向东猛跑,枪声渐渐移到他们的南边,掷弹筒射出的炮弹和手榴弹的爆炸声轰然巨响,掩过了枪声,前面有一个砖窑,张林迅速带人抢占了这个平原上的“制高点”。

用望远镜向南边枪响处观察。在一个生长着刺槐灌木的低矮的沙丘上,八九个穿着国军制服的人正在向东射击,沙丘后,有两个穿便衣的人,其中一个显然受了伤,另一个在照看他。张林心道:“这个文石,也太托大,到敌后活动,连服装也不换一换。”其实这也不是文石的错,而是陈浩太“正统”的结果。再向东边一点望去,那里有一小高岗,鬼子的机枪在那里疯狂地吼叫着。高岗的西侧面,躺着三具国军士兵的尸体,看样子大概是被鬼子掷弹筒炸死的。张林判断,原本文石可能是想让这三个弟兄阻击一阵,其他人趁机撤退,没料想这几个弟兄很快阵亡了,整个小分队被敌人粘住了。平原地区,在野外作战,冲锋枪的射程短的缺陷在此表现的相当典型。望远镜再向左移动,东边有一条土路,路的东边是大片的玉米地,玉米大多已经被掰走,地里还留有玉米的秸秆。路上停着一辆日本军用卡车和5辆三轮摩托车,车边只有两个鬼子哨兵,面向西边战斗的方向警戒。

张林立刻看出文石他们形势危急,阵地前三、四十米的地方,躺着五、六具鬼子的尸体,大约是刚才冲锋的时候被手榴弹炸死的。但是鬼子的人数是文石他们的四倍,火力也明显占优势,而且鬼子已经分出一部分人从南面向文石侧后迂回。如果撤退,怕是掩护的人坚持不了多久,而其他人也难逃敌人的火力追击。况且,西面的汴新铁路已经被封锁。不撤退,仅仅当面的鬼子就难以对付,何况大批的鬼子援兵随时可能出现。

只是这么一瞬间的观察,张林立刻作出了决定,他对自己的人说了句:“跟我来,从东边玉米地里插过去,先把汽车边上的鬼子哨兵干掉,在从后面偷袭夹击鬼子,不到万不得已,不准开枪。”说完。钻出砖窑,沿着田埂边的水沟猫腰向东猛跑。越过那条土路,进入玉米地后折而向南,由于距离较远,专心对付文石他们的鬼子没有发现他们。张林带的这支侦察队都是长短两支枪,一支三八大盖,另一支短枪,有的是德式镜面匣子,有的是日本王八盒子。这些人都是38团的优秀射手,个个身手不凡,非一般战士可比,侦察兵一向是共产党军队的精英部队。

绕到汽车的东侧,突然冲出,两个鬼子哨兵没搞清情况就被刺刀穿透。13名侦察兵散开,猫着腰向鬼子背后袭来。

他们毫不停顿,向鬼子阵地的后面冲去。离鬼子占据的沙岗大约50米左右才被鬼子发现。张林命令开火,一次齐射就击中了六、七个鬼子和两条狼狗,鬼子的机枪手和掷弹筒手都被重点“关照”了。紧接着投出手榴弹,卧倒,再瞄准,射击,一连串的动作显示出这些侦察兵不俗的战斗力。卧倒后的第二次射击,因为不再是行进间射击,所以张林的人没有一个人“脱靶”,只是有的“靶子”同时中了两弹。“冲!”随着张林的口令,十三个人一起跃起冲上了沙岗,沙岗上还能够战斗的鬼子已经所剩无几,此时的鬼子兵虽然保持了其一贯的凶悍作风,但是军事素质已经大不如战争初期,面对这些人数占优的身手不凡、久经战阵的侦察兵,没有能够拼杀多大一会儿。张林的侦察兵无一伤亡。

张林让十三个人一齐喊:“文石,我们是徐亮部队,快过来!”

文石这里不算两个穿便衣的还剩下5个人,战场形势突然逆转让他又惊又喜,听到张林他们的喊声,让申俊生背上受伤的柳万祺先向张林他们的方向转移,申俊生就是另外一个穿便衣的人,他是柳万祺的部下,前文魏黑子说的申先生就是他。他听说对面是八路军徐亮部队,只迟疑了一秒钟左右,就背起柳万祺向东跑去,毕竟这是唯一的选择。文石带着其他人随后下了这座五、六米高的沙岗。奔出约三十米,在他们身后原来的阵地上出现了十来个鬼子,这是刚才敌人分出去迂回包抄的那些人。没容鬼子开枪,张林阵地上刚缴获的歪把子机枪和掷弹筒一起响了起来,一下子就把鬼子撂倒了一多半,剩下的鬼子急忙卧倒,心中惊诧恼怒,无以言表:怎么搞得?打起自己人来了?

这些鬼子射出的子弹还是打倒了一名正在转移的116团直属队队员。

掷弹筒射过来的炮弹一颗又一颗炸响。轻机枪打得像刮风一样,鬼子一个又一个地被击中,在火力掩护下,文石他们终于和张林他们会合。顾不得叙旧,张林立刻告诉文石汴新铁路被封锁的情况,两边的人合在一起向东边的土路奔去,一边前进,张林一边和文石交换行动意见。到了汽车和摩托车旁边,问了一下,只有申俊生会开汽车,文石的部下中有一人会开摩托车,张林这边算上张林,有两人会开摩托车。

文石同意先撤到八路军的根据地再说,行动由张林指挥。张林让会开摩托车的战士带两个人开一辆三轮摩托车沿着田间小道向东北方向迅速赶回根据地报告情况,请团长派人接应。

把伤员安置在卡车上,没人开的摩托车也抬到了卡车上。一行人迅速上车。两辆三轮摩托车和一辆卡车,沿着这条乡间土路向北开去。

不多会儿,到了黄河故道的大堤。运气还算不错,找到了车辆上堤的斜坡。悬河的大堤修得相当宽阔。一行人沿着大堤向东北方向疾进。不久,遇见了来接应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