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205章

水火中原-第205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游炮台在8英寸主炮的不断轰击下也渐渐沉寂下来。海峡号又开始加速向上游驶去。很快,临淮关留在了身后。临淮关的清军也大大松了口气:这个怪物终于走了!只是,会不会在会合了上游的秋老虎以后再杀回来啊,那样的话,咱们明天还有命没有可就难说了呀。个个惊恐不安。(今日还有)

正文 24。会师

  临淮关以西的淮河河面上响起了欢呼声。秋永年乘坐小艇登上了海峡号。

陈浩也很激动。离开祖国,离开部队许久了。终于又见到了自己的部队。

船队徐徐向上游开进。傍晚,回到了怀远。

陈浩详细听取了秋永年的报告。立刻让给总部发报,报告东进部队与海峡号会师的情况。

21日上午,海峡号充当了拖轮,把秋永年船队连成一串拖带在船后继续上游进发。怀远守军全部登船撤走。陈浩分析了形势,认为此时暂时不必守卫此城,待到建立起强大的淮河舰队和进一步增强陆军之后,攻取安徽将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原先的领水员都发给了报酬让他们自行返回。

少数骑兵仍然在岸上伴随船队前进。船队已大约5节的航速缓缓向上游前进。相比来时的情况,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添加了海峡号后的船队更是空前强大,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敢来招惹了。海峡号上树立起大招牌:总理大臣信阳公陈。在清军控制区域如此招牌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陈浩不想再节外生枝了。下午到达凤台。凤台守军报告:城西和淮河南岸日前有苗霈林的团练部队到达驻扎。这小子,想干什么?趁机捞一把?

船队和骑兵立刻加强了警戒。

凤台守军也按照陈浩的命令搬取各种物品上船准备撤退。

忽然,西面鼓乐喧天。侦查人员报告:苗军派人前来送礼。陈浩微微一笑:这个苗霈林倒也见机转向得快。命令传见。

苗军使者带人抬着牛羊礼物等拜见总理大臣、信阳公。何舟告诉陈浩,来人是苗霈林手下谋士孙寿三。孙寿三大礼参拜陈浩,声称听说洛阳王和信阳公的部下来到凤台,特来协防,兼带欢迎护卫信阳公的,往洛阳王和信阳公今后多多关照保举,又对何舟一番说了一番奉承之辞。陈浩答应以后会多方关照他们,这孙寿三千恩万谢地走了。何舟面带鄙夷:“小人!”

陈浩笑道:“算了,这苗霈林也不容易,看在以前我们最困难得时候借给过我们银子的份上,我们暂时不和他们为难也就是了,怎么说我们也是过路。”

何舟也笑了,当初那一笔银子还是他亲自送到中华军防区的。

“总司令,要不是我们的船队及时赶回,说不定他们就要让凤台县的我军还钱呢,我们的这些枪支弹药在他们眼里可是值钱的很呢。我太了解他们了。”何舟道。

“算了,现在他们不是又赔上了一笔吗?好像和咱们打交道,他就没有沾过便宜。”

“其实也不算赔本,总司令一句要关照他们的话还不够吗?要不然我们路过寿州随便找个借口就把他的老窝端了,那他可是赔大了。这里距离我们根据地已经很近了,今后我们肯定要在淮河与颖河间水运物资,这颖上和寿州早晚都是要控制住的好。”何舟道,秋永年也点头称是。

正文 25。新活力

  陈浩道:“我们现在的主要目的是把海峡号上的重要物资的招聘到的技术人员尽快安全送到我们的控制区让它们尽快发挥作用,这比攻占一两个地方重要的多,也是我执意要走淮河水路的原因。只要我们发展的足够强大,到时候一旦我们出击,就绝对不是一两个城池的事情了。我们的目光要远,这次到欧洲,你们也看到了那里的情形和我们的巨大差距。我们现在开始绝对不能把自己的对手仅仅局限于我们身边的这些军阀。甚至清廷也不再是我们首要的对手。我们的目标当然应该是这个世界上的最强者。所以,一切要围绕最重要的目标。不要节外生枝。”

何舟点头:“总司令教训的是,不过我们不去惹他们,也要防备他们来惹我们,这个苗霈林最是反复无常,加上现在安慰巡抚翁同书很可能在寿州,所以我们也不能大意。”

陈浩想了想:“何处长说的有理,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了家门口,越要谨慎。这样,今晚我们就在凤台停留一夜,水陆各部队要加强警戒。明天天亮以后再通过寿州水面。”

22日,海峡号和东进接应部队到达了淮滨。王平、严学文都到码头迎接总司令。整个淮滨喜气洋洋。

海峡号开始卸货,一套蒸汽机动力的钻井设备和目前西方采用的简易的石油冶炼设备首先卸了下来,直接装到了王平事先准备好的平底木船上立刻沿河继续送往上游。也许到了淮源镇之后还有一段不远的陆地运输,光山机械厂制造出的简易的起重设备以及滑轮、杠杆等土法起重装置已经等在了那里,大量的马车之类的运输工具也被集中于桐柏、唐河一带,必要时人拉肩扛也要把设备尽快安全送到油田。王平的技术人员立即随船测绘,同时研究陈浩带回的技术资料。

陈浩带回的东西远不止这些,很多设备是王平日思夜盼的。当然和后世的质量标准有很大差异。但是无疑将大大加速工业发展进程,就说那钻床、镗床和铣床,就是王平想方设法尚未制造成功的。虽然是散件,需要组装,王平也立刻让人送到光山机械工厂。有了第一台,后面的就好办了,而且制造出的东西肯定要超过这些进口的,因为我们有后世成熟的制造思路。

王平满面红光,在淮滨设宴招待陈浩带回来的技术人员。现在不仅要开始石油开采和冶炼了,这方面起点会很高,至少不会只要煤油而把柴油和汽油当作“危险的液体白白处理掉,而且石油衍生行业,比如人造橡胶、化纤等也马上可以开始了。缺少橡胶,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不仅轮胎,连电线的外皮也是问题,现在大多只能采取低压用电方式。许多地方,电话线也多采用裸线,影响通话效果。

来的人里面有金属冶炼、化工方面的技术人员,还有两位铁路工程师。王平盘算:武胜军政大学看来可以增加石油、海军和铁道三个新学院了。想想都觉得激动。

正文 26。发展的条件

  11月底,我从北京返回河南。京城的应酬实在乏味。这些清廷的大员在我看来都是些莫名其妙的愚昧无比的垃圾。跟他们打交道实在是别扭。虽然是处于强势地位。现在把这些事情交给了辛兴和崔明贵。辛兴倒也罢了。崔明贵似乎和清廷的官员打交道很有兴趣似的。无论文武。他大概很喜欢那种感觉。优势感。现在,漕运掌握在我们手中,清廷中央财政的大部分收入被我们实际控制,虽然特殊时期收入比平日大为减少,但是在北京的那些家伙们还是很多有求于我们的地方。不仅仅是为了俸禄。

飞雪和葵华一直跟在我身边。在北京这些日子里也免不了一些应酬。着实收了不少的首饰之类的礼物。那些达官贵人的夫人一直弄不清楚她们的身份。总不至于两个都是福晋吧。听我的介绍两个都是我的太太,显然似乎是赵飞雪当家,有些消息灵通的打听到些我们的内部消息,完全不经意似的,问一下那些丫环。有人叫了一声孙葵华侧福晋,孙葵华当场拉下脸来,叫冬梅、腊梅立即送客,连礼物也退回了。后来再有此类拜访,都一律称呼王妃了。赵飞雪无所谓的,孙葵华似乎很高兴。这些人送礼,我也不禁止,反正要让我们改变办事原则是不可能的。

英法联军已经完全从北方撤走。刘奋战的第二师已经收复烟台。秦雄的部队也已经向冀东平原挺进,秦皇岛已经被他们控制。申俊逸的情报触角也伸到了承德附近。京城的情报工作明的、暗的开展的有声有色。

北方新占区在巩固中。

此刻的清廷处处起火,到处冒烟。太平天国不说,捻军也不提。广西冒出了大成天地会起义,,贵州苗族。号军两支队伍已经把全省大部地方占据。云南爆发回民起义,陕甘一带回民也在暴动。

经过英法联军之乱,直隶、山东乃至京城都处于我军实际控制之中。好在我们事先已经接受了“招抚”现在也算是清廷体制内的部队了。但是实际情况,清廷和我们都是心中有数。清廷在苟延残喘,我们在“借壳上市”。中间大臣官员可是有不少糊涂着呢。

占领北京,获得财政支持对我们至关重要。现在我们拥有了河南、直隶、山东三个省的税收。另外地方上缴清廷的赋税也有一部分落入我们掌握中。还有就是至关重要的漕运粮食物资。截流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工业计划无疑是个极大促进。要知道清廷的财政收入此时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是数得上前几名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我们有超前的知识,又有了相对雄厚的财力保障,有了充足的粮食,有了足够的自然资源,又充足的劳动力。现在技术设备的第一桶金也得到了,而且,我们又一支相对强大,足以自保的军队。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时间。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抓紧时间争分夺秒。但是,毕竟发展的时间实在太短。我们需要一段相对安定的时间。尤其在这一段时间不要在和列强全力碰撞。我们需要等到羽翼丰满的时刻。

正文 27。北方生根

  虽然我们需要安定的环境发展,但是必要的军事行动还是要进行的。在我和董大海返回的路上,陈浩已经开始组织第二军开始了皖西北战役。

也不是陈哥们好战。其实攻击皖西北突出部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开辟从豫南到豫中、豫西的水上交通通道。从淮河进入颖河、汝河、大洪河、小洪河以及沙河,可是很方便地利用水上运输把信阳地区与舞阳、周口、西平乃至郾城联系起来。当然,海峡号是不可能跑到上游很远的地方,但是使用平底木船乃至竹排转驳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陈浩布置了战役的目标,确定了参战部队,就把前线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张林。他自己去了一趟洛阳,现在后方留守机关大部分在那里。他的娇妻和尚未见面的女儿都在那里等着他呢。王曼丽见到他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惊喜。那个女儿现在已经起了名字叫陈欧,陈浩在海峡号上时就起了这个名字,意思当然是纪念他这次欧游。忽然对回洛阳很期待。赵飞雪看出我的意思:“老公,不知道,我们的是个儿子还是女儿?”

“我们的?你是说,你也?”我有些惊喜。

她白了我一眼:“我哪里有这个福气,不过。老公,说真的,我也真的想给你生一个儿子的。好想早点回到洛阳,我们……”孙葵华带着她的两个女卫士策马过来,赵飞雪停住不说话了。

第一师只留了部分兵力在北京,而且大部分驻扎在郊区。炮兵和部分战车部队也驻扎在南郊。曾格林沁的蒙古马队逃到察哈尔后一直没有返回的迹象。胜保带的清军则是驻在热河避暑山庄附近护驾。暂时也没有向北京反攻的意思。我和奕欣谈定。一旦咸丰皇帝决定回北京,我们在他起程时全部退出北京,现在,北京还需要我们的军队来维持秩序。我们能如此承诺已经'让奕欣喜出望外了。其实我心里清楚,这个咸丰皇帝是再也回不来了,这件事情我曾经告诉过奕欣,但是显然他现在还不太相信。为了打消他的疑虑,我这次南归,把第一师两个团的兵力带到了保定。骑兵师的大部也同时撤到了保定。北京地区的军事指挥权统一交给辛兴、崔明贵负责与清廷的交涉事宜。

离开保定后,我身边跟随的兵力主要是总部警卫团和崔明贵专门派出的马宇文带的十辆两栖车了。董大海跟随我一起南归。陈浩回来了,我们需要一起研究一下下一步的发展战略了。

沿途地区已经全部被我军实际控制。现在北进的部队正规军已经超过了了八万人。许多新兵正在训练中。武器装备除了缴获英法联军的意外,其余的都暂时用清军武器库中的那些武器了,其实清军中也有不少火器的,只是比较原始落后,而且关键是清廷的将领们不太重视火器的应用,没有形成相应的战术。

离开北京前我看到了一个汇总报告,现在在我们新控制的区域,为了巩固地方,已经建立起的地方武装和民兵,加起来已经有15万人之多了。控制两个省的区域,这些人其实也不算多。这次南下,沿途看到了这些县大队、民兵之类的武装,都由我军派出的军政骨干进行教育、训练。我们现在在河北、山东开始生根了。有些清廷官员被留用,但是原有的清军被一律解散了。那些清廷官员实际上都成了我们新政权的傀儡。在新区,我们采取的是减租减息,合理负担之类的较温和的发动群众的措施。只对极少数民愤大的恶霸采取了镇压措施。一些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