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182章

水火中原-第182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葵华怒道:“叫我什么?不知道我已经嫁人有夫君了吗?让我再告诉你们两个蠢丫头一遍,咱们家姓徐!”

“是,夫人。”

“还不快走?想等我送你们,还是让我老公出来送你们?”

“是,夫人,可是我们什么时候来接你啊,你不回去,奴婢怎敢自己先睡呢?”

“连你们也不听我的话了?叫你们回去睡觉!还要再让我说一遍?我在自己老公这里用你们管?快滚!”

我皱了一下眉头,这孙葵华脾气怎么这么大?以前怎么没感觉到?

嗯,算了,去门口接她一下,给她些面子好了。我刚要起身,花小莉按住我:“老公,你干吗?”

我笑笑:“没什么,你坐,我出去一下。”

正文 437除夕夜(10)

  “不要去,老公怎么可以去接她?这样在老公面前发脾气也太没有规矩了!”

我陪笑道:“她又不是冲我发脾气,再说也不算是当着我的面呀,她不是还没进来吗?”

“你还为她说话,她明明知道你在里面的嘛。耍什么大小姐脾气!”

我板起脸:“小莉,记得我曾经说过的话吗?至少应该记得自己说的吧?”

“咱们说过那么多话,谁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句?”她嘟囔道。

“那要我再说一遍?”我还是板着脸。

“明明是她乱发脾气的,你却来说人家。”她小声说,眼睛马上红了。

赶紧哄她:“好了,小莉,咱们过年呢,我只是想大家高高兴兴的,你说好不好?我都说了你是最懂事的好老婆了。”

她坐下不说话了。我也没有起身出去,只是冲着门口喊道:“葵华,是你来了吗?赶紧进来,正等着你呢。”

孙葵华推门,慢慢走进来,先是低着头,走近两步之后抬起头,脸上勉强带出一点笑容:“老公。”

我心中有些不忍,还是站起来迎上两步,伸手揽住她的肩膀,她外面穿着件红色的丝绸外衣,很是单薄。

我轻声道:“来,葵华,小莉刚才还说让我快去请你呢,快坐下,来迟了,一会儿要罚酒的哟。”

她淡淡一笑:“是吗?老公。哦,花姐姐早到了?”坐了下来。

我轻声问道:“葵华,你穿的这样单薄,别冻着了。”

听我这样温语关心,她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不冷的,老公,你想的这个取暖的办法真好,怕是紫禁城里也没有咱们这里暖和呢。”倒是真的。

花小莉道:“可你一出这屋子回去,外面猛然一冷怕不太好吧。”

孙葵华笑道:“怎么,我刚进来,花姐姐就想让我走了?”

我连忙插话:“葵华,小莉是关心你,怕你着凉,上次她在西平身上出汗后立刻跟着部队奔袭遂平,结果到遂平就发高烧,很吓人的。咱们一家难得如此放松夜话,守岁当然是要到后半夜的,那时会比现在更冷一些。”

孙葵华似笑非笑看着我:“看来老公是想后半夜再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赶到外面?要是真的病了,不知道老公会不会也来给人家喂药?”

我笑道:“看你,今天吃什么了,谁把饺子里面错放火药了?你老公有那么狠心吗?咱们慢慢喝酒说话,到时候,你要是困了熬不住要走,我的衣服给你穿,我送你。”我看了一眼自己挂在架子上的外衣,接着说,“你要不想走,咱们这里有好大一张床呢。”

孙葵华红了脸:“谁熬不住?人家怎么会让你撇下两位姐姐去送我一个?再说,穿走了你的衣服,万一要把你冻着了,她们还不要把我给吃了?”

花小莉插言:“我看呀,咱们家的饺子没有谁错放火药,是妹子吃的时候不小心把醋加多了。”

“你才……”

我打断孙葵华,把嘴贴近她的耳边:“那就不走,睡在这里,老公的话总要听吧,今天可是过年哟。”

正文 438除夕夜(11)

  她白了我一眼,小声道:“可那是……赵姐姐的……”

花小莉:“老公,你背着人家嘀咕什么呢?”

“你真想知道?好吧,就告诉你好了,我让她猜猜你是不是偶尔会住到飞雪住的地方。”

“哎呀,老公,你坏死了,不来了嘛,你欺负人家。”

看到花小莉这种反应,孙葵华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什么,红了脸嘻嘻笑了起来。

我笑道:“让她猜呀,猜不中罚酒,老公我一定主持公道。”

先是花小莉,接着孙葵华加入,两人的粉拳轻轻地捶打到了我的身上,笑作一团。

飞雪进来,后面是韩嫂。端着一个铜火锅。再后面是端着盘子的遂心、遂意。这几个人现在飞雪好像使用得很应手啊。

飞雪道:“说什么呢,这样高兴?”

我笑道:“她们背后议论你呢,你想不想知道?”

飞雪一笑:“老公,就会开玩笑。哎,你们先到床边坐一下,韩嫂,让她们摆上吧,你就不用再过来了,早点回去休息。”

韩嫂道:“是。”把那个火锅摆上桌子,然后施礼告退。

遂心、遂意开始穿梭摆碗碟、酒菜。

除了四个冷盘,其他都是下火锅的菜蔬,无非羊肉、白菜、豆腐、粉丝之类。原来飞雪这样安排的,怪不得可以随时开宴。嗯,不错,寒夜围炉,与美娇妻饮酒谈天,何其乐哉!

酒过三巡,气氛热烈起来。三个人渐渐话多起来。笑声也频繁起来。

过了午夜,我对她们三个都进行了新年祝福。三个人也都有了些酒意。情意绵绵。

桌子上的炭火熄灭了。烛台上的烛火也熄灭了。室内的聚会没有结束。只是位置转移到了那张大床之上。床前的地毯上胡乱丢弃着床上人的衣物……夜幕中传出低低的嬉笑声以及喘息和呻吟声。

相信经过这个新年的开端之后,她们之间的关系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转变。毕竟有了同床共眠的肌肤之亲了,虽然是间接的。

大年初五,陈浩、何舟和达拉尼的那支出国采购的队伍离开了我们控制的地区。

我开始在炼铁工地与军政大学之间奔波。马宇文和三辆两栖车总是与我的警卫班伴行。

花小莉还是有时陪我到工地巡视。而到信阳军政大学演讲则是带上了孙葵华同行。孙葵心现在常驻到军政大学,负责骑兵科骑术、战术以及冷兵器方面的训练工作。见到我带他妹妹回信阳,很是兴奋。

正月十五,我们的第一座高炉成功地出炉了铁水。虽然生铁的质量还不尽人意,但是这是难得的第一步。用这些生铁制造手榴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舞阳的传统工艺的冶铁作坊也恢复了生产。军工生产特别是军械所原有设备的恢复进展很大。现在我们的生产设备已经超出了军械所原有的最高水平。

炼钢平炉也在加紧修建。小规模原始的水泥生产也开始了。污染问题暂时还无法考虑。

我们在争分夺秒。清廷昏昏欲睡,不紧不慢。整个正月,清廷仅仅是把招抚我们的建议发各地督抚重臣征求意见而已。反应已经远不如太平天国爆发初期立刻调集人马追剿时那样迅速了。我们没有继续进攻,他们也就得过且过。也许,他们也是迫于无奈?到处起火,总要有先后缓急吧?清廷此时实在抽不出足够的兵力。

正文 439。休养生息

  春天到了。青黄不接。中华军辖区以工代赈。道路、桥梁、矿山、建筑等等,整个成了一座巨大的人海工地。水泥、石灰、砖窑等等也出现了民办的企业。火柴、纺织、服装等等有了官商参股合办的工厂。冶炼、采矿、军工还是掌握在军方手中。

三月底,清廷终于议定要暂时对我们采取招抚政策。这时候,安徽的捻军只剩下了定远一座孤城。太平军也节节失利。但是清廷方面的兵力、财力也更加趋于紧张。

从联络到开始较高级别接触,又拖过了一个半月。清廷未尝不是对我们采取缓兵之计。自困地瘠民穷的豫中一带,待朝廷腾出手,这些乱党应该是不难剿灭的吧。

我们这里仍然在日新月异发展。军政大学工学院的学生课堂学习与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紧密相连。学习、试验、实验,研究,实际设计制造。在已有正确理论指示方向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确实少走了弯路。很少无用功。

蒸汽机在增加。各种动力机械工具在增加。运输工具在增加和改进。5月,在一些矿区已经出现了铺设铁轨运输矿石的情形。虽然这些轨道上行使得车辆主要还是用畜力牵引的,但是也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军队的训练和政治教育更是一刻也没有放松。除了工业部队之外。全军现在已经有了三万多人。三个步兵师都改为按四个团编制。部队装备也在加紧补充。

我们在招抚谈判的初期表现出了一些“诚意”:由中华临时军政府副主席李守业到许昌迎接清廷招抚钦差,河南团练大臣毛昶盛,对此人和他的随员都送了丰厚的礼物。不仅是黄金、白银,还有我们制造的对他们而言的“新奇玩意儿”,一律谎称是从西洋重金购买的礼物。李守业原来和毛昶盛是旧相识,当然,李守业对向钦差叩头跪拜之类的并不反感。后来,干脆找了两个身材差不多的军清处人员冒充我和陈浩叩见钦差,礼数周全之后,称病退出,仍然委托李守业全权代表谈判。要价却不低。李守业在重贿的同时,还不断许愿,如果我们如愿以偿得到朝廷重用,后面必有重谢,不仅仅是黄金白银的财物了,今后必将举我军之力全力支持钦差升官发财,云云。

其实毛昶盛被授权有限,我们当然也十分清楚。他们要暂时稳住我们拖延时间,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双方都认为时间站在自己一边。毛昶盛当然要向清廷报告。李守业极尽款待,让这一班人乐不思蜀。多拖一天算一天。当然,李守业明确告诉对方,我们的条件是可以让步的,我们当然愿意归附朝廷效力。只是,当得官越大,权力越大,为朝廷出的力越大不是?而且将来给招抚诸公的回报不也越大不是?私下里,李守业还用昌大孔孟名教,留我大汉族衣冠血脉之类的民族主义言论试图影响毛昶盛。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至少没有遭到当面斥责。

毛昶盛第一次返回开封已经是5月底了。这时候,清廷与英法联军的战事紧张起来了。

清廷当然不可能接受我们的条件。但是他们需要暂时稳住我们。6月初,毛昶盛再次到许昌,我们做出了一次让步。而且,为了表达“诚意”退出尉氏、郑县、扶沟、伊川等县,由毛昶盛通知清廷方面接受。其实这种让步在军事上对我们并无任何不利。清廷如果分兵守卫这些县城,随时可被我各个击破,消弱防守开封和洛阳的兵力。但是从粮食的角度看,这些让步是有意义的。所以清廷方面或许以为我们真的有归顺之心,只是这些狂妄的“乱党”不知天高地厚,要价实在太高,根本是朝廷无法接受的,甚至,这些要求本身就是大逆不道。但是这个时候也只有继续挂着“招抚”的面具,毛昶盛也因为暂时稳住了中原局势而受到清廷嘉奖,连同胜保、庆廉也算功臣了。

一支如狼似虎的近代军队正不被世界所知地悄然成型。

7月,中华军军旗被确定。红底,中间一个金黄色的顶天立地的“中”字。

军直属队已经全部换装了光复枪。直属队换下的步枪装备了第二和第三师。张林对此并没有意见,因为下一个换装的重点就是骑兵团和第一师。伴随着冶炼生产能力的提高,制造、采掘能力由于机械和动力增加也大大提高了能力,反过来又促进了冶炼能力的增长。我们的工业生产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加速循环的状态。军工生产当然也以极快的加速度增长着。不仅是数量。6月,我军设计制造的第一挺轻机枪诞生,当月就生产了10挺。这种轻机结合后世多种机枪设计的优点,根据我们现有制造能力的实际情况制造。射程超过1千米。并且子弹与光复枪弹可以通用。

7月,我军制造的第一挺重机枪问世,两轮带防护盾的重机枪。其实重机枪最初并不需要安装自身的铁轮,因为它们都优先配属给了崔明贵的装甲大队。现在崔明贵不仅有了二十辆改进型的两栖车,而且有了十辆真正的履带式铁甲车辆,虽然还是最轻型的,但是在装备了重机枪以后已经不再是运载工具而是真正的作战装备了。硫酸,火棉、无烟炸药的产量都大大增加了。

现在朱贵的炮兵也有了很大变化。现在朱贵那里已经新增添了30多门我们自己新造的迫击炮,炮弹也算相当的充足。本来这是应该配备到步兵连的武器,没办法暂时装备炮兵吧。还好,两公里的最大射程除了比不上原有的两门山炮,倒是比其他的大小炮都远,弯曲的弹道决定了这些炮的最近射程也足以射击比较近的目标。

陈浩出发后最初一段时间还有消息,后来就暂时没有了消息。他们先是辗转到了上海,然后搭乘邮轮到了香港,而后是新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