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162章

水火中原-第162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丰,战略地位当然重要。但是更让我们看中的是此时在这个县治下的东南部分的大煤田。也就是后世的平顶山市的区域。当然,现在宝丰、鲁山两县的小煤窑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产量极小,而且开采条件极差,但起码可以提供一些初期的燃料。

还有就是舞阳县治下南部的后世的舞钢市。此时的舞阳、漯河都是许州府也就是许昌的治下的县。宝丰、鲁山等地则是汝州府的治下。汝州本地也是有煤的,当地的烧瓷器的官窑就是用的本地开采的煤炭。但是这些都没有'平顶山煤田的规模大,煤质好。但是这些,现在都是我们想要的,靠什么?绝不能是钱,只能是军队。战争的胜利是基本前提。清廷的先祖用战争的手段取得了这块土地和人民的控制权,我们要用战争手段把它夺回来交还给人民。当然,当人民还无法直接控制、管理的时候。我们就暂时代替行使管理权好了。这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胜者王侯败者寇。不是战争的正义与否决定了战争的胜负,而是战争胜负的结果决定了战争本身是否正义。这是我和陈浩讨论战争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想法。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而胜利者永远标榜自己代表正义。

正文 360。煤铁时代(6)

  部队在1月初终于全部换上了棉衣。孙奎心部的改编也顺利完成了。后方医院迁到了信阳。武胜军政大学暂时还留在了鸡公山。这,只是它的总部和军官教导队、以及步、炮、骑兵等科目的培训基地。其他如工学院目前在军械所的工厂孕育着呢,又如装甲学院则是暂时也在光山,当然崔明贵早在我军没有占领确山之前就在确山西部山区与平原交界之处看上了学院的新地址。

至于武胜大学的本部陈浩也打算用现在总部在信阳暂时使用的那个巨大的王府花园来充当。这要等总部迁走之后了。

兵力部署作了调整。第一师主力四个团开赴南阳,只留下姚大喜的独立团在原防区暂时归第三师指挥。第一师人数本来就比其他两个步兵师要多。这个师没有编师直属队,而是直接编成了四个步兵团,加上后来收编的姚大喜独立团,共计5个团兵力。这次开赴南阳一方面巩固我军对南阳地区的占领,剿灭桐柏山的土匪,同时对襄阳的敌军保持强大的压力,解除我军自南阳地区北进的后顾之忧。

第二师全师都投入了北进作战,第二师师部也向北迁到了驻马店。第一师、第二师原在信阳周边的防区全部移交第三师。第三师此时防御的地域就比较大了。而且目前集中了他们师大部分枪支的师直属队也在驻马店以北参与北进作战。但是该师防御的地区都是我军占领时间较长,群众已经发动,基层政权和民兵组织较为完备的区域,防御工事也相对完善。加上防区内军械所各个制造工厂的工人和警备部队也是有相当战斗力的。所以我们对后方的安全并不怎么担心。

依托大别山、桐柏山向南防御,依托东部的一些河流向东戒备是我们这个时期的基本战略。何况三师还有秋永年团下属的一支小小的水军部队,这支水军不仅有缴获的铁炮,船上还加强了若干炸药抛射筒。步枪虽然几乎没有,但是手榴弹配发了不少。加上火铳、抬杆之类的武器把这支水军完全变成了淮河上游的主人。

向北进攻是既定的方针,不仅要抢占煤铁产区,还要为这个地区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纵深,让我们又环境有时间利用我们的知识、技术优势建立、发展我们的真正的近代、现代工业。我们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空间。

占领驻马店后,我返回了信阳。陈浩提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立工业新城的计划。急着找我研究。这真是一个天才的大胆的计划。实施的步骤,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人的招募培训,各阶段的管理方式,运作、控制模式,种种可能的意外地应对……真是一个完美的攻略计划。一款新的复杂游戏,新的玩家如果要过关升级可能要走很多的弯路,而且在过程中还会有失败降级之类的问题。所以即使能达到极高的境界位置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还只是少数的高手能够做到。而现在我们却有了一本经过无数玩家成功、失败后总结出来的一本最简捷最有效的全攻略手册。不要说清廷,就是英法美俄这些个老玩家虽然现在级别比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玩家高的多,但是他们以前也是在摸索中逐渐过关升级的,清廷则是好久都停滞不前没有升级的菜鸟。我们只要不在初级阶段被这些“高级玩家”发现联合PK掉,那么一旦我们升上了足够的级别,后半程,就要看我们一骑绝尘,拔剑四顾了。

正文 361煤铁时代(7)

  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计划。我和陈浩把酒畅谈了一个通宵,把计划细节又做了完善。

这次通宵夜谈还私下达成了个人间相互支持的同盟约定。

政治目标方面也作了修正。实现人民的权利当然还是我们的目标和理想。但是远大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可能需要许多代人漫长的努力。关键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不能在过程中丧失目标和方向。但是实现的步骤和形式必须是有效的,现实可以容纳接受的。我们现阶段必须接受“打江山”的概念,这样我们才能争取内部的支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统治集团,但是将来的这个统治集团必须是开放的,允许被统治者中间的聪明才智者通过自身的奋斗努力加入到统治阶层的行列,这样才能保持新政权的活力和稳定,不仅是对内,更是面对外部竞争的需要。

有限继承世袭的概念也在这次畅谈中被讨论到了。

多数的人都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的本性,但是个人的自私如果不加限制不做克制,人类的文明就无法发展进步。自私有和社会伦理一致的地方,也有抵触的地方。人们为子孙谋利益是人之常情,个人积攒的财富遗留给后代也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行为。但是凡事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

现在形形色色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跟着我们“打江山”。当然不乏抱着当开国元勋世代荣华思想的人。他们的私人财产当然可以遗留给自己的后代。但是公权力不能世袭,至少制度上是不能的。那些有功勋或者在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我们集团的人员,可以由未来的政权给他们和他们后代发放相当数量的津贴,未成年者由政权出面抚养成人。但是,形式上的公平、公正竞争必须保持。这需要我们在建设有形的东西的同时不断加强我们的思想和制度的建设。这,当然也是个长期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但要竭力设法让这个过程不可逆转。给功勋者后代的津贴应该是逐代递减的。这个办法在商鞅的时代就已经实行过了,当时贵族的后代如果没有功勋三代以后就没有世袭的俸禄了。

如果勋贵子弟在比平常人占尽有利条件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在相同规则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那么这人一定是个不可造就之才,让这样的人继续在统治集团中担任高位必将损害整个统治集团的利益。所以必须让这样的人在竞争中淘汰出统治集团,至少是统治集团的高端。这样使得统治集团保持自我净化提升的功能,排除少量的废物,免得它们留在肌体内毒化整个的肌体。历史事实证明,只要统治阶级的子弟有正常的智力和才能一般都会脱颖而出的,因为他们的起点比其他人高出了许多。如果再不保持形式上的公平竞争,被统治者中被压抑的优秀人才,当然这些很可能是顶尖的人才,就有可能产生反社会的思想和行为,整个民族的内耗肯定也不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

如何在不世袭的情况下让统治阶层内的最优秀者当家保证整个集团利益,又在权利交接中不产生严重危害内部稳定的争斗,这确实是一个很艰巨的研究课题。我和陈浩讨论了很久。提了很多的设想,没有得出结论。走一步说一步,慢慢看发展吧。反正还早呢。

正文 362煤铁时代(8)

  陈浩还很兴奋地告诉我,这些天他已经在信阳创建了一所军人子弟小学。小学与临时充作军政大学预科班的速成中学意义大不同。这家伙,想的够远,精力也真是充沛。

当天陈浩就要去南阳了。第一师和军直属队还有一部分炮兵共同参加的围歼来犯的敌军的战斗需要总部首长统一指挥的。而且严学文虽然名义上是张林的上级,但是让他统一指挥也不太合适的。随后陈浩要带军直属队和贾山的工程部队参加西路北进。

近来我们的战斗部队没有大的扩充,只是补充了少数的民兵骨干。攻略南阳时要求参加我军的人员经过审核接受入伍的都编入了南召的工程部队。经过研究暂时把这支部队定名为中华军后勤建设兵团第一工业师兵团司令由陈浩兼任,王平兼任兵团政委和第一师师长,贾山任副师长,这支部队扩充速度极快,贾山在信阳接受任命的时候,这支部队才有1千多人。等他到达南召的时候部队已经快两千人了。驻马店之战中又有许多参加我军的人被集中到方城、南召加入工业师的序列。第一工业师也进行军事训练,他们将来不仅要担当生产任务,还要担当工业基地的守备任务。而且开始的时候甚至参加别的,比如攻取原料产地的任务。对该师的任务和意义,我们对贾山完全交底。工业师的军事装备现在比较差,主要是冷兵器。但是对于新参加部队的一些从事过手工业和建筑业生产的人员都优先派到了工业师。工业师某些方面的待遇甚至比战斗部队还要好一些。比如对部队干部战士结婚与否就没有限制。开始生产活动后生活、居住、供给乃至津贴等等方面都有若干优待的规定。他们实际上是按军队管理的产业工人。这些待遇其实并不算高,产业工人的生活收入当然比一般的农户要高,他们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这也是发展初期的不得已之举,希望不要把我们的事业引向军国主义的道路上去。

现在工业师也有了近5千人,而且在军事训练的同时已经开始了一些生产活动。我们从各处调集了一批骨干到这个师,不仅有军事方面的人员,更有一些技术人员。现在这个师在南召居然已经可以生产手榴弹了。而且制造类似发石机的炸药包抛射机的工作也完全转移到了南召的工业师,现在这些机械发射的真的有石头了,不过中间凿空填装了炸药。落地后爆炸,效果就是飞来的石雷。现在工业师还在加紧制造攻城的器械,不仅仅是云梯那么简单,还有带有掩体的移动的楼车等等,在攻取鲁山南部的一些地主土围子的实验性战斗中效果良好。

陈浩还建议把我们两个的警卫人员还是增加到一个班,让现在跟随我们的两个警卫员担任警卫参谋。“首长的待遇要逐渐增加,避免绝对平均主义的倾向,渐渐增加,不要让部队难于接受,这样对整个部队组织建设是有好处的。“陈浩说道。

我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有时候,一些形式也是必要的。

正文 363煤铁时代(9)

  他又向我要从遂平跟我过来的宋嫂和其中的两个小丫环。

“你小子,消息倒灵通。哎,打的什么主意?也不能一下子太腐化了吧?”我笑道。

“这个,也要让大家慢慢习惯,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太显眼了吧。其实,我哪里现在真的缺人照料——王曼丽怀孕了。这个庆祝结婚纪念日的活动还没有搞呢。等下步北进会师后再说吧。”

“哦?是这样?恭喜了,哥们。真有你的,那你还让她跟着你去南阳?北进也带着她吗?”

“不带不行,让她自己留在这里我也不放心,还是跟在我身边好照料,她现在也确实不愿意离开我。哥们,你看看,这些天我的著书工作可是大大超额,还有,这个两百多页的新城计划,都是哥们口述的东西。”

“那也不等让她太劳累。”想起我的这项工作的欠账,有些脸红。

“嗯,还好,其实白如冰的书写速度比王曼丽还要强上一些,那个字真的叫秀气!而且,这个姑娘文字功底当真了得,诗赋之类的还能来上些呢。回头可以给严学文的文艺兵们的谱写一些歌曲呢。”陈浩有些得意。

“你这小子,得意的样子!本性不改。那小姑娘倒是把你当神明一样崇拜的,可是王曼丽会对你严格治理?”我笑道。

“曼丽可是挺贤惠地,现在怀孕了更是母性天性大爆发。不和我过份亲密害怕影响胎儿成长,又担心哥们无法忍受男人本能的寂寞。舍不得让老公受苦,现在正在劝我和如冰多增进关系呢,本哥们当然不会立刻答应了,得让她再求求我才行。”

“你这小子真是无赖!”我笑道。

“本哥们可是最有情有义的,现在不是在找人来照顾这个贤惠体贴的老婆的吗?你收容得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