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11章

水火中原-第11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钱运动,怕是连这些新兵的伙食问题都难解决。陈浩气愤愤地:“我们就这点家底,给他们还不如自己办伙食!”梁有田劝道:“团长,日子长着呢,再说咱们说不定很快就会有大批新兵到来,忍点气,送点礼也是值得的。”

何武庭来汴在保安部队中引起轰动,当日在检查站执勤的官兵把此事当作大新闻越传越神。后来又风传当日上午还曾经有一个军政部的电话绕开一战区和开封警备司令部,直接通过开封车站传给保四团,说是有一位何长官要来。风声传到王司令耳朵里,他派孟副官以送军装、武器的名义到4团去探探虚实。孟副官领人带着一百多套军装,30多支步枪来到4团驻地。

其实一战区既然成立开封保安第4团,怎么可能一点不配发装备?只是这些正规部队换装淘汰下来的装备到了警备司令部都被王司令截留了下来,他的部队原是杂牌部队,装备很差,他让把配给4团的武器中较好的留下换装自己的部队,换下来的极其老旧的枪支也不想一下子发给4团,此次孟副官按4团上报实有人数带来了军装,却不肯多带武器,要知道枪是军阀的命根子,无论如何也不肯多给别人。可孟副官到了4团一看就傻了眼:正在训练的新兵们人手一支崭新的“中正式”,刺刀雪亮。轻重机枪、迫击炮、德式冲锋枪,完全国军主力的架势,再看看自己带来的不知哪年哪月的“单打一”、“老套筒”之类的老旧破枪,简直都该扔掉!4团对武器是来者不拒,徐亮当红军的时候,部队里比这还差的武器也不少,有就不错了,何况部队还在扩招,武器是远远不够的。在徐亮的劝说下,原本很不高兴的陈浩对孟副官他们“热情”接待,中午在当地最豪华的酒楼设宴款待孟副官一行,陈、徐、梁在雅间专陪孟副官,小旺子、严学文在大厅招待随从。临走,各有辛苦费奉送。孟副官一行兴高采烈,连说4团够意思。席间孟副官曾探问4团的装备来历,被徐亮故作高深一句“军政部的朋友帮忙,上边和陈团长都不愿张扬此事。”推搪过去。

喝得红光满面的孟副官临走说道:“几位老弟真够意思,有用得着老哥的地方只管说话。”徐亮道:“全靠长官关照,在司令面前为我们多多美言,现在我们这里新兵训练,体力消耗大,您看他们的伙食——这个,啊”“好说,几位老弟勤于练兵,真是我们警备区的栋梁之才,将来说不定我还要仰仗你们各位兄弟呢。增加伙食费的事包在老哥身上。还有别的事没有?”“徐副团长近日要到南边各县募兵,想向司令部借辆卡车用用。”“这个,我回去给司令说说。”“多谢孟长官!回头经费拨下来,定当再行登门致谢!”“好说,好说。”“送孟长官!”

王司令早就觉得陈浩这小子年纪轻轻就当了上校不对劲,加上一战区指名让陈浩组建保安4团,虽然嘴上说不出什么,其实心中有气。听了孟副官回来后的报告,他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子上面有人,看来来头还不小呀。”“司令,何以见得?”“你动动脑筋!要说陈浩年纪轻轻就成了上校,军衔和老子只差了二级,算是他运气好,一战区点名让他当团长是为了制约老子,那么他招的第一批兵都是政府不准随便拉壮丁的铁路工人,咱们坐火车调动多少次,老子都没敢把一个铁路工人拉到队伍里当兵,他陈浩就敢这么干?还没有人追究。再说,那些装备,可都是真家伙呀,在一战区,能用这种装备的部队有几支?听说还是一个中央军上校亲自把武器送来的,陈浩他可只是个新任的保安团的团长啊,要不是有大后台,能有这待遇?”“司令高见!”“我们杂牌部队,本来就是后娘养的,这种人得罪不起,以后你们少刁难4团,对他们客气点,说不定以后还用得着他们。这帮家伙打仗、办事都还像回子事呢。”孟副官趁机说了4团的两个要求,王司令都照准了。

正文 第十二章 悍敌土肥原

  徐亮带了一个班的士兵出发到开封邻近各县的乡村募兵。开封地下党组织派开封少年剧团支援徐亮。战事迫近开封,事情急迫,两辆摩托车和借来的卡车都随徐亮行动。他们每到村镇先进行演出,吸引看热闹的老百姓,然后徐亮亲自演讲,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揭露日本鬼子侵略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国的战争动员当时真是不够充分,战争已经进行了这么久,不远处中日双方数十万大军在徐州地区拼死搏杀,而在距省会城市百里之遥的平原地区的农村,许多人却只是听说要打仗,谁和谁打,茫茫然,无所知,只是感受到官府派夫拉丁征粮的强横与急迫,徐亮他们的宣传在有的地方成效显著,一些青年应征入伍,特别是那些有党的基层组织又受到党的指示配合徐亮的地方,募集到的兵员就更多一些。经过连日的抗日宣传,徐亮他们的募兵队在邻近各县渐渐获得了一些百姓的信任,有个别曾东躲西藏逃避抓壮丁的人主动跑来要求投军。在李家寨,当地大绅士李氏家族的族长还专门为徐亮他们召集了全寨大会,会后上当即有十几个子弟报名应征。有些地方的青年听了徐亮他们的宣传,产生了杀敌报国投效军旅的想法,却看不上地方保安团,自己跑到别处投奔国军主力去了。还好,徐亮他们又是摩托车又是军用卡车的,行头还算不错。

与红枪会、妙香会等都有一些小摩擦,还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有一次,小旺子直想叫弟兄们缴了一伙红枪会的械,被徐亮制止了。

半个月奔波,招募到了600多新兵。

装备和其他供应又成了问题,又不能打土豪。保四团停止大力募兵,把主要精力转入新兵训练。

新兵们都发了军装,但武器却不足。王司令后来又拨过来300人的步兵装备,主要是些老旧的步枪和少量手枪,机枪没有,大小炮就更不要想。后来通过贿赂孟副官,争取到一些经费,打制了一批大刀和红缨枪等冷兵器。这下保4团的武器可真是五花八门了,堪称当时古今步兵武器系列大全。

部队编成两个营,一营由梁有田担任营长,二营长由陈浩原来的部下董大海少校担任。迫击炮、重机枪统一编在机炮连,小旺子汪旺被提升为中尉连长。把所有的冲锋枪集中在一起编成团部直属队。选出有武功底子的士兵组成警卫班,一色的镜面匣子手枪,张林当了卫士班的班长。竹沟派来10位同志在训练中表现出了优异的素质,都担任了连、排的军官。

艰苦、严格的军事训练紧张地进行着,中间穿插着以爱国为主题的政治教育。讲抗战的形势,讲鬼子的暴行,讲抗战必胜的道理,还教唱抗日歌曲,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首。官兵们怀着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信念,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军事训练当中。

这支部队没有旧军队坏习气,士兵全部是自愿入伍的,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以爱国主义为主旨的政治教育,对日寇刻骨仇恨。其长官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并具有实际战斗经验,骨干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虽然在一战区的眼里,这支部队与其他的保安团没什么不同,甚至地位还不如王司令原有的三个团,但保四团的战斗力实际上已远远高于一战区各部队的平均水平,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央军的主力部队。

在陈浩他们紧张地募兵、训练的时候,徐州地区的战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敌军在台儿庄地区受挫后,敌统帅部认识到徐州不可轻取。4月间,敌方自平、津、晋、绥、苏、皖一带增调三十个师团共三十余万人,分六路向徐州地区大包围,企图歼灭我五战区的部队。敌军这次抽调的,均为其中国派遣军中最精锐的部队,配备有各种重武器。敌军按计划构成数个包围圈,逐渐向徐州轴心缩小包围圈,妄图将我徐州地区各部队一网打尽。

面对数十万装备精良,有数百架飞机助战,来势汹汹的强敌,蒋介石居然也调集了大批的援军到五战区,想在徐州附近与敌一决雌雄。四月份,集中徐州地区的中国军队已有50多个师。当时以我军的装备和训练程度,只可相机利用有利地形,与敌人作运动战,此时集数十万人于徐州一带平原地区,要与敌人作大规模的阵地消耗战,正是敌方机械化部队和空军求之不得的。

到了5月上旬,北线之敌已占领徐州东、北诸要点,10师团自济宁西渡运河,陷金乡、鱼台,向徐州以西砀山、萧县迂回。南线敌军在攻占宿县后也倾全力向西攻击,陷合肥、寿县、凤台、蒙城诸点,皖省国军被迫西退大别山。尔后,南敌转而北攻,陷河南永城、兵锋直指砀山。我五战区部队沿陇海路商丘至徐州南北两侧拼命抵抗,阻止敌从徐州以西切断陇海铁路,合围我军主力。徐州地区我军若被围歼,则国军精锐损失殆尽,临时首都武汉将无兵可守,而敌若未经重大损失轻取中原,则大局危矣。

原驻河南黄河北岸一战区对面隶属第一军的敌14师团,在土肥原的指挥下由濮阳强渡黄河进入鲁西,陷我郓城、菏泽后,不是向东与10师团夹击在鲁西南的五战区部队,而是迅速南下攻陷曹县,折向西南进入一战区防区,占领陇海铁路内黄集车站,进逼兰封(解放后兰封、考城合并为今兰考县。)。该敌渡河、迂回均选择我两个战区的结合部,且不顾忌五战区部队断其后路,全力南下迂回,绕过五战区防御部队,深入我方纵深,充分显示了出该敌的凶悍与狡猾。若敌占领兰封,截断陇海铁路,将彻底完成对徐州地区我军的合围。

此时,五战区已经弃守徐州,部队已开始沿陇海铁路南侧退向豫皖边界。为了围歼中国军队,日本大本营命令14师团不顾一切攻占兰封。

日军14师团忽东忽西,一路猛打狂奔,竟出现在河南省会东边40公里的地方,一战区乃至中国统帅部都十分震惊,迅速抽调一兵团74军、71军、新35师等部队前往拦截,双方激战于兰封东北地区。敌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我阵地反复冲击,我阻击部队伤亡惨重。见土肥原如此凶悍,一战区一兵团司令薛岳大怒,令74军和新35师向北迂回,攻击曹县,要掐断土肥原的后路,将该敌全歼。曹县守敌骄傲轻狂,根本没想到我军敢于向他们主动进攻,担任迂回攻击任务的中国军队一阵猛打猛冲将曹县收复。至此,敌对我五战区实行战略迂回包抄的第14师团,被我军合围于豫东、鲁西的兰封、曹县一带。

自明治维新以来,在历次战争中,日军尚未有过整个师团整建制被歼的先例。作为一个争强好胜,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军人,薛岳当然渴望打破这个纪录,大挫一下鬼子的凶焰。但当时的时间、地点、条件均不具备。

首先,此时徐州地区我军突围令已下,徐州已经弃守,总体形势是处于战略撤退之中。再者,此处为平原地区,地势利敌不利我,若此时要全歼敌一个师团,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速战速决,而一战区有千里黄河要防守,能抽出的机动兵力实在不多。还有位于敌16师团与14师团之间的五战区部队,为掩护主力撤出徐州已经奋战多日,兵员、弹药已消耗殆尽。面对10师团的攻击,已是勉力支撑,若悍敌14师团向东突围,这些部队断无力阻挡。况且这些部队在一战区克复曹县以前就已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此时,薛岳的以攻为守,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牵制敌人攻击兰封,截断陇海铁路的行动,争取时间掩护五战区部队全部撤出敌人未能合拢的包围圈,退往武汉地区休整、补充。

凶悍的土肥原竟然不顾后路被断,继续向兰封方向猛攻。71军有些吃不住了,宋希濂连连告急。一战区实无援兵可派,薛岳命令占领曹县我军向敌人侧后猛打,与五战区部队连成一体。五战区这些在敌人两个师团之间奋战多日,已抱定以死殉国决心的弟兄们,见到救兵来了,个个激动万分,精神大振。土肥原被迫后调兵力回防,攻势缓了下来。

正文 第十三章 兰封大捷

  邱清泉:“大捷?消灭了不到200个敌人算哪门子大捷?”

桂永清:“不然,以往我军与日军交战,无论胜负,我军伤亡都会大于敌军,此次邱副师长总共只统带了50多个弟兄,却消灭了近200鬼子,自己方面却只有3伤3亡,战果辉煌,怎么不算大捷?”

  蒋介石在武汉坐不住了,亲自带领第28军和第200装甲师的两个营坐火车来增援一战区。这28军和200师老早就准备投入徐州战场,后来听了为持久抗战不宜于徐州地区与敌决战的建议,把他们留在了武汉。此时,在五战区突围的关键时刻,他还是把这两支嫡系部队拿了出来。

蒋介石坐镇郑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