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六合诀 >

第4章

六合诀-第4章

小说: 六合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就拿左相李适之来说,李适之奏曰:‘黄山有金矿可开采。’李林甫便奏曰他早就知道黄山有金矿之事只是黄山乃五岳之一,乃皇家之龙脉如果动了皇家的龙脉,恐对皇上不利。所以皇兄大怒,说,如果以后那位臣子要奏事必先送与李林甫先审。因此朝中再无人敢奏对李林甫不利之事。〃

“李林甫独揽大权长此下去恐怕对朝庭不利呀!”

“现如今开元盛世三十年,谁都过惯了太平日子因此李林甫专权也就不奇怪了。”

“也许是吧!”承祯道长叹道。

“看来恩师虽隐居山野但朝中之事仍牵挂在心哪!”

“是啊!自睿宗退位后,贫道便隐居于此,朝中之事虽偶有风闻,贫道只当笑谈罢了。”

“恩师,哪我们就不谈这些了。”玉真公主把话锋一转道,“依本宫看来木子可以让他出去闯闯?”

“贫道也有此意,只是他心地善良不知江湖险恶。为师担心他一踏入江湖便自身难保。”

“那倒也是,只是木子剑无杀气如不让他闯闯江湖恐怕功夫永无长进。”

“公主说的也是。为师料想木子现已无心留在云台山了。”

“本宫想也是。天色不早了玉真该下山了。”玉真公主告辞道。

“公主可否住上几日?”

“本宫云游惯了呆不住。”

“那公主保重。请!”

“恩师保重!”

玉真公主和承祯道长道了别,手持拂尘飘然而去。

晚上木子怎么也睡不着,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学艺十几年却原来全是些花拳秀腿,这样学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他甚至不明白师父为什么要带着他和阿福留在云台山,这里山高孤寂连香客都很稀少,就连观里的太上老君像也和他们一样寂寞。木子睡了一会睡不着索性睁开眼睛见月光透过小窗户投到他的床边更显冷清。木子便想找个人说说话见阿福已睡着还是叫道:“阿福,阿福,、、、、、、”好半天阿福才伸伸懒腰不耐烦的答道:“师、、、、、、兄、、、、、、不睡呀?、、、、、”“睡,睡,睡,你就知道睡。”“有、、、、、、什么、、、、、、明天、、、、、、再说、、、、、、”木子还想说什么阿福已打起了呼噜。

第二天,用完早斋,木子没有再到小北顶去练剑而是直接对师父说道:

“师父,木子不想练剑了。”

“为何?”正准备打坐的承祯道长问道。

“徒儿恐不是习武的材料,学了十几年连玉真姑姑碰都碰不到,像徒儿这样习武还有什么意思呢?”

“那徒儿你以为习武要怎样?”承祯道长反问道。

“除暴安良,上阵杀敌报效朝庭。”木子不加思索道。

“为师带你们师兄弟到百家岩和竹林还有药王洞走走。”

司马道长领着木子和阿福先到竹林,这竹林毛竹茂密一片碧绿,一匝一匝的竹叶遮天避日,竹身有些发黑可见这竹林时代久远。

“在魏晋时这片竹林很热闹有人喝酒,有人弹琴,有人作文、、、、、、”承祯道长指着竹林道。

“为什么他们要在这喝酒、弹琴、作文呢?”木子问道。

“因为他们愤世隐居于此,他们就是以稽康为首的‘竹林七贤。”

“也许他们没有真才。”木子不解道。

“不,他们都有惊世之才。”

“那为什么呢?”木子依然不解。

“徒儿,你们年纪还小你们不会明白的,以后你们会明白的。”

接着他们来到百家岩,百家岩的岩石是由一层一层的红色深浅不一的岩石组成层次分明。

“徒儿,你们知道这为什么叫百家岩吗?”司马道长指着百家岩道。

“不知道。”木子道。

“我、、、、、、也、、、、、、不知道、、、、、、师父、、、、、、我可以、、、、、、一下子、、、、、、跑上去、、、、、、”阿福天真的说道。

“徒儿你们看这岩石一层一层象征百家,而它们叠在一起就形成一座山,所以我们凡事要聚百家之长而为己用。”

他们仍然听不明白。师父又是一句:“你们以后会明白的。”最后承祯道长把他们带到药王洞。药王洞实际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山洞。里面有炼丹炉和一些炼丹的材料。

“你们知道这个山洞为什么叫药王洞吗?”

木子和阿福都摇摇头。

“这便是药王孙思邈炼丹熬药之所。”

“师、、、、、、父、、、、、、您不是、、、、、、经常带、、、、、、阿福来、、、、、、烧炉、、、、、、子、、、、、、吗?、、、、、、、

“对,阿福说得对,现在药王洞是为师炼丹的地方。”

“师父,木子想问一下世上是不是真有人可以炼出长生不老丹来呢?”

“没有人可以炼出长生不老丹来。相传道家祖师张道陵可以炼成九转丹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以后就没有那位高人可以炼出九转丹来了。”承祯道长抖抖拂尘道。

“那师父的丹药如何?为什么要在这深山炼丹呢?”木子涨着胆子问道。

“为师只可以炼六转之丹虽有起死回生之效,但只能延年没有长生不老之效。为师在京城时,许多达官贵人都想为师为他们炼长生不老丹,但是世上那有谁能炼出长生不老丹呢?所以为师在此炼丹只是为了避俗人打扰。切记你们万不可透露为师在云台山或者在云台山炼丹之事,否则云台山也不会有安宁知道吗?”承祯道长极及严肃道。

“弟子明白。”

“阿、、、、、、福、、、、、、明白、、、、、、”

“嗯!”承祯道长说着走过丹炉,在洞壁上挪开一块巨石,然后在里面拿出一个长方形的小木匣,对木子严肃的说道:

“木子跪下。”

木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是那里顶撞了师父忙跪倒在地道;“是不是第子那里不好,惹师父生气?”

“不是,为师是想让你下山。”

“不。木子不下山。师父把木子从小养大现在师父年老,木子理应照顾好师父。”木子说到此哭了起来。

“为师意已决。”

“木子从小在云台山长大。师父叫徒儿下山有那里可去呢?再者徒儿如果走了谁来照顾您哪?”木子依然哭求道。

“有福儿在身边为师你就放心吧!为师把这木匣赠你日后必有大用,但是无关紧要时则不可用。,请务必谨记。”司马承祯谨慎交代后,把木匣给了木子。

“师父你放心吧!木子一定谨记在心。”木子接过小木匣擦了擦眼泪起来道。

吃过午斋后司马道长和阿福把木子送出道观司马道长对木子道:

“下了山就是江湖,江湖凶险。徒儿凡事须加小心。”

“师父放心。徒儿走后您要保重身体。”木子背着一个搭条道。

“师、、、、、、、兄、、、、、、早点、、、、、、回来、、、、、、”阿福流泪道。

“阿福,你要照顾好师父。师兄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还有你要听师父的话不要老是跑山上或到山下玩水。知道吗?”木子也抽泣道。

“嗯、、、、”阿福应道。

“徒儿早点上路吧!为师还有一点,希望你记住在江湖中万不可与恶人为伍,除恶扬善乃道之本意。”

“徒儿一定谨记在心。”

“那就好。那这玉箫带了吗?”承祯道长另外提醒道。

“带了。师父您说过哪是徒儿母亲留给徒儿的信物徒儿怎会忘呢!”

“那就好。”

“师父你们留步吧!木子走了。”木子说着紧了紧肩上的搭条再把搭条里的木盒和玉箫调好位置然后向山下走去。

承祯道长带着阿福把木子送到山口,直到看不见木子的身影为止,必竟他们的感情太深了,木子几乎不敢回头一股脑的沿着大路走下山去、、、、、、

第四章 路见不平

段木子离开了云台山开始了他的江湖生涯,下山之后;他不知道究竟走了多少村;住过多少店,;进过几个县,到过几个州。其中的艰苦、孤独自不必说。他不知不觉中已混了七个月。下山的时候是炎热的夏天,又过了飘满黄叶的秋天,如今已是寒风肆虐的冬天。在这年腊月二十的那天,段木子终于来到了长安城,长安城乃大唐国都何等繁华,只见到处都是亭轩、楼阁、王府、皇宫。有二百五十街,一百一十坊,寺庙、道观一百四十多座散落其间,其中有波斯的拜火教,大秦'古罗马'的大秦寺'基督教堂'等。突厥人、契丹人、吐蕃人、高丽人往来其间。也有不少异域商人、学士如:波斯'波兰'、大秦、天竺'印度'、扶桑'日本'等国与大唐往来频繁。

段木子那里见过如此繁华的闹市,更何况是国都长安城,再加上眼下除夕将近街上到处摆满了年货摊,有的店家甚至挂起了大红灯笼以迎除夕。木子心里万分高兴,心想:要不是师父遣他下山,恐怕这辈子只能守在深山道观之中,那能感受到尘世的精彩,也许是师父有意让他下山闯荡江湖,使他能够早日感悟人生。段木子掂了掂背上的包裹感觉有些沉重,这几天的行程匆匆,现在终于到了京城,他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个客栈落脚歇歇。这时,他来到了惠仁坊,惠仁坊在长安城的一百一十坊中不算太繁华,因为惠仁坊主要是市民居住,当然也有官员的府第,不过较少。街道两边的茶楼、酒肆、店铺、妓院一间挨着一间,当然当铺和药铺也是少不了的。惠仁坊人流很多。有买卖年货的;有打尖住店的;有闲逛溜弯的;有压镖跑腿的等等。虽然不能说是人山人海但却是川流不息。在段木子看来京城的人,比乡下人穿得好多了,而且处处俊马高车。街上的嘈杂声、车马声、叫卖声不绝于耳,段木子找了好几家客栈都因为太贵他不敢进去住,无奈间便走到了惠仁坊街口,此时已是午后,段木子还没有吃饭但是肚子早就饿了,他想还是先吃点东西再找客栈,于是他向一家饭店走去,就在他刚要进去的时候就见很多人往街口跑去,段木子一时兴起也快步走了过去。

段木子跟着看热闹的人们走出惠仁坊街口,就见在宽敞的丁字路边围满了人。段木子好不容易挤开人群,但见在人群的包围圈中有一女子正在向大家抱拳施礼,这女子有二十来岁,穿一身大红长裙,腰悬宝剑,再看她身材高挑,仪态万方,再加上她坚定的眼神,如花的面容和如水的秀发,更显得超凡脱俗。可以说这女子不但美,而且,美得让人想靠近而又不敢靠近。这时就听得那女子道:

“各位乡亲父老,小女子本幽州人氏,初来京城天子脚下,现身无分文,小女子自幼略懂剑术,也学过舞蹈。下面,小女子就为大家表演一段剑舞,如那位公子、小姐或者大叔、大婶欣赏,便赏小女子几文以做盘缠,小女便感激不尽。”

说罢,那女子拔出长剑,甩开长袖,轻移莲步,剑便舞了起来。开始时那一招一式舞得缓慢沉稳,众人看得真切,那知她手中的剑越舞越快,衣袖随之飘飞,如出水芙蓉;如蜻蜓点水;又似春风佛扬柳;或如秋风扫落叶;有探冰之轻柔;有展翅般洒脱。众人也分不清究竟是剑舞还是舞剑。不大一会舞完。她长剑入鞘气定神闲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娴熟。

“好!好!真是太好了。”众人连声叫好。

段木子更是赞叹不已,他那里见过如此完美的剑舞呢?

那女子拿出一块手帕双手捧在掌心,然后走向观众道:

“各位乡亲父老,如看得起小女子便赏几文多少不拘,小女子将感激不尽。”

这时便有不少观众向她的手帕之中扔铜钱,那女子面有喜色连声向大家道谢。铜钱愈聚愈多,突然她双手一沉那铜钱一声脆响,分明一锭黄金落入其上。

那女子抬头一看,只见一阔少嘻皮笑脸的站在她面前道:“小娘子,如此美貌何必卖艺呢?本少爷便赏你一锭黄金拿去用吧!”“小女子受不起公子的厚赏。”那女子把盛着铜钱和金锭的手帕捧到那阔少面前示意他把金锭拿去。“小娘子,受得起。受得起。”那阔少仍然嘻皮笑脸的,说着竟然伸手去捏住那女子的纤纤玉手。“公子请自重。”那女子说着用力一拽阔少险些摔倒。那锭黄金和铜钱撒落满地,众人见此都大笑起来,段木子也在内心笑那阔少太不知趣。

就在这是时,突然传来一阵人喊马嘶之声。

“把这里包围起来。”

“不要让那小娘子跑了。”

众人知道事情不妙都四散而逃,段木子也退到一旁,唯有那阔少和俩个家奴无动于衷,仍然在调戏那女子。这时,马队飞奔而来把他们围在中间,在马上跳下几个士兵不容分说便把阔少和俩个家奴砍死,当时血流如注惨不忍睹,那女子惊恐万分。

“我杨跃看上的女人也敢动,真是活腻了。”只见马队为首的那位豪门公子道,“把那小娘子给本少爷带回去。”

“是”杨跃的三十多位家丁和士兵齐声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