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鸿蒙教尊 >

第457章

鸿蒙教尊-第457章

小说: 鸿蒙教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从第一代秦王开始,就以此为目标,甚至第一代秦王已经做到吞并七国,却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在攻伐大周王朝王都时,遭受重创,从此大秦铁骑,在九家联合出手之下,彻底败退,而秦王在那一役后,就此一蹶不振,没过几年就因伤陨落了。

不过大秦王朝却占据了中土最核心之地祖龙山,传说第一代秦王就葬在祖龙山中,镇压着大秦王朝的气运,任中土七国如何,都难以抗衡大秦王朝,这其中自然也有各大势力的角逐。

中土七大王朝,有九家辅佐,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苏幕遮这位七国相爷,现在的儒门之主,而这个时代里,大秦王朝的铁骑,是除去第一代秦王之后,最强大的时代,秦九世内施圣道外展王道,大有侵吞七国之势,若非是遇到苏幕遮的连横合纵,凝聚七国之力抵御,恐怕秦九世早就灭了几国了。

与此同时,在秦都祖龙城,呈现一片祥和之景,若是修士来此,定会发现在祖龙城北边的虚空中,血气直冲云端,月华失色,凝聚出大龙,盘旋在其上,众人皆知,这是大秦的最强武力龙字营所在,护卫王都,自第一代秦王征伐天下之后,龙字营从未出世。

但谁也不敢小觑龙字营,大秦王朝龙字营乃是九字之首,依照太古龙庭的九大战旗所立,跟随第一代秦王横扫中土,虽在大周王朝王都铁骑受阻,却不损他中土第一武力的威名。

这股冲天的血气之龙,也正是龙字营中溢出,即使渡过雷劫的劫圣都不敢轻易在此释放出自己的神灵,因为光是这股血气就足以冲散准帝神灵,据说龙字营中的军士齐声一吼,可将远古圣人生生吼死,要知道远古圣人可都等于现在的劫圣,甚至有些达到准帝境界。

而祖龙城的另外一边,却是祥和之气冲天而起,浩浩荡荡,光明磊落,这全都是书卷之气,虚空凝聚出千条祥瑞,有大龙盘旋其中,与那血气之龙对立,这里是大秦王朝六部所在,除了兵部之外,其他都是读万卷书的文人执掌。

一文一武,双双凝聚大龙,看似对立,实则如阴阳相合,而在中央,则是大秦王朝的王宫,绵延数千里,凡人走上几年也走不完这一片宫殿,宫殿颜色,大片呈现乌黑朱红,显得沉重而威严,而在中央一座最高的宫阙屹立,这里是大秦王朝的中央宫殿,其中透着一股镇压四方的王道之气。

这股王道之气升腾而起,犹如蟠龙升天,镇压四方,血气大龙与书卷大龙在这王道之龙面前,都要俯首称臣。

上得那如天梯一般的台阶,可以看到宫阙的大门明晃晃亮堂堂,而大门两边的龙柱上,挂着两块匾额,左书:尊圣贤,崇武德,内圣外王;灭九家,扫七国,匡扶天下;而中央则是:不朽皇朝。

这似乎与外界传闻的大秦王朝并不一样,而这国策,恰恰是第一代秦王所书,历代不变。

这些似乎都不同了,祖龙城上空一片乌黑,呈现一片吞天般的旋窝,整个旋窝透着一股吞噬一切的气机,仿佛占据几十万里地的祖龙城都如蝼蚁一般,要被吞并而下,依稀可见在乌黑的旋窝中,有光芒腾跃,那是一条条仿佛活着的雷龙,闪烁之间是惊天的轰鸣声,落下王都都是灾难性的。

而在这旋窝所指之处,正是祖龙城的核心,秦王宫中央大殿的广场,恐怖的威压令玉阙晃动,地面开裂,似乎要动摇整个秦王朝的根基,但身处祖龙山脚下的秦王宫,肯定不会因为这些威压而化为灰烬,似乎连天都不敢轻易动秦王宫一砖一瓦,因为秦王宫下是祖龙脉所在。

这是天劫,比劫圣九次雷劫还要恐怖惊悚,还未落下,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整个天劫所指,只是中央广场盘坐的一位书生,他身穿长袍,冠礼整洁,似乎与一个普通的书生无任何异样,唯一让人震惊的是,他面对这雷劫,丝毫恐惧之意皆无。

脸上的淡然似乎很期待雷劫的落下,在此人的上方,中央大殿的台阶上,坐着一人,此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闪烁着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坐在中央大殿前,观看着这一切,也是岿然不动,丝毫不为这恐怖气势吓倒。

他望了望天,目光深邃,仿佛是猜测到了什么,随后冷道:“元卿,今日尔尽管渡劫,任何邪魔歪道胆敢捣乱,朕令其有来无归!”

此人正是秦九世,有着第一代秦王的风采,霸气凌云,其修为更是达到准帝无敌,深不可测,安坐龙椅,手握秦王剑,语话轩昂,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杀气逼人,似人间太岁神。

“喝喝喝喝”

似乎是响应秦九世的话,王宫外,龙字营中传来一声声巨喝,血气冲天而起,化为凶猛之巨龙,似是要将天穹的旋窝冲破一般。

“轰轰轰”

雷光交织而下,将血气巨龙的挑衅劈碎,却不敢引动而下,而整个龙字营似乎是愤怒了,恐怖的气势爆发而出,似乎是要抗争到底。

“尊圣贤,崇武德,内圣外王,灭九家,扫七国,匡扶天下。”另外一边,六部的读书人似乎也不敢势弱,书卷之气冲天而起,随着一声声吟诵,化为巨龙冲天而起,要与天地抗争。

“轰轰轰”

雷霆击落,将书卷之龙击碎,同样是不敢引动而下,似乎是在畏惧着什么,这自然是地下的祖龙之脉了,若是天道发威,将雷劫如祖龙之脉,那恐怕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盘坐在中央,郑元卿身上没有丝毫气机,文弱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到,但他起身,望向端坐在中央大殿前支持他的秦王,行了一礼:“元卿定不负陛下厚望!”

“喝”

郑元卿一声巨喝,身上气机彻底爆发,有无上血气在声音中汇聚,又有浑厚的书卷之气夹杂,冲击这雷光。

“轰隆隆”

天上雷霆落下,将郑元卿整个都包裹在其中,恐怖的威压连秦九世都是色变,这远远雷劫的威力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第一道就是如龙一般的雷霆落下。

“至圣劫!真的渡至圣劫!”秦王微微惊讶,即使他知道郑元卿有至圣之资,却想不到这次真的渡的是至圣劫难。

郑元卿与他相见之时,不过才半圣,那时候郑元卿孤身周游七国,传播学术,而最后来的,才是秦国,世人皆对秦国抱着恐惧之心,尤其是以儒家为首的文人们,对秦国敌意之深几乎不可化解,即使秦国国策中有尊圣贤,崇武德,内圣外王,可世人皆认为秦国残暴,连年卷动战争,导致生灵涂炭。

这一切似乎都如此理所应当,所以大秦王朝,从立国严法,虽有一句尊圣贤,却无一文人敢为大秦王朝效力。

大秦王朝以法立国,杀人着死,偷盗者断手,无人敢行凶作恶,却是人心惶惶,向来只有武堂而无文堂,所以百姓历来以从军为荣,即使大秦王朝最高的武侯,甚至大字不识一箩筐,可军纪军阵却一点也不滞后。

二十年前,半圣周游列国,论百家学术,传播圣人之道,儒家等九家请半圣入堂,却被半圣断然拒绝,只道:“读圣人书,教天下礼,不上高堂,不尊规矩!”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只是郑元卿看不惯儒家的高高在上,似乎讲学只能是在那干净礼仪的高堂之上,而并非是在市井之中。

所以他说教道理,绝不上高堂,更不尊你儒家规矩,于是遭到儒家为首的中土九家排挤,曾被人唾弃,身为至圣在被人骂成市井盲流,甚至被盲流口水相污,他却只是笑笑不语。

周游七国,无人敢学他的道理,无人敢学他的学术,似乎他就邪魔,而并非半圣。

而后郑元卿毅然走入世人皆认为是虎狼之国的大秦王朝,在大秦王朝秦王召见,可他依旧是照例拒绝,反而是置秦王圣旨不加理会,开始在秦王朝境内周游,却发现此国上至而立之年,小到三岁孩提,居然连字为何物都不知。

令他欣慰的是,秦国人并非与外界所传如妖魔虎狼,甚至让郑元卿感觉到了一股淳朴的民风,在这里善就是善,恶就是恶,行善着,天下人尊,行恶者,有法理诛,从无欺诈之事,更是崇尚武德。

从此郑元卿依然在此生根,决定将老师所传的圣人之学,全都交托于秦国,二十年里,秦王曾下十道御旨,让郑元卿觐见,却都被他一口否决,而二十年后大秦王朝不但崇尚武德,更知圣贤为何,武学厉喝下,往往伴随的是郎朗书声。

期间郑元卿遭遇无数来自中土九家的攻击,却都被他以大神通渡过,随着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大秦王朝文风开始与武风争雄,为了避免了两极分化,郑元卿终于接受了秦王的御旨前往祖龙城。

当他看到中央大殿的内圣外王四字时,忽然他发现,他所做的一切都值了,似乎治国之道,莫过于内圣外王四字,内施仁术,外展王道,对自己的子民,展现仁义,对敌人露出血刃。

郑元卿与秦九世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数日不见早朝,出来第一件事,就是立下丞相一职,总领军政,后郑元卿不负众望,立六部,轻刑责,真正的开始施展才华,整个大秦王朝空前强大,似乎除了没有攻城略地之外,其强盛远超第一代秦王的所在时的盛世。

整个大秦王朝都知道有一位陛下,有一位先生,有一位丞相,还有一位圣人,尽管大秦王朝所有人都知道这后面三个身份是同一个人,但孩童的眼中永远只有先生,官吏眼中只有丞相,而世人眼中只有圣人。

想到这一切的一切,秦九世不由感慨,郑元卿的才学,尊至圣戳戳有余,现在剩下的只有这劫数。

“三步取天下!元卿,你断不能陨落,日后我还需你陪我取这天下!”秦九世心中突然想到了这个书生的天下策……

第五卷,星空下的最强者 第二十二章,元卿渡劫,紫气浩荡九万里2

三千里雷域,覆盖整个秦王宫,刺眼的雷光不时闪现,随着郑元卿那一吼,整个旋窝般的雷域,似乎要被冲散,浩荡之气滚滚,积累了无数年,在今日全都爆发,读书人行得正坐的直,不为任何恐惧而弯腰,虽身子孱弱,却屹立如那祖龙山上的天柱。

“轰隆隆”

雷域威压越来越强,将六部书生的吼声压制,将龙字营恐怖的血气压制,唯有郑元卿那一吼,有着一些效果,但最后随着旋窝的卷动,那股恐怖的威压,将郑元卿脚下的石板都压裂,这中央大殿的广场石板乃是神材所造,却经不起这恐怖的压迫。

而郑元卿依旧屹立不倒,半圣的境界,却拥有不下于任何准帝的气血,那书卷之气积累的更加浑厚,似乎没有什么能压垮这个大秦王朝的先生,这位将文武合一,创造了真正盛世的丞相,这位大秦王朝子民心中的圣人。

远在万里外的虚空,隐藏着一股股恐怖气机,似乎是在观看这至圣劫难,雷龙狂啸之下,比大帝劫难小不了多少,而他们在等待一个时机,灭杀这位大秦王朝的梁柱,未来的至圣。

“吼吼吼”

雷龙咆哮而下,只有中央大殿外的广场受到波及,天道的雷劫不知是控制的精确到位,还是其他。

雷光全都落在了广场,没有丝毫溢出,雷龙击落,郑元卿却丝毫无惧,以身躯力抗雷劫,浑身都被劈的焦黑,皮开肉绽。

在他的肉中,绽放着勃勃的生机,与一股浩荡之气,驱散着雷霆的侵蚀,不断修复肉身,从始至终他的没有皱一皱任何眉头,似乎肉身已经麻木,而事实上郑元卿的意志已经到达了一个恐怖的境地,甚至说不亚于秦浩的意志。

雷光劈下,哪怕在痛苦,也引动不了他心中的任何一动,这些年来的积累,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了抵御雷劫之力。

“好可怕的意志,在雷龙劫下,居然还如此坦然自若,果真有证道至圣的本领,此子断然不能留下,否则会搅乱整个中土的局势,甚至比那第一代秦王还难应付。”虚空中,有恐怖意念说道。

“连那他那件圣器都还未出,这第一波雷龙劫难似乎要被撑过去了!”又有人叹息,却没有人敢靠近雷劫击杀郑元卿,深怕被天道算计上,到时候自己也跟着渡劫。

“那件圣器很可怕!!!”有人想到了郑元卿的那件圣器,在半圣时炼制而出,似乎一切都是气机,与儒家的易书争锋。

这些年来,郑元卿不知道靠那件圣器避过了多少危难,九家圣地在那件圣器下,不知道陨落多少,却动不了郑元卿一根汗毛。

“咔咔咔咔”

中央广场的石板全都化为了粉末灰尘,神材在这威压下,都不能抵挡片刻,第一波雷龙劫过去,更恐怖的威严落下来,天道似乎是在积蓄着什么。

而郑元卿看似狼狈不以,那一身衣物已经破烂不堪,而那不过是普通的衣物罢了,只是长年在郑元卿的浸染下,积累了浑厚的书卷之气,丝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