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兴亡一叹 >

第37章

兴亡一叹-第37章

小说: 兴亡一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空扑来。方才兄长金角有些轻敌,不曾动用法宝,结果被这猴子打了一棒,在天下万妖面前颜面大失,如果自己再不能降伏这只猴子,以后平顶山莲花洞便算是威名扫地了。

那金龙腾空扑来,将孙悟空死死缠住。猴子挣了两挣,那金龙缠得越发紧了,不得解脱,猴子急了,瞋目大喝一声,现了金身法象出来,刹那间青莲朵朵,瑞气千条,十八只手上法器齐齐摇动,放出万道金光。银角也是有见识的,虽然以前不曾亲眼见过金身法象,总也有所耳闻,一见孙悟空施展,顿时知道不妙,只是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只得加紧念诵咒语,金龙越发缠绕得紧了。

金身法象虽然厉害,银角的这根金绳却也不凡,大有来历。猴子又挣了几挣,急切不得脱,嘿嘿冷笑一声,那原本近两丈高的金身法象,顿时仿佛流水一般软化下来,倏忽间便化成一滩金水,脱出金龙缠绕,随即凝聚成形,依然是二十四头,十八只手的模样,抬手将那只金龙提腰抓起,朝地上重重一掷,那金龙哀叫一声,现了原形,依然是条金色绳索。孙悟空收了法象,朝银角嘿嘿冷笑道:“如何,还有什么法宝,一齐拿出来玩玩。”

旁人倒还罢了,李承乾在远处旁观,却是暗暗心惊。师父曾经说过,金身法象有四重境界。第一重:拘泥于形,未得实质,也就是说只能亦步亦趋,先模仿出这二十四头,十八只手,十八般法器的形态来,却无法流转变化,拘泥于形态,并无得窥实质。修炼到第二重,便是能形质兼备,任意流转,随心化形,纵然被人打折几只胳膊,毁掉几样法器,依然也能立刻再化出来。他和猴子下山的时候,金身法象都只练到第一重。李承乾当日在辽东,得玄奘法师赠送了一盏金灯,修为大进,这大半年来,也未尝懈怠过,每日修炼不辍,至今距离金身法象的第二重境界还是差了半筹,这猴子难道也有什么奇遇不成,居然已经练到了第二重境界。

银角也是吃惊,他这幌金绳一旦捆住人,任你变化腾挪,总是不得逃脱,否则随便一个有点修为的妖怪都会身化妖风,岂不立刻走脱了。这猴子却是使了什么法门,也未见念咒,也未见掐诀,便将一座庞大金身化作流水,逃了出来,幌金绳却无半点反应。

牛魔王呵呵大笑,上前俯身捡起地上的幌金绳,递于银角,又将金角扶起,道:“我这七弟莽撞,不知分寸,还请贤昆仲见谅。”金角银角默然无语,道:“罢了,既然落败,还有什么好说。平顶山莲花洞,从此听你号令便是。”牛魔王大喜,转头对九灵元圣和百眼道人道:“两位意下如何?”

百眼道人只是冷笑,九灵元圣却道:“老牛,你请我来赴宴饮酒,我承你的情。但要我听你号令,任你驱遣,却是万万不能。”牛魔王摇头道:“九灵兄说哪里话。我素知九灵兄的本事,喊一声,上通天庭,下达幽冥,老牛有几分本事,敢驱遣号令九灵兄。”九灵元圣道:“这话倒还听得顺耳。那你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要我也入伙么,把七大圣再改成八大圣?你知道我素来独来独往惯了,却不喜欢结什么兄弟。”

蛟魔王在牛魔王身侧,闻言笑道:“九灵兄从不结兄弟,最喜欢的是收徒孙,盘桓洞中现摆着六个徒孙,此事哪个不知。”九灵元圣嘿嘿一笑,道:“见笑见笑。”蛟魔王也笑道:“不敢。不过有一事请教:倘若是女娲娘娘向九灵兄发号施令,不知道九灵兄是听也不听?”

九灵元圣和百眼道人都是一惊。互相看了一眼,百眼道人道:“蛟魔王,你这是什么意思。”蛟魔王道:“实不相瞒,我等开这万妖大会,秉承的正是女娲娘娘的意思。”

百眼道人大笑。女娲娘娘这千年来几乎不插手凡间之事,若是她出面统领,妖族如何会落到今日这种地步。蛟魔王突然说这等话,着实是拉大旗当虎皮,虚张声势也未免太过。

正要说话,听得天上仙音传来,众妖抬头,远远只见三十三天外虚空化开,隐隐现出贝阙珠宫,先天胜境,几名女仙从宫门走出,缓缓降到积雷山上。当先一名素衣女仙,宫装凤冠,神态端庄,手中提一只花篮。

积雷山上数万妖怪,大多都不识得此女,但金角、银角、九灵元圣、百眼道人等大妖王,一见之下,登时脸上变色,齐齐躬身道:“拜见姑射仙子。”牛魔王等人也都行礼,唯有孙悟空昂然挺立,全无半点敬畏。

姑射仙子淡淡道:“免礼。娘娘有旨:召牛魔王、蛟魔王、狮驼王、白象王、鹏魔王、猕猴王、美猴王、九灵元圣、百眼道人、金角、银角诸人速上太素天。”

姑射仙子是女娲娘娘身边亲信,故此众妖王礼敬,其实不是怕姑射仙子,乃是敬畏女娲娘娘。须知女娲到底是上古大神,领袖妖族数千年,这些大妖王几乎都是洪荒得道,都曾见识过女娲娘娘神通手段,自然敬畏无比。他们都知道路径,当下齐齐腾云,朝太素天而来。广场上万妖俯首朝拜不提。

李承乾没想到这万妖大会弄得虎头蛇尾,居然这般匆匆完结,颇觉有些意兴索然。正要和玉藻离去,就听那姑射仙子又道:“哪位是李承乾殿下和玉藻姑娘。”

李承乾和玉藻皆是一怔,不知道姑射仙子怎么突然提起自己。李承乾拱手道:“仙子在上,李承乾有礼,不知有何吩咐?”姑射仙子道:“娘娘有旨,请殿下和玉藻姑娘上太素天娲皇宫一叙。”

李承乾道:“娘娘有命,在下岂敢不遵,只是不知娘娘突然召唤,是何旨意。”姑射仙子道:“娘娘心意,小仙不知。殿下和玉藻姑娘请随小仙上太素天,自然知晓。”李承乾默想一想,暗道:“我来之前曾经推算,说此行是上上大吉,不但无惊无险,无灾无劫,而且还能有贵人相助,于日后修行大有裨益,莫非就应在此处?”心思活动,看着玉藻,玉藻却仿佛与那姑射仙子相熟识一般,笑道:“姐姐,我倒想去看望娘娘,但这太素天我却上不去呢。”

道门把修行境界,划分三级六等,分别是地仙、天仙和真仙。地仙包括散仙和金仙,天仙包括太乙散仙和太乙金仙,真仙包括大罗金仙和混元大罗金仙。地仙的最显著特征,便是只能在凡间行走,上不得天庭,下不得地府,更入不得各大教主自己开辟的洞天,所以俗称地行仙。妖族和道门的修行方法,其实同出一源,故此也沿用道门的等级划分。玉藻的修为,至多不过金仙,距离太乙散仙还差了一步,所以上不得女娲的太素天。

姑射仙子道:“娘娘自然早有安排,你不必担心。”一扬手,掌中抛出一方锦帕,飘飘荡荡,化做方席大小,落到玉藻身前。玉藻知晓其意,站了上去,锦帕缓缓升起。李承乾有太乙散仙修为,自行腾云而起,都跟随姑射仙子上天。

※※※

太素天上金光万道,红霓紫雾翻腾,丹樨玉阶,宫阙万间。李承乾第一次来此,只见那宫门乃是碧沉沉的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十几位女仙凤冠霞帔,分两列站立。进入宫门,眼前一道银水河静静流淌,五座长桥凌跨其上,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桥下有千年不谢的名花,万载常青的瑞草。过得桥,到得青云殿前,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引路的姑射仙子站定,道:“殿下,玉藻姑娘,娘娘在殿中相候,请进去罢。”自己先出去了。

李承乾站定不动,四面打量。玉藻拉了他一把,道:“看什么呢?还不进殿去。”李承乾皱眉道:“好生奇怪,我分明是今日第一次来此,怎么总觉得周遭景象好生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一般。”

玉藻脸上神情微微一窒,随即笑道:“莫非殿下曾在梦中神游至此么。”李承乾摇头道:“我从不做梦的。只是这周遭景色,真的熟悉得紧,仿佛曾经看过千百遍一般。”沉吟半刻,不得其解,叹道:“罢了,或许是我错觉。”和玉藻上玉阶。

入青云殿中,不见女娲娘娘,却见迎面一面巨大屏风。屏风之前站着一人,正在怔怔观看,一动不动,仿佛泥雕木塑一般,乃是孙悟空。李承乾诧异,正要上前推他,玉藻一把拉住,道:“殿下,你仔细看那屏风。”

李承乾定睛细看,见那屏风上初时雾霭沉沉,看不分明,过的片刻,云消雾散,现出一副景象来。

仿佛是天地末日一般,黑色云层重重低压,遮天蔽日,云间不时有粗大的紫色电光窜出,蜿蜒伸展。苍穹中西北方向仿佛破了个巨大黑洞,瓢泼大雨自洞中滚滚倾泻而下,又有无数朵火焰如莲花般纷纷坠落。大地之上,已是汪洋,唯有几处最高的高山,峰顶犹在水面,便如孤岛,上面隐隐绰绰有些人影。

天火炎炎,天水滔滔,万里神州化为泽国,亿兆生民尽成鱼鳖。

画面拉近,只见一个女子,站着高空,俯首下望,她身套一件宽大的兽绒皮衣,面目端庄淡雅,手中执一把长剑,只是自腰以下,乃是粗大的蛇身。

洪水之中,一只玄龟正急急凫水向远处奔逃。那女子微微一笑,举剑朝玄龟一指,就见万道白光如利箭破空刺来,那玄龟挣扎片刻,在水中翻过身来,白色肚腹朝上,已然是死了。

女子伸手一指,玄龟尸体自水中升起,缓缓飞到女子面前。李承乾此时才发觉,这玄龟原来硕大无比,怕不有数百里方圆。女子举剑一挥,玄龟四足尽皆被砍断,分别飞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瞬间消失在天际,女娲又将龟壳掀下,收入怀中,玄龟巨大身躯掉入洪水中去了。

方斩玄龟,又有无边火焰熊熊燃烧,其中窜出几十条火龙,齐齐朝蛇身女子袭来。李承乾此时已经猜出这蛇身女子定然就是女娲娘娘,凝神观看,只见女娲浑不在意,举起左手,五指箕张如钩,虚虚一抓,那几十条火龙瞬间消失无影,再定睛看时,女娲掌中已经多了一条黑龙,正拼命挣扎,只是不得摆脱。

女娲擒住黑龙,右手举剑挥下,一只硕大龙头掉落水中。女娲收了长剑,探手入黑龙腹中,取出一只赤红色内丹来,也收入怀中,将黑龙尸身随手掷入水中去了。转身踏云而行,片刻到了一座高山上。

这山甚是奇特,虽然极高,却仿佛被拦腰撞断了半截似的。山顶是一片开阔平地,无边无际,朝八荒六合虚空无尽延伸过去,正中却堆满了五彩斑斓的石头。女娲到得山顶,取出怀中玄龟之壳,放在地上,又将黑龙内丹投入龟壳中,顿时烈焰熊熊腾起,映得半边天都呈赤红色。女娲见那火焰腾起,便伸手取过一颗又一颗的五色石来,掷入火焰中。

不知过了多久,那五色石堆已经将空,所有石头几乎都丢入火中熔炼,只剩最后一颗,女娲却不再取了,吹口气将火焰熄灭,托起龟壳,腾云而起,冉冉朝苍穹中那个巨大黑洞升去。

李承乾正要看女娲如何补天,画面却不随之移动,依然停在山顶那最后一颗五色石上。又过片刻,滔滔天水和炎炎天火尽皆消失,女娲身影又回到山顶,俯身取了那块五色石,托在掌心。

眼前陡然一恍,画面消失,雾霭复起,将屏风遮住,随即一阵旋风卷过,画面再开,这次却换了场景。只见大海碧波浩荡,洪波翻涌,一座高山在海边傲然矗立,丹崖怪石,削壁奇峰。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李承乾看得十分眼熟,想了一想,猛醒过来,不正是孙悟空那花果山么。

又见一名宫装女子,眉眼正是女娲,却已经换了装束,也已经全然人形,不再是人首蛇身,自空中降下,将一块石头放在花果山峰顶。这石头五彩斑斓,自然就是前面看到的那颗补天所剩之石,却仿佛换了些模样。炼石补天之时,它不过是混沌顽石一块,此时却已经按九宫八卦方位,有九窍八孔,仿佛成了气候。

又不知过了多久,那五色灵石突然迸裂,弹出一个石卵来,迎风一幌,化作一个猴子形貌,五官俱全,四体皆备,先拜了四方,随后目运金光,射冲斗府。李承乾看到此处,心中已然雪亮,知道这屏风画面,原来讲述的是孙悟空的来历。

“原来悟空与女娲娘娘居然有这等渊源?”李承乾暗自沉吟,“只是好生奇怪。既然悟空是女娲当年炼石补天时所剩的灵石所化,为何出生之后,女娲却不亲自收他为徒,反而不管不顾,让悟空漂游十几年,最终在灵台方寸山遇到师父呢。这其中缘故,好生费解。”又想方才两个画面之间,仿佛总是缺了些什么东西,中间似乎有意隐瞒了什么。

见孙悟空还在怔怔呆呆,失魂落魄一般,李承乾正要将他推醒。一个宫女从屏风边转出,轻声道:“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