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

第6章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第6章

小说: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在干什么。后悔啊,真该听李医生的,早点送去医院。

“人没事就好,身体慢慢养回来就好了。生个儿还是女?”

“是儿子,这娃儿太大了,有九斤,把兰芳折腾得差点命都没了。”卫华都不知道是该喜还是悲。

“没事,现在母子平安,这是喜事,恭喜你喜得贵子,等兰芳回来了我也要来吃红鸡蛋的。”郑嫂子说。

“好的,一定请你。”卫华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正文 第十七节 贺礼

兰芳难产,医院结论是以后再难生育。这事,在李家沟的女人心里都留下了阴影,叶英也有点为自己担心了。

“哪个当娘的不过这一关呢?你也不要被她这件事吓住了。我们当初根本就没有送医院的条件,出事的也少。谁都知道娃娃长胖了不好生,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看那些怀起都经常做点轻松的活儿,身板利落,常常走动的女人生产时都顺顺利利的。我一直注意到你的,你放心,肯定顺顺利利给我生个乖孙子的。到时候,发作了我们就去医院,不在家里生。”王氏安慰着叶英。

叶英这才放心了一点底,都说儿的生日娘的难日,以前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现在自己即将为人母,听兰芳那场景,自己总算明白了,真是养儿方知父母恩!

卫华为这个九斤重的儿子取名叫李晓峰,小名就叫九斤。在阎王殿前走了一圈回来的兰芳,更觉得这个孩子来之不易,况且,可能就是这辈子唯一的孩子,所以,在她的要求下,四十天做满月酒,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

李家沟的人除了与他家闹得僵的卫东和罗二婶两家外,全都去吃了九大碗。而兰芳的娘家人,更是阔气的送了一台长虹电视机当贺礼。这让嫁妆低于叶英的兰芳终于在李家沟人面前长了一次脸。

电视机,以往只在街上偶尔看到过。谁也没想到,李家沟的第一台电视机会在卫华家出现。

中午酒足饭饱后,几个年轻人就在那儿摆弄起来。插上电源,小心的打开开关,轻轻的转换着台,结果只听到声音,显示屏上白花花的一片。听兰芳的哥哥说要安一根天线就看得清楚了,不用人招呼就有小伙子跑去砍了根长长的竹子拖回来,七手八脚的,大家把天线立好后,真的看清楚了电视上的人影。这天下午,卫华家里挤满了人,门外还有踮着脚尖看的。大家看着看着,内容怎么又变了,听人说那是什么广告。

中午吃酒的亲戚朋友一个都没走。眼看晚上这顿饭的菜不够吃了,卫华在郑嫂子的建议下把萝卜切了一堆和着中午吃剩的酥肉汤煮了满满一大锅,每一桌都舀上两大碗。人们端着碗,边吃边看电视,那叫什么《十三妹》的电视连续剧真精彩。一直到夜里,直到电视上显示“晚安”两个字,人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要说卫东家的晚饭吃的什么谁都记不清了,但电视上的内容却知道得一清二楚。大家相约晚上早点收工回去吃了饭就去看电视。

兰芳这次是出尽了风头,九斤长得虎头虎脑的,李家沟的老辈人些都说这娃娃头长得方方正正的,以后肯定是当官的料;娘家送来的电视机也让大家眼红,看看昨天那热闹劲,谁家办满月酒有这么风光啊。这就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兰芳的好日子多着呢。

“今晚把电视机搬到屋檐下去,估计附近的几个队上的人都要来看。”卫华吃晚饭时高兴的对家人说。在后山土活时就有隔壁队上的人来跟说要来他家看电视,问行不行?走在路上很多人都跟他打招呼,年轻人都羡慕他。

“唉,你们觉得风光了,这电费可就遭殃了。”张氏看昨天电视放了那么久,肯定很费电,心疼得慌,今晚以至于以后都这样,那家里电费开支都是好大一笔。

“就是,电费两毛钱一度,忘记问哥了,这电视放起当几个电灯亮起呢。”兰芳回过神来,也心疼了,想以后还是少开点电视,不开电视就不费电了。

正文 第十八节 办法

傍晚时分,三三两两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小孩子早早就来到了卫华家,其中还有孝顺的儿女端着凳子带着爹娘过来看电视。当“晚安”二字出现时,站着看电视的都在心里记下了,明天一定要带凳子来看。

白天在自己的地里干活,看着绿油油的小麦一天一个样的往上窜;油菜长势喜人,照这样下去,明年的小春会有一个好收成。收工回家吃饭后,去卫华家看电视,看新闻,也能了解点国家大事,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有盼头;电视连续剧精彩不断,这个完了还有另外的,李家沟的年轻人都觉得这生活过得很有劲。

王氏每天夜里专心的给大孙子做着衣服,全当没听到隔壁欢笑声、喝彩声;叶英对热闹的东西也不感兴趣。

卫东还好点,卫方和卫红心里别扭得很,大家都能说上两句电视内容,有的还会边干活边哼“忘却少女的往昔,丢掉脂粉的气息-,隐去旧日名和姓寄寓风晨里,侠女十三妹为民除顽敌,啊,抹去眼角的泪迹平添英武的豪气,剑胆琴心儿女情融在风雨里,侠女十三妹千里走单骑、、、”虽然像黄牛打破的声音,明显走调了,却还是比自己高人一等一样。因为自己,连十三妹长得什么样都不好意思去瞧一眼。两家的关系这么僵,脸皮再厚也不能凑上去自讨没趣吧。

心里不爽的,还有张氏,这几天她强装笑颜的接受着旁人的恭维和道谢,想到月底要交的电费,她就高兴不起来。而兰芳心里已经开始滴血了,不行,一定要想个办法。

“有个电视真好,都不用花钱看电影了。以前公社有电影的时候,买个票贵得很,看一两个小时就没了,不划算。”卫华看着熟睡的九斤,高兴的对准备上床睡觉的兰芳说。

“啊,对了,电影要买票,我们也可以收钱啊。”兰芳把衣服往凳子上一扔,高兴的说“对,明天就给大家说,我们也要收点电费钱。”

“那怎么好意思呢,都是乡里乡亲的,沾亲带故的。”卫华反对。

“你不管,这事我来解决。”兰芳已经想好怎么办了。卫华是男人,出门要与人打交道,要留个好印象,他是不能开这个口;自己呢,是年轻人,还有队上几个要好的,一说收钱肯定就一视同仁,到时她们几个心里就有疙瘩了。这事,还得老人婆出马。

第二天,兰芳找到张氏,如此这般交待一番。张氏一听,觉得是这个理。

到晚上,门前的坝子里又坐满了人时。张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开口道“大家这么远搬凳子来看电视也不容易,而这个电视呢天天放这么晚,电费也花费不少。不如这样,从明天开始,由我这个老婆子给你们把凳子安顿好,每人收一分钱,小孩子免费,权当收点电费钱收点服务费。”

“明天开始要收钱了啊?”有人开始觉得不划算,有人想想值。小声的议论中,又听到熟悉的主题曲响起了。

卫华家看电视一人一分钱的消息在乡邻中传开了。年长的就很少出现了。而年轻人的脚步并没有因为这一分钱而停下。

于是,每到深夜,打着火把,三五成群回家的人成了这个季节李家沟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正文 第十九节 要求

冬月二十九,卫东生日,杨氏和小雨来了。他们还在叶三婶家挖了几棵李子树苗带过来,让卫东种上。用杨氏的话说,房前屋后种点水果,以后娃娃些有零嘴吃,只花力气不花钱,这是十分划算的事。

闲谈中提起隔壁家电视机的事,“这家人掉钱眼里去了”叶雨不能理解“姐,你要不要一个电视?让爹也给你买一个。”

“不要,不要,你以为爹的钱多好挣啊。你还娶不娶媳妇,叶平叶英还要嫁妆,全给了我,到时不要说爹娘偏心。”叶英对这个想起一样是一样的弟弟很头痛。

“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也不会让你们几个受委屈。”杨氏秉承‘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原则,在生活上,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她一直是有计划的。比如叶英的嫁妆,就是从媒婆进门那天起就开始准备了。而叶雨过两年的婚事,也会办的风风光光的。至于叶红叶平,随着这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只会比姐姐哥哥们的好,绝不会差的。

午饭后,杨氏又细细交待了叶英一些注意事项;还悄悄的去猪圈里的鸡笼里数了数亲家的鸡,估摸着王氏会给她女儿准备多少只鸡做月子;避开叶英,给亲家王氏提出自己和丈夫的要求:女儿生产发作时就立即送医院,如果钱不够,他们愿意补贴。

王氏对这个亲家的大方很感动,同时保证会第一时间送医院,绝不会让叶英受苦受累。

送杨氏他们回家后,卫东立即把李子树苗种在屋旁的自留地里。桃三李四柑八年,儿子可以吃果子时,李子就开始挂果了,正合适。以后也留意一下,看到有桃子,柑子树苗也扯几棵回来种上,省得孩子看别人吃眼馋。

“红罗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大人没得钱!”孩童们开始唱着这首歌谣时,离年关也就近了。

身子一天比一天笨重,叶英在腊月里感觉累了,脚也浮肿了,睡个觉翻个身都难。冬日的暖阳很少见,叶英在门前坝子里晒着太阳,郑嫂子纳着千层底,两人轻言细语的聊着天。

“真想快点生,生了就没这么累了。”叶英忍不住抱怨。

“快了,估计是正月初几生。生了还更累,走哪都得带着尿片片,换洗衣服,大包小包的不说,还一刻都离不开人。”郑嫂子笑着说。

“你们准备哪天团年呢?”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送灶王菩萨上天;二十四打阳春;二十五洗铺笼罩盖,二十六、七才有时间准备年饭。卫东说安排在二十八,他生日那天也给我娘说了的。”这些事一样都帮不上忙,看一个个的忙得脚不沾边的,自己也就不想去添乱了。

“我爹娘也是二十八来,我明天去掐点艾,今年做点艾粑粑来吃。三婶今年可能忙不过来做艾粑了,我做好后给你拿点过来。”

做猪儿粑是过年习俗。推磨晒粉,准备甜、咸陷料,团年的早上开始就吃这个。而用嫩艾尖做的猪儿粑成深绿色,未入口之前有淡淡的艾香味,入口之后,细细滑滑伴着艾味、芝麻和花生味的香浓味,吃了一个想两个、、、、直到肚子撑着了才放手。卫东曾说他有一年一口气就吃了六个,王氏一直说要去掐艾的,实在没时间了。本以为今年的艾粑落空了,没想到郑嫂子还没有做就开始想到她了,可见她也真是一个有心人。

正文 第二十节 年三十

二十八,卫东起了个大早,逮一个正叫得欢的雄公鸡杀了,打整干净煮好,准备好刀头肉,倒了二两白酒,作为家中长子,就带着卫方和卫红开始放鞭炮祭祖拜香火、敬天老爷、土地公土地婆、灶王菩萨、坛神菩萨以及四官财神。

祭拜完了,才把公鸡拿去厨房,开始准备中午的团年饭。王氏走油炸酥肉,卫东就切香肠腊肉,卫方也在厨房里打下手。在传统生活中,女人相夫教子,男子是不进厨房的,但,因为王氏要下地挣工分,兄弟三人全都是还没灶台高就开始下厨学做饭了。也经常烧糊过,还煮过不少夹生饭。长久以来,粗茶淡饭做得并不比女人做的差了。

卫红帮忙清洗久未动用的碗筷,叶英就削削莴笋皮,剥剥蒜。

“姐,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还未进门,叶雨就朝屋里喊到。

叶英忙放下手上的活,抬起头来,看见弟弟背着一个大纸箱高兴的走了进来。

“带什么了?爹娘他们呢。?”

“爹等会儿从街上直接过来。”叶世全做生意也不容易,一年四季就只有初一初二休息两天,说正月间都想买点豆腐添个菜待客,生意正好,休息了不划算。

“娘她们在后面呢”叶雨边说边轻轻的把背上的纸箱子放在桌子上。

“呀,是长虹电视机”洗碗的卫红眼尖的看见桌上的纸箱子,兴奋的喊道。

“你怎么背个电视来了,不是说了别给我买吗?”叶英看着这个电视,看着眼前这个呵呵傻笑的弟弟,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和你爹商量了一下,以后条件越来越好,她们几个的嫁妆肯定比你多,这个电视全当给你的补偿。”进门的杨氏满脸慈爱的看着即将临盆的女儿。跟在她身旁的叶红叶平满意看着大姐激动的样子,挤眉弄眼相互笑着。

这个团年饭吃得其乐融融。而饭后,不用卫东动手,两个弟弟和叶雨就砍了竹子把天线竖了起来。

终于可以看电视了,而且还是自家的电视,卫方和卫红心里那个激动啊。叶雨也是,虽然家里要明年才通电,爹给大姐买了,明年通电后肯定会添上这个,还有向往的三洋。

叶世全带着儿女们回叶家大房子时,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