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官家嫡女 >

第139章

穿越官家嫡女-第139章

小说: 穿越官家嫡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也就是看看。”

“那万春可是进家里了。”沉思齐在沈家的时候就有不少的丫头对他有心思,夏荷也没觉得有什么,可如今二奶奶随着他千里到了边城,二爷若是有了旁的心思——夏荷真的要鄙视沉思齐到死了。

“二爷不是那样的人,你们总想的多。”周老实说道,他到了边城学会了抽旱烟,拿了烟袋给自己装烟,“这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若是那些个不正经的,看眼神就能看出来,你啥时候看二爷乱瞟过别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了?”

“那倒没有。”

“这不就行了,他一个大男人,谁还能生拉硬拽他进屋不成?”周老实说道,“你别想这些没用的,那野鸭子毛你告诉厨房里的人都留着,还有那些鸡毛啊、鸭毛、鹅毛什么的,我看见当地有些人家,都洗晒这些东西,说是能做褥子,暖和。”

他们两口子正在屋里说着话,就听见外面有人叫门,周老实看了夏荷一眼,下地穿了鞋往院外走,他们家离大门近,还没等到门口呢,就听见看门的老王头一顿的喊。

“二奶奶!二奶奶!有人给咱们送大姑娘来了。”

周老实差点让门槛绊了个趔趄,夏荷也赶紧出来了,两口子往外一看,只见王府的长史官有些呆愣地看着老王头,他身后跟着的两个看上去不年轻却做姑娘打扮的人,更是因为老王头的话尴尬的手脚都没处放。

“老王头,你喊啥呢!”夏荷喝斥了老王头一声,“长史官大人来了,快请进,这边的下人都是在边城新请的,不懂规矩,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没什么,没什么,咱们也不是外人……这位是周家娘子吧?”

“正是。”夏荷福了一福,“请长史官大人随奴婢去见二奶奶。”

老王头说得话,话糙理不糙,这位王府的长史官确实是来送大姑娘的,这些大姑娘也有些来历,“这两位都是别宫里的宫女,都是京城内务府派过来的,这回侧王妃娘娘离京之前,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就曾吩咐她照应这边的宫室跟宫人,清点花名册时,侧王妃见她们年纪老大,却因为身处边城被内务府给忘了,看着她们可怜就寻思着把她们放出去嫁人,可这些姑娘都是自幼进宫的,一问家乡亲人,都不记得了,又有些跟别宫的太监结了对食,不乐意走,只有八个愿意出去的,侧妃娘娘吩咐说送六个到铁夫人处,这两个送到沈夫人这里,听凭两位夫人安排。”

“既是如此,我这里也不差两双筷子,就把她们留下吧。”吴怡除了把人留下,也不能说什么了,吴柔连别宫的宫女都能放出去,这两口子在圣上那里也真够得脸的……

吴怡送走了长史官,这才仔细打量这两名宫女,这两个宫女在古代属于大龄女青年,在现代年龄却不大,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一问年龄,果然是一个二十三、一个二十二,都是十岁左右进得宫,因为无钱贿赂内务府的人,被远远的指派到了边城。

这两人长相都是端正普通的样子,浑身上下除了随身的衣裳就是一人一个小布包,吴怡又问她们的姓名:“不知两位姐姐贵姓?”


“我叫绢儿,她叫绣儿,姓都忘了。”两个宫女中年龄最大的那个说道。

“你们既然已经来了,就先在这里安心住着,或是找人寻访亲人,或是寻一门好亲事有个归宿,这边城不比京里,年纪老大还未娶妻的有得是,总能替你们找个如意的郎君。”

两个宫女互视一眼,都后退了一步,“多谢沈夫人。”

“既然进了这个门,也不必沈夫人、沈夫人的那么外道,叫二奶奶就行了。”

“多谢沈二奶奶。”

吴怡安置好了这两个宫女,暗暗吩咐夏荷把手里的活先放下,盯着这两名宫女,她对跟吴柔有关的人、事,都带着十足的警惕,又吩咐周老实套车,去见吴雅。

吴雅也为这六名宫女犯愁,吴怡一问,吴柔送给她的还算是不错的,送到吴雅这里的真的是老的老小的小,最大的已经三十八了,最小的才十八,“就算是京里的宫女,也没有十八就放出来的,我见那姑娘长得不错,怕是她有别的心思。”

“这些宫女你查问过吗?真的是在别宫的,还是她从京里带来的?”

“我问过话了,也让人打听了,确实是在别宫的,不是她从京里带来的。”

“这一时一刻的,别宫的宫女都是没有背景亲人的,她就算是想用这些宫女,怕也收买不及……”吴怡脑子也有些发晕,吴柔办事从来都不会是没有目的,当然也有可能身为现代人的慈悲心发作,真想要做点善事,可这些宫女就如同笼中之鸟,早已经习惯了别宫生活,若是放出去,别说自己找食吃,飞都不会飞了,只能饿死,就算是在边城不缺条件不错的光棍,可那些人都是血里来风里去的,能安家吗?

“还有件怪事,我把这事跟老铁说了,你猜他怎么说?”

“怎么说?”本来最操心下属婚事的就应该是铁勇男这个将军,他应该吩咐赶紧给这些宫女找婆家啊

“他说让我好好的养着这些宫女,不要管她们的去向和行事……”

吴怡本来转不过弯的脑子被铁勇男这一句话,一下子给点明了,“四姐,这些宫女不简单。”

“什么?”

“本来别宫是在边城,看起来庭院深深的,谁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形,出来进去的也无人敢探问,这些宫女说是久在深宫,可送给我的那个叫绢儿的,手和脸上却依稀有晒痕。”

也许她是洒扫宫女……”

“那样的话,晒痕只会更深更明显,可她身上的晒痕是褪得差不多了,我们和满人打着仗,这些宫女也好,还有太监也罢,没准里面就混着咱们这边的细作,如今两边暂时不打仗了,这些人……”这些人是被暂时解散的间谍?吴怡觉得自己有点思维过于奔放了,可是铁勇男的话却让她不得不这样想。

“若是如此,七妹怎么敢……”

“想必是来之前已经得了咐咐了,况且这些人只忠于圣上,七妹肯定不喜欢自己周围有这样的人。”

“你说得太离谱了。”吴雅在屋里转了几个圈,“不管她们是做什么的,既然将军已经有话了,养就养着吧。”

吴怡看了眼窗外已经变成金黄的树叶,“连这样的人都散了,没准真的不打仗了。”不管和谈到底如何,边城的人还是乐乐呵呵的准备着过八月十五,这里地处苦寒,又连年征战,人们早就学会了及时行乐,月饼点心花样虽没有京里多,却占了个馅大料足,还便宜,吴怡在家里做了一些京式的月饼,让沉思齐带着分发给京里来的通译吃,到了八月十五那天,听说四王爷在别宫中宴请后金来的使节,听说是什么五贝勒爷,铁勇男去了,也许是怕沉思齐再搞出个失仪来,没有请沉思齐。

吴怡吩咐人在院子里摆了张大桌子,把从京里来的这些人,还有那两个宫女都叫着,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又给那些边城本地人放了假,各自在月钱之外分发了过节的银子,又一人赏了五斤猪肉一条鱼,让他们回家过节了。

那两名宫女,请来吃饭就吃,就是低着头不说话,夏荷跟她们也算是混熟了,也只是打听出了姓名年龄罢了,别的都是一问三不知。

到了月上正中时,别宫那里点燃了烟花,照得夜空五颜六色,炫目至极,两名宫女看着别宫的方向,眼角眉梢,出奇的冰冷。

和谈一直谈到十月里,沉思齐有一日回来时面有愁色,吴怡见他这表情,莫名的想起沈三成亲时他的样子,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冯寿山承揽了军棉衣的事,并且本能的嗅到了危险,吴怡有些后悔自己当时没有追问清楚,她要是多问几句,没准一切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二爷,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和谈不顺利?”

“是太顺利了。”沉思齐说道,“经过前年的一场仗,达子知道了咱们这边的厉害,也不敢再有奢想了,京里的人本来也只是盼着太平不打仗,至于达子的那块地方——谁也没看上眼,如此两面一拍既和,没有谈不成的,再说四王爷说乐意派农人教他们种田,让他们不必辛苦放牧靠天吃饭,那五贝勒好像是个有心计的,对这事颇为在意的样子。”

沉思齐是古人不知道,吴怡是现代人,自然知道东北在现代是大粮仓,在这帮古人眼里鸡肋一样的苦寒之地,实际上是地球上难得的几块黑土地,更不用说石油、煤炭、黄金、原始森林,这个时代的东北,可是包括没被老康划界划出去的西伯利亚……吴怡想想肉都疼。

她只能拚命告诉自己,这是平行时空,这是平行时空……“那你还犯什么愁呢?”

“四王爷说议和大事,本不该他一人专断,签定国书更是不能由他来签,已经快马回京奏报,说要请太子来。”

太子!

在外人眼里,往好了说四王爷这是不贪功,把自己辛苦议和摘下的果子,太太平平的教到太子手里,让年纪幼小寸功未曾立过的太子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往坏了说——太子在京里自有圣上和皇后护着,若是离了京那就是唐僧离了东土大唐,多少妖怪等着吃这一口唐僧肉!

“这个四王爷,让人有些琢磨不透。”沉思齐说道,议和之功毫不贪恋的交出去确实能显得他心底无私,对内爱护幼弟,对外忠于太子,这也就罢了,可这太子离京——万一有什么事,圣上与天下人第一个不放过的就是四王爷,无论他有没有争储之心,这一步走的都是极为的冒险。

“天真的冷了呢,京里给咱们送年货的车马,怕是也要到了。”吴怡看了看外面渐阴的天说道。

%%%%%%
作者有话要说:
我真的很想在后面接一句让王氏破产吧~~~噗~~~~你们懂的


152、苦肉计、无花果

在吴怡的设想之中,太子不会轻易出京,至少不会在这样一个冬天只带着五百名锦衣卫,在雷定豫和曹淳的护卫下出京——在看到亲自来送年货的吴承祖时,她知道自己的设想全部被推翻了,洪宣帝像是每一个父亲一样,高估了自己的所有孩子的能力与良知。
“这么说太子真的出京了?”沉思齐问吴承祖。
“是。”吴承祖点了点头,“圣上说自己渐渐年迈,太子总要承担大事。”
“皇后娘娘怎么说?”
“自从芦花案后,皇后娘娘就在圣上面前失了宠,她说话还不如不说。”吴承祖摇了摇头。
“在这件事上,最不利的除了太子之外就是四王爷,若是太子出了事,他就是现成的替罪羊。”夺嫡可不是太子和四王爷两个人之间的事,除了皇长子还有二王爷、三王爷、五王爷……太子在四王爷的建议下出京,若是出了什么事,四王爷是脖子上套了绞绳的替罪羊,沉思齐说道。
“谁都看出了这点,四王爷又不是个傻的,他现在的作为,用我父亲的话说,就是大奸若忠,现在人人都觉得他忠厚不贪功,实心干事没有私心,这才让太子出京,若是一切顺利,太子签定了国书返京,他日后就是王爷里的头一份。”吴承祖说道吴怡默默的在一旁不说话,吴承祖说完了之后,吴怡亲自端了杯茶给他,“老爷和太太身体可好?”
“好,就是老太太最近越发的糊涂了,不是吵着要出去,就是在睡觉,我们都忙事,承佑这孩子看起来胆小老实,没想到是个最有孝心的,整天陪着老太太,老太太如今也只听他的话。”
承佑?吴怡差点忘记了这个二叔的庶长子,因为他的出生而让二叔和二婶几乎关系破裂的男孩。
吴承祖又环视了整个屋子,看起来虽不比京里的宅子贵气,却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家具一应俱全,看得出吴怡在这里小日子过得不错,“你在这里过得好,我回去也能说点让太太高兴的事了。”
“太太最近不高兴?”
“太太就是整天把九妹带在身边,什么东西都想教,却又觉得怎么样也教不完,听宫里的意思,太子回京就要下旨封妃,来年秋天就要九妹嫁进宫里去。”
“九妹才多大一点……”
“九岁、十岁嫁进宫里的也不是没有,圣上年龄渐长,总要看太子成家。”吴承祖说道。
吴怡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别的人听说自己家的妹妹要成为太子妃,都不知道有多高兴,吴怡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蹦蹦跳跳在家里称王称霸的九妹,十二岁就要嫁进宫?
“老爷说旨意下来了,他就要辞官了。”吴承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跟吴怡差不多,大齐朝虽不像前明那样防着外戚,外戚做吏部尚书这样的官职的事却是绝无可能,吴宪现在也不过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却要乞休在家了。
“大哥,你呢?”吴承祖身为长男,怕是也不会在显眼的位置上久呆。
“我?我打算去工部,七舅舅弄回来不少西洋的玩意儿,我瞧着有趣却没什么工夫去弄,工部正好可以安心做事。”吴承祖轻描淡写的说道。
吴玫封太子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