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梁祝同人)蝶梦文才 >

第46章

(梁祝同人)蝶梦文才-第46章

小说: (梁祝同人)蝶梦文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0章 女儿及笄
  
  “文才多谢岳母大人成全。”
  “得,回头谢谢你岳父吧,难得他肯下这个决心。”
  谢道韫想起丈夫的表情,向来看来的她也有些心疼,女儿早点出嫁是朝庭各方势力角逐之下不得不为的事情,会稽王在朝堂的势力渐强,逼的叔父不得不告老休养,而王珣族兄还年轻,且与谢家不齐心,不足以对抗皇家,也未必愿对抗皇家,她也是怕夜长梦多。
  这次的刺杀也不知是针对文才的,还是针对他们王家的,凝之和文才都倾尽全力,却还没个结果,总之伊儿一天不嫁,就有人一天不死心,不如让一切尘埃落定。
  这一年上巳节,伊儿就行及笄礼了,请的是颖川荀氏的一名夫人,据说她是很有福气的女子,家庭美满、儿孙满堂,并且德行也好。这一天,伊儿的衣裳没有那么随意休闲,再次穿上层层叠的曲裾深衣,淑女派头十足,别人的惊艳眼神让她忘记了自己曾嫌弃过的丰盈身段。乌黑丰润的头发终于盘出了元宝髻,主宾帮她簪上金钗,前方配上钿子,她顿时化身贵气逼人的大家闺秀。
  有外人在,马文才没有上前,但视线却是一刻也不舍得挪开,总是看着现在的她,甚至有些想不起来从前她是怎样的相貌,只那一展颜的倾城和泫然欲泣时的动人刻骨铭心。
  ‘礼成’
  随着这么一声,他终于笑了,成亲的日子已经挑好了,不过那时已经回到杭州了,接替王凝之的江州刺史已经定下来了,正是会吹笛的桓伊,他左右闲着无事,便早早来这里会会老朋友,今日也在席上坐着呢?他和桓伊结交全因他思念伊儿,偶然奏了‘梅花三弄’的琴曲,所以桓伊才会好奇,想会一会她,应他之邀去了建康。
  “文才兄终于达成所愿了。”
  “是啊,有情人终能成眷属,苍天待我马文才确是不薄。”
  “亦是你二人有缘吧?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成亲时叔夏未必能亲到,这里先行恭贺了。”
  “多谢叔夏。”
  两人一碰杯干掉了,这桓子野看起来极为文雅之人,喝起酒来竟半点不含糊,别人的及笄礼是怎样,伊儿不知,她的成年礼上居然要跳舞?桓伊都甘愿替她伴奏了,她如何能推辞?
  落梅如雪纷纷,其间的佳人几乎与之融为一体,他桓伊在外,也曾遇擅舞者无数,没有一个能像她这样将舞步身姿甚至情感与乐曲契合地那样完美,他敢肯定她是真的在飞而不是仅模拟飞的步态。而他真正满意的还是那种神韵,不谄不媚、孤芳自赏来形容梅花根本不够,里面的离愁怨绪,三弄之下、不觉魂飞。她想必也是醉了,臂上的披帛都成了舞的一部分,踩在空中的披帛上旋转,真正是‘长鬓如云衣似雾,素绢薄锦承轻步’,带给他前所未有的震撼。
  不知是谁惊呼一声‘好香啊’,虽然不甚要紧,却极破坏气氛,好在曲子即将终了,他就坚持着吹完,可紧接着又有人道‘快看,蝴蝶来了’,这一看他差点忘了吹曲子。
  “文才兄,当年的传言竟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不然人世茫茫,我又如何能找到她?”
  是啊,人世茫茫,找一个故人何其不易,眼前的女子听说只有十四岁,这形貌风韵也当得一代佳人了。他心里曾经也有过这样一个人,可是时光像流水一样逝去,却再没了消息,他是不是也能够如文才一样幸运?
  这个问题,没有人知道答案,马文才又哪里管得了别人家的事?他如今被喜悦冲击得晕头转向,只等着早点回转杭州好娶亲。不过上头好像有人不让他如愿似的,王凝之的下一个职务应该是会稽内史,而他马文才也准备回杭州一带,可一纸任书下来他被派往荆州,那里和江州一样南北常有小的摩擦,同时也是军事重地,近来北方秦人颇有些蠢蠢欲动。
  “文才,你可不像是这么没出息的人。”
  愁眉苦脸的样子被谢道韫看见了,定是要训斥的,不过这些年见他如此专情,便也心疼几分,略一思量道:“虽然王郎和我都更想女儿在会稽出嫁,亲朋满座、场面盛大,不过若天意不允,也没办法,就在江州办了吧?”
  “文才谢岳母大人体谅,只是怕委屈了伊儿。”
  “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若是夫妻恩爱,何惧婚事简薄?若夫妻不谐、同床异梦,便是婚礼再奢华盛大,又有什么意思?”
  “请岳母放心,文才此生只爱伊儿一人。”
  “有你这句话,我也放心了,伊儿从小被娇宠,有点小脾气,你要记得让着她些。”
  马文才已经高兴地找不到北了,无论什么要求,没有不应的,何况王家也没提过分的要求,他这里飘着似地回了自己府上。
  “文才,这是怎么啦?”
  桓伊暂住在他府上,见他一脸傻笑,见了自己连招呼也不打,明明说好了要一起去找慧远大师听禅的。
  “呃……叔夏,我有喜事告诉你。”
  “该不会是要成亲了吧?”
  “我都还没说,你怎么知道?”
  “难道是真的?”
  一个真心替朋友感到开心,一个已经高兴地傻掉了,两人决定要开怀痛饮庆祝一番,马文才醉了,他酒量明明不错的,可他还是喝多了,也许酒没多,心却已经醉了。
  随着一封封的书信送出去,有人欢喜有人怒,建康城里的贵人,司马道子气得砸了刚到手不久的夜光杯。
  “王爷息怒,谁知道有没有别的意外呢?那谢安可是已经病了。”
  论本事,这个王国宝不咋地,但使坏上,他和王蓝田有的一拼,难道太原王家有这个遗传因子?在朝堂上被谢安这个岳父压得没有发展,只能跟在司马道子跟前奉迎拍马,派人刺杀马文才的主意便他给出的,司马道子一听这话,乐了,他与谢安也不对付,眼看着他风烛残年,再无能力压制他们,心里不无快意。
  “你说得对,明日本王去请旨,派了太医去给安石公请脉。”
  这厢政敌们盼着谢安快点去逝,那边谢安也没闲着,早让谢玄送信往江州了,让两个孩子早点完婚,免得节外生枝。便是王珣也开始忧虑起来,固然谢安在朝时他不得志,但不能不承认有谢安在的朝庭人心安定一些,也给族兄去信,让快点将亲事办了,这样王家才更有底气在朝堂翻身。
  
  第81章 出嫁前夕
  
  比起王谢两家的着急上火,杭州太守府的马俊升高兴极了,一方面是欣慰唯一的儿子终于成家;另一方面是娶到高门闺女的荣耀也让他精神备增,要亲自骑马要往江州来。
  “老爷,江州路途遥远……”
  “你的意思是嫌我老了?”
  “不不,玉儿只是担心老爷一路劳累。”
  “玉儿不必忧心,老爷我是武人,这点路途还难不道我,我就文才一个儿子,他成亲我怎能不到?”
  说话依旧中气十足,可那灰白的头发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透着点悲凉,他这辈子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黄良玉不知道怎么说好,只知道自她进了太守府以来,看到的都是一个为了儿子操碎了心的父亲,一个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护之心被儿子误解的可怜人。他和其他士族一样瞧不起庶民,却也不曾草菅人命,他的手下是做过那样的事情,但谁能面面俱到,保证手底下的人都干干净净的呢?
  “要不老爷带上玉儿吧?”
  “不行……你留在府里照应一下,有事给我送信。”
  马太守反射性地拒绝了,他一直知道儿子不喜欢玉儿,若他带着玉儿过去参加婚礼,只怕父子关系更僵了。
  一时间喜讯在江南大地上盘旋,许多人奔走在前往江州的路上,渐渐地汇集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收到信的相关亲友,男方的、女方的,能亲自前往的,都要亲自或派家人跑一趟,不能亲往观礼的,也都备了贺礼送去。
  马文才看到亲爹过来,心里是高兴的,脸上就不免露了几分,多年的父子隔阂终于消融,见他一脸风尘倦色,赶紧安排他沐浴休息,这个脾气暴躁的男人真的老了,泡了个澡,倒头就睡,洗尘宴直接推到了第二天,结果他坚持要去刺史府拜访,被马文才拦了下来。
  “爹,不必那么着急,我已着人送了拜帖,等回帖过来再说。”
  “也好,那样方不失礼数,对了文才,王凝之对你还好吧?毕竟你们以前……”
  “他自己没那个命,这么多年早认了,不过王家都有些傲气,爹,你别往心里去。”
  “爹明白,娶王家女是咱们高攀了。”
  马俊升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极痛快,当年被王凝之一封书信吓得不敢替儿子求娶杜家女,心里哪里真的不憋屈?如今倒好,他马家得天庇佑,媳妇会投胎,杜家的财、王家的势,全得了。当然,他是不会当面奚落对方的,王凝之脾气再好也是王家人,尤其王羲之这一支是出了名的狂傲,当年他坦腹东床的佳话,何尝不是因为率性自我?现在他是故去了,不过他当年的风采只要看看王徽之、王献之就知道了。
  “爹,不要说什么高不高攀的话,如果她不是伊儿,就算是公主,我也不稀罕。”
  这么多年,他的儿子变了很多,却还是有小时候的影子,讨厌阿谀奉承的人,也讨厌别人说他靠的是父亲,更讨厌他要求他攀附权贵。可人在朝堂,就身不由己,他已经快入土的人了,看到文才有这样强势的岳家,日后必定仕途顺遂,心里很是安慰,但见他如此抗拒,只好顺着他道:“是是,我们文才不是那样的人。”
  马文才很少看到他爹这样讨好的嘴脸,不过以前既使他这样做了,自己也不会领情,现在他爹已经老了,两鬓霜华配上眼角的皱纹,怎么看怎么伤感。他这些年守着伊儿不娶,有人赞他深情,也有人批他不孝,他知道从前自己对不是伊儿,后来也对不起父亲,好在眼前就要花好月圆、幸福美满。
  不只马家这里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便是王凝之也被谢道韫耳提面命,见了亲家不许使性子,毕竟那是女儿未来的公公,没有婆母在上,对新妇来讲日子会轻松很多,但对公公还是要孝敬的。
  “别再唠叨了,我记下了。”
  嫁给王凝之多年,那个当初文采风流的谢道韫终于还是不能免俗,为了这些琐事变得唠叨起来,而王凝之也未能出尘脱俗,不耐地顶了回去,两人看着对方,都显得有些惊愕,最后相视一笑,原来这就是生活。
  “得,一起去看看嫁妆,可还缺什么?”
  “听你的。”
  王凝之第一次去关心女子的嫁妆究竟都有哪些,当年哪怕他亲妹妹出嫁的时候,他都没有亲自去看过,更别提他自己成亲的时候了。
  “这天气,还要带这么多被褥过去?”
  “这只是礼数,若照你说的,文才府里什么没有?哪需要准备嫁妆?”
  自知理亏的王凝之不再言语,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结果被胭脂香粉之类呛得打了个喷嚏,一盒香粉少了一半不说,他的脸上也沾了些许,惹得谢道韫笑弯了腰。
  “你呀,谁叫你凑上去闻呢?还不快去洗了,这里也得让人收拾干净。”
  打发了添乱的丈夫,她又去看看女儿,这个女儿从小和自己不甚亲近,可这要出嫁了,她还是舍不得,也不知道嫁衣绣好了没?不过才走到门口就听见两个儿子姐姐长、姐姐短的,“阿姐,姐夫要是对你不好,乐儿一定会替你报仇的。”
  “好好,阿姐将来可是要仰仗几个弟弟撑腰呢?”
  伊儿是长姐,从小对两个弟弟照顾有加,两个弟弟也乖巧懂事,姐弟间十分友爱各睦,这才是一家人,令她很满意,迈进门去赞了一声:“说得好,日后七七、乐儿还有重儿,你们都要努力学习、光耀门楣,这样才能好好替你们的姐姐撑腰呢?”
  “阿娘放心,哥哥说他要像叔公一样做宰相呢?”
  “好,七七有志气,乐儿你呢?”
  “乐儿要做兵马大元帅。”
  “好好,乐儿也有志气。”
  伊儿看两个弟弟人小、志气不小,心里高兴,不过他俩儿挺胸表示自己是个有志男儿的样子挺可乐的,忍不住笑了出来。倒不是觉得他们好高骛远,以他们的家世,只要个人肯努力,还是极有可能实现的,瞥了一眼母亲眉目舒展的神情,再想到她本身极为矛盾的心理,一边喜欢上进努力的男儿,一边又瞧不上满眼功名虚华的人士,伊儿默默替两个弟弟日后的学习生涯点蜡。不是谁都能修成安石叔公那样的境界的,退则闲散逍遥、进则千秋功名,即便是叔公大人,也被朝堂倾轧搞得身心俱疲。
  小孩子的志向,记住的人不多,谢道韫原本对这两个孩子也没寄予厚望,毕竟家风如此,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