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凤哥传 >

第90章

红楼之凤哥传-第90章

小说: 红楼之凤哥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去厨房里看一看,有什么简便的,拿来我吃。”金铃这才罢了,伴着王熙凤到了外间,换过手炉里的碳,奉与王熙凤,自己出去打发了小丫头往厨房里要东西,自己转来陪着王熙凤说话。
厨房里听得琏二奶奶要吃食,忙披衣起来,也是她们手脚利索,不一样就整了一碗银耳莲子桂圆羹,并一碟栗子糕,一碟金丝烧卖,一碟酥卷佛手,一碟芝麻卷儿,送了过来。王熙凤看了就笑道:“她们倒是利索,只是做了这许多,我一个人如何吃得了。”就叫金铃同吃。金铃笑道:“等奶奶吃完了赏我们也是一样的。”王熙凤也就不再客气,自己喝了半碗银耳莲子桂圆羹,吃了一只烧卖,一块栗子糕就要茶漱口,余下的金铃就命小丫头端了出去,自己同王熙凤告罪一声,也出去吃了些,重又回来伺候。至于厨房里伺候了这一回,到得天亮就得了王熙凤遣了人来打赏,昨儿夜里伺候的几个一人得了一吊铜钱。厨房里的人得了赏,相约着到了王熙凤房前谢了赏,回去了也称琏二奶奶是个善心的,这都是王熙凤做人与从前不同之处。
贾母睡了一回,天方蒙蒙亮也就醒了。外头王熙凤听着动静,忙同金铃一起进房,贾母张眼看去,就见王熙凤依旧是昨夜的装束,眼圈儿微微泛青正是一夜未睡的模样,心里就多了几分喜欢,口中埋怨道:“你怎么还在这里,自己身子也不牢靠,还逞什么强,一回累出病来,看谁吃苦。”金铃看着贾母佯嗔实喜的样子,这样就笑道:“可不是,二奶奶一副怕我们伺候不好的模样,我请她宽了衣裳歇息一回她都不肯呢。说是老太太必不能睡安稳的,可是叫二奶奶料着了。”
王熙凤扶着贾母起身,口上笑道:“说句不怕打脸的话,正是所谓生儿方知父母恩。若是我没生巧哥前怕是也想不着,可如今自己做了娘了,这才明白母子连心的道理。巧哥少吃了几口奶我这里都不安心,何况姑妈南边儿去了好几年呢,老祖宗这里自然是牵肠挂肚的,夜里自然不能安稳,我旁的替不了,陪着说话解闷也是本分。”贾母听了不由把王熙凤的手拉着,道:“我的儿,都说我偏心你,也该叫他们听听你这话,怎么不叫人疼呢。”金铃这时也倒了茶来,王熙凤接过亲手服侍贾母喝了,又劝贾母躺下歇了会,看着自鸣钟交了卯时才服侍贾母起身不提。
那林如海自接了圣命,待得继任的官员到了,交接了官务这才收拾行李,携带了家眷启程。因圣命未指定回京日子,官船又是逆流而上,是以赶得也不怎么急,路上堪堪走了月余这才到了长安。因林如海是荣国府的娇客,自己是列侯后裔,探花出身,身上圣眷颇重,他虽未张扬,来码头接他的同年同乡倒也不少。到得码头就见贾赦贾政兄弟并贾珍贾琏兄弟也在,彼此过来斯见过。。
天将午时,就见老远一艘官船顶风破浪而来,两侧旗幡招展,顶头的桅杆上垂下一溜灯笼,船至近前,才看清那灯笼上头写着钦点扬州府巡盐御史林,正是林如海的官船。
官场靠岸,就有几个船夫跳上码头,扯过缆绳来将船系住,这才从船上伸下撘板来,先是林府的家人们挑着箱笼行李下船,待得家人们下尽了,船头才走上一个男子来,长身而玉立,年可三十余岁,面白微须,所谓浊世翩翩,参差如是,正是林如海。
林如海在船头见得两个舅兄并许多同年同乡在码头上等候,理了身上的官袍,带了随身书童下得船来,与众人见过,略叙别来寒温。因看荣国府来人接了,那些官员略说几句各自告辞,林如海这才遣书童回船请了贾敏下来,夫妇两上了贾府来接的轿子,林如海自坐一轿子,贾敏携了黛玉坐一轿,林如海同贾敏之幼子林瑾同奶嬷嬷陆氏自坐一轿子,贾赦贾政也上了自己的轿子,郎舅兄妹们先行回荣国府见贾母,贾珍贾琏两个留在码头上看着自家的家人同林如海带了来的人将箱笼行李装车不提。
却说车马轿子一路过来到了荣宁街,先过了宁国府,又往西去,这才到了荣国府林如海是林府娇客,自是由贾赦贾政兄弟相伴走的是正门。贾敏虽是贾代善与史太君之女,却不好进正门,携了子女们走的西角门。
贾敏轿子只由西角门而入。轿子抬着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了轿,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众婆子步下跟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俱肃然退出,贾敏随身丫鬟紫烟过来打起轿帘,翠缕扶着贾敏下轿,陆氏也抱着林瑾下轿。
贾敏离家许久,蓦然回来,见眼前景物依旧,眼眶不由一红。她这里正在伤怀,她身边的黛玉却将她手拉了拉,轻声道:“母亲,外祖母怕等着呢。”贾敏对着黛玉低头一笑道:“好孩子,倒是你提醒我。”说了携了黛玉林瑾两个,进了垂花门,走过超手游廊,进得穿堂,转过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穿过小小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贾敏母子们到了,都笑着过来磕头见礼,口上说:“给姑奶奶请安。”
贾母在里头听着贾敏到了,也顾不得自己年迈,扶着王熙凤同金铃两个的肩膀,口中叫着:“我的儿。”跌跌撞撞就走了出来。邢夫人王夫人两个也早到了贾母房内等候,看着贾母出去,也忙忙的跟了出来。贾敏一见贾母出来,禁不住双泪交流,拉着两个孩子就跪倒了,口中唤道:“母亲,不孝女给您磕头了。母亲别来可好?”
作者有话要说:林如海是探花郎啊,一想起新红楼里那个脑满肠肥的,我就暴走。
其实,阿幂骨子里喜欢恶搞。为了讨好贾母有意无意出卖了王夫人的袭人跟了宝玉,王夫人还会不会像原著那样对她呢?
贾敏林如海都活着,作为掌上明珠的黛玉还会多愁善感吗?
握瑾怀瑜,是瑾和瑜都是美玉,又比喻人的美德,所以林家小哥儿就叫林瑾。大家觉得怎么样?


☆、123宝黛会

贾母看着贾敏拖着一双儿女跪在跟前,虽是一别经年;依稀是从前模样;又喜又悲;一时之间哪里还忍耐得住,双臂一甩竟是把王熙凤同金铃两个甩了开去;自己脚下急走几步到了贾敏身前就把她母子三个抱着,哭道:“我的儿;你可知为娘的想你想的好苦!”王熙凤这里叫贾母甩了开去;脚下依旧跟随就在贾母身后;准备着搀扶,眼角却是朝着邢夫人同王夫人两个看了过去。那邢夫人倒是眼圈儿微微一红;拿着帕子拭了拭;老老实实站在离贾母有一丈远之处,王夫人脸上却是一闪而过一丝阴郁之色,若不是王熙凤眼尖,险些得就错了过去。
那贾敏抱着贾母也哭道:“母亲,老爷他圣命在身,不得不远离母亲膝下,女儿这些年来,日夜祷告,只求菩萨垂怜,保母亲安康长寿,如今得见母亲慈面,女儿夙愿足矣。”说了又拉着两个孩儿给贾母磕头,指着黛玉向贾母道:“这是女儿的长女,叫黛玉,今年正七岁。”又一指左手边那个三四岁的男孩子道:“这是瑾儿,已然四岁了。”
王熙凤看着贾敏说着黛玉兄妹,忙过来道:“老祖宗,外头地上凉,请姑妈同弟弟妹妹们进去说话罢。”王熙凤这话一说,贾母就笑道:“还是你精细。快起来,仔细冻着。”看着贾敏携一双子女起身了,母子们一行人回到屋内,贾敏便让一双儿女给邢夫人王夫人两个磕头,邢夫人王夫人自然各自备了表礼。因知贾敏是贾母最心爱的孩子,她的儿女贾母自然看中,表礼都备得十分丰厚。贾敏扫过一眼,微笑称谢。
贾母这才指着王熙凤向贾敏道:“这个是你侄子琏儿的媳妇,同你二嫂子正是嫡亲的姑侄,叫个王熙凤。”王熙凤看着这样,过来就给贾敏磕了个头。贾敏忙拉着道:“如何行这大礼。”说了就叫一双子女来见过嫂子。
若说着前世有对不住的人,便是一向敢作敢当,致死尤二姐只悔自己手段不高的王熙凤也不敢把林黛玉轻易提起。前世黛玉幼年丧母,林如海也无心续弦,如此一来,黛玉便属无人教养的,将来议亲事要被人闲话,是以贾母怜惜,接来了身边。不想没过几年,林如海沉疴难起,来信要黛玉回去。一来是临死前再见一面,也有托孤的意思。想林家四代为列侯,偏又子嗣单薄,这一份家业自然都在林如海一个人手上。虽说林氏一族尚有族人,林如海无嗣是要立嗣的,无奈林如海自知不起,不免早做谋划,看着贾琏来了,便将几世积攒的金银同古玩珠宝,名人字画,房产地契等并贾敏嫁妆,总有百万之数一律交在了贾琏手上,以为黛玉将来嫁资。到得林氏一族给林如海择了个远方侄儿为嗣子时,林府其实早不剩什么了。且林如海是死在任上的,里来朝廷王法,官员死在任上,总要盘点衙门的账簿。哪个衙门没有亏空,不过是这任推给后任罢了,一旦有死在任上的,或是在任上获罪的,一概折在这个人身上,林如海便应了此劫。亏得他早做预谋,荣国府也不是好相与的,是以保全了交在了贾琏手上的财产,只是他才立的那个嗣子吃了个闷亏,白喜欢一场。
不想林如海这一番谋划正撞上贾元春从女史超拔为贤德妃,圣上又加恩,许妃嫔回家省亲。荣国府那时早剩了空架子,为着容光体面,竟是把黛玉的嫁妆拿来填补。黛玉正有个七窍玲珑心,如何不知,她虽不把这些俗物看在眼里,心里也不能快活得。到后来她同宝玉的姻缘又落了空,正是无可依靠,心死而亡。那时王熙凤虽哀伤,也还罢了。不想宝钗过门之后,王夫人便捧着自己嫡亲儿媳妇,自然把她这个大房的媳妇抛在一边,王熙凤日渐失势。又因她自己从前蠢,亲近王夫人,不知奉承正经婆婆邢夫人,连着贾琏也渐渐不待见她,王熙凤到了那时才知黛玉之悲苦。
待得今生重来,王熙凤便久欲见见黛玉。这回隔世再会,却见黛玉的形貌同前世颇颇不同。前世的黛玉,初见之时也是这般年岁,想是先后丧了母弟,又远离父亲的缘故,却是眉间若蹙,两靥含愁,行动间总带着些轻愁。这一世的黛玉,虽还是一样的春山横黛,秋水含情,只是眉宇之间意气大不相同,小小年纪竟是看着聪明不露,宠辱无惊。
贾母看着王熙凤拉着黛玉的手不放,就笑道:“你盯着你妹妹看做什么?”王熙凤这才惊觉,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贾母就笑道:“你直夸你妹妹,那你弟弟呢?”王熙凤就笑道:“弟弟生得天庭饱满,额角峥嵘,日后自然是有大功名的,哪里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夸得完的呢。”
贾敏是贾母亲自教导的,自己又当了十多年的家,论性情可算是聪慧权变非常,喜怒不形与色,看着王熙凤这样情状,就把她上下仔细看了几眼,见这个侄儿媳妇不上二十岁年纪,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确是个玲珑人物,也就笑道:“才几岁呢,就这样夸赞,倒是纵得他们没了惧怕了。”说了过来拉着王熙凤的手,倒是细问了王熙凤些话。
这王熙凤前世不信阴司鬼神之报应,最是胆大,这番死后还阳,就有了敬畏之心,因前世愧对黛玉,这回看着她母亲,不免心里发虚,又是从前没打过交道的,不知贾敏性情,虽然贾敏十分的和气,王熙凤这里倒是打起了精神应对,比之在贾母跟前更要谨慎些。
贾母何等人精,看着王熙凤这样,知道她心里有些怕,也觉好笑,正要叫王熙凤过来笑话她几句,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贾敏在林如海同贾政的书信往来间听过这个侄儿,知道宝玉那许多稀奇古怪说不出口的毛病,听着他来了,不免关心,朝着门前一看,却见门帘子一动,进来个男孩子,生得雪白高大,身上穿着大红色百蝶穿花的小袄,项上挂着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王夫人在位上看着贾敏的两个孩儿,那儿子倒还罢了,不过三四岁,哪里看得出贤愚来,倒是那个女孩子,生得娇滴滴的一团俊俏,言语行动之间犹如娇花弱柳一般,还招人爱些。这回看着爱儿过来,待得他给贾母行完礼,忙起立身将宝玉拉着,引着他到了贾敏跟前,向宝玉道:“这是你姑妈。你姑妈随着你姑父在去外任时,你还未出世呢,你姑妈信上也常问你好的,快来见过。”
宝玉对着贾敏看了看,见这个姑妈三十来岁年纪,珠神玉貌的,心里就羡慕起来,规规矩矩跪下磕头。宝玉这个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