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 >

第14章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第14章

小说: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辰在旁见状,却觉黛玉此问绝不像其表面所言,内中定有深意。於是,他坐正身体,屏气凝神,欲细听她的独到见解。
  黛玉细细端详手中茶杯上的古松花纹:“你说它们是绝世名琴,音质非同凡物。那我且问你,你听过没?你见过没?”
  她放下手中的茶杯,清澈淡然的眸子瞧向自家张口无语的弟弟。不等他做出回应,她继续言道:“所谓好音,俱是由人指尖流出。但你观我的指尖,细细聆听,可听到好音无?”
  说话的同时,黛玉抬起素手,做出弹奏的姿势。
  “你手下没琴,哪来的曲子听?”林融极为委屈,心里明白,自家姐姐又在乘机雕琢他这块不成材的顽石了。
  黛玉淡笑回道:“我心中有曲。”
  木辰听到后,连忙打开折扇,遮掩嘴角掩饰不住的笑意。他可不想既得罪未来的王妃,又得罪未来的小舅子。
  “阿弥陀佛,好一句心中有曲。听小菩萨如此说,老衲倒是想起一首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虽所言略有不同,然其间意思却也算殊途同归。有道是,佛在众生中,明心即是佛。”
  一个外披木棉袈裟,内穿土黄色僧衣的中年和尚从门外缓缓踱步进来。他大约五十余岁,面容清矍,身材适中,他笑眯眯地双手合十,微微低身行礼:
  “诸位菩萨有礼了。”
  “劳烦大师亲自出来相迎。”三人中,木辰为长,他上前一步,躬身还礼。黛玉和林融忙起身,尾随其后躬身问候。
  主持师傅的到来,顺便化解了林融和木辰的一场危机,黛玉也无心再与弟弟纠缠下去。遂将事情的关注焦点,转移到她想要办的水陆法会上。
  她心想:爹爹这些年在扬州当御史,收了不少盐商所谓的孝敬。不如,多拿点出来布施,请这寺庙里的和尚出面,救济下城里的贫民百姓。
  黛玉对父亲林如海随波逐流,周转在官商间并无任何意见。在她看来,一个好官既要懂得勤政爱民,更要懂得利用身边的资源造福于民。俗语说得好,水清则无鱼。如若林如海过于清正廉明,不能圆滑处世。恐怕他们整个林氏家族,都要遭遇飞来横祸,灭顶之灾。一个连自身都无法保全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谈救民于水火,为民做主等空口白话!遂黛玉坚定的认为,当官者,需学会水油相融!方可保身利民。
  

  ☆、水陆法会

  闻得黛玉言辞恳切地想为早逝的亡母办一个七天七夜的水陆法会,并请云岩禅寺代为义诊施药一月,好让亡母早日离苦得乐,以慰子女无法赡养之心。
  云岩禅寺的主持雪峰和尚长叹一声,点头答应。随后,他提出,寺中并无僧人懂得岐黄之术。恐无法进行义诊施药。
  早猜出他会提出这事,黛玉神色自若的言道:劳烦大师出帖邀请姑苏城之名医来此义诊。所需花费之银两,俱由我们府中一并承担。
  雪峰和尚见黛玉小小年纪处事大方自然,对禅机佛理,一点即通,浑身上下散发出飘然脱俗的气质。而她身旁陪伴的一长一幼两位少年公子也非常人可比,俱是气宇轩昂之辈。遂对黛玉要办的水陆道场与义诊施药的善举,甚是尽心尽力。
  黛玉出手也极为大方,几万两白花花的雪花银由她的手指尖流出去,她连眼睫毛都没扇动一下,只在林府老宅的二管家向她禀报花费支出时,随意“嗯”了一声表示已知情。
  而远在扬州城的林如海见到家中亲戚们来的信函上抱怨女儿黛玉做事过于奢华浪费之事,抚须呵呵大笑。
  他拿着信对等在一旁的老管家林伯笑言:我还怕她花得太少,显不出她的气势出来。在官场浸淫多年的林如海深深的明白,女儿黛玉早被皇家定下来。而作为一府的王妃,行事若连这点气魄都没有,往后在王府如何自处?为人本当如此,该显耀时,不可退缩,不该显耀时,需隐尽一切光华。遂这次的水陆法会兼义诊,林如海反倒希望女儿黛玉办得规模越大越好,如果黛玉事先向他告知一声,林如海定会遍撒帖子,广邀扬州城的豪门富绅一齐为此事出钱出力。
  不过,据现在情形看来,女儿黛玉似乎也没白白便宜了姑苏城的乡绅富户。(黛玉旁敲侧击地让木辰出面找姑苏城的官府参与义诊免费赠药,她很清楚,这种事一旦官府出面,城里的富绅们为了博个好名声,俱会出面。)而这次由云岩禅寺出面办的义诊施药的善举,也在附近一带民间传开了,人人都说他们林家出了菩萨心肠的小姐和公子。
  听到近来遇到的官员与富绅一再夸奖他养了一双好儿女,纷纷要求联姻。林如海嘴上谦虚推诿不已,心中却倍感与有荣焉。心想着,女儿早被人慧眼识珠,抢先一步定下了。至于儿子的婚事,将来得由他姐姐出面做主。由不得他这个老父了。
  夏蝉的鸣叫声逐渐枯竭,枝头碧绿的叶子披上了金黄色的褂子,院子里的菊花竞相怒放,伴着夜晚泠泠的月色,凉风送爽,阵阵暗香扑入鼻翼间,沁人心扉,勾起人心中隐藏的思念。
  林黛玉坐在灯火忽明忽暗的庭院里,手里拿着一面雕工精美的菱花铜镜,呆呆地看着镜中容貌清丽的少女,陷入沉思。
  手中的铜镜是水陆法会结束后,木辰悄然离开姑苏城时留下的礼物。这面镜子所代表的典故,黛玉甚是熟悉。然她并不喜欢那故事。破镜重圆,恩爱夫妻因兵难分离,后因铜镜重逢。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紫鹃抱着一件月色绣绿萼梅的软棉缎披风远远行来,见黛玉神色淡淡地右手托腮,左手把玩铜镜,不禁上前去,将手中的披风盖在她肩头,柔声说道:
  “姑娘,早些歇息吧。明天还得挑选送贾府里太太奶奶姑娘们的东西呢。” 
  黛玉放下手的镜子,回过头去,眉眼间流露出一丝懒懒的倦怠,问道:“融儿睡下了吗?”
  少了父亲林如海的拘束,弟弟林融一回姑苏城就像放出了笼子里的小鸟,整天伙同族中年龄相近的孩子,跑在外面玩闹嬉戏,若非她每日里监督着,估计他早就玩得乐不思蜀,不知身在何处了?。
  黛玉虽觉得小孩子要开开心心地玩闹,尽情挥洒童年时光,才不至于空留惆怅。但凡事不能太过。弟弟整日沉迷於玩乐,这一习惯非常不好。
  她不指望弟弟考取功名,出任仕途。官场上的黑暗内幕,想必爹爹深有体会。然为人处世的那些简单道理,弟弟却是必须懂得。切不可依仗家中权势,任意胡作非为。
  “缠着雪雁讲了很久关于贾府的事,才肯睡下的。”
  紫鹃笑了笑,坐到一旁放了海棠红绣褥的圆墩上,拿起搁放在大理石圆桌上的并蒂莲花铜镜,眼神稍显困惑地问道:“这面镜子哪里来的?姑娘平日里用的并非这面啊。”
  她反复查看手中的铜镜,确定手中这面镜子,怎么看都属于来历不明的铜镜。
  黛玉伸手在果子碟里挑了一粒枣子送入口中,悠悠地交待一句:“你把它收好了。将来好还给人家。”
  她并不言明要还给谁,因为她相信凭着紫鹃的聪慧,做事沉稳的态度,定会知晓铜镜属于谁,亦能妥善处理好这事。身边有个知疼知热的贴心丫鬟就是好,黛玉此刻无比庆幸老太太把紫鹃给了她。若是指望雪雁丫鬟,估计被她买了,她都不知道。
  紫鹃皱眉想了想,出声问道:“姑娘,回去的时候……要带着吗?”
  说句心里话,她根本不想带这面铜镜回贾府。那位少年公子真过分,居然留一面破镜子给我们姑娘。紫鹃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有关破镜重圆的典故,她却听自家姑娘给她念过。
  不止破镜重圆,还有很多有趣的成语故事,黛玉闲着没事,都会招呼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们坐在一起,然后拿着书,给她们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刚开始只有雪雁,紫鹃,春纤,夏织四个丫鬟在她身边听,到后来在她身边服侍的丫鬟嬷嬷们一到下午午睡过后,都会自动聚在屋子里,等着她给讲故事。再后来,贾府的丫鬟嬷嬷只要不当班,都会自发地跑她的院子里听她讲故事。幸亏黛玉早在前年搬离了碧纱橱,去了老太太另外给的屋子,不再同宝玉住一个屋了,不然,就她那么丁点的地盘,实在待不了太多人。
  “你不喜欢的话,就不要带了。”黛玉很照顾贴身丫鬟的心情。
  紫鹃犹豫片刻,说出心底里想说的话:“姑娘,这镜子的意义不好!”
  “‘破镜重圆’么?”
  黛玉站起身,移步到旁边的桂花树下,抬手拉下一支挂满金黄色米粒大小花蕾的花枝,放到鼻下轻嗅,浓郁的花香令人不禁沉醉其间。她顺手折下桂花,拿在手中递给满脸愁色的紫鹃,笑道:
  “破镜重圆,按照周易里的说来话,也算不错的卦象。起码轮得到中上了。先甜,中苦,后甜,挺不错的结局。中间虽苦了些,但仔细想想,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经历了种种磨难,最后终能重新相聚,并白头偕老。亦算是苦尽甘来了。”
  紫鹃接过黛玉递过来的桂花,默默的言道:“姑娘,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有一点我知道,这镜子的寓意不好。姑娘还未许人,收下他的东西,也不太好。”
  老实憨厚的丫鬟忍了一个多月了,今天终于忍不住想借着镜子的事,将心中的困扰,忠言一吐为快。她顿了顿,一本正经地看着立在圆桌旁的黛玉,继续说下去:
  “按理说,木大爷是融哥儿结拜的义兄,也可以说是姑娘的义兄。我一个当丫鬟的不该多嘴,说主子的不是。可我还是觉得姑娘做事欠考虑。第一次偶然遇上了,姑娘避不开,也就算了。后来他每天借着找融哥儿,贾贤弟的名义,跑上林府来。姑娘完全可以将他拒之门外,不予理会。可是,姑娘非但没有,反而变着法子要他找官府出面做义诊的事。我脑子笨,看事情不太明白,但我看得出,那木大爷不是普通人。不然姑娘不会开口请他帮忙。且他一出面,我们的义诊办得极为顺利。我倒不是说姑娘的这个义诊办得不好。而是……姑娘,你这不是白白欠下了他的人情。往后你又如何偿还这笔债呢?”
  愈是往下说,紫鹃脸上的担忧愈盛,说到后来,她整张脸上都布满愁绪。
  “傻丫头!你不用担心。这世上,你家姑娘谁的债都不可以欠,惟独他的,你家姑娘欠多少都不成问题。”黛玉携起紫鹃揪住帕子不放的双手,微微笑着安慰。
  “姑娘,你这话是……”紫鹃愕然地抬起头,睁大黑亮的双眼。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
  蓦地想起她是重新投胎转世而来,黛玉不由发出感叹:
  “往后你见了他还是保持现在的样子,不用特意讨好。你是我的丫鬟。不是他的。用不着瞧他的脸色做事。他若觉得不满,让他尽管来找我好了。”
  她转过头,嘱咐心眼特老实的紫鹃,生怕她会吃亏。
  “姑娘,老爷知道吗?”紫鹃首先想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爹爹不知道的话,他能摸到虎丘山上去。”
  黛玉眸光微冷。等回了扬州城,她要跟爹爹好好聊聊关于父慈子孝的话题。走的时候千交代,万交代,叮嘱爹爹不可以透露半点风声。没想到,爹爹靠不住。有了女婿不要女儿,胳膊肘尽往外拐。为了巴结上司和未来的女婿,竟然亲自牵线搭桥,出卖女儿行踪,一点都不顾及世俗礼教。
  紫鹃回想起雪雁初见木辰的样子,笃定说道:“雪雁以前见过木大爷吧?”
  “她对人家印象好着呢?”黛玉淡淡的调侃。
  “姑娘,我,我……能说一件事吗?”紫鹃踌躇了老半天,开口要求。
  黛玉有些不解,点头:“你说吧。”
  “姑娘,我不想做妾!”紫鹃鼓足勇气说出心中的愿望。她只想陪在姑娘,一辈子伺候她。不想成为奴不奴,主不主的妾室。
  黛玉脸上的笑意顿时凝固住,她竟把最重要的事忘记了。在这个时代,有钱人家的公子,在娶正室之前,都要收两房妾室。而且只要他愿意,正室陪嫁的丫鬟,便是现成的妾室。琏二嫂子跟前的平儿姑娘,不就是她的陪嫁丫鬟。听说二嫂子当年嫁到贾府的时候,身边有四个陪嫁丫鬟。可如今,被她整得只剩下一个了。
  “ 紫鹃,你放心。他若有二心的话。我们俩找间尼姑庵,当姑子去。实在不行,我出银两建一个尼姑庵待着。”
  黛玉说这话的语气,冷得冻彻人心。她是个感情有洁癖的人,连精神出轨都不允许,又如何能忍受身体精神上的双重出轨。
  宁可玉碎,也不瓦全。
  紫鹃听到这话,心中既悲又喜,悲的是,姑娘的性情过于刚烈,将来恐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