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后宫如懿传同人)且插樱花醉故城(后宫如懿传同人) >

第10章

(后宫如懿传同人)且插樱花醉故城(后宫如懿传同人)-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胧月呆的早已闷了,四哥哥求她帮忙她自然乐意,她跑去伸手抚了一下青樱裙上绣着的东方晓色一般的滴露牡丹,吃吃笑道:“这花和皇额娘宫中的牡丹一样好看呢。”
  “多谢胧月公主夸奖。”青樱察觉胧月再扯她的衣裙似对她有话要说,便伸手去拉胧月的小手,胧月飞快的把什么东西塞到青樱手中就缩回了小手,似是一张纸条,青樱用手指夹住胧月递来东西,这一切落在德妃和熹妃眼中就成了青樱不经意般把胧月抚摸过的地方悄悄掸了一下。
  德妃、熹妃心下俱是不快,皇后耳聪目明,旋即笑道:“今年本宫宫中的魏紫开得最好,诸位尽可自行观赏。”
  众人闻言散去,皇长子一袭秋香色长袍伫足花前,正是最矜贵的名品姚黄,金灿灿的花朵开得繁复错落,每一朵皆如玉盘大,姿态巍然,凝露含香,恰似一轮旭日初升。这花是好兆头,只是花无百日好。青樱收好胧月递来的纸条,理了理思绪,便捧了一碟果子于弘时面前,“听说殿下喜食姜香梅子,青樱特来进与殿下。”三阿哥喜食姜香梅子是皇后说与青樱的,青樱只按着皇后的意思行事。
  弘时拈过一枚,淡淡笑道:“也说不上喜欢,只是母后说梅子生津止渴,姜能暖胃,所以制成果子要我多食。”
  “皇后是为殿下身子着想,殿下应该听从皇后之意。”青樱双手再奉上一枚。
  弘时不置可否,只看着胧月扑蝶追燕、轻嗅花香的身影,“你似乎不喜欢小孩子?”
  “小孩子总是顽皮不懂事,我们做大人的无须计较,也不必理会他们。青樱这身衣裙是为今日特意所制,若让人碰坏了可怎么好?”
  弘时闻言一笑,接过青樱手中的果子唤胧月,“绾绾过来。”说罢搂过胧月,“这些姜香梅子是你最爱,都给你罢。”胧月欢喜一笑,牵着皇长子的手道:“三哥哥最疼胧月了。”
  青樱发现胧月趁众人不注意狡黠的向青樱眨了眨眼睛,看来胧月被弘历收买为他们这边的小间谍了。青樱趁弘时逗弄胧月懒得理她的片刻躲到一旁看纸条的功夫发现皇后等人不知何故都不在了,只留下一群秀女傻傻在景仁宫赏花。青樱也不无心费思量,依着纸条所言去了漱芳斋。
  途径御花园时青樱听到有丝竹歌舞之声,循声而去,见沉香亭畔一位玫瑰色春衫的女子正按歌起舞,不远处站着熹妃和德妃。青樱离的远,只勉强看出这踏歌起舞的女子是元宵节时遇到的许小姐,想不到她竟是位秀女。青樱无心理会她同熹妃和德妃聊些什么,绕过他们所在的地方去了漱芳斋把弘历拉来看这位许姑娘。
  春日的阳光带着薄薄暖意,有透明的淡金色,拂过沉香亭四角飞起的碧色琉璃瓦,拂过丛丛雍容牡丹,细碎地洒在一对男女还有一个小孩子身上。弘历看青樱孩童一般躲在一处花草丛中,无奈的勾一勾嘴角单膝半蹲看这对男女,两人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刚好能让青樱和弘历听到。
  胧月好奇道:“这花的颜色怎么和早晨母妃带我来时不一样了?”弘时一时答不上来,便听见许家小姐温柔细语道:“此花唤作‘美人面’,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内,香艳各异。岂非像美人面孔,一日多变,嬉笑怒骂,喜嗔皆宜。” 
  胧月笑的天真烂漫,拍手笑道:“姐姐便是美人面孔。三哥哥说是不是?”
  弘时微微含笑,“名花倾国两相欢。”沉香亭畔牡丹芍药花开缤纷,衣衫轻盈拂过犹有余香。那股清甜气味,一丝不落的飘入青樱和弘历鼻中。
  芳草如茵,遗钿犹带落蕊甜香,郁郁芳芳,是方才怡人习舞时自云髻间落下的。弘时俯身拾起一枚,“是不是你的?”
  怡人含羞点头,伸手取过。
  “这花钿上的珠子倒贵重,只是式样是入关时的老样子了,谁给你的?”
  “是臣女额娘。”怡人愈加面红,嗫嚅着答,“妾身本就粗笨,戴什么式样的都不要紧。”弘时随手折下一朵“美人面”簪在她鬓边,“宫中不会为牡丹犬美人面’这样风雅的名字,可是因为你,我会记得这花唤作‘美人面’。”他柔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
  许家小姐仰起姣好的面庞,含羞带怯,“殿下,臣女是今届秀女董佳怡人。”
  偷听至此,青樱大惊,许家小姐原姓董佳,汉军旗子弟。那日她的姓氏、谦称与举止皆是汉家寻常小姐的样子,怎会摇身一变成了秀女?青樱看着董佳氏鬓角的牡丹雍容的花盘慵慵欲坠,花瓣都重重叠叠如若绢绡轻盈,花香浮漾,让青樱有些看不清她的面容,难道她认错了人?
  弘时有美人相伴谈诗论道,皇后有选秀的事情要准备,趁着大家都无心管她在或不在她拿着皇上御赐的玉玦出宫,弘历已经在京城最有名的菜馆福满楼等着她了。
  “你说那个董佳怡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啊?”青樱刚一坐下就问道,纤纤素手托起皓洁下颌,浑然天成的天真俏丽和此时疑惑的表情相得益彰,脆生生的探寻声浮动起四周光鲜明媚。
  “据说是随国公董迩的养女,素善舞。说是从养生堂领养来的,原姓许。随国公夫人见她儿时面容粉嫩可爱十分喜爱就报来将养了,可能她生有两个儿子也希望有个女儿罢。”弘历替青樱倒了一杯茶水,语音和缓,眼波轻柔,不过叙述一件不相干的事情罢了。
  青樱端着茶杯还没啜一口,心里感叹,弘历格格的情报工作做得真不是一般的出众,“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正月十六的时候。你惹的祸留给我收拾扫尾,就顺便查了查她的底细。”弘历话音刚落,店小二就送来了菜肴,锅溻桂鱼、樱桃肉、翡翠豆腐、白煮肉、藕丝羹还有一壶女儿红。
  看着两荤一素一冷盘一羹汤,青樱食指大动,已经把那个董佳怡人的事情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盯着筷子瞧瞧那个再瞧瞧这个,不知道先尝那个。
  “翡翠豆腐,主料是豆腐和莴苣。。。。。。锅溻桂鱼,颜色金黄滑润,鱼片鲜嫩醇香。。。。。。白煮肉,煮拨三次,我们满族的菜。”
  青樱依次尝过,桂鱼果然是滑不留口,下咽喉又口齿留香;白煮肉更是更是一绝,汁浓味厚,入口滚烫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真真是嫩而不烂、薄而不碎。还有一道弘历却含笑带过不作介绍,只见一粒粒圆如玛瑙,点以绿叶雕花,更显菜色鲜红欲滴,入口酸甜,令人满口生津,正是道地的苏菜樱桃肉。
  “这道鲜艳晶莹的菜,就要考考你了。”弘历点着樱桃肉,笑的别有深意。
  “樱桃肉啊。”青樱又夹了一颗肉粒,x笑颜如天上皎月,他会卖关子,她也会装庸俗。
  弘历笑而摇头,“我说它叫朱颜。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
  “嗯,果然是好色之徒,登徒浪子。”青樱明知弘历借菜色来夸她,却顺势嘲笑弘历一番,“不然你怎么会满口涎水长流呢?”
  “果然女子不该念太多书,只看过《女则》、《内训》,略识得几个字就够了。”弘历故作惋惜的叹道。
  “我要是只识得几个字,你还。。。。。。”青樱习惯性的鼓了鼓腮,要我什么的实在说不出口。
  “大概不要了吧。”
  “什么?”青樱抬脚,向着弘历踢去。
  弘历吃痛仍故作镇定,“虽然我喜欢你不是为了你通诗书懂文墨,但若是不懂我还是可以做个金屋子把你关在里面好好学习一下的。”弘历已经有点记不清究竟是什么时候哪件事让他的视线像向日葵离不开阳光一样再离不开青樱,可能就是应证了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吧。
  “谁要金屋子。。。。。。”帝王无情,就是陈阿娇有金屋之诺还不是落得被废下场,那时候长门赋诗,幽怨琵琶,身在情在徒惹哀愁。
  “弘历失言。”弘历心中一痛,“此心此志永不转移,若有相负天地不容。”弘历握住青樱的手,“你且放心。”
  晚上,容佩和阿箬在替青樱准备明日选秀的服饰。青樱歪在榻上拥着宝蓝缎薄锦被吃吃发笑心里想着弘历说的“你且放心”,可是她忘了弘昼曾说过的是世事无常耽金樽,此时的誓言有多真,日后的伤害就会有多重。
  数日后,体元殿旁的配殿的院子里,青樱身着湖水蓝色彩描花鸟纹斜襟小褂,一条碧海横波的锦绣旗袍衬在下面,显得身姿楚楚。青樱看着四周俱是过了海选或直接过关的秀女,只等内侍太监宣召在皇上和皇后面前站一下看看等着自己的是留牌子还是撂牌子。青樱见她们娉娉婷婷,眼波流转,含羞带怯,一片姹紫嫣红中青樱看到董佳怡人。董佳怡人一色樱子红对襟织锦新衣,底下月白色水纹凌波裙裾,横挽一只梅花银珠长簪,清爽中不失娇艳动人。 
  那日弘历哥哥说紫禁城里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不用她管,万事有他,她只要留心做他的侧福晋,期待他们日后相守的日子。一念至此,青樱面上微微泛红,只安心等念道她的名字。
  待到太监念到青樱的名字是,青樱整理了下衣裙,踩着花盆底缓缓走到这组秀女中。这一组还有一个让青樱不得不再次注意的名字,董佳怡人。青樱随众人前往体元殿觐见的空档把董佳怡人跟她在一组里的巧合归结为人为,董佳怡人很是和弘时的心意,应该是来与她这个内定人选竞争的。安排秀女排序的事情弘历和弘时都做不到,皇后对董佳怡人的事情不知情,皇上想来不太愿理会后宫事务,那就只可能是熹贵妃和德妃安排的。这事肯定不是弘历跟熹贵妃挑明的,他说他同她的事不能让皇后吃心得等弘时的事情解决了才好办。青樱猜这事可能是弘时去求了熹贵妃做主。青樱想着想着便听内监朗声念道:“佐领那尔布之女乌拉那拉青樱,年十三!”青樱顾不得继续思考,端庄出列行礼。
  熹妃眼波温柔,只定在皇上身上,“皇上最心疼弘时,青樱住在宫里有一段时间了,臣妾瞧着性情才情俱佳,又是皇后表情,身份尊贵,配三阿哥是极好的。”皇后正待要说话,德妃恍若未觉,笑吟吟的说道:“青樱格格很会选衣裳颜色,湖蓝色原是皇上喜欢的眼色,臣妾倒是记得,三阿哥素日倒是很喜欢樱色,三阿哥也一定觉得青樱格格更合皇上的眼缘呢”。皇上摇头轻笑,“德妃和熹妃在一起久了,惯会熹妃那些油嘴滑舌。”熹妃正襟危坐,举起障面的水墨团扇遥遥一指,“话说起来,与青格格同列的不是有一名着樱色的女子么?”皇上随手一招,出来的正是董佳怡人。司礼内监唱到:“随国公董迩养女,董佳怡人,年十六。”皇上闻得董佳怡人四字,眉心一动,便往下瞧去,此秀女熹贵妃私下里也曾谈起这个董佳怡人,说她曾于御花园见到董佳怡人与三阿哥巧遇,很是温婉的一女子,很能让三阿哥定性,三阿哥似乎也十分中意。此时皇上不觉颔首道:“姿容不错,年岁也合适。”便问道,“可读过书么?”怡人不假思索,“女则之外,也略读过诗书。”
  皇上略想了想,“青樱也是通晓些诗书的,朕考一考你二人,你们各自想好再回答朕 。”从称谓中可见皇上心中偏好,然选择皇媳皇上的意思是一方面,还是要考虑弘时的想法。
  “是。”青樱同董佳怡人各自福了一福。
  “诗经开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何解?”
  青樱略一沉吟,关雎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六岁孩童都会,可是要做到见微知著就有些难度。不知道皇上是有心放水还是有心刁难。青樱再一深想,横竖今天她要当一回绿叶衬红花,也不必劳心思索如何应对,便从容不迫道:“诗三百,思无邪,关雎是讲后妃之德,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身为贤德后妃,应为君王求取淑女,繁衍子嗣。”这是毛夫子所解诗经,照本宣科,不会有差池却已然输了一截,青樱退让至此,只看董佳怡人是不是真的能是弘时心目中的解语花了。
  再观董佳怡人颇为踌躇,只是沉默不语。经不住内监再三催促,片刻,她似下了极大的狠心,镇定神气,仰面含笑道:“诗三百,贵在民风纯朴,举止自然。淑女与君子皆出自民间,淑女窈窕,君子见而思之,可见百姓不顽化,君子求之不得,亦不失礼,之辗转苦思,可见民风淳厚,并非强取豪夺之人,乃是教化之功。所以臣女以为,《关雎》只写民风,不讲后妃之德。民间皆是淑女君子,品格高贵之人不拘于后妃之间,天下又怎会大治呢?”
  皇上沉吟片刻,含笑抚掌道:“董佳怡人能以小礼而见大德,很好。青樱到底年纪尚小看来还得多多学习。”皇上心中亦有杆秤,中秋家宴上才华横溢的小青樱怎么就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