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东汉皇后 >

第56章

重生之东汉皇后-第56章

小说: 重生之东汉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吧”
刘秀这会也回过神来,微皱了一下眉,到底是没说阴丽华未给皇后行礼失仪,进内殿看儿子病情,阴丽华忙起身跟上,郭圣通已经叫来御医一边询问一边也进去。
小小的孩童本来白皙的脸蛋因着发热变成不正常的红色,躺在那里很是痛苦,再感情复杂也是自己儿子,刘秀一见就心疼了,对着旁边瑟缩的御医厉声问道“昨天不是说三皇子病情已经好转了嘛,现在怎么又成了这副样子?朕养你们何用?”
“臣有罪,臣等诊断三殿下先时确实只是一般的发热,用了几幅药依然好转,臣无能,臣无能,臣等有罪”御医们把头低的不能再低,抖着声如实上奏。
阴丽华一听,眼泪又是扑簌落下,抱着儿子哽咽低泣,刘秀板着脸让御医们接着想办法。御医们不敢隐瞒,言道这般烧法若是成人还好办,只刚满周岁的孩童,又是皇子,他们不敢用重药退热,可不用重药又很难退热,请皇帝定夺。
刘秀看着儿子再看药方亦是左右为难,知道这样烧下去即便是退了热也难保不会烧坏脑子,可用重药又怕他受不住,倒不是疑难杂症,就是肺脏引起的烧热,哪个大夫来了估计也都是这些个法子,正为难呢看着阴丽华猛然抬头,“陛下,不能给阳儿用那个方子,阳儿会受不住的,陛下,求您了,肯定还有别的法子,御医们不顶用,洛阳还有许多名医在,对,还有徐老先生,陛下,求您宣徐老先生进宫吧,他一定有别的法子的,陛下,阳儿还这么下,昨日还叫着父皇什么时候来看他,妾求您了,陛下”
天潢贵胄,御医们听了不服也不敢说什么,心中却难免感叹,他们在这里守了七八天了,本不是什么杂症,谁知晓三皇子忽然又加重了,看样子是受了凉的缘故,可是任谁来了也都会是这般治法而已,再者那位老先生自打公主好转之后便是又出去云游了,根本不在洛阳,本来还想不掺和后宫之事的,这会儿都砸自己牌子了,便等着机会直说。
刘秀自然是知道他不在的,而且他自己也懂些医理,晓得谁来也不过是这样,阴丽华这是急病乱投医了,“徐老先生不在洛阳,你也不必太着急,还是先按御医的法子治吧,朕看着法子能用”怜她忧心儿子,说话还是好声好气的,阴家给他惹了多大麻烦都先放下,儿子要紧,而且为了儿子他也必须给阴丽华几分面子,不然等到新人入宫,她们必然会被欺负,南阳那帮子心里可是黑着呢,眼下挡着他们路的还不是皇后母子而是阴丽华母子啊,所以他暗中其实有护着他们,女人可以不在乎,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不能不在乎。
“陛下,臣等看三殿下像是才有起色便又受了凉,以致病情加重的缘故,这已经是臣等商量出的最温和的方子,臣等无能,请陛下降罪”
刘秀一听,脸一下子就拉下来了,立目看着阴丽华,忍着怒气道“就按这个方子,快去熬药”,阴丽华一个哆嗦,想开口解释,刘秀已然起身,对着郭圣通道“既然那些奴婢伺候不好朕的皇子,朕也不必再用她们,皇后费心,再挑一批过来吧”他本是护着她们不会让人欺负了去,可是她不领情,别以为他不知道阴丽华这阵子想方设法打探外面的情况,大姐回来自然是没少来这里,哪家想让女儿进宫她们不比他知道的少,就算她无意忽略儿子,可事实是儿子在她这个母亲的照顾下还能着凉病重了,让他怎么能不生气。
“妾遵旨”
“妾失职,是照顾阳儿的乳妪不仔细,妾御下不严,亦愧对阳儿,妾有错”
郭圣通冷眼看着一切,她自然是知晓阴丽华怎么可能会忽略自己当做命根子一般的儿子,这个刘阳不过是小儿淘气,见着父亲许久没来看他了,才好些就要闹着去见父亲,扑腾几下才着了凉,可是刘秀是不会这么想的,他想的永远是别人要理解他罢了,一样的情形不一样的结果,上一世刘秀可是为这个孩子找遍了名医,到头来几番周转反倒是她郭圣通的错,世事轮回,她却已经不想感叹。
“阴贵人起来吧,好生照看三皇子,你若照看不了,朕自会叫别人代劳”刘秀冷冷地说道。
阴丽华心中无限委屈酸楚,都是一样的孩子,二皇子生病他天天去看,她的孩子生病,他几天也没露面,他们母子眼看着就是别人的绊脚石了,她在这深宫中何等忧心无助,这就是她的丈夫、儿子的父亲吗?是兄长做错事,打乱了他的谋划,可是关她们母子何事?外面春暖花开,阴丽华却觉得冷意彻骨,心中的恨又加重了一重,想来夺她的地位、夺儿子的地位,没门,那些人翻脸无情,那也别怪她心狠手辣。
刘秀心中无比烦躁,朝堂之事已经让他耗费心力,还有围绕着南阳势力的明争暗斗,刘玄的儿子还在,还有刘嗣、刘嘉等,当日本就是有支持他们兄弟也有支持刘玄的(刘嗣和刘玄比刘秀近),只不过刘玄败北,形势比人强,他们不得不转到自己帐下,可是那些人和身后的各家势力心力未必服气,也就是看着实在是斗不过自己罢了,还有当日他们更多的优势是因为是刘氏宗族,更多人站在他们这一边,可是也有拥护别的姓氏的世家,如今天下毕竟未明,这些人心中火苗也未熄灭,一旦有机会便是熊熊大火,谁不想要这天下至尊的位置!偏生阴氏还嫌给自己添乱不够,怎能让他不厌烦。
“文叔”郭圣通凑近了说道,“你也累了一天了,有我守在这里陪着阴贵人和阳儿,你还是先去休息吧,明日尚有大朝会,我会守在这的,文叔放心”很是心疼的的看着他有些疲惫的面容,柔声劝着。
刘秀看着儿子服下了药没有大事,再看妻子这般心疼自己,心下熨帖,他到底不是孤家寡人,这会想起来妻子还有孕呢,而且还没过三个月,再看看床上“霸道”的三子想到侧殿里奇异的四子,哪里敢让她呆在这里,柔声道“我知你心意,只通儿也不能累着,我还等着咱们的小公主平安出生呢,阳儿看着也没事了,我让人送你回去”
“可是,文叔……”郭圣通自是执意不肯。
“我无事的,听话,明日再叫疆儿和辅儿一起用膳,来人,送皇后回宫”
郭圣通“无法”只得看过刘阳,安慰了阴丽华几句回了长秋宫。刘秀睨着阴丽华,阴丽华本是焦急地望着儿子的,感受到皇帝不善的目光,再看江梅几个跪在那里,马上明了,跪地,“妾恭送娘娘”儿子不能有事,不能有事。
刘阳到底是身体底子好,到了半夜烧退下,刘秀看着无事,又敲打了阴丽华几句,便离了西宫。看着前方的长秋宫,不愿再打扰妻子休息,便自回了寝宫。
躺在床上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真是无能,阿姐还是不知悔改,看来还得和她明着说,何家到底是被谁陷害,南阳霉米之事应该也不简单,如今董宪、庞萌、李宪也相继被俘,太行山以东俱是他的天下,是时候着手准备南下了,只隗嚣依然左右推脱,不肯来投,好生麻烦……迷迷瞪瞪的到了朝会时分,打起精神,又是一天。
大朝会上,又发生了让刘秀气恼之事,马成被弹劾攻下舒县、斩杀李宪之后,屠杀舒县大批平民百姓,搅得江淮等地民怨沸腾。李宪被围数月,粮草殆尽却是拒不投降,马成恼怒,等攻下舒县之时迁怒支持他的百姓,屠城,确有其事。
本来这个史学家讲的比楚汉相争还纷乱百倍的两汉交替时期,这样的屠城或许不算什么,历史上那些坑杀几十万人的将军也没怎么样,可是刘秀素来以宽厚爱民著称,又是正值灾年、百姓本就多有怨怼,刘秀舍着脸皮从豪强世家嘴里抠出来粮食才平了人心,马成却是为了泄愤肆意而为,众人看他立功、心里有数也未敢直言,怕捅出来更麻烦,可是就有二愣子给捅了出来,让刘秀不能装傻,且说的证据确凿、有理有据,又是圣人之言的,刘秀本来心里也是恼他不体上意添乱,这会为给交代,只得处罚马成,暂时上缴了他的将军印,回家思过去了。那些参与的将官也各自受了处罚,明令安抚舒县等地,这倒是又收买了人心,百姓直赞他仁德。只马成看着告他那人,有些阴测测了,景丹、耿弇对望一眼,未做言语。
郭圣通很客气的给很快给阴丽华找了几批各式伺候的奴仆,让人给她送过去,依然由着她挑选,阴丽华自然是怕她安插人手到自己儿子身边,她再冒不起这个险,瞪大了眼睛仔细挑选,郭圣通边看热闹边养胎,喝着汤品看阴丽华耗费心机,她自然放了明显、暗地的钉子,否则反常即为妖了,只不过,真的有用的人早在阴丽华身边了。
刘秀听着手下回报妻子的行动,她到真是不想担干系,看来那次他的误会疑心她还是甚为在意的,哎,不过这样也好,以后新人进宫倒是少了别人陷害的麻烦,想着必须要纳的新人,刘秀敲着书案,绝对不能太聪明的,否则通儿不是她们对手,能生一两个孩子就行。
“禀陛下,臣多日监视邓府,发现邓奉几个妻舅杨氏和孟家人私下来往,书信是杨氏重金收买何家家主身边近身随侍偷了其过往书信按着笔体伪造,邓贺派人藏于运粮队中,但这些主意都是孟氏两位少爷出的,且霉米之事也是他们撺掇的”
刘秀边听边看密报,孟氏,刘玄姻亲,还真是他们这一系所为,“刘赐、刘信可有参与?”
“无”
“很好,把这些证据交予刘随,他知晓如何做”
“喏”
“新训练的人如何了?”刘秀还是经历阴识之事才更加明了情报、暗线们的重要性,加大力度培养暗卫们,他不能当个瞎子由着他们骗不是。
“回陛下,尚需月余方可派任”
刘秀点头,又问了阴识、邓禹家几句,无异常,方挥手让人退下,粮食、何家危机解除,孟氏不能再留了,邓贺,哼,真不像是姐夫家的人,暂且先留着吧,他也要看看邓家如何做。
很快,何家之事尘埃落定,家仆承认受杨氏指使陷害自家主人,杨氏重刑下招认,是报复岑彭所为,与旁人无忧,何家以盗梁论处,躲过了通敌罪,岑彭随后上书请罪,刘秀下诏安抚,杨氏陷害他人自有处罚,这些明面上的也就这样的,可是孟氏却因被爆出私藏大批武器、招兵买马意图不轨被灭族,南阳几周围郡县几户世家都有波及,皇帝仁慈为往下追究。
郭圣通听完,看看手上拿着的“战国策”,咬了下菱唇,刘秀就是刘秀,这么快就能搞定几件事,虽说有她手下的推波助澜,但处置手段和速度还是让郭圣通佩服加嫉妒,她做这么些无非是给刘秀先提个醒,让从豪强出身的他更加明白他们的势力,同时让世家们愈发矛盾重重,反正他们一个个都不是无辜的,谁死都一样,只现在他们和她和刘秀尚算同坐一条船上,她也不会做的太过,刘秀自然也不会,眼下他们尚有共同的敌人。郭圣通翻看着书籍,寻思着很快便是天下三分的形势,而她又该如何做。
五月陇西隗嚣反叛。
作者有话要说:余波是小老百姓,很是不喜欢那些屠城的将军,但哪朝哪代都有
特别注明:不知道怎么抽的,有重复的,修改的话不能比原来的字数少,所以只能明天替换,九十度鞠躬道歉,我真不知道怎么重复的,明天一定替换一万字补偿


☆、67家宴家(22:23)

“将军;虽说这两年灾害不少;无论是朝上还是庶民皆不宽裕;百姓人口又有减少;可一下子合并消减四百余县,其官吏减去十之□,某以为此举过于急切”
邓禹看着心腹幕僚脸色略沉;“陛下诏书已下;不容尔等妄议,长櫂慎言”
“喏,属下逾矩了”
“且我有言在先,私下不谈政事;还望诸公谨记”邓禹少有如此严厉之时;几个人都是连忙称是,随后纷纷退下。
邓禹凝神独坐了许久,趁着灾年裁汰冗员决计是没错,但是一下子这么大刀阔斧,别看精简掉的都是郡县小官之流,但是那些人也是和当地豪强盘根错节的纠缠着,这样做是否真的妥当?可是陛下越来越独断乾坤,政事,对于他们这些统过兵的将领也就是邓禹自己、李通、贾复三个还能说的上几分话,其他将领是不必想得。
陛下多是依仗尚书台,尚书台势力越来越大,它才是皇上真正作出决策和发号施令地方,三公九卿不过听命尔,大司空不复御史大夫的监察之职,御史中丞令御史台,监察百官;复置司隶校尉;扩大其权。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并领一州;权力很大;列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还有地方设的州牧……陛下这是卯足了力气加大皇权了,哎,这臣子也是不好当啊,倒是欧芳强力支持皇上这几次的决定,欧芳……
邓禹沉吟,他似乎越来越的陛下看重的,越来越懂陛下心思了,至于大司空宋弘,既然与陛下有异议,怕是当不久这个大司空了。拿出这几年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