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西游记同人)(西游)沙失时空 >

第65章

(西游记同人)(西游)沙失时空-第65章

小说: (西游记同人)(西游)沙失时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悟空不跪也不拜,冷然道:“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讹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孙悟空冷笑道:“东土众生,愚昧不悟,你不也想要他们供奉膜拜,与他们又有何不同?取了无字经书也罢,东土愚民亦是不知你西天有佛!”
  “悟空休要胡言。”如来无奈摇了摇头,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那二尊者复领四人,到珍楼宝阁之下,避开了孙悟空仍问唐僧要些人事。
  唐僧无物奉承,况前有佛祖之眼,只得让沙织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穷寒路遥,不曾备得人事,这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万望尊者不鄙轻亵,将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谢。只是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
  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看见沙织满脸不忿,恼怒的神情,鄙夷的目光,也不羞不脑,只做了个拈花微笑的动作,目光如炬的迎视着她。
  沙织一怔,被他那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就像被他看透内心的深处,惶惶不安起来。
  阿摊伸指在紫金钵盂上轻轻一弹,似在试试其珍贵,沙织忍不住鄙视道:“这是唐王亲赠,保管是金的。”
  阿摊收起了紫金钵盂,看向她微笑道:“仙子取经后有何打算?”
  沙织一怔:“与你何干!”
  阿摊呵呵一笑:“是要重返神界,还是要入佛门,或是从何而来便回何去!我……可以帮助你。”
  沙织又一怔:“你什么意思?”什么叫从何而来便回何去?他知道些什么?或者是她多想了吗?
  阿摊笑得意味深长:“仙子不妨好好考虑一下,何去何从!自然要记得人事孝敬。”
  沙织懵然无措,直到伽叶进阁检经,一一查与唐僧,唐僧叫道:“徒弟们,你们都好生看看,莫似前番取了无字经。”
  沙织急忙抛却了心思,与他们三人接一卷,看一卷,都是有字的方才收下。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收拾齐整驮在马上,沙织牵了马,唐僧拿了锡杖,才喜喜欢欢,跟着孙悟空到如来处谢恩。                    
作者有话要说:  

  ☆、西天大雷音寺(三)

  唐僧师徒四人进入大雄宝殿,但见如来佛祖高登莲台,早有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金刚、四菩萨、五百尊罗汉、八百比丘僧、大众优婆塞、比丘尼、优婆夷,各天各洞,福地灵山,大小尊者圣僧,该坐的请登宝座,该立的侍立两旁。
  唐僧倒身下拜,如来问道:“阿傩、伽叶,传了多少经卷与他?可一一报数。”
  二尊者一一报了,道:“在藏总经,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与东土圣僧传留大唐。”
  如来闻言点头对唐僧道:“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
  唐僧叩头谢恩,信受奉行,依然对佛祖遍礼三方,承谨归诚,领经而去。
  如来因打发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
  旁边闪过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
  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
  金刚随即赶上唐僧,叫道:“取经的,跟我来!”
  唐僧等俱身轻体健,荡荡飘飘,随着金刚,驾云而起。
  随行腾云驾雾的沙织满心惶惶不安,这与她记忆中的不一样啊,不是还要受封吗?取了经成就唐僧师徒得正果金身,怎么就返回大唐不受封了?
  八金刚既送唐僧回国,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上前走出来启道:“我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
  观音菩萨笑道:“准缴,准缴。”又问道:“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
  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
  菩萨接过难簿目过了一遍,眉头一蹙,急传声道:“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
  即令揭谛,“赶上金刚,还生一难者。”
  这揭谛得令,飞云一驾向东来,赶上八大金刚,传了菩萨旨意。
  八金刚得旨,刷的把风按下,止住云雾,将他师徒,连马与经,坠落下地。
  这师徒正自腾云驾雾,哪里想到还差一难,便被撤了云雾跌了云端,师徒不曾防备,跌跌撞撞落下脚踏了凡地,犹自心惊,云里雾里。
  孙悟空也跳下筋斗云,一把扶住唐僧道:“师父,无事否?可曾跌伤?”一边伸手揽住沙织的腰肢,看着她无声的询问。
  沙织摇摇头,尚未回答,唐僧已经惊奇的问道:“悟空,这是发生何事,我等好好的如何从云上掉下来?”
  这九九八十一还差一难,揭谛和金刚如何敢瞒着他,据实禀告,才敢将他们掷下云端,孙悟空也不点破,只道:“莫管他,且先认认方向,看这是甚么地方。”
  八戒转头四望道:“是这里!是这里!师父,你听听水响水响想是小沙的祖家了,乃流沙河也。”
  沙织一怔,流沙河!这里是流沙河吗?小沙忤逆玉帝被贬下界受苦的流沙河?
  孙悟空也忍不住向她看去,如今的她遮掩不住的娇艳容貌,散发出的却是如莲清雅的气息,和在流沙河再次相逢的妖娆张扬的魅惑完全的不同,不由心中感慨。
  唐僧已经否决了八戒道:“不是,不是,此通天河也,徒弟啊,仔细看在那岸。”
  孙悟空闻言纵身跳起,用手搭凉篷仔细看了,下来道:“师父,此地果是通天河西岸。”
  唐僧笑道:“我记得的,东岸边原有个陈家庄。那年到此,亏你们救了他儿女,深感我们,要造船相送,幸白鼋伏渡。我记得西岸上,四无人烟,这番如何是好?”
  八戒不忿道:“只说凡人会作弊,原来这佛面前的金刚也会作弊。他奉佛旨,教送我们东回,怎么到此半路上就丢下我们?如今岂不进退两难!怎生过去!”
  沙织想了想道:“大师兄,师父前在凌云渡已脱了凡胎,取了经,得了道,应不会落水了,我们都作起摄法,把师父驾过去吧。”
  孙悟空笑嘻嘻道:“驾不去!”唐僧九九八十一还欠一难,合该在此生一难,自是不能驾云过去,他伸手摸摸她的头发道:“莫急,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正说间,忽听得有人叫道:“唐圣僧,唐圣僧!这里来,这里来!”
  四人举头观看,四处无人迹,又没舟船,却是一个大白赖头鼋在岸边探着头叫道:“老师父,我等了你这几年,却才回也?”
  孙悟空看见笑道:“老鼋,向年累你,今岁又得相逢。”
  那老鳖游近前道:“我在此恭候圣僧多时也。”
  孙悟空笑嘻嘻道:“老鼋,你果有接待之心,可上岸来。”
  那鼋即纵身爬上河来,叫把马牵上他身,八戒还蹲在马尾之后,唐僧站在马颈左边,沙织站在右边,他一脚踏着老鼋的项,一脚踏着老鼋的头叫道:“老鼋,好生走稳着。”
  那老鼋蹬开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将他师徒四众,连马五口,驮在身上,径回东岸而来。
  老鼋驮着他们,掀波踏浪,行经多半日,将次天晚,将近东岸,忽然问曰:“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
  原来唐僧师徒四人自到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专心拜佛及参诸佛菩萨圣僧等众,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记得老鼋当年请他询问年寿脱壳成人之法,如今无言可答,却又不敢欺,打诳语,沉吟半晌,不曾回答。
  老鼋即知不曾替问,心里恼怒,却有不敢招惹孙悟空,只是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
  师徒四人落了水,所幸唐僧脱了胎,成了道,不再入水即沉,白马是龙,八戒、沙织俱会水,他们忙着抢回经包书卷,无暇管其他,孙悟空才大发神通,驾筋斗云把唐僧八戒小沙扶驾出水,登上东岸,只是经包、衣服、鞍辔俱湿了。
  方才登岸整理,忽又起一阵狂风,天昏地暗,乌云密布,雷霆霹雳,飞沙走石,鬼哭狼嚎。
  孙悟空急忙让唐僧按住经包,八戒压住经担,沙织牵住白马,他却双手轮起铁棒,当前一站,大显神威左右护持。
  原来那风、雾、雷、电乃是些阴魔幽鬼俱经书作号,欲夺所取之经,劳攘了一夜,直到天明,却才止息。
  唐僧战兢兢的问道:“悟空,这是怎的起?”
  孙悟空笑道:“师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之耳。一则这经是水湿透了,二则是你的正法身压住,雷不能轰,电不能照,雾不能迷,又是老孙轮着铁棒,使纯阳之性,护持住了,及至天明,阳气又盛,所以不能夺去。”
  三人方才省悟,少顷,太阳高照,唐僧教移经于高崖上,开包将经书晒晾。
  沙织看着遍地的经书晒晾在地上,不由得微微叹息一声。
  “叹气为何?”孙悟空忍不住问道。
  “取经之时历尽艰辛,想着好不容易取了经将一路平顺,哪里知道又冒出这些灾难来,大师兄,剩下的路,我们不可以带着师父腾云驾雾回去吗?难道还要一步一步走回大唐?不是已经得了道,脱胎换骨了吗?”
  孙悟空微笑道:“莫急,不怕,马上就好了!很快就过去了!”这一难过了就好了!九九八十一难完结了。
  很快待经卷晒干,师徒四人遂收拾经卷。
  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
  唐僧又气又急又懊悔不已,心疼道:“是我们怠慢了,不曾看顾得!”
  孙悟空笑道:“师父,且看开些,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
  唐僧闻得此言方才释怀,师徒四人收拾了经卷重新放到马匹上,往东而回。
  方才走了不远,远远看到一群人众向他们走来,孙悟空眼睛最亮,急忙道:“师父,是通天河陈清陈澄也,当年老孙和小沙变化他们的儿女去祭祀灵感大王。”
  唐僧停下脚步正犹豫要不要和他们相见,却又顾虑此一见必然要耽误路程,他如今归心似箭,不欲耽搁,乃叹道:“悟空,我们且赶路要紧,不与他们相见吧!”
  话音未了,半空中一阵香风吹起,他们师徒连马已是脚踏云雾腾空而起,八大金刚作起云雾风沙,呼呼往东土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西天大雷音寺(四)

  八大金刚使了第二阵香风,把唐僧师徒四人再次摄起云雾中,呼呼风行,不一日送至东土,渐渐望见长安。
  唐僧看着一十四年离开,不曾回过的故土,心生感慨,更是恨不得马上入朝回见唐王。
  却说那太宗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至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关外起建了望经楼接经,太宗年年亲至其地。
  恰好那一日出驾复到楼上,忽见正西方满天瑞霭,阵阵香风,八大金刚已是送他们至长安上空,停在云雾道:“圣僧,此间乃长安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