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贾蔷的平淡人生 >

第9章

贾蔷的平淡人生-第9章

小说: 贾蔷的平淡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二月里正好是林黛玉进京的时候,贾蔷没见到,以来,林黛玉没来宁国府,二来,就算来了宁国府,贾蔷还躺在床上睡觉呢!贾蔷其实不怎么打算跟林黛玉他们碰面,实在是尴尬,按辈份,贾蔷要低了一辈,然而,他却比贾宝玉还要大上四岁,平常见面,都要喊一声宝二叔,喊林黛玉也得叫一声林姑姑。前两年去荣国府拜年,居然还得了贾宝玉给的红包,分量还不少,实在是太郁闷了。
一连睡了两天,贾蔷饥肠辘辘地醒来,就着酸笋鸡丁喝了两碗碧玉粳米粥,总算舒坦了,接下来,就是等着发榜。
发榜的日子到了,赖大被派去看榜,他虽说年纪大了,但是一向精神足,一大早就跑过去,挤在前面等着发榜。
贾蔷的位置还是很好找的,他的名字就在前面,是第四名。再找一找许平潮的,名次也不算低,在第十七名上。
赖大喜滋滋地回来报喜,当即得了五两银子的赏钱,宁国府也热闹了一把,在门口点了两挂鞭炮。
得了喜报,贾蔷先去看了孙先生,孙先生看着他,笑道:“你这名次其实已经不错了,现在的长安县县令张延昌也是年少得志,喜欢的便是那种锐意进取、文采斐然的文章,你呢,素来文章都是四平八稳的,虽说不符合你的年纪,不过,这样的文章虽然不容易出彩,不过,却也不容易落榜。”
谢过了孙先生,接下来便要去拜见座师了。贾蔷邀了许平潮一起过去,张延昌也是进士出身,如今也不过而立之年,见得贾蔷与许平潮,也是夸奖了一番什么少年英杰之类,看了他们的文章,也觉得这两位院试是没有问题的。加上这两人家世在这里,又是孙文礼孙大人的学生,将来前途无量,如今也算是自己的门生,这可是自己占了便宜。
再过了一个月,又到了府试的时候,流程与县试差不多,这次贾蔷得了个第二,许平潮也得了第七,两家都是欢喜不已。
院试的时候,已经到了六月,天气炎热起来,好在院试只考两场,一场正试,一场覆试。总算没把贾蔷晒成人干。
顺天府的学政是个老翰林,姓周名承安,性子非常古板严谨,据说他做过言官,愣是成天管这管那,管得皇帝都不耐烦了,干脆一脚把他踢进了翰林院做编修,跟故纸堆作伴,然后总算觉得耳朵舒服了很多,于是,换了两个皇帝,他还在翰林院过日子,虽然品级也不算低,可是,翰林院这地方,不来养老,就要发霉,这位周学政被坑害了这么多年,性子一点也没有圆滑,反而更加严厉古板了。
贾蔷院试的文章很得这位周学政喜欢,甚至觉得这等文章,便是去参加乡试也足够了,于是,这位周学政大笔一挥,将贾蔷点做了案首,许平潮的名次也很不错,做了第三,这样的名次,两人成为贡士进国子监已经是铁板钉钉了。等到名次出来,两个人去拜见周学政,周学政看两人这等年纪,不禁大呼英雄出少年,又听说,两人的老师是礼部尚书孙文礼孙先生,当下赞叹,什么叫做名师出高徒啊,这就是典型!倒是让一起过来的几位同年欣羡不已,有个好老师,起码能让人少奋斗十年啊!瞧瞧,人家才十二三岁,都做秀才了!自己做童生还做了几年呢!
  薛家要进京
'收藏此章节' '手机UMD下载' '' 贾蔷考中了秀才,还是案首,贾家全家都是于有荣焉。倒是王夫人,却很是黯然地又想起了贾珠,不免又对贾宝玉耳提面命一番,贾宝玉对此很有些不以为然,虽然在王夫人面前诺诺称是,背地里却说道:“蔷哥儿原来看着还是个风流人物,怎地又做起了禄蠹,好好的哥儿,就要学人蝇营狗苟,实在是可叹可恼!”心里这样想着,对功名更是看不上了。
贾蔷在家里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世交应酬了一番,又和一帮子同年聚了聚,这实在有些尴尬,那些同年都已经是二三十的人了,往往出去聚会,都要请几个清倌唱曲作陪,喝喝酒,写点艳词什么的,陡然多了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你要也这么做,那就是教坏人家小孩子嘛!于是,喝酒变成了喝茶,聚会的地方也不是什么画舫了,只得去了茶楼听人说书,这里面大多数人都是囊中羞涩,有钱的又是俩小孩,总不能叫两小孩出钱,于是,去的地方档次已经是中等偏下了,毕竟长安米贵,钱还是要省着花的。于是,贾蔷和许平潮都很煎熬,茶楼里的茶他们压根入不了口,只好抓些炒瓜子炒花生吃着玩,愣是吃得虚火上升,不得不回去喝了几大碗金银花煎的茶。好在几次过后,几位同年也要回家等着官学开学去上课,各自用功,等待两年后的大比了,贾蔷他们也是松了一口气,回去也不计较茶是泡了几遍水的了,不管怎么样,还是家里的茶好喝啊!
再回去拜见孙先生,孙先生见两人也是很高兴,两个学生都中了秀才,还都是前三名,做老师的也是脸上有光啊,当下勉励一番。又听他们说打算参加两年后的乡试,便要他们学习也不能放松了,乡试不比院试,尤其这顺天府的乡试,天子脚下,最是严格不过。
孙先生看着两个学生,微笑道:“你们过段时间也去进国子监了,到了那里却是要小心为上。毕竟,你们两个身份不同。国子监里的监生多半是勋贵家的子弟,素来不喜读书,最是顽皮捣蛋不过,国子监的先生们对他们也是非常严厉。平潮还好,许家本是书香门第,蔷儿却是不同,贾家乃是军功起家,和那帮子人多半是世交,你可不要和他们混在一起,免得误了前程!”
贾蔷连声称是,他也不乐意跟那些人打交道,一个个浑得很,可以说是五毒俱全,都跟贾珍贾蓉一般的货色,他躲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凑上去。
孙先生又道:“入了国子监,除了旬假,都是要住在那里的,当然,若是你能每日里赶在上课前到也可以回家居住。为师好歹在国子监也兼了个司业的职,每个月也过去上一次课,你们有什么问题不解还可以到我府里来问。为师也是有些薄面,国子监的先生看在为师的面子上也会提点你们一二!虽说国子监的先生大多不得志,脾气也有些不好,不过,他们起码也是进士出身,学问都是好的,你们还是要好生听先生的话,明白吗?”
两人都起身应是,孙先生教了他们好几年,对他们品性也放心,再提点了几句,也就让他们回去了。
贾蔷和许平潮告别之后,就慢悠悠地骑着马往回走,想到再过一段时间就不用回宁国府,可以暂时告别贾珍贾蓉这对混帐父子,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
到了门口,立马门房就凑了过来,接过马缰绳,笑嘻嘻道:“蔷二爷回来啦!”自从许夫人去后,贾蔷在宁国府的身份就有些下降,若不是还有些许夫人给他留下的人,怕是那些人都当贾蔷是那种寄人篱下的穷亲戚了,一个个颇有轻慢之意。尤氏也是斤斤计较的人,虽说当年许夫人留了一万两供贾蔷花销,可是,她总算觉得自己吃了大亏,想着贾蔷少用了,剩下的也就能归自己,因此,除了吃饭都是大厨房上按分例做,要是添菜还得自己花钱,贾蔷虽然是个二爷,身边不过两个大丫环,剩下的二等丫环和三等丫环加起来也不到十个,比起荣国府里的贾宝玉,那是差了起码两个层次,居然跟贾环那个偏房庶子仿佛了,身边小厮也就侍墨一个,也是要充当书童的。等到贾蔷县试中了,这府里面下人立马殷勤起来,每日里二爷、二爷的跟喊祖宗似的,亲热的不行。
贾蔷也懒得跟他们计较,他这些年自己打理许夫人交给自己的产业,大体上也是只进不出的,每年收入都是不菲,两年前,贾蔷已经开始了海上贸易,南洋的宝石香料,高丽的参,倭国的金银,都是利润极高的勾当,贾蔷已经打算再买两条船,扩大贸易了。这么算起来,那一万两真的算不了什么。贾蔷已经吩咐人留意着京城的宅子和城外的庄子,早点买下来装修一番,等到自己分了府,就有地方住。
“二爷回来了!”刚进了院门,就有小丫环看见了,叫道,然后,一堆人都转头过来,赶紧起身,唤道:“二爷回来了!”
贾蔷看着院子里的丫环婆子们似乎正坐在一起说闲话,估计是正谈到兴头上,当下有些好奇,问道:“今儿是不是又有什么新鲜事了,我竟是不知道的,说来听听!”
几个人面面相觑了一阵,都想起贾蔷似乎是不喜欢自己院子里的人说什么闲话的,倒是秋月最是能够察言观色,见贾蔷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真的饶有兴致,便说道:“是听西边府里面说的,好象是西边府里的二太太的娘家姐妹要进京了!”
贾蔷还没反应过来:“二太太的娘家姐妹?”
素心抿嘴一笑:“听说就是嫁了金陵皇商薛家的那个!刚刚送了信来,喜得二太太赏了报信的人五两银子呢!”
一个小丫环脆生生道:“听说金陵薛家可是有钱的很,说是什么珍珠如土金如铁呢!这回上京来,是为了送薛家小姐参加小选的!”
另一个老婆子赶紧说道:“二爷,您可别信她的,要是送薛家小姐参加小选,哪有合家都搬过来的道理啊,听说啊是薛家的大爷犯了事,弄出了人命呢!这不,他们是上京避祸来了!”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事情都说的差不多了,贾蔷终于想起来,这是贾宝玉的那位金玉良缘要到了,啧啧,环肥燕瘦,也不知道那位宝二爷如何取舍啊!
“行了,以后这些事情,关起门来,在咱们院子里可以说说,出了院子门,可不许再多嚼舌头!”贾蔷吩咐道。
几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各自应声称是,也就各自散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李纨发威
'收藏此章节' '手机UMD下载' '' 贾蔷安心待在国子监,虽说国子监的伙食差了点,住宿条件也不行,不过,比上辈子高中大学里住七八个人的集体宿舍,吃学校的大食堂要好很多,念叨了一段时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贾蔷还是坚持了下来。毕竟,国子监里,一大堆的勋贵子弟陪着自己呢。这些勋贵子弟几乎没一个乐意读书的人,一个个经常逃课,跑出去斗鸡走狗,骑马行猎,有几个荒唐的,甚至就在国子监附近置了宅子,养了几个美娇娘,时不时请几个狐朋狗友一起喝酒听戏,很是照顾附近几个青楼戏班的生意。
其中有些人跟贾家关系很近,贾蔷难免要敷衍一番,要不是他不像别人想的那么不通人事,估计还没等他想采花,就被别人采了。想到每次陪席的那些妖娆无比的莺莺燕燕,贾蔷就几乎要抓狂,几次过后,贾蔷对那些邀请就是能推便推了,倒是经常跟别的省来的贡生们一起出去喝喝茶,谈谈经义,吟诗作对,好歹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一晃半年过去,又到了腊月,上了大半个月的课,国子监总是放假了,一帮子学生忙不迭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也有家境贫寒的,为了省点路费和饭钱,还得继续住在国子监宿舍里,好在这里冬天也有些火炭的分例,纵然分例不多,也不至于冻着。贾蔷和许平潮一块,跟几个相熟的同学都打了招呼,然后,令侍墨拿了书本笔墨,自己也披上了一身大毛衣裳,手里抱着个白铜的手炉,出了国子监的门。
天气并不是很好,天上密布着乌压压的云,风向也变了,看这样子是要下雪了,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一般,贾蔷不禁缩了缩脖子。
“蔷二爷,这边!”街口一辆马车停在那里,驾车的车夫扬声唤道。
贾蔷转头看看许平潮:“表哥,你家人还没来接吗?要不,我送你一程吧!”
“不用了,已经来了!”许平潮看到另一辆马车已经得得的过来,眼睛一亮,说道,“对了,表弟,有空一起出去玩啊!”
贾蔷笑道:“行啊,等到下过雪,咱们再约两三个同窗,找个地方,围炉温酒,对雪吟咏,也不失为雅事!”
“那就说定了!”许平潮点点头。
两人道别之后,上了马车,调转马头,各自回去。
哪知道这一约竟是年前都没能实现,回去之后,当晚就下起了大雪,大雪一连下了三四天,等到雪停,长安街道上都积了几尺高的积雪,光清理街道都要花上老长时间,等到清理完积雪,已经到了年关繁忙之时,两个人也没空出门了,只得等到新年的时候再见。
贾蔷很忙,庄子上铺子上的账簿都要送过来给他查看,他现在还住在宁国府,庄子上的出息多数也用不上,多是用来给管事掌柜们发年货,还有就是直接卖掉,进益倒也不少。
贾蔷也不好在宁国府干这些事,毕竟那些管事掌柜的出入难免惹人注意,好在前两个月,手下掌柜的在东城买下了一个宅子,那宅子原本是一个富商的产业,那个富商在京城却是得罪了权贵,混不下去了,不得不低价处理掉了京城的产业,灰溜溜回家了。那宅子虽说远比不上宁荣二府奢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