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贾蔷的平淡人生 >

第53章

贾蔷的平淡人生-第53章

小说: 贾蔷的平淡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春坐月子时候,书房伺候一个丫环借机上了于镜床,那个丫鬟也是有心机有手段,一个月后,竟然诊出来怀孕了,深感自己子嗣艰难于镜一高兴,便许诺说,如果这一胎生下了是男孩,就把那个丫环抬成姨娘。

探春气得差点吃不下饭去,不过,脸上还要装作贤惠大方,给那个丫环重新安排了住处,送到了另一个姨娘杨姨娘那里。

杨姨娘是于镜原配妇人带来通房丫头,长得也好看,当年勾搭了于镜之后,没多久便开脸做了姨娘,她又熟悉自己主子,拿住了她短处,愣是没让那位素来善妒原配夫人抓住任何把柄机会,一直安安稳稳做她姨娘,可惜是,当年那位原配妇人恨极了她,悄悄给她灌下了绝育药,她也不知道,虽然得宠,可是一直没个一儿半女,如今,见到一个三等丫鬟居然马上就要母凭子贵,跟自己平起平坐了,哪里还能坐得住。

那个丫环一向小心谨慎,生怕独子里孩子出了问题,没事连房门都不出,因此,杨姨娘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不过,后来那个丫鬟独子有了七个月时候,因为听说有了身子,要多多走动,否则容易难产。于是,她每日清晨傍晚时候,便会在院子里走两圈。

然后,她在院子里踩到了一滩油迹,摔了一跤,然后小产了。

嫌疑人是杨姨娘,最后,杨姨娘被打发了出去,而那个丫环做了侍妾,不过,那时候,于镜又有了新欢,快要想不起她来了。

后来,探春又生了第二个儿子,被取名为勤,孩子很可爱,就是有些闹,总是粘着探春,一时半会儿见不到探春就哇哇大哭,探春不得不把他时刻带在身边,连喂奶事情也没交给奶娘,自己亲自喂养了。

于镜生意做得很大,探春嫁过来之后,更是从来没为钱事情发过愁,有时候,她会觉得,自己应该感谢王夫人,要不是她想要那么一大笔聘礼,估计,自己命运应该是嫁给一个小地主或者一个没有太大前途读书人,为了点钱财斤斤计较。想到这里,她对于镜风流也就没那么在意了,起码,他不会什么香臭都往家里带。

“母亲,陪勤儿玩,好不好?”二儿子已经会说话会走路了,有些跌跌撞撞地小跑着过来,很是期待地看着探春。

“好!”探春脸上露出了温柔微笑,她抱起了自己幼子,陪他玩着些幼稚游戏。不管怎么样,自己能有两个乖巧可爱儿子,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惜春番外



惜春从小就知道自己在家里并不是很受人喜欢。她明明是宁府小姐,却在荣府和另外两个姐姐住在一起,由老太太教养,虽说别人都说这是因为老太太喜欢孙女才这样做,可是,新春敏感地感觉到其实很多人不是那么待见自己,她非常困惑。

别人都说,她是宁府嫡出小姐,珍大爷胞妹,可是,自她来到荣府之后甚至很少能见到宁府人,这哪里是一家人作态。她后来听奶娘说,因为自己母亲生下她时年纪已经大了,亏损了身子,没多久就去世了。因此,老太太才把她带在了身边抚养。

惜春笃信佛教,她觉得世间一切,必有因果,因为自己出现,母亲去世了,所以宁府人并不是那么欢迎她,因此,她有些难过,但是,并不怨恨。

宁府对她而言,并没有多少意义,顶多是逢年过节时候,和老太太他们一起过去走动一下也就罢了。

荣府人明面上对她这个四姑娘都还算不错,相比较于因为庶出,人又特别好强,总是在自己生母和嫡母之间受气探春,还有一个因为自身懦弱,便是身边奴才都敢拿她不当一回事迎春,惜春生活还是比较舒心。

奶娘她们曾经说过,不管是自己兄长嫂子,甚至是老太太都未必可靠,她想要活舒心,最好还是要靠宁府蔷二爷。蔷二爷虽说不能继承宁府,但是,他知道上进,日后前途无量。加上,蔷二爷又是许夫人养大,势必会看在许夫人面子上照顾她。

可是,惜春还小时候,贾蔷一直忙于读书科考,两人很少见面,即使见面,贾蔷神色也是淡淡,虽说没有恶意,但是,惜春能感觉到他冷淡和疏离。

贾蔷对她并不坏,或者说,他对所有人都不坏,每每年节送礼,姐妹们都会有一份,挑选得都很用心,她并不是特别,这让她总觉得有些委屈。

后来,贾蔷负气分府别居,她便很少能见到他了。毕竟,她是闺阁女儿,而贾蔷已经成年,按照辈分,还是她侄儿。他不是宝玉那样喜欢在内帷厮混人,一向遵守礼法,从不有任何逾矩之举。

惜春一向是个敏感聪慧人,她对两府里事情看得很清楚,别人都当她年纪还小,很多事情并不避讳,她知道很多事情,因此,对那些乱七八糟事情愈发厌倦。

有时候,她看着自己亲人之间勾心斗角,心中便存了一份恐惧之心,或许,自己未来也是如此。

嫁给一个门当户对人,每日里在婆婆面前立规矩,跟婆婆为了些鸡毛蒜皮小事生出芥蒂,要和内宅里姨娘侍妾斗气,容忍自己丈夫种种行为。有时候,她看着宝玉嘴上说着什么怜惜女孩子,却总是跟那些女孩子动手动脚,损了那些女孩子名声,她就觉得又厌恶又好笑。这样宝玉,真与别男子有多少不同吗?

她冷眼看着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明争暗斗,当然,林黛玉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因为,林黛玉太通透,她什么都看得太清楚了,因此,心中格外凄楚,而宝玉却从来不能理解。而薛宝钗足够圆滑和现实,因此,林黛玉争不过她。

后来,贾家终于闹得不可收拾,两府都被抄了,当家男人都获罪被流放了,惜春忽然觉得解脱了,她看着林黛玉与妙玉一起修行,自己也很想剪了头发,做姑子算了,免得再被那些污糟事情弄得烦心。

不过,这个想法刚刚生出,就被遏止了。

原因很可笑,出家是需要度牒,显然,现在这个家不会愿意花上几百两银子给她买一张度牒。

于是,惜春依然只能待在家里。她不能再如同以前那样,可以每日里拿着画笔画画,她每日里只能枯坐在自己小屋里,做着针线活,贴补家用,以前还曾经同情史湘云被自己婶子压着不得不每日里不停地做针线,如今也轮到她了。

后来,探春也出嫁了,嫁是个商户,王夫人为此得了不少聘礼。

素来小心眼尤氏也起了心思,觉得这样也不错。不过,不管怎么样,名义上,惜春仍旧是许夫人女儿,而许家如今可不比贾家,许家在朝堂上为官者可是不少,她不敢得罪许家。

那日,惜春打完了几个蝴蝶绦子,觉得眼睛有些酸痛,便出了自己房门,打算在院子里走两圈,然后,听到尤氏屋子里有人在说话。

“二婶子,像探丫头嫁人家还能有差不多吗?”是尤氏声音。

“怎么会没有呢!”王夫人在一边说道,“而且,惜春丫头可比探丫头还要金贵一些呢,若是说她要结亲,估计能找到比探丫头更好!放心吧,惜春丫头也是在我面前长大,我也不会害她!”

尤氏有些犹豫:“可是,将惜春妹妹嫁给商户,未免太委屈了她!”

王夫人却嗤笑道:“你莫不是担心许家那边?”

尤氏赶紧道:“二婶子,不怕你笑话,侄儿媳妇怕就是这个呢!”

王夫人冷笑道:“别人不知道,咱们还不清楚吗?惜春虽说名义上是故去大嫂子生,可是,说白了,她那位亲娘不过是个小妾罢了!要不是敬大老爷为了成仙,做了糊涂事,让她怀上了孩子,早就被送到庄子上自生自灭去了,哪里还有惜春丫头!说起来,大嫂子后来身子愈发不好了,还不是被气,依我看,许家那边未必待见惜春丫头,你就放心吧!”

……

接下来事情惜春也记不清楚了,她悄悄回了自己房间,蒙着被子哭了一场。这回,她什么都明白了!

什么宁府嫡女,都是骗人,她压根不是太太生,听她们意思,自己生母应该是被自己父亲强迫了,最后怀上了自己,这事应该还是一件丑事,因此,自己得以被寄养在太太名下。真正说起来,自己也是庶出,还比不上探春她们呢!

就在她自暴自弃时候,一直懦弱迎春回来了,她看上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她给惜春找了一个夫家,是工部郎中家三公子刘枫,虽说是庶子,不过也是知道上进,以贾家现在情况,正好也配得上。

迎春已经不是从前连丫鬟婆子都敢欺负木头小姐,她如今在孙家有了两个儿子傍身,将一干不安分侍妾姨娘拿捏得不敢多说,加上前两年她婆婆去世了,更是少了一层顾及,在孙家,虽说不能说是说一不二,但是,很多时候,孙绍组还真得看她脸色行事。

迎春在知道了尤氏打算之后,态度很强硬,言道,贾家已经卖了不止一个女儿了,难不成,还要把惜春也卖了,那还是当初公侯之家吗?她后来说得很刻薄,言道如今贾家,怕不是把自己当作勾栏院了,一家子太太媳妇要做老鸨呢!

说得尤氏面红耳赤,几乎要吐血,最后不得不同意了迎春意见,将惜春许给了刘家。

惜春出嫁时候,嫁妆非常寒酸,虽说老太太给她留了嫁妆银子,可是,尤氏那个性子,并不比一毛不拔铁公鸡强到哪里去,到了她手上钱,哪里是那么容易拿回来。

好在已经出嫁迎春和探春都帮忙添妆,王熙凤也没有小气,作为晚辈贾蔷也很大方,送去了上好酸枝木给她打造了全套家具,还有些缎子和头面,尤氏迫于压力,不得不拿出了一部分分给惜春嫁妆还给了惜春,让惜春嫁妆变得体面了很多。

刘家见惜春还是有不少靠山,也不敢轻慢了她。

惜春嫁过去好几年,才生了一个儿子,总算稳固了自己地位。

刘枫也算体贴,他本性仁厚,即使惜春前几年一直没有消息也没有怪罪她,甚至因为自己受够了作为庶子苦楚,压根没有允许自己身边通房丫头生下孩子。

后来,刘枫中了进士,外放为官,惜春自然带着孩子一起离京去了任上。刘枫资质普通,虽说肯干实事,可是,因为是庶子,家里也很少会花心思给他打点,因此,一连十几年,刘枫依旧没能回京城,只好辗转在外面做着些六七品小官。好在两人都不是不能吃苦人,惜春后来又给刘枫生了一个女儿,已经儿女双全刘枫自觉心满意足,也就不怎么在乎仕途不顺了。

惜春依旧笃信佛祖,她觉得,如果不是佛祖庇佑,她大概只能孤老一生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虽然日子过得并不算富裕,可是,丈夫体贴,儿女都很乖巧聪慧,已是少有福气。

刘枫看到她给佛祖敬香,不禁微微一笑,带着两个孩子上前而去:“夫人,天晚了,一起回去吧!”

惜春转过头来,嫣然一笑:“好,走吧!” 





李诚番外



李诚觉得自己活得时间太久了,久到他几乎要忘记贾蔷模样。

贾蔷刚刚去世时候,他压根不相信贾蔷就这么没了。他依旧在家里摆弄着各种各样玩物,然后,兴冲冲地叫人包起来,坐上马车往贾府跑,到了贾府门口,依旧很是兴奋地对着门房说道:“你们家老爷在哪儿,我新得了个好玩物事,正好让他也开开眼!”

门房弓着身,盯着地面眼睛里带着一些怜悯,他们总是说道:“王爷,您忘了,老太爷前些日子已经去世了!”

“你们这些刁奴,莫不是哄我呢!我记得昨儿个还在这里吃了饭呢!”李诚几乎要暴跳起来。

然后,贾枢可能会匆匆出来,看着李诚在那里热切地打招呼,一边抱怨道:“是小睿儿啊!你也不管管你们家这些刁奴,青天白日,硬说你爹死了!”

贾枢抿着下唇:“李伯父,家父确实已经故去了!”

李诚觉得自己心都空了,似乎有风从他胸中穿过,他僵硬地看着贾枢脸,脸上挤出一丝难看笑容来:“是这样啊!李伯父年纪大了,人也糊涂了!”

贾枢看着李诚蹒跚着转身,身子显得有些佝偻地往前走,眼睛也红了。

李诚在下人搀扶下上了马车,神情木然,他靠在铺着皮毛褥子车厢上,忽然伸手捂住眼睛,笑出声来,笑声悲怆而苦涩,笑了片刻,他放下手,脸上满是泪痕。外面车夫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还要去别地方吗?”

李诚疲惫地合上了眼睛,淡淡地说道:“回王府吧!”

几次之后,终于承认了贾蔷已经死去他便很少出门了。李诚上表辞了自己王位,将王位让给了自己儿子李祈,皇帝那时候年纪也不小了,感念与李诚是自己叔伯中唯一还活着一个,便降旨加恩与安王府,令安王世子李祈依旧承袭亲王之位,不予降爵。

李诚对此并无多少触动,他搬到了城外庄子上去住,那里是他经常和贾蔷私会地方。

梨花树下还埋着当初两人一起酿下梨花酒,可是,如今却没有人陪他共饮了。

李诚长久地待在花园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