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预言师 >

第45章

大唐预言师-第45章

小说: 大唐预言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什么?”夏初瞥了一下嘴,瞪了一眼南华说道,“如果说的太清楚了,我不就是想要死了吗?你以为唐太宗的雄才大略是假的吗?难道要我告诉皇兄说,皇兄啊,qi書網…奇书你儿子一定会想办法干掉你的,这就是因为你当初不孝啊!因为这样,你的儿子能死的都死了,剩下的也不成才,女儿好的没有一个有好命,坏的名声总要给你脸上蒙羞,你儿子最后丢掉了你们李唐的家业,要等到你的重孙杀掉了你的孙女李唐才会重新振兴,然后因为你的重孙抢了他儿子的女人,于是君子之泽,五代而斩,你说说这样子说会怎么样?”夏初瞪着南华说道。

“这样子看起来确实比较糟糕,”南华抓了抓胡子,“难怪那些家伙们只给小人物看相,对大人物看相向来不怎么说坏话的……”

“所以你要知道,”夏初眯了眯眼说道,“这个世界如果不想成为大人物,知道那么多的事情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我目前做好自己的公主的身份就好了。”

南华愁眉苦脸看着夏初继续看着王献之的书法。

第82章 兵者,凶器也

 “呃!”夏初突然扼腕长叹。

“怎么了?”南华从一推王献之的真迹里面抬起头来问道,他正在帮助夏初分析这么一堆字拿到新千年的时候能够值多少钱。

“我居然忘了提醒长孙无垢说让他们长孙家知道持盈定倾的道理了!”夏初一脸痛苦的神情。“居然不能够看着长孙无忌那个大胖子吃瘪,真是很不爽啊!”夏初挥了挥手。

“这个吗?”南华觉得自己脑袋上要冒汗了,这简直是典型的突然起来而噫狂症,不能和夏初平时的状态联系在一起。

“那个,长孙无忌倒霉是等到李治即位之后吧,现在李治都还没有出身呢!”南华抹了抹自己的额头,“何况他还不一定能够出生。”他低声补充道,渴望上一次夏初说的长孙娘娘的身体已经不适合生孩子的话能够被那两个人听了进去。

“但是这个家伙已经马上要升尚书仆射了啊!”夏初皱了皱眉毛,“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见他就不喜欢,房玄龄和杜如晦看起来还算是正常,其他的人不少看起来就不舒服的感觉。”

“女人可怕的敏锐的直觉。”南华喃喃地说道,然后回过神来,指了指桌上的一堆手卷什么的说道,“已经算清楚了,最起码十亿人民币。主要是一次性出现的太多的话,就会不值钱了,所以要是一件一件地卖,拉长时间,那么就是二十亿也有可能啊!”

“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夏初狐疑道,“我怎么觉得放在一起卖比较有震撼力。”

南华嘟了嘟嘴,“放在一起卖,相互之间不是互相卡价吗?反正也是估计着玩,又不可能真的去卖……”

“这个倒是,”夏初点了点头说道,“要不你再帮我估计一下,唐三彩如果拿出去买的话……”

“你已经无聊到了用这种方式来记忆你和过去的联系了吗?”南华拉着胡子说道,还没有等到夏初的反驳就马上从窗子上跳了出去,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敲门声,郑思睿敲着门说道,“姐姐,你有空吗?”

“干什么?”夏初没好气地问道,同时站了起来去开门。

“大消息!”郑思睿那张快要笑烂了的脸出现在了夏初的眼前,“薛延陀、回纥等铁勒十余部背叛颉利而去,颉利追击,结果反而被大败,大家都说是我朝的机会可以出兵突厥了。”

“哈?”夏初惊讶地问道,“这是谁说的?”

“我和哥哥以及庞玉庞将军吃酒的时候听他们说的,”郑思睿兴奋地说道,“哥哥和庞将军都摩拳擦掌准备建立军功呢!皇上想必也想着一血渭河之上的耻辱吧,这次一定要把突厥人打痛。”

“哈,打痛?”夏初露出了怀疑的眼神,接着撇着嘴不屑的看了一下郑思睿,“一天没事干就多读读书,不要整天乱跑着喝酒,然后又喝了酒胡乱说话,你自己说说,朝廷出不出兵是你决定的了的吗?”

“但是姐姐,”郑思睿看着夏初的态度很奇怪,“这个,突厥既然是我们的胸腹大患,那么怎么会不趁他病要他命呢?”

“自己去好好想一想,不要老是跟在别人后面瞎起哄,再说出兵关你什么事情,你这么兴奋?”夏初从头到尾打量了一下郑思睿,看得他发毛。

“嗯,对了,把你最近写的稿子拿给我看看,顺便回去看看史记里面的卫青霍去病传,仔细看一看哦!”夏初说着把郑思睿往外一推,说道,“以后说事情不要这么一惊一乍的,也不要一些事情还没有决定就捕风捉影跑过来说要告诉姐姐什么的,你这是治史的态度吗?话说最近弘文馆在干什么?”

“令狐大人和诸位大人讨论修五代史的事情。”郑思睿老老实实的说道。

“那学到什么没有?”夏初扬声说道。

“这个……”郑思睿开始吱吱唔唔了。

“那么把你写的东西拿给我看看吧。”夏初翻了一下白眼,“看看你一天天在外面跑都记下了什么。”

“姐姐?”郑思睿突然问道,“你真的确定这次朝廷不会出兵吗?”

“我有这么说吗?”夏初反问道,“不过我知道皇上如果要出兵的话,一定会问李靖和李绩两位将军,哥哥和庞玉这两个人说什么都不算,如果这两位将军说不能够打,那么肯定就打不了。”

“哈,是这样啊!”郑思睿若有所悟,退出了门去说道,“好了,姐姐,我写的东西等我修改一下再给你看好了。”

“修改好啊!”夏初低声说道,“好好修改才能够出好作品,不要搞得好像在网上连载一样。”

起初,突厥族风俗淳厚,政令简质疏略。颉利可汗得到汉人赵德言,加以重用,德言恃势专权,大量地改变旧有风俗习惯,政令也变得繁琐苛刻,百姓们大为不满。颉利又信任各胡族人,而疏远突厥本族人,这些胡族人贪得无厌,反复无常,干戈连年不息。又赶上大雪天,雪深达数尺,牲畜多冻死,加以连年饥荒,百姓都饥寒交迫。颉利费用不足,便向各部落征收重税,由此上下离心,怨声载道,各部落多反叛,兵力渐弱。唐朝大臣们议事时多请求乘机出兵,太宗问萧和长孙无忌:“颉利君臣昏庸残暴,必然面临危亡。现在出兵讨伐,则刚刚与突厥订立盟约,师出无名;不出兵,恐怕又要失去机会,怎么办呢?”萧请求出兵。长孙无忌说:“突厥并没有侵我边塞,却要背信弃义、劳民伤财,这不是正义之师的所为。”太宗于是没有出兵。

——《资治通鉴》

太宗皇上召见大将军李靖、李绩和尚书左右仆射萧瑀和长孙无忌,讨论趁着突厥内乱出兵的事情。萧瑀说,这个时候突厥人遭受了大灾,同时依附突厥的部落纷纷反叛,正是出兵的好时间。而李靖和李绩都认为出兵深入突厥境内作战,虽然胜利可以预期,但是自身的损害也会很大,况且出兵之后的后勤消耗等等都不是目前能够承担的起的,而且出兵之后,虽然可以击败突厥,但是其他少数民族可能因此而团结起来对抗大唐。所以不如坚持和突厥人的盟约,这个样子少数民族自身越来越乱,大唐坐收渔人之利。长孙无忌说这正是大唐正义之师所为。萧瑀拜服说这是我考虑不周的地方。于是太宗没有出兵。

——《残隋初唐书》

第83章 玄机

 “我最恨你这样子的人了!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南华对着夏初嚷嚷道,“怎么着你也不能够在这样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时代里面混吃等死啊!你看看你最近都长胖了!”

“哪有?”只听到最后一句话的夏初马上摸向了自己的腰部,接着长舒了一口气,鄙视地看了南华一眼,“你这是嫉妒我,而且现在是唐朝。”

“还是多出去走走吧,”南华一张脸笑得好像一朵绽放的喇叭花,“这个你不是很想看看扬州副都督武士鄩吗?他最近带了女儿正住在京城里面,正好我们可以去看看未来的则天大圣皇帝。”

“一个才几岁的小女孩有什么好看的。”夏初打了一个哈欠说道,“况且现在未来的高宗都还没有出世。”

“那么……”南华并不死心。

“好了,不用了。”夏初摆了摆手说道,“进宫去见我的便宜老爹,算了,受不了那种想说什么都不敢说的氛围;回家去?不想看老头子的那张苦脸,他做不上大官不关我的事;去看长孙皇后,但是又受不了她那种强烈地受的属性;李世民同志就不用说了,见了他的面我就想损他,但是有些话又不好说;弘文馆那帮子老文书他们不许我进去。”夏初耸了耸肩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无可奈可,“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比混此等死更能够适合我的呢?”

“这纯粹是懒惰!”南华愤恨地说道,“你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也难怪你的庄子里面种了什么东西你都不知道。”

“种了什么?”夏初懒洋洋地问道。

“辣椒、番茄、花椒、西红柿、土豆、红薯、西瓜。”南华流利地报出了一大串的植物,“你带来的那些东西都大规模的种植了,还是那个白厚德有头脑,现在有间酒楼的菜啊调料什么的,都能够自给自足了。”

“多么聪明的人啊!”夏初趴在床上说道,“可见当初我的抉择是多么正确,公主府里面缺少的就是这样子的人才,不过,话说我的那个说评书的徒弟最近怎么没有看见?”

“你师兄岐晖请他帮忙去道观培养人才去了。”南华淡淡地说道,“道门缺少能够流利讲完整个封神演义故事的人,所以需要一些专业人士帮帮忙,所以就借着你的名号把他给拉过去了。”

“你看看这件事情我都忘了!”夏初拍了拍自己的头说道,“我的师兄还真是对做这件事情有脑子啊!”

“哈,是这样子的吗?”南华叹了一口气。

“当然是这个样子的,”夏初从床上坐了起来,“梁任公先生说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然后就是一长串的欲新XX,必新小说。同样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师兄的想法很不错,很大胆,就是不知道佛教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想得到了。”

“说的倒是不错,”南华撇了撇嘴,“不过有什么用呢?科学会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南华还没有说完就看到夏初很惊讶地看着自己,然后他自己也感到自己的言论颇为有趣而且和他自身矛盾。

“我最恨这种逻辑解决不了的事情了。”夏初猛地站了起来,走到门前推开门就要往外走。

“你去哪儿?”南华摸着胡子叫道。

“出去散散心,看看需不需要向笛卡尔一样,把自己脑子里面所有装的东西都怀疑一遍,只剩下‘我思故我在’来做这个哲学体系的基础。”夏初没好气地回答道。

公主府里面的仆人大约也习惯了这位公主殿下这种奇怪的作风,居然也能够容忍她能够穿着一般的衣服就直接走出了公主府,什么人也不带,这些仆人和丫鬟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并不因为主人的离去而变得懒散起来,长安里面的传言是:安平公主殿下乃是得道的高女。

南华跟在夏初的身边,拉着她的胳膊说道,“女儿啊,不要走得这么快嘛!”这个时候,夏初已经走到了公主府所在街的路口,南华身穿一身平凡的儒士的素衣长袍,打着头巾,倒是像一个老儒生,夏初穿着有点华丽的衣服站在他身边倒显得他是老管家一般。

“公主殿下肯出门了,真是可喜可贺啊!”南华掐着胡子微微笑道,夏初还给他了一个笑脸,没好气的说道,“我要去买零食吃,好长胖一点。”

“这就不用在意了吧!”南华松开手之后紧紧跟在夏初的身后,“有空还是去看看扬州副都督武士彟殿下吧,他来一趟长安也不容易,更何况小李马上要把他调到利州去了,那可是山沟沟里面哦,下一次见到他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你这只苍蝇!”夏初使劲地白了南华一眼,没好气地继续抬脚就走,南华紧紧跟在她的身后,高呼着,“小姐,小姐,等等我啊!”

周围街上的人看了,也不过以为是某户大户人家的小姐和她家的老奴,大约也不会在意。

过了一会儿,夏初和南华晃到了一条偏僻的街道。夏初看着整条街上最显眼的一扇紧关着的大门,一边吃着炸果子,一边问道“就是这里吗?”

“正是,正是!”南华认真地答道,“公主殿下可以直接亮出身份,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哈?你当我是傻子啊!”夏初不客气的张口说道,正在这个时候,那扇紧闭着的大门突然打开了,扬州副都督武士彟大人带着妻儿老小一家子走了出来,从街的另一边摇摇晃晃走过来一个穿着正规道袍的家伙,留着老长的一把胡子,抓着一只拂尘,等着武家的人一出来几乎是直接地走向武士彟一家人。

“这老头子是谁?”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