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预言师 >

第31章

大唐预言师-第31章

小说: 大唐预言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兀俊彼底疟阄⑿ζ鹄矗淙幻髅髦老某踔皇钦剂嘶巴飞系帽阋耍抢钍烂窕故侨滩蛔】嘈ζ鹄础

“皇兄!”已经走到了门口的夏初突然叫住了秦王殿下说道,“说真的你应该好好想想怎么教育自己的儿子才对,慈航静斋的师仙子没有给你说讲过有因必有果,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法?”

“皇妹多言了。”秦王殿下黑着脸把夏初送出了秦王府。

———————————————————————————————————

青云榜上继续召唤一切能够满足我虚荣心的东西,PK票,点击,推荐,收藏,一个都不能少……

第五十七章 秦王纳谏

 

“岂有此理,”秦王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府上的正殿里面,一边走一边骂道,“这个女人实在是太可气了。”刚刚走进去就看到长孙无忌坐在自己的妻子的身边,长孙无垢正在和自己的哥哥说着话。

“无忌,你来了。”秦王殿下压下了自己的不满,对着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说道,长孙无忌马上站了起来,拱了拱手。

“坐下吧,”李世民挥了挥手,“这个时候还讲什么虚礼,刚才安平公主讲的话你都听见了?”

长孙无忌不客气地接着在长孙无垢的身边坐了下来,他和李世民交情甚笃,又是长孙无垢的哥哥,没有过多的避讳,刚才他就躲在隔壁里间里面听着夏初说的每一句话。

“这位公主殿下不过是代表皇上来游说殿下罢了,”长孙无忌可有可无地说道,但是很快就被长孙无垢拉了一下袖子,“无非是想要殿下好好对待皇上罢了。”长孙无忌没有理会自己的妹妹的示意,接着说道,“不过殿下也该小心一点,这位公主殿下说得不是全无道理的。”

“哦,”李世民转过头来认真地看着长孙无忌,“无忌你也认为说我的儿子以后会……”

“殿下英明当不至于如此。”长孙无忌也知道什么话点到一个地步就对了,“不过殿下把齐王妃留在府里面似乎……”

李世民的脸上稍稍变了变,带着一点点惭愧的神情,不过很快这点惭愧就掩饰在他平静的面容里面了,他偏过头去看着长孙无垢,似乎想知道长孙无忌的话是不是长孙无垢交代说出来的,不过长孙也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样子,淡淡地说道,“哥哥多心了,齐王妃也是杨妹妹的姐妹,由杨妹妹抚慰最是得宜不过了。”

“哦,”长孙无忌装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殿下如此高义,实在是……”

“够了,”李世民终于脸色稍稍变了变,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转换话题说道,“明天进宫,无忌陪我一起去吗?”

“不了,”长孙无忌摸着自己下巴上的胡子说道,“殿下还是一个人去见皇上比较好,皇上对殿下舔犊情深,至于此时国家危难,殿下迫不得已逾矩而杀兄,也是出于对皇上的一片孝心,这些东西还是和皇上私下里说说比较好。按照公主殿下的意思来看,皇上一时还不明白殿下的苦心这也是有的,殿下做事还是不要让皇上过于误会了比较好啊!”

“这个倒是!”李世民点了点头,脸色稍稍好看了一点。

“另外,”长孙无忌说道,“冯立、谢叔方、薛万彻免罪,不过这些人都是直人,既然都出来了,那么只会对于殿下的仁慈感激莫名,一定会誓死效忠。只是剩下了一帮子文臣虽然嘴上说臣服了,但是说不定心里面还怀恨在心,以后会暗暗搞鬼,不得不防。这群人以太子洗马魏征为首……”

“不可不可!”李世民摇了摇头,突然莫名其妙地想起了夏初说的话,接着又想到当初夏初劝李渊不要多杀其他起义的领袖的话,突然感到了一阵恶寒。

“殿下?”长孙无忌愕然了一下之后说道,“我的意思之事把他们抓过来吓一吓而已,殿下你以为呢?

“嗯,我知道了。”李世民觉得自己的脑子里面很是混乱,“无忌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殿下,”长孙无忌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位公主殿下还是早点嫁出去比较好。”

“是吗?”李世民笑了笑,看了看自己的夫人,长孙皇后像是什么都没有听见一样,呆呆地坐在那里,眼神有点涣散,这让李世民又皱了皱眉。

长孙无忌拉着拉自己的妹妹才让她从出神中恢复过来,“殿下,”长孙无垢连忙站了起来,“妾身偶感不适,就不打扰殿下和哥哥商量大事了,妾身先告退了。”长孙站了起来,向着李世民行礼之后慢慢地退了出去,长孙无忌站了起来,扶着自己的妹妹走到了门口,把她交给了问声前来的侍女。

“无垢这是怎么了?”在长孙无忌回过来坐下之后,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

“妹子怀有身孕,想来身体不适也是正常的,这段时间事物颇多,殿下要注意啊!”长孙无忌端起了桌上的茶沉吟着说道。

李世民咳了两声,对着长孙无忌说道,“无忌,那么无垢你就多照看一点,其他事情你多让玄龄和克明多在意一点。”说完这句话之后,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干坐在那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半晌,长孙无忌才站了起来说道,“殿下先休息一会儿吧,想来事情还颇多,说不定晚上玄龄和克明他们还有事情来汇报,殿下也不宜过于劳神。”

“也好。”李世民想了想,点了一下头,刚刚走到门口又突然转过身来说到,“之前和父皇提的庞玉和安平的婚事被安平拒绝了,现在已经不宜再提了,就算是提也要过段时间,无忌你不要……”

“这个我是晓得的。”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庞将军已经和我说过了,他已经没有做驸马的打算了,这个事情当然是延后的。”

“哦?”李世民还颇为惊讶,不过马上其他的事情分了他的心神,他也没有接着问下去,而之事哦了一声就马上向着内宅方向走去了。

长孙无忌跌坐在椅子上好半晌,才重新站了起来,念念叨叨的向着府外走去了。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长孙无忌一边背着《孟子》,一边走出了秦王府,上了自己的马,在侍卫和奴仆的拥护只下,向着自己的家的方向行进着。

————————————————————————————————————

召唤各种票票……=V=!

第五十八章 修史者曰:父慈儿孝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协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事,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出宣敕,众然后定。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仍绝属籍。

——《资治通鉴》司马光

满足一下某些人喜欢看肉麻情节的爱好,我自己吐一个先……再次说一下,我写的东西真的和历史不一样的,我在历史上面其实是一个小白……

————————————————分割线————————————————————

秦王殿下进宫见驾,恸哭于今上之怀,几至昏阙。上曰,“吾儿英勇,可继承朕位,朕为太上,不亦乐乎。”秦王固辞,不受,上固许之,俄而百官上书皆称秦王之贤。上曰,“钟情于山水美人,亦吾愿已!”秦王不得已,仅受领皇太子之位,上又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这是你写的?”夏初看完了自己手上的文稿的最后一段,惊讶得嘴张得大大的,然后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似乎是有点不雅的举动,马上闭上了嘴巴,但是一张脸还是扭曲着,然后用疑惑地眼光看着自己的弟弟郑思睿,“你一个国子监的学生,连进宫的资格都没有,写得好像是自己看见过的一样?”

“这个不是悦哥哥告诉我的吗?”坐在夏初面前的郑思睿一点都不在意自己的姐姐对于文章内容的怀疑,依然很兴奋地说道,“有些东西就是要赶快记下来,免得以后就会忘了。”

“才多大啊,你就在这么想?”夏初白了他一眼之后,把手上的文稿递回给了他,“那么说,秦王殿下已经继承太子的位子了。”

“对对,”对于自己姐姐的问话郑思睿忙不迭地点头,“诏书都已经下来了,安民的公告也贴在城里面了,父亲大人说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姐姐了,让我来看看姐姐的,不过说起来,”郑思睿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情,“姐姐府上的卫兵还真是多啊,要不是我遇见了庞将军,说不定他们还不准我进来呢!”

“哦,这是秦王殿下过分的担心而已。”夏初淡淡地说道,“不过过几天等局势平定了就应该没有什么事情了。”

“姐姐,你应该叫秦王,不对,现在是太子殿下做皇兄的。”郑思睿提醒道,并且还带着颇有不满的语气。

“小崽子,是不是也要我叫你的表字啊?”夏初白了他一眼,“子虑……”

“那算了吧!”郑思睿像是泄了气一样低下了头,喃喃的说道,“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子曾经曰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现在我们两个难养的倒是凑在一起了是不是?”夏初有意逗逗自己的弟弟,这样子说道。

“那个……”郑思睿沉默了好半晌,才低声反驳了,“人家已经成年了。”

“好好,你成年了!”夏初忍不住伸手去拧郑思睿的脸,虽然平时看起来夏初很稳重的样子,但是她的爱好还真是符合她当前的年龄啊,现在的夏初实际上还不满十八周岁。

“姐姐!”郑思睿吓得一下子跳了起来,跳到了一边大声叫道,“人家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哦!”夏初继续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皱着眉头拿起了他放在桌上的手稿问道,“那你写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正是为了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郑思睿说起来还挺了挺胸,以示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大人了,“要像太史公一样做一个名传千古的史官。”郑思睿脸变得绯红地说道。

“太史公最后官至中书令,你能有此志向很好啊!”夏初笑眯眯地说道,但是郑思睿的脸色却更加红了。

汉武帝的时候的中书令称中书谒者,置令与仆射为其长,掌传宣诏命等,但是却是由宦官担任。武德三年的时候李渊复隋炀帝时的内书令为中书令,这个位子现在还是李世民在坐,郑思睿当然听出来了自己的姐姐的调侃的意思在里面。

郑思睿沉默了好一会儿,看到自己的姐姐并没有进一步地表示,又渐渐不安起来,试探性的叫道,“姐姐?”

“怎么了?”夏初翻了翻手上的书稿,没等郑思睿回答就接着问道,“你是不是一直在写这个东西。”

“是啊!”谈到自己的作品,郑思睿马上兴奋起来,站起来激动地说道,“其实我一直在搜集资料准备从大业年开始写,一直写到……写到……写到我死。”郑思睿最后才憋出来这么一句话,然后还偷偷看自己姐姐的脸色。

“很好啊!有志向,童言无忌。”夏初笑了笑说道,不过马上就变了脸,突然伸手揪住了自己弟弟的耳朵,“你一直在写怎么我一直不知道,现在才给我看,之前的呢?”

“不要啊,姐姐。”郑思睿嗤着牙随着夏初的手不断地跳着,“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不是怕你们笑话我吗?这都是我偷偷写的,连父亲母亲都还不知道呢!”

“哦,那怎么先给姐姐拿来看了?”夏初松开了手,任由郑思睿揉着耳朵,她自己把手稿在桌上铺平放好。

“这个,你当时不是在场吗?”郑思睿一边揉耳朵一边说道,“这个,我觉得你肯定知道之前的事情,也正好看看我写得对不对,只听悦哥哥的好像不够。”

“大哥也知道你在写这个东西吗?”夏初很惊讶地问道。

“没有,”郑思睿摇摇头说道,“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