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预言师 >

第20章

大唐预言师-第20章

小说: 大唐预言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随随便便动了国家的基石呢?且不说国家现在未定,就是国家定了,那些太子秦王手下的署官也未必答应,心甘情愿地看着对方如此如此的,可见就是知道了天命,朕也是毫无办法啊!也难怪郑姑娘不愿意具体告诉朕到底谁能够坐上皇位,不然,朕反而更加担心。”

“皇上洪德,太子和秦王想必是明白殿下苦心的。”裴寂只好安慰刚刚在夏初那里受了打击的高祖。“不过殿下也亦早下决断,自秦王攻破洛阳,破王世充窦建德之后,威望日盛,又受封天策上将,自组天策府,文史馆,招贤纳士,日后就是太子即位恐怕也是尾大不掉,陛下一早做决断,莫到了最后骨肉相残……”

高祖默然了半天,说了一句,“好了,我知道了。”

裴寂抹了抹自己头上的汗,接着又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道,“皇上仁德,但切不可以妇人之仁,秦王军中威望甚高,麾下猛将如云,太子殿下就是继了位也难免皇位不稳,所以殿下在位之时,不可以不削弱秦王,增厚太子,不然到了最后难免兄弟骨肉不得保全。”

“好了好了,”李渊走到裴寂的面前,拍着他的肩膀把他扶了起来,“这是朕的不对。”

“微臣绝无指责皇上的意思。”裴寂惶恐地摇了头辩解道。

“知道了!”李渊拍了拍裴寂的肩膀,“秦王有大功于社稷,不得不厚赏,太子并无失德,也不可以违礼制而废之,朕也很头痛啊!只是诸多宗亲并无多少能征善战之辈,只有道宗和孝恭可以稍稍独当一面,朕真是……好了,暂且不说这个。朕和你说说其他的事情,郑蓉儿说苑君章麾下进攻代州不利之后必思内附,你看看这有多少可能?”

“这个,”裴寂抹干净了自己脸上的泪水后回答道,“臣想这也是极有可能的,苑君章麾下俱是汉人,思慕故土和突厥人本来就不太和,再加上旧主刘武周宋金刚都是被突厥人杀死的,麾下的人想要投诚于我朝也是极有可能的。”

“嗯,那就好,这件事情宜早作准备,到时候多多派人去说服苑君章和高满政,即使是让他们不和也是好的。”李渊点了点头。

“是的,微臣一定早作准备。”裴寂躬身回答道。

“另外……”李渊摸了摸胡子,“既然郑蓉儿不愿意嫁给几位皇子,那么等到进攻代州的苑君章投诚之后,你就帮我说说我愿意收她为义女,封公主,这样子也免得朝廷里面的人说闲话。”

“皇上……这个……”裴寂露出了为难的神情,“这个似乎是过于大胆了。”

“你没有看到!”李渊摆了摆手,“现在这位郑小姐说什么话都没有用,当时不代表将来说什么话都没有用,你知道岐晖为什么眼巴巴地给我写信让他进京吗?”

“不知道!”裴寂老实地摇了摇头,“岐观主乃是附和皇上起义的大功臣,而且‘应接圣君’并‘斋醮有验’之功。想要进京大可直接来了就是了,皇上您也不会猜忌怪罪,不知道岐观主为什么这个样子。”

“岐晖的弟子写的《封神演义》你看过吗?”高祖问道。

裴寂愣了一下,接着抬起了头,“皇上的意思是……”

“朕的紫金光禄大夫大人怕是对于民间的三教排名不满,这下子看到了兴盛道家的希望了罢,看他的口气巴不得承认说这个郑蓉儿是天仙的徒弟了。”

“皇上!”裴寂惊叹到,“这可是大事情啊!”

“所以朕才要封郑姑娘为公主!”李渊面色坦然地说道,“太子信儒,秦王偏佛,我老子之子孙居然不信祖先传下来的大道了吗?”

“皇上圣明!”裴寂拱手说道。

“嗯!”李渊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就先不要说出去了,等到进攻代州之围解了之后就以郑蓉儿有言者之功和朕怀恋平阳公主的名义封郑姑娘为公主,一并升郑晟为太常寺卿,升他的儿子郑思悦为昭武校尉入皇宫禁卫吧!”

“是,陛下。”裴寂虽然觉得这对于郑家过于恩宠了,但是也没有反对。

李渊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希望朕这么做算是顺应了天意了。”这句话让裴寂颇为摸不着头脑,但是还是忍住了没有询问。

第三十七章 名可名,非常名

 召唤PK票

———————————————————————————————————

大唐武德六年六月,苑君章高满政进攻代州不果,在李唐使者的劝降下,苑君章军队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以高满政为首,主张杀尽突厥以归李唐;另一派以苑君章的谋士郭子威为首,主张依靠突厥,观天下之变。这个时候,辅公祏在江淮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朔州,这些谋士的脑子里面还怀着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但是高满政是铁心不愿意给突厥人卖命了,而且苑君章的汉人部下们大约也是这样子的心思,这就让高满政很得军心的支持。随即高满政就发动军变,准备逼迫苑君章接受礼堂的条件降唐,但是苑君章大约是害怕突厥人报复的原因,硬是不答应,带着自己的少数死硬派部下夜逃投奔突厥人去了。高满政带着朔州城投降了李唐,被委为朔州总管,封荣国公。消息传来,朝野轰动。当然,并不是指这是一件多么伟大了不起的事情,而是说明了夏初的预言是多么的准确。不少优秀的人才虽然预见了此战必胜,但是谁也不敢信誓旦旦地说昔日刘武周的部下一定会投降,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高满政杀了随军的突厥人,并且带着朔州投降了。这就意味着这位将军彻彻底底地和突厥人决裂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后面就是李唐。于是高祖皇上下令:封赏有功之臣,这里面最奇怪的就是郑蓉儿被皇上收为养女,赐姓李,名夏初,封安平公主。郑晟郑子光升为太常寺卿加紫金光禄大夫,郑思悦被升为昭武校尉入守皇宫,皇上对于郑家的恩宠让人感到惊异,虽然之前有流言说皇上有意让郑蓉儿成为太子的姬妾,但是很明显,现在这个李夏初已经成为安平公主,那么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在成为任何一个皇子的姬妾了。

而此刻被敕封的安平公主殿下则住在长安城最有名的道观咸宜观,紫金光禄大夫,楼台观观主岐晖歧平定道长亲自登门拜访,公主殿下当时正在道观里为李唐的北方和南方的战事祈福,于是岐观主也在咸宜观设坛斋醮,同时和公主殿下商量修改《封神演义》的事情。这时已经得到了高祖皇上同意的了,同时,高祖皇上对于安平公主殿下预测的突厥人会马上进犯朔州感到很不安,因此让公主殿下在道观祈福,调派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驰援朔州,防备突厥南下,同时把秦王和齐王两个人同时希望带领兵马北上的请求压了下去。

“公主殿下似乎对于北方的战事不是很放心啊!”和夏初一起吃饭的岐晖看到夏初板着脸不高兴的样子,揣测着说道,“听说公主殿下以为李高迁将军不能够率兵,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有吗?”夏初一边挑着菜一边说道,现在她的身份是公主,不能够随便自己做饭了,好在有间酒楼的厨师培养得不错,白厚德调了两个厨娘到公主的身边专门给她做饭。同时因为夏初被封为公主的原因,原来时时刻刻都注意着想要到她酒店挖人的人在瞬间都消失掉了,这倒是省掉了白厚德掌柜的很多麻烦。不过夏初比较在意的是自己的名义上的父母改变了对于自己的态度,连带着郑晟面对着自己的时候都要行礼,这让她很不习惯。“打仗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觉得突然之间有些事情变了很多,有点不习惯,比如说要把皇上叫做父皇,还要把太子、秦王、齐王殿下叫做皇兄,连带着我的父亲大人都不敢跟我大声说话了,这个世界还真是奇妙啊!”夏初苦笑了一声。

岐晖一边优雅地吃着桌上的好菜,一边自己在肚子里面好笑,“公主殿下得到了仙人的传承,皇上重视也是应该的,我道门中兴的希望可全在公主身上啊!”

“哦,是吗?我这个妖女可不敢当此大任啊!我可是南华老道的徒弟,妖道张角的师妹啊!”夏初戏谑地说道,同时对着自己身边的侍女说道,“凤儿,去打一瓶葡萄酒来给道长。”

“谁人敢这么乱说!”岐晖马上放下了筷子,轻轻拍了拍桌子,在听了到葡萄酒之后马上就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是那些和尚散布的谣言,岂有此理,这些和尚居然敢乱写乱说,还敢污蔑我教祖师,那个法琳写的什么《佛陀弘法记》,居然公开宣扬说老君和孔圣人都是他们佛门菩萨转世,这不是欺我中土无人吗?我尚在人间一日绝不容忍这等胡人妄言乱语。”岐晖一边说一边看向夏初,注意这个公主的神情。

由于夏初奇特的爱好,主要是因为古代实在是太闷了,而夏初有没有什么心思去捕猎男色,所干的事情无非是写写小说,让后找人编成评书在自己的酒楼说出来,接着就是数钱了。在白仲欢讲过了河东狮吼以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之后,夏初终于把目光投到了《三国演义》上面了,白仲欢开始在有间酒楼连载评讲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改编的《三国演义》了。有人因此而受了启发,就向高祖汇报说夏初自己说自己的师傅是南华真人,不就是三国里面给了张氏三兄弟天书的老道吗?可见夏初也不过就是一个妖女,必为国家之害。虽然高祖狠狠处罚了进言的人,但是民间还是有种种传言,直到高祖封了夏初做公主,大家才消停下来,认为身为大唐国的公主怎么也不会危害大唐国了吧。这种想法,还真是幼稚呢!

“和尚的说法有关我什么事情?”夏初撇了撇嘴,“岐道长想要振兴道门还是想一点其他的方法吧,佛门在民间劝解百姓容忍向善,深得皇上欣慰。道长一心想着要让皇上灭佛,到时候天下的百姓怎么看皇上?道门子弟一天在观里面炼丹打坐,吃用都是皇家的赏赐,见了百姓趾高气扬,哪有佛门的和尚谦虚谨慎?道门不兴,道长还是自己找找责任好了。”

“这个……”岐晖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这个时候凤儿已经拿了一小瓶葡萄酒,恭恭敬敬地跪着放在放在岐晖的面前,说道,“观主请用!”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退到了一边。

“那么,公主以为该怎么办呢?”岐晖小心地问道。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观主!”夏初白了他一眼,“仔细学学人家佛家是怎么做的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提到和尚就恼火,一点平常心都没,修道是这么修的吗?”

“这个,多谢公主殿下指教,其实我这次来一方面是皇上命我设坛祈福,另一方面则主要是想请公主殿下帮忙,振我道家,兴我道门。”岐晖把葡萄酒小心地倒在翡翠杯里面,说道。

“你弟子写得《封神演义》很不错的,”夏初说道,“看起来比我写的还要丰富得多呢!”

“这个……”岐晖又颇为尴尬了,打了个哈哈说道,“老道也是为了道门之兴,公主就不要在意了,这个,我不是来和您商量了吗?”说着岐晖又对着凤儿挥了挥手,凤儿看了夏初一眼,夏初点点头,凤儿才走出门去,然后关上了门,岐晖把自己的桌子向前搬了搬,稍稍靠近了安平公主一点,低声说道,“公主殿下可能不知道,长安城里面传您是妖女的话,都是那群和尚干的,背后就是慈航静斋,这群和尚借着这件事情想要打击我整个道门,若不是皇上封您为公主他们绝不干休。皇上让您进观祈福也是为了您好,这件事情的背后……”

“行了,说到这里就不要说了。”夏初挥了挥手,“岐观主,牵到这种事情里面可不好,我们可都是方外之人啊,而且你要看到有很多前车之鉴的,你想要道门昌盛还是想要留下千古的污名啊?”

岐晖眼神一颤,看着夏初半天,终于说了一句,“公主殿下高明!”

高明吗?夏初自己在心里面鄙视了一下对方,其实我只是怕麻烦而已,阴谋诡计多累啊!人世间最厉害的还是阳谋。

第三十八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夏初被封为公主不仅仅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甚至于高祖皇上的几个儿子也料不到自己突然之间就多出来了一个妹妹,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刚要想和自己的妹妹见面的时候,高祖又是一道圣旨,着李夏初进咸宜寺为北方战事祈福,因为夏初的功绩就是‘斋醮有验’之功。同时岐晖岐观主也公开宣布夏初的身份就是上应天命,辅佑李唐的。这种说法说然并不是让所有人接受,但是还是表明了高祖皇上的决心不可动摇。这让郑晟很惶恐,不知不觉之间,郑家突然站在了风尖浪口之上了,这也让他越发的小心并且严厉约束自己的家人,身为太常寺卿的郑晟先生开始越发的稳重,但是对于自己的女儿遭到皇上喜爱这种事情郑先生并不觉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