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雄图 >

第115章

三国雄图-第115章

小说: 三国雄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力量,这是忍术之所以无坚不摧的真正原因。”司马徽道。

    “父亲,司马懿为了逃避曹操的征用,在曹操眼线的监视下,居然能装病长达七年。这么说,司马懿是我们当中精神忍术最高之人了。”司马芝脸色极不自然,语气发酸道。

    司马徽赞赏地看着司马芝,由于灯光昏暗,没有注意到司马芝脸色的变化,满意道:“然也。众所周知,曹操乃狼虎之主,伴他如伴虎。在这七年里曹操的密探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司马懿犹如处在龙潭虎穴,竟能从容应对,全身而退安然无恙。你想想,一般执行任务的忍者死士最多能潜伏三天,已经是极限。而司马懿竟然能忍长达七年,真不愧为‘忍者神龟’之称号,八段上忍之修为!”

    “什么?!司马懿也是八段上忍?”司马芝惊讶得跳了起来,目瞪口呆,木然而立。

    司马徽见儿子反应如此之大,不由眉头皱了一皱,抚须叹道:“组织里还有许多的秘密,以前都没有跟你讲,是怕打击你的积极性。如今卫继事件让我隐隐感到,危机在消无声息地逼近。既然谈到了司马懿,今天就悉数告诉你了吧。”

    “好吧。”司马芝神情凝重,沉声应道。

    “我们的手下都以为吾是组织的创始人,其实不然。真正的创始人是吾父、你的祖父,曾任颍川太守司马儁元异公。我们司马家族能成为颍川的名门望族,他居功至伟。年轻时,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一异人为师。据说,此异人乃鬼谷子流派之传人,在鬼谷武功流派的基础上创建了忍术。父亲尽得其包括忍术在内的真传,利用颍川太守之便利,迅速扩充壮大家族势力。同时,秘密创建忍者死士组织,作为家族的秘密武装,为将来谋取天下先行布局,积攒力量。”

    “本来父亲属意让吾家主、首忍一肩挑的,但为了平衡与大哥司马防的关系,避免出现内耗损害家族利益,便定下一个规矩。就是家主、首忍分设,交叉任职,互相牵制,两权分立,各主内外。就是司马防担任首忍兼副家主,主外;吾担任家主兼次忍,主内。五年轮换一次。现在到了第三个任期了。本来轮到吾担任家主兼次忍主内的,但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吾就跟大哥商量,家族内部的事情暂时由他主持,外面忍者死士组织的事情由我负责打理。这些内部高层的核心机密是不给外人知道的。”司马徽道。

    (码字很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

201章 家族机密(三)() 
夜还是那么黑,夜色还是那么深沉。

    司马芝神色严峻,幽幽道:“祖父的设计固然好,让家主、首忍互相制衡,不让一个人独揽大权。但也有弊端,也就是权力和力量分散,分割成两个权力中心。心思各异的两人会为了最高权力起了争端,最终兄弟阋墙刀兵相见鱼死网破。诸如江东的孙策和孙权。”

    司马徽露出了狰狞的神情,恶狠狠道:“真的到了那一天,如果大哥还是不知进退,休怪吾心狠手辣了。毕竟,吾在荆州隐居十多年,为三方尽归司马氏做了最好的布局。可以说,吾为家族作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司马芝抚掌大笑道:“父亲大人,这才是雄主应有的气度和魄力。干大事者,必须心狠手辣,那怕他是你的兄弟,挡了家族的王业,也要毫不犹豫地清除。到时,天下尽归司马氏,父亲您居功至伟。”

    司马徽叹道:“吾料曹操父子早晚篡汉,之后刘备、孙权也会相继自立,三国鼎力而足之日,便是三国混战之时。但三国的人才消耗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估计有三、四十年,吾怕是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这时,赵云打着手势,让隐象到外面把风。因为该听的他都让他听了,赵云感觉到,司马氏父子接下去的话就不该隐象听了。

    打发隐象走后,赵云继续屏息窃听。

    司马徽继续道:“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按照兵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规律,吾估计曹操、曹丕、曹睿三代而衰。无论是司马懿,还是你司马芝坐上家主、首忍这二者合一的宝座,如果能熬到曹睿死去,第四代弱主当政,估计诸夏侯曹功勋都死光,宿将也殆尽了。届时,就该我们司马氏真正大显身手,大展雄风了。”

    司马芝沉声道:“父亲,你放心吧。吾一定努力坐上那把交椅,不让你失望。”

    “好!我儿有志气。做人就要当仁不让!”司马徽展颜一笑,击案叫好。

    然而,司马徽的神情很快黯淡下来,道:“不是我儿不够优秀,而是司马懿确实太强了,强得变态。除了武功稍有不如你外,其精神忍耐力已步入天下一流之境界,忍术忍功已不在我之下。简直就是绝忍枭雄!”

    “儿啊,加上这司马懿足智多谋,心机深沉,心狠手辣,喜怒不形于色,如今已进阶八段上忍,直逼九段。而你才是七段。你知道,我们组织重在智谋,以智领战,用智统力。我是怕你武功有余,而智谋不逮,到时候怕非其对手啊。”

    司马芝脸色一红,眼睛里掠过一丝杀机,道:“父亲,我会努力的。以后我用更多的时间研读兵书,多向您和桓范”学习韬略,打打杀杀的事情就交由步练影、樱井空、绝影、惊风、冷雨他们吧。”

    “这就对了。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见到危机了吧。只要吾在世,司马懿定然飞不出吾之手掌心,就怕吾百年之后无人能制之啊。故而,你必须争分夺秒,尽快赶上司马懿。在吾咽气之日前接班,不给他有可乘之机。”司马徽道。

    “是。父亲。”司马芝支吾道:“孩儿有一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们是父子,有什么不能讲的。有话就说,何必吞吞吐吐呢?”司马徽嗔怪道。

    “我们家族势力无比强大,你的智谋筹划海内无双,忍者死士天下无敌,何不把曹操父子及其得力干将一举消灭,取而代之,不是更省心省力吗?何必苦苦等待呢?”

    司马徽怒火中烧,沉声道:“子华,刚刚说你比不上司马懿的忍功耐性,果不其然。以后千万不能有如此想法。就算你杀了曹操、曹丕,谁会听你的,难道你杀完全部的文武大臣。只怕到那时,曹氏老部下群起攻之,司马氏就会灰飞烟灭。你要切记,杀戮换不来人心和天下。除了得民心者得天下一途,还有一条,就是要赢得众多大臣将军的支持。”

    “你知道吗?大自然中有一种小昆虫,叫寄生蜂,它们从来不自己养育后代,而是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让孵化的幼虫取食害虫体内的组织。如今曹操就是用这一招,慢慢把大汉的肌体吃光,准备破壳而出了。我们司马氏就学曹操寄生成虫、鸠占鹊巢这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司马徽意味深长道。

    在房顶上的赵云心头巨震,暗叹司马徽够阴狠够毒辣。

    司马芝沉吟不语,良久,才缓缓道:“父亲所言极是,吾如同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这才是万无一失之道。”

    “这样才对啊。如果在黄巾之乱时,乘乱而起,不失为一个好时机,但那时你祖父和我都没有这个胆量,只有采取这种万无一失的办法了。”司马徽叹道。

    司马芝眉头一挑,突然想起一事,道:“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荆州方面派出了一个宣抚团,成员有糜竺、刘禅、赵云、向朗等,前来当阳****慰问。”

    “啊。”司马徽一听来了兴趣,皱眉道:“这是一般之惯例。糜竺只会做生意,投奔刘备百无一用,也只能做一些迎来送往、抛头露面、接待慰问之事。刘禅就是刘备的傻儿子,呆头呆脑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向朗是我的学生,以吏治行政文学藏书见长。余者皆不足虑。唯有这个赵云是个非凡的人物。”

    司马芝笑道:“父亲多虑了。赵云也不过一介武夫,被刘备用之看家护院和保镖而已。不值一提。”

    司马徽摆了摆手,道:“子华之言缪也,切不可轻敌。以吾观之,刘备手下人才不多,但个个皆非凡品,文臣有诸葛亮、庞统、廖立、彭羕、刘巴、向朗、马良等,名将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陈到等。其中,真正可以为帅统领全军的只有赵云一人而已。其文武全才,沉着冷静,雄才大略,忠心耿耿,足智多谋。”

    司马芝错愕道:“难道卧龙、凤雏也比不上他?!”

    (码字很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

202章 居心叵测() 
夜深露重,夜色愈浓。

    司马徽笑了笑,抚须道:“然也!诸葛亮样样皆通,天下王佐奇才,长于治国理政,乃安邦定国之行政良才,如用之为丞相,国家必定兴旺发达。然其性格谨小慎微,瞻前顾后,不敢弄险。须知兵凶战危,战机一纵既逝,四平八稳的哪里能取得胜利。故而其并不适合领兵打仗,盖因将略应变,非其所长欤!一句话,就是治戎为长,将略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庞统虽然也是奇才,行军打仗敢出奇招,兵行险着,但是性急暴躁,急功近利。关羽、张飞虽然是万人敌,但关羽孤傲,凌上恤下;张飞暴躁,敬士凌下。此二人迟早败亡。关、张及其他余者皆可为一方大将,唯有赵云可以为帅。但吾料刘备未必能重用他。”

    司马徽、司马芝父子却毫无倦意,聊得越来越兴奋。赵云对他们的话题也是越来越感兴趣。

    “这是为何呢?”司马芝好奇反问道。

    “当今天下是世家大族之天下,决定天下形势的不是普通的民众,而是代表民众的世家大族。世家大族的向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雄主的成败,刘备也不能免俗。赵云虽然有天纵之才,但出身平凡,毫无根基,加上性格淡泊,为人正直,公正无私,不屑于溜须拍马。自然不为性格粗豪、大开大合的刘备所喜。”司马徽侃侃而谈。

    “那么,当初父亲为何向刘备大力推荐诸葛亮呢?”司马芝讶然道。

    “那时,曹操一统北方,势力大增,兵锋正盛。便想趁胜追击,出动大军直逼荆州,一统天下。刘表惊吓过度,一病不起,两个儿子为继位问题起了内讧,驻扎新野的刘备被受排斥,无力回天,忧心忡忡。天下形势岌岌可危,如无断然举措,荆州乃至江东必将被曹操大军席卷一空,曹操就一统天下,天下太平。再无我们司马家族的用武之地,几百年的努力将毁于一旦,付诸东流了。”

    “司马氏的命运已经和荆州、江东的命运仿佛栓在了一起。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吾急中生智,决定放出卧龙、凤雏两位旷世奇才,力挽狂澜。卧龙志比天高,每自比管仲、乐毅,总想干一番大事业。但天下竟然没有合适他实现理想的雄主。投曹操,但曹操谋士如雨,猛将若云,并无他多少施展才能的空间,最多官至太守,这肯定满足不了他的勃勃野心。投孙权,孙权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更兼有旷世奇才周瑜。不甘人下的诸葛亮怎会屈居末位。”

    “故吾便利用刘备求贤若渴之迫切心情,先行说动诸葛亮,说天下唯有刘备能给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必将流芳百世,青史留名。早就胸有成竹的诸葛亮,思来想去,同意了吾之意见,拜请我找机会向刘备举荐。他自己精心准备《隆中对》,然后三番五次故意不与刘备相见,坐地起价,待价而沽。让求贤若渴、急病乱投医的刘备更加急不可耐,非得之而后快。接下去就是三顾茅庐,巧对隆中,如鱼得水,火烧新野。”

    “曹操大军压境,刘表被吓死,刘综不战而降。势单力孤的刘备被迫弃新野,带着十万百姓直奔江夏,被曹纯的虎豹骑大败于当阳。好不容易才侥幸逃到汉津口,被刘琦水军接走。于是刘备、孔明便决定联孙抗曹。为了促成孙刘联盟,合力战败曹操,让天下按我们的图谋,形成鼎足之势。吾又设法说服庞统投奔孙权。令吾始料不及的是,孙权见庞统生得丑陋,竟然不悦不予重用,打发其到周瑜帐下做了个小小的功曹。庞统大怒之下,便与诸葛亮合计,一起合力推动构建联盟,并假意投向曹操,献上连环计。最后,孙刘两家合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曹操狼狈逃回北方,三足鼎立格局初显。周瑜、诸葛亮、庞统也就一战成名,成就了以少胜多的千古佳话,从此声名大噪,威震天下。”

    司马芝听得津津有味,大赞道:“父亲只是动了动嘴,用了两个徒弟,便把三位雄主、天下形势玩弄于股掌之间,让曹操之勃勃野心和毕生理想变成了南柯一梦!挥手之间,千古赤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