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6章

善战之宋-第6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如果辽国要有所行动,必定会切掉大宋的后勤补给,

    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粮草就有军心,这粮草必定是决定这次战役结果的最重要结果。对方的主帅肯定将大宋的粮草考虑进去了,那么

    “曹坚,我们还有多少匹马。”

    曹坚正好奇的在一旁看着王靖坐在运粮车上对着地图比划着奇怪的手势,张靖一问,他顿时征了一下。

    “大人,除了拉车的应该还有十几匹吧,怎么了?”

    “你去检查一下,不要把拉车的马栓太紧,绳套尽量放松些,这些马可能以后用得上。”

    看到曹坚还在犹豫,王靖轻巧的跳下粮车,走到曹坚身边小声的说“运粮车可能要被偷袭,准备马是方便以后跑路,我现在去查看一下物资,还有,这件事不要告诉别人,以免被人误解蛊惑军心”

    王靖轻轻的拍了一下曹坚肩膀,转身走了,留下后者一个人在风中独自凌乱。

    运辆后勤队在二十万大宋军队的后面,前面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彼此之间穿插了无数的斥候作为策应,这么大的平原,辽国军队要想从三路大军的间隙中插过根本就不现实,但王靖却说有可能要被偷袭,难道说这又是他开的一个玩笑。

    营帐内

    寿春郡王赵祯用手托着下巴仔细看着地图,在他旁边潘春静静的站着,

    “潘春,以现在的速度,后勤队最多十天就会抵达寰州,我军现在粮草储备怎么样?还够维持大军多久?”

    潘春低着头恭敬的回答“殿下,听说之前护送粮草的军队是从皇城司北大营抽调出来的,我这就去把之前负责的军需官叫来。”

    “恩,你去问问,粮草补给乃事关我宋军头等大事,这负责军需的人到底是什么来历,本王这段时间也没有看到有人进行过盘点和汇报,也太不负责任了,莫不是酒囊饭袋之辈。”

    “是,殿下。”潘春转身退出了营帐。

    “豹子,哈哈,这次是我通杀,快拿钱拿钱。”潘春才走到军需官军帐外,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阵大笑声。

    潘春撩开帐帘发现里面的场景立刻勃然大怒,狭窄的军帐中,中间放着一个简易的赌台,周围围满了军士。

    现在在北征如此重要的时候,在军中居然还有人胆敢聚众赌博。

    看到潘春突然进来,原本人声鼎沸的营帐立刻鸦雀无声。

    潘春沉声道“你们这里谁是军需官。”

    这时,有人用手偷偷的指了指还在把赌桌上的银子往兜里揣的王靖,后者两只衣兜涨鼓鼓的,看来这次收获不小。

    “你就是军需官?”潘春眼里露出凌厉之色,掌握大宋二十万将士生命寄养的后勤队,军需官竟然如此稚嫩,难道大宋的将军们已经无视这种世家捞战功的行为了么。

    王靖紧紧捂住自己的钱袋,尴尬的笑着。

    “从现在开始,我宣布,你已经不是军需官了,你等候军法处处理吧。”潘春冷笑一声。

    潘春说完,就发现营帐内一片宁静,气氛显得有些怪异,这些士兵正在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二个身强体壮的大汉正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用身体堵住了门口。

    一个士兵小心翼翼的问“这位兄弟,我想问一下,你这么咋呼,你爹妈知道么?你到底是干什么滴啊?连个军职都没有,来这里扯什么犊子啊。”

    潘春一楞,“我是寿春郡王身边的人,我代表着寿春郡王。”

    士兵们一阵哄堂大笑,还有一个士兵捂住了肚子,笑的眼角泪水都流了出来。

    “哥们,我家就在商都皇宫边上住,我能说皇宫就是我的不?”

    一位士兵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轻轻的拍着胸口“诶亚我去,刚才吓死老子了,看这哥们派头,我还以为这是那位厢都指挥使大人进来了呢”

    “哥们,俺最佩服你这种人,没权,还特能装比”一个士兵拍着潘春的肩膀,满脸赞许之色。

    “哥们,你讨厌我们关我们屁事啊,说得好像你喜欢我们就能升华我们的人生似的”

    说话间,几位将手指关节捏的嘎嘎作响的士兵狞笑着向潘春缓慢围了过去,

    “你们要干什么?”潘春神情一阵紧张。

    王靖从后面善良的走了出来,“大家不要冲动,不要打死就行了。”

    “啊,救命啊!”

    “md,敢惹我们第五都的人,再吃老子一拳。”

    “啊!”

    帐篷内传出一声重击物体的闷声,

    “叫声还挺惨,这是想博取老子同情心咋滴?弟兄们,给老子捂住嘴!”

    “殿下,事情就是这么个情况,第五营的人和那个军需官如此藐视军纪,请殿下裁决。”潘春站在寿春郡王赵祯面前,悲愤的说。

    赵祯仔细端详了潘春一阵,只见潘春脸色红润除了表情痛苦并无外伤,有些奇怪,“你是说这些士兵围着你打了半个时辰?”

    “何止半个时辰,在下感觉仿佛度过了一个世纪,殿下,你也知道我潘春只能出谋划策,身体根本就不经打啊,你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可是我没看到外伤啊,按照道理来讲,不可能一点淤青都没有吧。”

    “殿下,这些士兵太阴险了,他们打人专挑疼的地方打,外表根本看不出来伤,其实我受的是内伤”

    “好了潘春,你先在这坐一下,一会我会让随军郎中看看,来人,把那个军需官给本王带上来。”

第10章 你跟着我吧() 
接到寿春郡王的命令,张靖跟随着侍卫进入了营帐。

    王靖一进入营帐,便发现了坐在一边表情痛苦的潘春,看到王靖出现,潘春的目光立刻充满了仇恨。

    “郡王殿下,您找下官有事?”王靖并没有理会一旁的潘春,仿佛没有看到他一样。

    赵祯看到军需官竟然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军官,显然很惊奇,“你就是那个军需官?”

    “回殿下,在下是北征军后勤部队军需官,原隶属于皇城司北大营三军第六营第五都,都头。”

    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头,就当上了军都指挥使级别的军需官,寿春郡王赵祯脸色有些不好看。

    “你看看他,这是不是你的杰作。”赵祯用手指了指潘春问王靖。

    “这个人?看着很熟悉,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潘春一听到王靖这话,立刻跳了起来,“什么好像哪里见过,我和你一刻钟前就见过,还装什么糊涂啊你,殿下,就是他指使人打的我,哎哟”,这一起身又牵扯到伤处,潘春痛苦的捂住伤处吃力的坐了回去。

    王靖很惊讶的看着他,“咦,这就奇怪了,我们又不认识,我干嘛要指使人打你?”

    “你聚众赌博,你公然违抗军令,你玩忽职守”

    “等等,你先别说了,寿春郡王殿下,我可以问他几个问题么?”王靖目光投向赵祯,后者点了点头。

    “你这厮”

    “我叫潘春”

    “好吧,你这厮潘春,敢问你说我聚众赌博,你有证人没有。”

    “和你赌博的都是你一伙的,他们当然不承认了。”

    “那好我在问你,你凭什么说我违抗军令?”

    “因为你聚众赌博,我罢免你的职务,你不听从,所以你们才要打我”

    潘春冷冷的说道。

    王靖看了一眼寿春郡王赵祯,“敢问殿下,这潘春,在军中可有品阶?”

    赵祯摇了摇头。

    “可有职务?”

    赵祯又再次摇了摇头,“不过,潘春虽然没有军阶和职务,但是却一直跟着我,替我下达命令。”

    “好吧,寿春郡王殿下,若一个在军中没有品阶和职务的人,来到本都头兼任军需官的面前,告诉我我已经被他罢免了,那么,下官是应该听他的呢,还是将他当做个疯子拿下?”

    “这个”赵祯犹豫了,张靖说的话没有错,若是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是谁的人,就可以把一个堂堂大宋军官拿下,那大宋军队早就乱了套了。

    “郡王殿下”

    王靖忽然眼含着热泪,“还有,这潘春说我玩忽职守,那更是对卑职的侮辱,卑职自担任军需官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克己为公,恪尽职守从不敢懈怠”

    赵祯打断了张靖的话“等等,你说你恪尽职守,车队每天的物资可有清点?”

    “当然”

    “哼”赵祯冷笑了一声,“你莫要欺我,千人之辎,点半刻,万人之辎,点半辰,供二十万人的辎重,最起码要清点大半天才是,这些天我在后勤队,就没看到有人清点过,你还敢诳我?”

    “在殿下面前,卑职怎敢说假话,倘若殿下不信的话,可以随卑职再次清点一边物资可好?”

    长长的辎重车队前

    寿春郡王赵祯、潘春、王靖几人站在旁边,不一会几名库管主簿匆匆赶到,张靖先上前一步,说道。

    “各位主簿大人,请清点一下各位所辖辎重。”

    “还要清点?这早晨不是刚刚清点过了么?”

    王靖看了一眼赵祯,也不解释,说道:“早晨是早晨,现在是现在,开始吧。”

    “燕麦一十万斤,薏米五十万斤,大豆十九万斤,盐巴五千斤”随着主簿的声音,几位库管主簿开始清点数量,大概过了一刻钟后不久,主簿念完了所有物品的名称,而几乎是同时,清点工作也结束了。

    “帐物相符,清点完毕!”

    赵祯愣了一下,怎么会这么快?

    这时张靖恭恭敬敬的将几本账册呈到了赵祯面前,“寿春郡王殿下,请看下是否存有纰漏。”

    账本上科目罗列,数目清晰,并没有涂改,而厚厚的那几本账册,就算是大宋最优秀的军需官在这里,至少也需要二到三个时辰才能完成的工作。

    赵祯大惊,他真的没想到这个少年军需官,竟然真人不露相,经过他处理的账册,效率竟然提高了好几倍。

    显然这是一个人才啊。

    “你叫什么名字”

    “下官王靖。”

    “好,你能不能告诉本王,这些你是如何做到的?”

    看到寿春郡王赵祯仍心存疑惑,王靖又从他手里拿回账本,

    “敢问殿下,帐本最重要的是什么?”王靖并没有直接说原因,而是反问了一句。

    “当然是记帐啊”赵祯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这简直就是常识问题。

    “不对。”。王靖摇了摇头,“记帐只是做法,但绝对不是目的,记帐的目的是提高效率!”

    “卑职来之时,观军中帐簿,发现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一直都跟用物资的发放时间如此做记录,将所有辎重的帐都放到一起盘点,这的确不会出现任何的错误,但却是造成效率慢的原因,卑职认为一定要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分开,一定要将数量大的和数量小的分开,同类和不同类的分开”,

    “我看过那些账本,都是把小麦和瓷器、盐巴和衣物、兵器和蔬菜这些不同类的东西放在了一起,这样就造成了清点繁琐。”

    “实际上,卑职认为,做帐簿其实很简单,内容不需要更改,只需要改变它们的排序,同时,依据物品类别可以分为粮草和辅助品二大类,而辅助品又可以分为常用和不常用两类”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卑职每天负责清点辎重只需要一刻钟,可能时间很短,没有被殿下注意到,所以会让殿下误认为卑职并没有进行辎重清点,所以,卑职”王靖瞥了一眼旁边的潘美,说道,“并没有玩忽职守。”

    “哦?”

    寿春郡王赵祯仔细的看着王靖,打量了很久,转身对旁边的人说:“给张靖记上一功,赏金五十两!其他人退下。”他看了一眼王靖,“你留下。”

    一直以来,赵祯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对周围之人奉行的是君子之道,生怕引起二位皇兄的猜忌,而稍微有些能力和势力的人才全部都被大皇子赵佑,和四皇子信王赵祉招揽,没有人愿意依附这个没有势力的寿春郡王,现在宋朝朝中大皇子赵佑和大皇子赵佑争夺太子越来越激烈。

    在内心深处,那种潜意识的危机感始终在赵祯心头挥之不去。

    赵祯是一个连和自己的父皇都亲近很少的皇子,他的母宸妃李氏虽然是宋真宗最喜欢的妃子,但出身却只是一个宫女,身份有些低微,是宋真宗一次酒后乱德所致,而现在章穆皇后则有二个儿子,一个是大皇子隆王赵佑,另一个是四皇子信王赵祉,都不敢轻易得罪。

    更何况,有传闻说宋真宗之所以子嗣稀少,曾经有几个皇子出生后不久就夭折,和那个章穆皇后有很大关系,赵祯的存在只是她没有想到的一个意外而已。

    表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