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34章

善战之宋-第34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停下来。”

    耶律奥古终于受不了了,很快马车停了下来,在众目睽睽下,她捂住小腹缓缓走下马车。

    耶律奥古看了一脸周围的那些士兵脸色瞬间变得通红,她觉得自己的喉咙好像被堵住了,无法开口。

    一时间整支使者队伍竟然就这么在旷野外停了下来。

    已经到前面的王靖策马调转了马头,远远看到耶律奥古紧紧皱着的眉头,目光最终停留在了她一直轻轻捂着的小腹,略微思索便猜到了个七八分,他轻巧的跳下了马,将缰绳替给旁边的士兵,走到耶律奥古面前恭敬的说道“公主,在下有一事相商,请跟我来。”

    看着耶律奥古脸色迟疑还在犹豫不决,王靖索性抓住了她的手腕,毫不顾忌的牵着她的手,朝附近的一处山凹走去。

    “嘤”

    耶律奥古差一点尖叫出来,她从小养尊处优,从来没被任何男人碰到过身体,既然害羞又恼怒,但腹部传来的剧痛又让她不得不跟随着这个男子。

    在一干人等的注目礼中,耶律奥古躲在王靖的身后离开了众人,那满脸通红的样子,到有些像还没过门羞涩的小媳妇。

    山凹上,耶律奥古系好裙带,又整理了一下头发,看到王靖背对着自己,任山风吹过带动衣衫沙沙做响,身形依旧纹丝不动,心生没来由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

    要知道,正是和他的相遇,才改变了耶律奥古的命运,说到底她还真是应该好好谢谢他,耶律奥古略微犹豫了下,便上前想开口道谢。

    好像是听到了脚步声,王靖转过身来,笑道“你在车上忍了很久?”

    耶律奥古脸色一红,顿时怔了一下,失声问道,“你怎么知道你,你刚才看了。”

    “没”,听到王靖的回答她刚悬上去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王靖云淡风轻的补充了一句“我只是听到了。”

    落日余辉温柔地挥洒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蒿草如波浪般来回摆动,夜幕渐渐降临,身后那雁门关雄伟的轮廓早已经消失,王靖带的使者团像一条缓缓蠕动的长蛇般行进着,此时他们已经通过雁门关来到了漠北草原,只需要再过几天,便可到达燕云十六州的应州,与前来迎接耶律奥古的辽国军队汇合,再略微休整一下,就可以向辽国五京进发了。

    使者团中已经有人提前去应州通报,派人来迎接。

第57章 应州沦陷() 
自从那次尴尬以后,耶律奥古每次用眼睛瞥到王靖,就觉得感觉到满脸通红羞愧难当,有时,也会偶尔会从帘缝后看看外边,静静的看着王靖和其他人谈笑风生,外面吹进来的带有草籽的气息让她格外亲切,时间过得好快,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够到达自己的母国——辽国了。

    耶律川,你是否安好。

    夕阳下古城墙依旧显得那么古朴,那斑斑暗红的城石,是早已干涸风的血迹,城墙上大宋的龙旗已经被摘下,换上了黑色的西夏旗。

    不久前,这里刚刚结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西夏大将慕容城率领五万人从的山麓开辟了一条栈道,出现在寰州和朔州,没有经过什么抵抗就占领了这两个州,而后又兵发应州,仅仅五千守军的应州在艰难抵抗了半个月后终于沦陷。

    城墙下的士兵尸体早已被拖走,至于大宋那些被俘虏的受伤士兵,不少在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一个又一个在痛苦中呻吟着死去。

    王靖他们却对此毫不知情,仍旧风尘仆仆的往这里赶。

    应州城外二十里,萧挞凛率领的辽国军队就驻扎在这里,是辽景宗特意派来迎回耶律奥古的。

    营地内一排排整齐的毡房,以及一列列在营盘范围内有条不絮的巡逻队,和散慢的宋军相比强德得不是一星半点,在辽国将领中也属前列的萧挞凛治军能力可见一斑。

    “萧将军,下官有一句话想问,既然我们这次前来迎接公主,虽然应州城已经被西夏占领,为什么您执意不肯进入应州城休整呢?我们和西夏也算是友军啊。”说话的是蒙拉,他是萧挞凛手下一名军都指挥使。

    “蒙拉,你难道忘记了我们辽国还和宋朝签订了和平协议了么?我可不想让人误以为我大辽撕毁盟约。”

    蒙拉犹豫了一下,“那我们现在的友军到底是西夏还是宋朝?”

    萧挞凛冷笑了一声,“当然都不是了,更何况和西夏在一起那是在与虎谋皮,他们这次想要拿下燕云十六州,倘若以后发展壮大对我大辽也是极具威胁,若不是他们许诺景宗陛下同意送我大辽几十万石粮食,陛下又怎么能够默许他们这次占领燕云十六州呢?”

    “至于大宋,待我辽国恢复元气以后,就要看陛下的想法了,不过燕云十六州肯定是要先夺回来的。”

    “可是,末将还有一个疑虑,为什么西夏要舍近求远来到这里夺取应州呢,直接攻打庆州、代州不是更好?”

    庆州和代州是西夏与大宋之间的腹地,必经之路,这次西夏挥师进攻大宋,却并没有直接进攻宋境而是选择雁门关外开战。

    “这正是西夏王拓跋德明的高明之处,慕容城率领几万军队攻打燕云十六州,是想要吸引宋朝的注意力,而西夏真正的主力却仍然在等待时机,倘若宋军不出关,那么正好,慕容城就可以攻占燕云十六州,遏制住宋朝和我大辽的咽喉,无论怎样,对西夏都极为有利。”

    “可是,倘若宋朝像当初对待我们辽国那样,不去理会燕云十六州的西夏兵,而是转而进攻西夏呢?”

    “呵呵,倘若宋朝军队真的有如此魄力,那么西夏和吐蕃诸部早就不存在了,别忘记了,当初宋朝为了防止五代十国的动乱再次发生,防范将领诸侯黄袍加身,制定的国策可是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萧挞凛微笑着说道,自成都府王小波李顺的农民起义建立大蜀政权被平定,表面上看对大宋版图没有任何影响,但却影响到了宋朝的国策,朝堂许多大臣都认为稳定内部安定比收复燕云十六州更为重要,所以把主要经历用到内部的治理上而把对辽国的态度转为守式,对其他地区也抱有不争不抢的态度。

    而且宋朝军队兵权和调动权都集中在宋真宗手中,就算是宋朝将领发现了其中状况,想要及时的调领军队,也必须要经过汴京的同意。

    这也是为何辽国铁骑屡屡冒犯中原地区,但却很少遇到宋军的最主要原因——只要他们不进攻宋朝重镇,他们就不会遭遇到宋军主力,而且就算遭遇到也不怕,因为他们知道对方的将领只能调动本部军队,不能调动其他州郡的兵力来协防。

    等京师下来旨意的时候,这些辽国铁骑早就跑的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经萧挞凛一番解释,蒙拉这才恍然大悟,难道在他印象当中的宋军给人的感觉极为死板,并不是宋朝军队战斗力不行,而且束缚他们的条条框框太多。

    “不过你要记住,”萧挞凛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蒙拉,“蒙拉,永远不要小瞧宋朝军队,窝阔里那次不就是因为过于骄纵,在代州摆出攻城姿态,准备威慑唬对面的宋军,但却没想到却被当时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继业抓住了空子,夜里率兵从其他城门出城,把他和二万多骑兵给一窝端掉了。”

    “宋朝不缺少英勇善战的军士,只是缺少能带领羊群的狮子罢了。”

    不出萧挞凛所料,应州城内,慕容城脸色铁青,前面一群西夏将领老老实实的站在,谁都不敢多话,

    应州城一役,他本来以为应州城远离大宋腹地,仅为孤城一座,应该很轻松的就能够占领,没想到打了半个多月,付出了一万五千多人的代价才最终攻了下来,而且还是因为对方守城的物资和箭支全部用完,失去了守城的优势。

    为了拿下应州城,西夏还战死了一个厢指挥使,八个军指挥使,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慕容城仍旧余怒未消。

    此时他正把军官们都召集在一起,布置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一位斥候匆匆赶来,“将军,刚才宋朝有人来,说是自己是大宋使者团的,来人已经被抓起来了,经过审问那个人已经交代了,说这支使者团大约有五百多人,是来护送耶律奥古公主回辽国的。”

第58章 意外() 
慕容城皱了皱眉头,城外那个萧挞凛已经说明了,他这次是来接耶律奥古公主回辽国的,明显说的就是这支大宋使者团。

    他看了一眼在自己旁边坐的拓跋赫,后者一脸阴沉,和他父亲西夏王拓跋德明相比,没有任何的宽容心,反而多了很多戾气。

    “拓跋赫殿下,您怎么看?”

    拓跋赫冷哼了一声“当然是把他们全部杀了,难不成还要抓起来养着不成,我们这次可没有带多少粮食”

    慕容城好像已经习惯了拓跋赫的语气,拓拔赫是西夏王储,因此对于拓跋赫他只能恭敬有加,但若是换做一个人这样的态度对他,呵呵。

    “李言昊”

    “末将在”

    “你亲自率领五千骑兵,除了那个辽国公主,不可放过一人。”

    “是,将军”。李言昊点了一下头,然后转身离开。

    李言昊是慕容城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作战风格沉着冷静,行军颇有章法,深得慕容城的信任。

    城门缓缓打开,三年前大宋北征军的唯一硕果,如今却落入了西夏军手里。

    五千西夏骑兵从城门口鱼贯而出,像一股奔腾的洪流杀了出去。

    “听,那是什么声音?”说话的是一位叫王诺石的都头,他的叔父是汴京城的一位大臣,这次能来到使者团也是托了关系的。

    虽然他能够当上都头和他叔父也有一点点关系,但是王诺石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自幼饱读史书,尤其是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等等更是背的滚瓜烂熟,当上这个都头对他来讲简直是太屈才了,只要加以时日,必成为国之重器,天策良将。

    他现在所缺少的仅仅是一个机会而已。

    此时王诺石伏在地上,将耳朵贴紧地面,皱着眉头细细分辨着地面传来的震动,

    “声音是从应州方向传来的呃至少三千以上骑兵”王诺石听了一会,然后起身,拍拍手中的尘土一脸沉静的说,“看来应州知府很重视我们啊。”

    王靖一愣,“你刚才说什么呢,再说一遍。”

    “王大人,我是从应州城方向来了至少三千以上骑兵。”王诺石有些得意,他知道面前的这位王靖就是三年前在清河战役中立下大功的那个传说中的军需官,但是他好像连伏地听声这种最基本的技巧都没有掌握,从这点上看,就远远不如自己。

    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贴在地上听来自远方骑兵的数量,那几乎是必备的技能,据说,汉朝大将军卫青,凭借感受地面的震动,能够辨识五万人以上的骑兵误差在千匹以内,那才是真正的高手。

    而眼前的这位清河战役攻城竟然连这种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王诺石暗自感叹着,若是当初自己在清河,可能立功这种事情就轮不到这位王靖大人了。

    “王都头,看你气色如此从容,可是对来犯之敌已经有所对策了?”王靖很奇怪的问道。

    “要什么对策?”

    王诺石笑了,眼前的这位王靖大人也太草木皆兵了,一点胆识都没有,这可是燕云十六州,而且是宋军控制的应州地界。

    王诺石有些鄙夷的看着王靖,“王大人,您是不是多虑了,这骑兵可是来自应州城方向,如果下官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来迎接我们这支使团的啊。”

    “你的意思是你并没有什么对策对付这些骑兵了?”

    王靖并没有回答陈继的话,而是再次确认问了一句。

    “没有啊,迎接我们的,我们还要什么对策啊。”陈继被王靖弄得一头雾水。

    他的话音未落,王靖那边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跃上了战马,同时调转马头,“大声对周围军士们喊道“敌袭,敌袭,快撤,快点撤退”

    “王大人,你说清楚,凭什么对方就是敌军啊,你能听出来?”王诺石死死拽住王靖的马头,一脸的不服气。

    “你傻啊,我们大宋的军队基本全部都是步兵,你听说过应州城有过几千骑兵吗?”

    王诺石听到这话的时候,王靖策马已经跑出去好几百米了。

    此时清河畔的平原上正上演着这样一幕,几百名大宋骑兵在前面跑,几千名西夏骑兵在后面追,由于王靖比较警觉发现得早,所以两方的距离还比较远。

    耶律奥古和她随性的二位侍女也早就由马车被换乘了马匹,不过这次大宋使团这边的士兵因为都是由汴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