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18章

善战之宋-第18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靖沉思片刻,“现在到没什么来钱快的方法,为今之计也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赵祯一脸惊喜:“什么办法?”

    “去问问那个老鸨有没有处男权拍卖什么的实不相瞒在下至今为止还是一个处男。”

    赵祯:“”

    赵祯“好,我去问问。”

    王靖:“”

第28章 王记酒铺() 
在寿春郡王赵祯还在琢磨如何说服张靖替他买单的时候,成都府附近的郡县却出现了一些颇为奇怪的人,他们打着张记的旗号,大量收购着粮食,然后悄悄的运回成都府。

    同时,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几辆不起眼的车拉着山中常见的略白色的石头缓慢的往回赶着。

    “这堆是石英砂,恩,那个是钾化石,恩,把这个芒硝先放到一旁,纯碱这些不要让它沾上水,你们都记住了啊,别搞混了。”张靖指挥着曹坚身后的那些士兵,后面还有十几车满载着淡白色矿石的马车。

    看着王靖往回拉这些成都府路遍地都是的矿石,那些蛮夷族人一脸不解,难道这个汉民买不到蛮夷族的盔甲武器,准备自己打造么?这是不是疯了?问题是这也不是打造盔甲武器的矿石了。

    此时的王靖也顾不上身后的指指点点,他带领着一帮士兵在一个小院里神神秘秘的捣鼓着,命人把这些矿石加入一些,就在小本上记录了一下,很奇怪的是,没几天的功夫,那种淡白色矿石的熔渣之中竟然偶尔会出现一点亮晶晶的透明状物品,闪闪晶晶,如同水晶一般,而后来透明状物品越来越多。

    曾经有个蛮夷族人偷偷的从废弃堆里拿了一个透明的球球,稍微一碰,就碎掉了。

    这是要干什么?不但蛮夷族人们产生了疑问,赵祯和曹坚等人也大惑不解。

    硬度完全和玄铁不能比,这样的材质这怎么能制造兵器?

    但王靖不管这些,仍然命令曹坚继续按他的命令去做。

    拉矿石的车还是和以前一样,从矿山上拉回矿石,卸下,再继续拉。

    半个月后,就当所有人都已经对王靖的行为失去兴趣的时候,这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矿石中在张靖的指挥下,经过通红坩埚内冷却以后的液体竟然变成了一块块透明的晶体。

    所有人都惊叹了,王靖竟然可以从这些常见的石头中锻造出一块不会融化的冰。

    神奇的还在后面,王靖又捣鼓了几天,终于可以把这个冰璃做成任意的形状,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来印象中的没有错,在石英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材料,经过加热提炼就会产生一种坚硬的透明物体——玻璃。

    赵祯闻讯赶来,见多识广的他,看到王靖手中的晶体,眼神之中颇为惊讶“王靖,你竟然会做琉璃?”

    “殿下,您再仔细看看。”王靖微微一笑。

    “呃”赵祯一脸疑问,目光再次放在王靖手中那块晶体,稍后,立刻不顾形象的大吼大叫了起来,

    “天啊,这不是普通的琉璃这是上等的不不应该说这是极品的琉璃才对啊王大人快告诉本王,你到底是什么做到的。”

    “苍天有眼,本王欠老鸨的那些钱这下终于可以还清了,哈哈哈”

    王靖:“”

    在王靖印象当中宋朝就已经有琉璃存在了,只不过工艺并不先进,纯度也不够,但价格却绝对不菲。

    王靖虽然不知道各种材料的配比,但却知道琉璃的成分,这些天的尝试就是为了能够找出琉璃的最佳比例,而现在经过无数次试验制造出来的琉璃,其品质已经远远的超过的现在琉璃制造工艺,整块琉璃晶体几乎杂质,如寒冰一般晶莹剔透。

    就叫它冰璃吧。

    下一步,可以开始酿酒了。

    在王靖记忆之中,其实也就只能找到这样几种工艺简单的,比宋朝先进一些的东西,酿酒也是其中之一,索性都试试也好。

    前段时间王靖发现,宋朝的酒都是粮食经自然发酵,然后被制成酒曲,接着发酵成酒,再经过滤,得到的酒液。

    这样方法酿制出来的酒纯度太低,而且酒液里夹杂着一股子酒糟的异味。

    宋朝好酒和劣势酒的区别只有二点,一是过滤次数多少,另一个就是酿酒材质不一样,最著名的流香酒,是采用数十种材料酿制而成,不但异味少,还有一股淡淡的幽香。

    但无论如何都不如后来最先进的青花馏法相比,青花馏法的最起码要求,就是需要有分流器,分流器就需要用到冰璃,除了冰璃,其他的材质都无法达到青花馏法适宜的温度。

    这也是王靖为什么一定要先制造出来冰璃的原因,宋朝这个年代,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秦淮歌姬也罢,无不以酒为乐,越是高档的场所越是少不了好酒,一旦酿造出了绝世好酒,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当一滴滴散发浓郁酒香的酒液从分馏管中流出来时,王靖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银子正在朝自己招手。

    成都府

    一间临街的商铺悄悄的挂上了牌子,上面歪歪扭扭的写了四个大字“王记酒铺”。

    这个新开的小酒铺的产量非常少,一天大概只有几百斤,但这些酒和宋朝的酒完全不一样,不但气味香醇浓厚,纯度也比较高,从瓶子里倒在杯子中,出来的液体竟然会给人一种黏稠的感觉。

    更为不同的是,这家小酒铺里面用来装酒的不是瓮坛,而是一些造型奇特而又精美的透明琉璃瓶,从瓶子外能够很清晰的看到了瓶里的酒液,而里面的液体也因琉璃瓶的颜色而不同,有淡蓝色的、有粉红色的、浅黄色的

    甚至还有一些酒液本身就带有不同的色泽,那是张靖特意用几种成都府路特有的药草浆果酿制而成,用来提高酒的品质。

    按照王靖的话讲,这叫做包装!可很多人不理解,酒好喝不好喝和包装有什么关系,王靖也懒得和这群人解释,就像有人看杯子是圆的,就会有人问杯子为什么不是方的,如果杯子是方的,就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圆的,可是特么的杯子总得有一个形状吧。

    王靖把黄记酒庄卖的酒命名为冰璃酒,很简单,装在冰璃瓶子里的酒嘛。

    王记酒铺开张了三天,门口倒是聚集了一大堆围着酒香的人,但是却一瓶酒也没有卖出去,原因只有一个,酒瓶上面的标签价格实在是太高了,高到让成都府所有人都望而却步。

    冰璃酒二十两银子一瓶,谢绝讲价。

    蛮夷族人对酒的痴迷要远远高于汉民,他们可以一天不吃饭,但是绝对不能够没有酒,当张记酒铺开张的第一天,很多蛮夷族就闻着酒香寻了过来,但一问价格又恢恢的摇着头走来,他们能够买得起的,仅仅是成都府特产最低档的那种沟子酒,平时三个铜钱一碗,二十个铜钱一酒葫芦,打二酒葫芦还能送一碗的那种。

    以一千个铜钱换成一两银子的价格比来看,张记酒铺里面最低档的一瓶酒也要顶得上六千多碗沟子酒了。

    

第29章 贩卖() 
赵祯此时正在一处酒楼里喝着茶,突然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酒香,立刻也被吸引过去了。

    “潘春,帮我把鸟笼子拿上,王大人你这酒有些怪异,会不会是原料坏了?来,让本王再帮你尝尝。”

    “寿春郡王殿下,味道如何。”

    “这个,这些酒好像变味了,潘春,帮本王把这些酒都带走,去本王府上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倒掉,千万不能让被人看到,以免坏了王记酒铺的名声,王大人,本王只是为你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你就不用谢本王了。”赵祯慷概激昂的说道。

    “恩,殿下尽管带走吧,这里总共一千二百斤酒,每斤二十两银子,总计二万四千两银子,看殿下的面子上,把零头给你抹去,总计二万两银子,拿钱吧。”王靖伸出了手。

    “王大人,你该不会真的管本王要钱吧?你是开玩笑的对不对。”

    王靖无动于衷,“殿下,下官也很穷,你知道你这是什么行为么?你这是乞丐碗里抢硬币的行为啊。”

    “好吧,既然你无情那你就别怪我无义了,潘春我们走。”

    第二天,同一时刻,寿春郡王赵祯很有骨气的又出现在了王记酒铺面前,他拿着鸟笼子站在门前左顾右盼,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王大人,寿春郡王在外边。”王记酒铺的一个伙计跑过来通报。

    王靖漫不经心的押了一口茶,“我早就看到了,让他在外边站一会吧,过来蹭白食哪能这么容易。”

    一炷香时间后

    半个时辰以后

    一个时辰以后

    二个时辰以后

    正当赵祯已经沉不住耐心,咬着牙准备走掉的时候,久久未露面的王靖终于出现在了店铺门前,看到他一脸惊奇之色,

    “诶亚妈呀,这不是寿春郡王殿下么,什么时候来的,快进来坐会儿。”

    看到王靖出现,赵祯双眼饱含着泪水“路过,呵呵,其实本王真只是路过那就坐一会吧。”

    一个小茶几,一瓶冰璃酒,一盏白玉杯,一小碟花生米。

    王靖轻轻的给赵祯斟满了酒,还没开始拿上酒杯,酒香就已经顺着瓶口弥漫了整间屋子。

    “好酒啊,真是好酒,王大人,本王一直以为你对军事韬略有所专长,真没想到你竟然对酿酒也如此有研究,你真是很会生活啊。”赵祯轻轻抿了一口冰璃酒,满脸陶醉的神色,“再倒一杯。”

    一杯填满。

    “这酒真是不错啊,酒香侵肺,未饮先醉,入口如浆,入喉纯阳,饮尽遗香绵延不绝,醇厚绵甜回味无穷,就是本王当初在宫里饮用的流香酒,也没有这般令人荡气回肠啊,哈哈”

    “殿下,这酒虽然是下官酿的,但是下官却也很少喝了。”

    “为什么?”赵祯奇怪的看着王靖。

    “殿下,你知道我们成都府最缺的就是启动资金,现在王记酒铺的产量很少,这些酒喝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成都府就少了一些资金,唉,不说了,殿下你尽管喝,喝多少下官都舍得。”

    “王大人”,赵祯直直的看着张靖,良久,才感叹一声,道:

    “一直以来,本王都在寻找忠臣良将,可是本王今日才知道,这忠臣良将不就在本王的身边么,卿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啊,罢了罢了,这酒你让本王如何喝得下去,也罢,这半瓶酒也请张大人收回,本王告辞了。”

    “殿下真是深明大义啊,下官今后必定以死相报。”王靖深深的朝着赵祯鞠了一躬,脸上满是崇拜之色。

    “王大人,还请你继续为成都府操劳费心,鞠躬尽瘁,本王先走了。”

    “殿下慢走!走好!”

    王靖将赵祯送到门外,遥望着寿春郡王离去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去,等确认寿春郡王真的走远之后,才一脸凝重的返回了酒铺,同时吩咐店里伙计,

    “来人,再给我来二瓶冰璃酒,要葡萄味的那种,对对,就是最贵的那个,还有,再去旁边的玄风酒楼给我整点下酒菜。”

    宋宗一七零年冬

    几十辆装满冰璃酒的王记商队冒着严寒从不同的方向,分别朝着目的地行进着,这包括大理国大理府、西夏兴庆府、吐蕃部族逻娑、汴京城、江宁府。

    这些商队中最先到达的是西夏兴庆府,开始西夏人只是对这几辆打着张记旗号的车队感觉到奇怪,因为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见到过宋朝商队有这样的标记。

    陈继原本是皇城司北大营三军第六营第五都的士兵,后来在北征中立军功升为都头,因为头脑灵活,这次被王靖任命为王记商队在西夏兴庆府的负责人。

    车队抵达后便在兴庆府城里最贵的拉迪尔酒楼住下,吃饭的时候,陈继颇为豪爽,在店伙计面前指点着,这个和这个不要,其他的都上一遍,将酒楼里最名贵的菜点了满满的一桌子,等菜上齐后,他便拿出了这次运来的冰璃酒,慢慢喝了起来。

    冰璃瓶一开启,浓郁的酒香立刻充满了整个拉迪尔酒楼。

    拉迪尔酒楼,是兴庆府中权贵和上流人物经常聚会的地方,这里不但云集了西夏大部分上流人物,也吸引了各行业的精英,拉迪尔酒楼的背后老板据说是一个西夏王爷。

    只要客人有需求,拉迪尔酒楼可以从容的拿出任何一瓶享誉盛名的名酒,当然,除了宋朝的御酒流香酒,但是今天,虽然酒柜前放着各式琳琅满目的名酒,和今天第一次到达兴庆府的冰璃酒相比起来,全部都弱爆了。

    无论是从气味口感,还是从包装品阶上看,这些名酒和冰璃酒完全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兴庆府的这些上流人物一边闻着对面桌子上传来的酒香,一边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