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15章

善战之宋-第15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寿春郡王殿下,这是成都府最大的酒馆,那边是一家药铺,里面的那个掌柜我认识,是从茂州过来的,还有,你在看那家”前成都府府尹刘玄正向刚刚到成都府的寿春郡王赵祯介绍着,在他身后跟着一大队的士兵,不停的呵斥着周围的民众,还有一些在前面开路。

    “这位应该就是潘春潘大人吧?听说潘大人是大名府人,卑职也是那里人氏。”

    “哦?刘大人也是大名府人?”潘春一脸惊讶。

    “正是正是。”刘玄极为谦恭的说道,而听到他也是大名府人氏之后,原本一直板着脸的潘春脸色明显好看了许多,和刘玄也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谈起了乡情,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在一旁的王靖,心中微微一笑,面前的这个刘玄,远在成都府竟然都对赵祯身边的潘春都如此了解,绝对不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物。

    他回头看了一眼,曹坚和五都的兄弟们此时也正好奇的望着围观的那些蛮夷族,如今张靖被提升为军都指挥使,加上和曹彬的关系越走越近,正好这次寿春郡王上任,便将原皇城北大营三军的兵力调任至成都府,曹坚也升任为指挥使,掌管五营之中的一个营,另原五都的弟兄也多任都头和指挥使。

第23章 当街行凶() 
寿春郡王赵祯现在掌管整个成都府路,包括茂州、威州、雅州、黎州、嘉州等地,而成都府路的中心就在成都府(益州),按照大宋律法的规定,他既然来到了成都府,那么成都府尹之位理所当然就归寿春郡王赵祯所有了,而前成都府尹刘玄自动卸任,需重新任用,所以刘玄的前途如今都在寿春郡王赵祯手中攥着,自然鞍前马后,殷勤无数。

    不过,寿春郡王赵祯现在的心情很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

    应该说赵祯从汴京出发来到成都府之前,心情还是比较愉悦的,早就听闻成都府路富饶无比,天府之国,但是当他看到眼前的成都府时,心都凉了大半截,会有这么落后,破旧,几个破旧的房子连在一起,门前加个残破的招牌,如果不是从上面模糊的字体上辨认出个酒字,谁敢说这竟然是成都府最大的酒楼呢?

    还有,满大街到处都是铁匠铺,到处都是打铁声,丁丁当当的响成一片,震得赵祯一行人耳膜都要裂开了,这哪里是什么天府啊,简直就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乡村,对于看惯了汴京城繁华的人来讲,一时间是很难接受这种巨大的落差的。

    赵祯一路上的那种乐观的精神,那种歌颂自由的情怀,那种诗和远方很快就被这接连不断的打铁声一点点的砸成了苟且。

    他毕竟是个皇子,从小到大真没见到过这么大的穷场面。

    从汴京跟随来的那些侍卫和侍从也在底下叫苦不堪,“这陛下的心也太恨了,这到底是什么破地方啊,让寿春郡王怎么呆啊,你再看看围观的这些蛮夷之人,满脸兴奋的样子,一个个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脸不知道有多久没洗了,真是太恶心了”

    与众人不同,张靖却不这么想,他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产生了好奇,那些和汉民挤在一起身穿各式奇异服饰的人,就是宋朝的蛮夷族吧?

    王靖知道,当时宋朝之所以能够和辽国抗衡,正是因为宋朝有着游牧民族严重缺乏的炼铁技术,此时辽国的战马普遍还没有铁质马蹄铁,战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反之,宋朝则是因为严重缺少战马,两种因素相互抵消,达到一种默契的平衡罢了。

    而据这里的资料记载,炼铁技术最好的不是汉民,反而是蛮夷族。

    听说蛮夷族个头出奇的矮,张靖悄悄的目测了一下自己和他们的身高,那些蛮夷族大部分都要比身材普通的自己矮上十几公分,但也不乏强壮的,有一些要比张靖高一些的,并没有传闻中矮的那么多。

    让王靖感兴趣的是旁边那群蛮夷族的小孩,一个个敦厚好玩,形态可鞠,就在赵祯一行人车队旁边互相嬉笑追逐着,王靖看到其中一个孩童不小心被推攘到地上,摔倒在寿春郡王的车队旁边,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刘玄旁边的一个士兵就已经走了上去,扬鞭打向了小孩的身体。

    小孩被突如其来的鞭子吓坏了,惊恐加上疼痛使他立刻哭喊起来,这时从围观人群里马上冲出几个蛮夷族青年,他们用身体护住了那个蛮夷族孩童,同时怒视着这个侍卫。

    蛮夷族小孩不停的抽搐着,身上几条血淋淋的伤痕让人触目惊心。

    原本还热闹的杂声此时都停止了,围观的汉民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倒是那些蛮夷族打扮的人全部都愤怒的盯着这个打人的侍卫和整个寿春郡王车队。

    “干什么,为什么要打孩子!”

    “汉民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太残忍了,连小孩都下得去手,一直就这么对待我们蛮夷族。”

    “这个皇子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蛮夷族人的这种反应,刘玄身边的侍卫们好像早就料想到了,他们纷纷熟练的亮起刀,刚才打人的那个侍卫还一脸冷笑,骂道:“臭矮子们,你们瞪什么瞪?谁不服气就给老子滚出来。”

    周围的蛮夷族群情激奋,但面对刘玄身边这些虎狼版的侍卫们,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愤怒的火焰在每一位蛮夷族人眼睛里熊熊燃烧着。

    三十年前赵恒的铁血政策仍旧让这些蛮夷族人们心有余悸,他们也曾经奋起反抗过宋朝的统治,或几百个人偷袭过小股宋朝军队,或十几个人手拿简陋的武器埋伏在野外,伺机暗杀落单的大宋士兵,起初反抗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这种麻雀战术让大宋始终无法在成都府路立足。

    但后来赵恒紧急颁布了战时令,宣布大宋每失踪一个士兵,若没有人站出来,那么附近整个村落的蛮夷族就要陪葬。这使得当时无数蛮夷族村落血流成河,荒无人烟、杂草丛生,当时百多万的蛮夷族到最后仅仅剩下了不到半数。

    三十年前战时令的余威至今还在震慑着蛮夷族,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也是他们至今无法和汉民融合的根本原因,在他们眼中,汉民都是沾染着蛮夷族人鲜血的刽子手。

    前任府尹刘玄这些年一直奉行着这种大棒政策,汉民在成都府杀死个蛮夷族,只需赔个羊就可以了,蛮夷族的命在这里根本就不值钱。

    倒是和久经阵仗的刘玄身边的侍卫比起来,寿春郡王赵祯带来的这些士兵显得有些紧张,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生怕无法收拾,他们一会看看蛮夷族,一会又把目光投向了赵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王靖以前只是听说过汉民和蛮夷族之间的争端,但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想不到在宋朝边境还有这种等级制度出现,他强忍着愤怒,用推开周围的侍卫,走向了那个被鞭挞的孩子,那个可怜的蛮夷族孩子噙着泪一脸惊恐的望着王靖,不知道面前的这位汉民将领到底想要干什么?

    王靖扫了一眼护住孩子的几个蛮夷族汉子,朝着他们点了点头,那几个蛮夷族汉子略微犹豫了下,然后缓慢向后退了一小步。

    王靖蹲下了身子低下头用手轻拨了一下被抽皮鞭扯开的衣服,几道深深地醒目的血痕呈现在他面前,他轻轻的碰了下被鲜血黏住的衣服,大概是扯到伤口了,那个蛮夷族小孩身躯不由得一颤,但仍倔强的没有发出声音。

    他的眼神中充满着对汉民仇恨,这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王靖的心在颤抖着,在想不到在他刚来成都府的第一天就见到了这里的野蛮,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公平,他很厌恶的看了一眼那个出手的侍卫,对周围人喊到,“他需要止血,有止血的草药么?谁有止血的草药?”

    周围的蛮夷族人们楞住了,蛮夷族人们不解,面前的这个汉民究竟要干什么?

    直到王靖第二次喊,蛮夷族人们才开始反应过来

    “我有”

    “我这里有”

    “我马上就拿过来。”

    不一会,一个蛮夷族老妇匆匆跑了过来,几个蛮夷族人帮着快速将小孩子伤口处理好,一个蛮夷族青年抱起这个蛮夷族小孩就准备离开。

    “等等,他现在还不能走。”

    一直在一旁没有表态的寿春郡王赵祯突然开口了。

第24章 鞭刑() 
气氛忽然紧张起来。

    蛮夷族众人一脸迷茫的盯着赵祯。

    这个新来的汉民皇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道说这样的惩罚对一个孩子来讲还不够么?

    刘玄和他的手下笑了,冲撞皇子车队就想这么简单的就走了不成?

    潘春有些诧异,以忠厚贤德著称的赵祯应该不会拿一个小孩子立威吧?

    原本喧闹的街道此刻鸦雀无声,连地上掉根针都看得见,围观的汉民、蛮夷族民众、刘玄身边的一众侍卫,包括寿春郡王赵祯身边的士兵们,都在等待寿春郡王的表态。

    “刘玄,你纵容手下在城里打人,甚至还当着本王的面?你眼里可否还有本王,可否有大宋律法了?”

    听到赵祯的话,那个打人的侍卫一惊,把目光投向了刘玄,刘玄先是一愣,紧接着陪着笑,对着赵祯说道“寿春郡王殿下,下官在想这里面是不是有些误会呢,这个小贱民冲撞殿下”

    “刘玄,本王看你是不是糊涂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都府隶属于我大宋的疆域,那么在成都府路的所有人,当然均是我大宋的子民,你刚才说谁是贱民?”

    “寿春郡王殿下,恐怕您误会了,下官现在的做法完全是延续三十年前当今的陛下在成都府路的做法,殿下您可能不了解这件事,虽然大宋律法没有规定,可是”

    “刘玄,二十年前宋朝与辽国征战数年,曾经为了维持前线军队的需求,五年之内大宋全国的税赋提高了近三倍,十六岁以上的青年男子全部招募入军队,那么现在,难道说大宋的税赋还是那高?十六岁以上青年男子还需要征兵么?”

    “可是”刘玄脸色煞白,不明白刚才还和颜悦色的赵祯怎么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他低头偷看着赵祯,心里忍不住破口大骂,到底是哪个混账王八蛋说这个寿春郡王宅心仁厚的,这不是坑人呢么。

    “刘大人,本王的父皇三十年征伐成都府路,并不是要将这里变成一方民不聊生的焦土,而是想要这里成为我大宋辽阔疆域的一部分,让大宋的威仪和福荫能够传扬到这里,本王真是想不到,同样是大宋子民,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竟然这般艰苦。”

    赵祯目扫视着街上的众人,沉声问道,“我宋朝的子民,有没有贱民?”

    “没有。”

    在围观的人群中传出了细微的回应。

    在蛮夷族心中,他们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是贱民,蛮夷族才是他们信奉的战神泰塔巴哈最纯净血脉的后裔,反而要说真是贱,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的原府尹刘玄和那些如虎如狼的侍卫才都是贱货呢。

    “你们在说什么,本王没有听见。”赵祯提高了声音,重新问了一遍。

    “没有”

    又有一些蛮夷族人回应寿春郡王赵祯了,但声音稀稀拉拉还是有点小。

    “你们确定今天早晨吃过饭吗?我赵祯,堂堂大宋六皇子,寿春郡王,成都府道府尹”

    赵祯目光扫视之中,蛮族人眼中的熊熊烈火再次被点燃,不过不是愤怒,是激动,

    “现在再问你们最后一遍我大宋子民中有没有贱民?”

    “没有”

    回答他的是蛮夷族们粗狂的怒吼声,带着呼哧呼哧的粗气声。

    “蛮夷族是贱民么?”

    “不是”

    “去他妈的贱民!”

    “刘玄才是狗杂种!”蛮夷族的激情被瞬间寿春郡王赵祯点燃了。

    真不愧是开创“任宗盛世”的帝王啊,王靖看着面前的寿春郡王赵祯,心中暗生佩服,只凭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语就安抚住了成都府的那些蛮夷族民众的心,帝王驾驭术用起来浑然天成,就连他在旁边听着心中都激动不已。

    王靖甚至敢断定,这个时候赵祯就算让那些蛮夷族人上刀山下火海,对方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不为别的,士为知己者死。

    这个刘玄要倒霉了。

    王靖看着前面一脸懵逼的刘玄心中暗暗感慨。

    满城欢呼声中,寿春郡王赵祯冷冷的看着刘玄,淡淡的问道:

    “按照我宋朝的律法,刘玄,你来说说,当街行凶,应该入什么罪啊。”

    刘玄脸色阴沉不定,拉着个脸说道,“寿春郡王殿下,依我大宋律法,若有人当街行凶,应该处已鞭挞二十的刑法。”

    “来人把他先拉下去”刘玄示意手下带走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