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的无限旅程 >

第489章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489章

小说: 北宋的无限旅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有些昏暗的火光可以看到,数队帝国士兵走下浮桥,迅速的在岸边设置着防御阵地。

    一些士兵将帝国的火炮从河面驶来的货船运到岸,大量的士兵不断像北岸云集,而在此时,帝国军的附近突然间大放光明,无数火把被点燃,瞬间晃花了桥的帝国士兵。

    早在北岸埋伏好的金国士兵,狞笑着将乌云般密集的火药箭射向那些还没有布置好阵地的帝国士兵,而十多门金国研制出不久的巨大铁炮也冲着帝国军开火了。

    

第931章 将计就计渡黄河() 
轰隆隆的炮响声从黄河北岸传来,一道道燃烧着引线的火药箭划破了漆黑的夜空,向帝国军的桥头阵地覆盖过来。

    “这种景象真的很美啊!”站在南岸遥望着战场的李南,在羽林卫的保护下,悠然自得的赞叹道。

    站在一旁的西耶娜和阿莎,也看到了这一幕景象,两女的脸上都出现了由衷的敬佩之色。

    “陛下,看来敌人中计了!”阿莎笑道。

    李南笑了笑说道:“其实这就像是华夏武功中的招数,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随时可以变化。”

    “我懂了!”西耶娜指着对岸的战场说道:“秦桧的消息若是真的,那我军就可以在这里将佯攻变为真攻。若是像现在这样确定金人再此设伏,那必然会牵制对军的大部分兵力,此时另外两处渡河攻击就可以全力加速了,对吧?”

    “哈哈哈,没错!”李南笑道:“你们也都赶紧去忙吧,估计此时另外两处的部队已经渡过了黄河,马上就要开始一场硬仗了!”

    李南跟众人隔岸观战之际,正在黄河北岸设伏的完颜昌和秦桧等人,也发现了不妥之处。

    秦桧正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样,早就彻底的投靠了金国人,而为了获得金人的信任,获得更高的官位的秦桧主动献上了这引君入翁的一计。

    要知道金国也不是铁桶一块,自从开国皇帝完颜阿古打死后,国内也是派系林立。

    目前最强大的就是掌握大部分兵权的完颜宗翰、完颜宗干、完颜宗辅、完颜希尹等人,他们拥护的是完颜阿古打的长子长孙完颜亶,而完颜昌则希望金太宗完颜晟的嫡长子完颜宗磐能够继承皇位。

    在金国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利,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军功,这样就能获得勃极烈议会的认可,而目前金国最大的敌人就是中华帝国,所以完颜昌才如此急迫的想要击败帝国军。

    秦桧此时献的这一计,对完颜昌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露一般,当即同意了这个作战计划。

    无数火药箭落在了帝国军的桥头阵营中,十多门铁炮轰开了简陋的防御设施,将那些帝国兵炸的粉碎,不过金兵预想到的惨呼声却并没有传来。

    一旁观战的完颜昌连忙喝令停止攻击,派人去帝国阵地检查。

    时间不长,一队前去侦查的金国骑兵,就将三四个穿着帝国军装的稻草人带到了完颜昌面前。

    “该死!”完颜昌也是参加了灭辽之战的大将,看到这稻草人后,立刻就知道被帝国军耍了,当即愤怒的将草人摔到地上。

    摔打稻草人宣泄不了怒火,所以完颜昌用冒火的双眼望向跪在一旁的军机参谋,高声怒吼道:“秦桧!你是不是在传信的时候暗示过对方什么?”

    闻听完颜昌的指责之言,秦桧被吓得浑身颤抖,这个罪责可太大了,他绝对不能背上,连忙叩首哀嚎道:“大帅,绝对没有!微臣可以用全家人的性命发誓!”

    完颜昌虽然心中愤怒至极,但还没有失去理智,想到秦桧全家都在金国,问题应该不是出在他的身上,当即压下心中的怒气说道:“谅你也不敢这么做,看来还是帝国的将领太狡猾了!你起来说话吧。”

    秦桧见到完颜昌并没有怪罪自己,暗暗松了口气,擦拭着满头满脸被吓出的汗水爬了起来。

    望着全都是稻草人的帝国军阵地,秦桧猛然间想起一事,连忙惊呼道:“大帅,帝国军既然已经看破了微臣之计,还费尽心机的在这里表演,那恐怕是另有阴谋啊!”

    “另有阴谋?”完颜昌细细思索,心中顿时冰冷一片。

    为了在这里伏击帝国军,完颜昌抽调了黄河北岸自己防区内的不少兵力过来,正所谓此长彼消,如今其他防线正是空虚如纸,一捅就破!

    面色惨白的完颜昌和秦桧,此时都猜到了帝国军的作战计划,也想到了帝国军要是从自己防区渡过黄河,他们将会承担什么样的悲惨后果。

    完颜昌急声命令道:“快!马上命令所有骑兵向西线增援,千万不能让帝国军渡过黄河!”

    往往一个错误的命令就代表着整场战斗的失败,完颜昌虽然极力想要弥补自己的失误,但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李南隔岸欣赏着这出闹剧的时候,跟完颜昌军队隔河僵持的帝国皇家第五集团军,已经在阿莎的黄海舰队的协助下,搭建了船行浮桥将数万帝国士兵和火炮等重型武器运到了黄河北岸。

    大量的帝国军渡过无人把手的黄河之后,迅速在岸边建立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因为第五集团军的统帅西耶娜下达的命令就是固守住渡口。

    李南制定的作战计划就四个字稳扎稳打!

    第五军团的任务就是渡河之后建立防线,守住渡口,而真正用来进攻的却是帝国的第一、二、三集团军。

    在李南乘船北上的同时,已经剿灭了宋境残余溃兵和山匪的三大军团,全部暗中向黄河一线集结,等到第五集团军打开了一个通道之后,十五万帝国军便如下山猛虎一样,冲到了黄河北岸。

    只有两万本族骑兵的完颜昌,即便是拥有国内供应的最新火器,但也抵挡不住人数超过己方数倍,同样拥有先进火器的帝国军攻击,所以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跑!

    金国在黄河北岸采用的是分区防守策略,负责东线的完颜昌这一逃,就等于将西线的金国士兵和统帅给坑了。

    将近二十万帝国军,分出两个集团军迅速的向黄河西线横推,另外两个军团则向北推进,所到之处金兵披靡,受到残酷压迫的宋人欢呼雀跃。

    黄河防线失手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金国的都城上京,正在推行改制的金太宗完颜晟和朝中群臣闻讯后大惊。

    自白山黑水中的女真一族起兵以来,不但灭掉了强大无比的辽国,还俘虏了宋国的皇帝,吓得西夏国和高丽称臣,如今却被帝国军攻入了本国之内,这样的事情真的让骄傲的金人有些接受不了。

    虽然目前跟朝中诸多的大将,因为改变女真旧制的问题撕得面红耳赤,但帝国军渡河北伐,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金太宗完颜晟连忙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932章 北方的蒙古使者() 
坐镇在河南大营中的李南,收到了无数前线的最新军报。wヤノ仯讥幔!#

    钦宗赵桓被金人裹挟向北方金国逃窜,黄河南岸负偶顽抗的金兵、原辽国士兵、汉人签军全线崩溃,大量驻守在各个城镇中升起了白旗,城内的汉人军民开门迎接帝*的到来。

    黄河西线同样频传捷报,除了完颜昌之外的另外两个金国大将见到大势已去,也都向金国方向退去,原辽兵和汉人士卒投降无数。

    听着不断传来的军报,李南终于放松了下来。

    既然帝国大军已经渡过了黄河,那面前就是一马平川之地,虽然这种地形更适合金国骑兵驰骋,但帝*防御能力超强,只要不分散开来,稳扎稳打,慢慢蚕食金人即可稳操胜券。

    一一二七年八月,西耶娜率领帝国第五集团军,兵临伪楚国都城德州城下,被金人立为皇帝的张邦昌,率大量跟随钦宗北上的宋官,以及阖城的军民出城请降。

    对于张邦昌和众多的宋臣,西耶娜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能将其全部软禁起来,等候皇帝陛下发落。

    数日后,中华帝国皇帝在御林军团的保护下进入了德州城。

    西耶娜见到李南到来,总算松了口气,连忙将城中主动投降的宋臣名单交给了李南。

    其实该如何处置这些原来的宋臣,李南也有些伤脑筋。

    大多数事情都有其多面性,比如说这些宋臣愿意跟随自己效忠的皇帝北上,也算是忠心可嘉,但他们放弃了国家和百姓,投靠了金人这又相当于卖国。

    思来想去之后,李南决定也甩锅,他命人将张邦昌和其他投降的宋臣都送回帝都长沙,并且下旨让平安公赵佶、司法大臣多科特、帝国情报局局长瓦里斯、以及其他在帝国任职的蔡攸等人组成了临时审判小组,来处理此事。

    在这些人中,现在的平安公,曾经的大宋皇帝徽宗赵佶肯定是最有发言权的,而帝国情报局则负责协助核实这些宋臣在金国的所作所为。

    “帝国万岁,皇帝陛下万岁!”

    皇帝陛下御驾亲征,短时间内就攻破了金国人的黄河防线,夺回了原本属于宋国的土地,虽然那些宋人百姓已经成为了帝国子民,但是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所有人还是难以压抑自己的兴奋之情。

    每当有人念出报纸上的最新战报后,聚集在报摊附近的百姓都会自发的欢呼起来。

    《帝国新闻》就是傅天仇创办的报纸,借助了帝国四通八达的马拉火车,这份帝国唯一的报纸就可以迅速的被送到每一个角落,让帝国的百姓们知道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大事。

    当然《帝国新闻》属于受到帝国管控的报纸,所有新闻都需要经过审核,不过在目前这种阶段,这也是必须的手段。

    中华帝国击败了宋国,这也是这片大地上今年最重大的消息了,这场胜利让以前就对帝国感到恐惧的周边小国更加的恐惧,也让素来胸有大志的西夏国主李乾顺,压下了他有些蠢蠢欲动的心思。

    高丽国主王楷,闻之帝国大胜之后,连忙命朝鲜国公李资谦,携带大量高丽特产以及美貌处女一百名,前往帝国都城长沙道贺。

    西夏国李乾顺也不甘人后,他先是拒绝了金国要求他出兵攻击帝国的要求,同时派遣使臣任得敬携礼物前来示好。

    除此之外,海外的各个小国国主都纷纷遣使臣过来,要求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属国。

    这些各国来使都被送到了帝都长沙,由外交大臣露迪娅负责招待,而李南此时正在接待一位千辛万苦来到德州的北方来客。

    此人经过洗漱之后才被带到了李南面前,只见他大概三十多岁,身上穿着散发出浓重臭味的皮裘、皮裤和皮靴,圆形的大饼脸上一对眯眯眼,再加上一个塌鼻梁,要不是脸色不对,还真以为他是从高丽来客呢。

    李南打量了此人一番,挥挥手道:“来者是客,给客人倒杯茶。”

    侍立在旁的红甲女卫应声送上两盏上好的香茶,李南抿了一口,抬起头却看到对方将茶一饮而尽,还将茶杯里面的茶叶全部倒进嘴里大嚼起来。

    在其他人惊讶的目光中,这位北方来客小心翼翼的将精致的茶杯放在地上,这才弯腰鞠躬道:“俺巴孩感谢大皇帝赏赐的好茶!”

    “哦?”李南好奇的问道:“你叫俺巴孩,你们那里也知道我?”

    “当然知道!”俺巴孩举起双手说道:“我们那里也有过路的商人,他们述说了您伟大的事迹,您就像一只永不言败的苍鹰翱翔在天地之间!”

    “哈哈哈……”

    这拍马屁也要分人,要是汉人这么说,李南多半会不以为然,但是眼前的俺巴孩可是来自金国北方的蒙古人,这就有些难得了。

    笑罢了之后,李南问道:“你穿过了金人的地盘,还有我们两国正在交战的区域,呢能够一路来到这里真是不容易,想必你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说吧?”

    “看来大皇帝也是直率的性子,那我就直说了。”俺巴孩想起自己的重任,赶紧答道:“我这次冒险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见您一面,我代表蒙古孛儿只斤氏的可汗合不勒,请求您能帮助我们!”

    听到对方说出蒙古孛儿只斤氏的可汗合不勒,李南仔细的回忆了一下,才依稀想起此人的来历。

    蒙古人的名字很难记,不过有个人还是世人皆知,甚至可以说全世界都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创建了大蒙古国的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合不勒不出名,但是他是也速该的祖父,也就是孛儿只斤。铁木真的曾祖父。

    按照时间来计算,现在这位一代天骄还没有出生,而较为弱小的蒙古人正在被金国欺凌,这就难怪蒙古人会派人冒险来到这里了。

    李南对金国没好印象,对此后迅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