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的无限旅程 >

第434章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434章

小说: 北宋的无限旅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南将自己还记得的一些后世反贪部门的架构和制度,大略的说给了米兰达和多科特,之后这件事就交给他们去完善了,毕竟身为一国之君,需要关注的事情太多,所以他自然不需要事必躬亲。

    就像露迪娅所说的那样,目前对于帝国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跟宋金两国之间的大战。

    从帝国境内抽调的三十万巡防兵,换装了最新的装备后,便乘坐着马拉列车,日夜不停的向北方进发。

    半月不到,这些帝国的预备役士兵就抵达了长江流域,在黄海舰队的保护下,全部踏入了正在交战的淮南地区。

    帝**装备精良,唯一比宋金两国稍差的地方就是士兵的数量。

    当这三十万巡防兵增援到来之后,一直处于守势的帝国各大军团,因为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开始反击了。

    枪炮声轰鸣,淮南大地随之震颤,寿州、楚州、均州、海州、、如皋等地,到处都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斯巴达克斯、克雷斯、利奥尼达、庞万春和西耶娜等帝国五大军团,不但原本在前几次战斗中损失的兵员得到了补充,而且都扩充到了五万人,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他们,指挥着二十五万余人,向北方战线的金国和宋国州府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面对帝**的攻击,后方就是帝都东京城的种师道,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所以他只能率军和金兵一起与帝**针锋相对的开始了对攻。

    这次帝国的攻击,就不是以前那种浅尝即止的战斗了。

    帝国这种全员配备了火枪的军队,只要兵员足够弹药充足,就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地形与敌接战,这也是帝**队的最大特点。

    金国的三位大将,其中完颜宗望和郭药师不必说,他们俩都在帝**面前吃过大亏,所以现在用兵极为谨慎,而完颜宗翰和完颜宗弼却不以为然,他们还是有那种金国天下无敌的心理。

    在蔡州附近,斯巴达克斯率领的帝国皇家陆军第一军团,就跟完颜宗弼的五万金国最精锐的铁骑突然发生了碰撞。

    这是一场有些意外的遭遇战,斯巴达克斯本来的进攻目标是前方二十里的蔡州城,而完颜宗弼则是想带兵绕后去攻击帝**的后方,但没想到两支军队就在野外相遇了。

    俗话说,兵是将之威,将是兵之胆!

    帝国皇家陆军第一集团军,乃是斯巴达克斯一手创建的,因此这支军队也被他侵染到了那股刚猛勇烈的气质。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这就是第一军团的口号。

    侦知金国的五万铁骑在前,拥有同样人数的帝国大将斯巴达克斯,根本没有丝毫退意,当即命令全军准备战斗。

    完颜宗弼乃是金太祖完颜阿古打的第四子,有胆略,善射。曾和完颜宗望一起追击过辽天祚帝于鸳鸯泺,金国的开国功臣,当时名将,封梁王。

    心高气傲的完颜宗弼一直在金国内领兵,所以当他得知帝国的五万步兵就在眼前后,他同样没有退却,而是发布了全军攻击令!

    就在这种机缘巧合下,金国和帝国精锐部队,开始了激烈的较量。

    战斗开始后,帝国步兵立刻在己方阵地上用子弹和手榴弹,制造出了一道死亡风暴,将冲锋而来的金国铁骑打成筛子。

    帝国火器的犀利令完颜宗弼始料不及,但他也不是易于之辈。

    就如当初完颜宗望在黄河边跟李南对战时一样,完颜宗弼也充分利用了骑兵的机动性,三个万人队奔出本阵,分别袭向帝**阵地的左右两路和后方……

    十万人的大混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决出胜负的。

    三天之后,帝**的圆形阵地前,士兵们依靠临时挖掘出来的壕沟,虽然帝**被金人的弓箭杀伤了不少人,但对方的阵亡的士兵更多,而且阵线依旧稳固。

    完颜宗弼以前也听到兄长说起过帝**队的战力,但是当他真正跟其交手后,才彻底了解对方有多难缠。

    以往不管是跟辽国,还是跟宋**队战斗,完颜宗弼只要指挥远少于对方的金国铁骑冲锋陷阵,就可以无往不利。

    但现在跟兵力相等的帝**队交战,不但战场是最适合骑兵的平原地带,而且敌方还是机动性极弱的步兵,却每次冲锋都损失惨重,眼见得麾下的精锐数量急剧减少,完颜宗弼的心中终于出现了退意!

    就在完颜宗弼在帐中查看地图,思考对策之时,站在一侧的金人将领建言道:“大帅,宋人刘延庆的军队就在汝州驻扎,不若派人命他们前来支援?”

    “呵呵……”完颜宗弼不屑的笑道:“你还是太天真了,汝州距离这处战场不过六十里,难道刘延庆不知道咱们在这里跟帝**打起来了么?”

    “哦?”金人将领疑惑的说道:“殿下,您的意思是说刘延庆明明知道我们在这里攻打帝**,他却故意不来?”

    “当然。”完颜宗弼颔首说道:“虽然这次我们是来帮助宋国抵御帝**,但是宋人还是把我们当成敌人,如今能够坐视我们消耗兵力,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来襄助我们呢。”

    “这帮忘恩负义的宋人!”想清此中情由的金人众将,不禁齐声骂道。

    “宋人的算盘打的很好,但想让我们帮他们卖命,那还早得很。”

    完颜宗弼冷声说完后,想起此前收到的信件,此时也有了决断,当即下令道:“你们各自回去做好准备,我军向北方撤退,去颖昌府跟魏王和国论右勃极烈汇合。”

第825章 人心险恶宋将降() 
人心有多险恶?有这么一个故事很有代表性。

    一个漂亮的女孩,偶然遇到了一个帅气多金的帅哥。

    这个帅哥出手阔绰,热烈的追求这个女孩,带着她到处去游玩,给她购买了很多的礼物,女孩感觉自己很幸福。

    在他们分开的时候,帅哥给她留下了一个盒子,让女孩回家后再打开。

    女孩回到家后打开了盒子,发现里面有一件漂亮的寿衣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欢迎加入艾滋病的世界。”

    艾滋病代表了什么,基本上人人皆知,一个人在知道自己患病的情况下,还要故意去害另一个人,这种事情应该也只有人类才能做的出来。

    陌生人之间都会无缘无故的互相残害,就不用说本就有仇怨的人了。

    金国和宋国本质上是敌非友,这两个国家现在联合在一起,只是为了对付更加强大的敌人。

    驻守在汝州的刘延庆按兵不动,坐视完颜宗弼和斯巴达克斯激战,这乃是人之常情,但金人也不蠢。

    淮南战场,本来是金宋联军在淮南地区横向拦截住帝国五大军团的进攻,当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宗弼和郭药师率领金国军队向后撤到颖昌府后,就等于将原本躲在金兵后面的种师道部和刘延庆部摆在了前方。

    这里毕竟不是金国,所以金国人也不在意失去了多少土地,放弃了多少州府,但种师道和刘延庆则不同,他们的身后就是京畿路,那里有大宋的国都东京城,他们已经退无可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简称“十六字诀”,这也是帝国军自从成军之后的战争策略。

    金人大军既然向后急撤,帝国军自然不会在原地等待,五大军团齐头并进,很快就跟无路可退的宋军相遇了。

    面对越来越艰难的占据,如今已经七十六岁的大宋名将种师道,也越发的身心俱疲。

    蔡州南之战,种师道曾经数次派人催促驻守在汝州的刘延庆出兵援助完颜宗弼,但都被其拒绝,最终金人果然像他预料的那样,全线撤退,将宋军暴露在了帝国军的兵峰前。

    自从金国大军全面后撤到颖昌府后,种师道派去汝州传令的信使至今也没有回来,他完全不知道刘延庆和他的五万大军,现在到底是生是死。

    前天,种师道派驻在西平和商水的两支军队,全部逃回了郾城,这说明帝国军已经彻底完成了对淮南东西两路和京西南路的占领,大宋再次失去了三路州府,敌军已经进入了京西北路。

    昨日午时,在郾城南方区域侦查巡逻的宋军游骑部队,全部被帝国军的前锋骑兵击杀。

    昨天日落时分,由东京城而来的运送粮草的队伍,被一支帝国军伏击,大量士兵和民夫投降,一些带不走的粮草辎重也全部被就地焚毁。

    就在种师道命麾下将士做好御敌准备之后,郾城的东、西、南三面,终于出现了黑压压的帝国士兵。

    站在城楼上,望着无数迈着整齐步伐,不断向郾城逼近的帝国士兵,种师道的心中真的是冰冷一片。

    如果说帝国大军的出现,让种师道和城内的兵士如堕冬日的话,那么当一支他们非常熟悉的军队缓缓靠近之后,那所有人的内心,就真的像置身于北极之地了。

    这支队伍没有打什么旗号,士气也极为低迷,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穿着宋军的服饰。

    城外帝国军的军阵列好之后,几位帝国大将纵马来到阵前,克雷斯拍了拍身边那位宋军将领,冲着城头大笑道:“种师道,你可识得这位故旧同僚?”

    种师道没有回答克雷斯的话,而是双目圆睁的怒视那宋军将领,高声喝骂道:

    “刘延庆,你刘家世代为将,朝廷对你恩赏无数,先至相州观察使、龙神卫都指挥使、鄜延路总管。后又官拜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如今国难当头,钦宗陛下委你为宣抚都统制督兵五万,视你为大宋良将,国之重臣,没想到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竟然会在战前投敌,真是辜负圣恩,实是个无耻的狗贼!”

    须发皆白的种师道,站在城头上,这一番是骂的酣畅淋漓。

    刘延庆干刚刚来到城前的时候,面对种师道等宋人还面有愧色,但是听到种师道的责骂,不禁激起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当即反驳起来。

    “我刘家原是跟折家、杨家一样的羌人大族,自从投了宋国之后,世代拼死与西夏相抗,家中无数儿郎战死沙场,但宋国赵家是如何对待我们的?赵家皇帝是我等武将为眼中钉,肉中刺,每每都用文官来压制我们武将。甚至每支军队的主将都是由那些不懂军事的文官担任,每逢战斗,我们胜利则文官领功,若是败了则是我等武将顶罪!”

    “别人不说,单说大将狄青。他屡立战功,因功劳升任枢密使,这在大宋乃是少有之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着的名将,仍受到文官的鄙视和排挤。种师道,你可还记得,韩琦斩杀焦用的旧事么?”

    见到城头上的种师道默然无语,刘延庆愤慨的继续说道:“韩琦曾言,‘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随后就将焦用斩杀,狄青怒道,‘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由此可见我武官之地位了。”

    对于宋国君臣上下对待武将的苛刻态度,种师道如何不知,他只能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以前的旧事了,却不是你投敌叛国的理由。”

    刘延庆越说气势越足,当即言道:“自古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我刘家为宋国流的血已经足够多,也对得起赵家的情分,再说如今钦宗赵桓引金人入境,天下百姓惨遭屠戮,流离失所,我刘延庆归顺帝国,这也是拨乱反正,顺应天命之事!”

    虽然种师道知道这是刘延庆贪生怕死,再为自己的无耻行为找借口,但是钦宗赵桓于金人结盟之举,实在是为广大宋人所不齿,他虽然上书反对过,但也无济于事。

    就在种师道寻思措辞之时,刘延庆却高声喊道:“种师道,我这里有一份太上皇的亲笔圣旨,你可愿接?”

    请记住本书:。九天神皇阅读网址:

    

第826章 战郾城名将陨落() 
宋国的太上皇,也就是前任皇帝徽宗赵佶,自从被帝国擒获之后,钦宗用最快的速度将其心腹手脚彻底的从朝中斩除,不过虽然徽宗看起来权利尽失,但他在宋国的影响力还是无处不在。

    以往还好,徽宗赵佶被俘后还没引起什么乱子,只是暗中劝降了一些宋国官吏,但是钦宗赵桓走了跟金国联盟的这步棋之后,赵佶的作用就重要起来了。

    宋国上下如今有三种人,一种是只认钦宗赵桓为宋国正统的愚忠派,这些人虽然对他的各项决策多有劝谏,但还是对其死心塌地,代表人物就是李纲和种师道等人。

    第二种人,大多数都是宋国各路州府的中下层官吏和将领,他们一方面不想背叛钦宗赵桓和他代表的宋国朝廷,一方面又对异族屠戮百姓深恶痛绝,可以说目前都处于矛盾之中。

    最后一种人就是大宋的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