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的无限旅程 >

第415章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415章

小说: 北宋的无限旅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的想法。

    就像帝国群臣想利用徽宗赵佶一样,如今居于东京城的宋国皇帝赵桓,最担心的不是北方虎视眈眈的金国,而是他的那位落入帝国之手的父亲。

    宋国君臣此举很聪明,他们知道帝国决定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放弃徽宗赵佶这位宋国的太上皇,因此巧妙的将此事转变成了父子孝道,将帝国架在了道德层面上。

    如果帝国不愿意释放徽宗赵佶,那帝国和皇帝李南就会落下个不顾及天伦孝道的骂名,若是放了赵佶,那钦宗也就不用顾忌这个心腹大患了。

    宋国君臣够精,但帝国群臣也不傻,当得知议和使团到来之际,众臣早就商议好了应对之策。

    李南对此事不置可否,而是对殿中的李邦彦等人说道:“此事既然跟宋国的太上皇,也是朕的国丈赵佶有关,那就请他本人亲自来此给你们答复可好?”

    “呃”这个提议让李邦彦等人一愣,他们万万没想到李南竟然会让赵佶露面。

    时间不长,宋国的太上皇赵佶和蔡攸、童贯、王黼等人俱都来到了金銮殿上。

    对于唐恪和李纲,这些被俘的宋国君臣倒是没太大的恶感,但是对于本是徽宗宠臣,也是六贼之一的李邦彦,那就不一样了。

    赵佶双目含怒的扫了李邦彦一眼,便转过头去,蔡攸却冲着他冷笑道:“呵呵呵,李士美,看来你不但别来无恙,而且还升官发财了啊。”

    李邦彦现在搭上了钦宗,因此也不把蔡攸等人放在眼中,当即抱拳暗讽道:“好说好说,至少我还是自由之身。”

    李邦彦本意是扎一下蔡攸、童贯等人的心,但他忘记以前的主子徽宗赵佶也在此处。

    此言一出,赵佶顿时冷哼一声,面色如冰的冲着李南问道:“不知唤我等来此何事?”

    李南指了指殿中李邦彦等人道:“这三位宋国来使想要迎接您回宋国,因为此事跟您有关,所以朕才特意询问一下您的意愿。”

    赵佶质问道:“我若说想走,那就可以走么?”

    “可以!”李南毫不迟疑的当众给出了一个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皇帝的话一般都被称之为金口玉言,除了指说话之人身份尊贵之外,还有话语不可改变之意。

    听到李南的答复,赵佶不由一呆,随后心中却是悲喜交加。

    徽宗赵佶喜得是自己可以获得自由,悲的是自己看起来在帝国以及皇帝李南的眼中,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第787章 帝国情报局能力() 
其实现在李南确实对于徽宗赵佶的去留并不在意,因为既然国防参谋部已经开始谋划两国之战了,那就代表大势已定,一个宋国太上皇在与不在,都改变不了什么了。

    就在赵佶还在思索回国利弊之时,殿上帝国文臣班列中走出一人。

    此人身材微胖,穿着一袭帝国紫色官袍,光头上并未着冠,面色红润,看起来慈眉善目,正是帝国情报局的局长,八爪蜘蛛瓦里斯。

    瓦里斯的胖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他缓缓行至赵佶的面前,将手中的一份写满了字迹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赵佶疑惑的问道。

    “哈哈哈,没什么。”瓦里斯扫了一眼李邦彦等人笑着答道:“这不过是前些时日宋国钦宗赵桓和几位近臣密议的记录,因为其中牵扯到了您,所以请您看一下。”

    “密议?还牵扯到了自己?”赵佶注意到了瓦里斯话中的重点,当即接过那份文件看了起来。

    瓦里斯并未欺瞒赵佶,他组建的情报网经过这么多年,在不计较银钱,还有大量福利报酬的情况下,早已经覆盖到各国,甚至渗透到了那些国家的皇宫大内之中。

    赵佶打开文件,只见上面写道:

    三月二十七日,宰执大臣们聚集在延和殿里奏事,并研究商议如何应对太上皇赵佶被帝国擒获之事,以及对道君太上皇的处理办法。

    曾经在东宫十年,也是钦宗最信任的臣子耿南仲,为了保障钦宗赵桓的地位,以免节外生枝,故而提出应当不惜一切代价将太上皇从帝国迎接回来。

    并且言道:当太上皇返回宋国之后,首先应屏除太上皇身边左右内侍,并在龙德宫门外出榜公告:敢留者斩!并且要对太上皇极其随侍搜身,以防不测,随后将之软禁至宫中,禁止任何人探访,加派卫士日夜守护宫外等等。

    对于耿南仲的提议,性格刚正的李纲倒不反对软禁太上皇,但是他认为不可做的如此过分,因此当场表示反对。

    李纲以为“不若止依常法,不必如此示之以疑。必欲过为之防,恐却有不可防者。”

    耿南仲辩解说:“易曰:或之者,疑之也,古人于疑有所不免。”

    李纲反驳道:“古人虽不免于疑,然贵于有所决断,故书有稽疑,易曰:以断天下之疑。傥疑猜不解,如所谓窃者,为患不细。”

    两人就此事争辩后,耿南仲不服,仍然喋喋不休地进行辩解。

    李纲没有继续理会他,而是直接向宋钦宗奏说道:“天下之理,诚与疑,明与暗而已。诚则明,明则愈诚,自诚与明推之,可以至于尧舜。疑则暗,暗则愈疑,自疑与暗推之,其患至于有不可胜言者。耿南仲当以尧舜之道辅陛下,而其人暗而多疑,所言不足采。”

    宋钦宗闻言,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而耿南仲艴然怒甚。

    当日众人散去后,宋钦宗再召李纲和耿南仲等人入对于睿思殿。

    赐茶完毕,耿南仲忽然奏道:“臣适遇左司谏陈公辅于对班中,公辅乃二月五日与李纲结构士民伏阙者,岂可处谏职?乞送御史台根治。”

    宋钦宗以及众多宰执和近臣,闻听此言后尽皆愕然。

    李纲怒不可遏,他没想到耿南仲会因为政事上的争执,而翻出旧事来打击自己,他当即对宋钦宗说:“臣刚才与南仲辨论于延和殿,实为国事,非有私意,而南仲对臣之言衔恨在心,故有此奏。伏阙之事,陛下素有鉴察,臣不敢复有所辨,但臣以菲才冒处枢辅,仰荷特达之知,未能有所补报,区区素志,欲俟贼骑出疆,道君銮舆还阙,然后求归田里,臣之愿也。今南仲之言若此,臣安敢复留!愿以公辅事送有司,臣得乞身待罪。”

    宋钦宗笑着说:“伏阙士庶以亿万计,如何结构?朕所洞知,卿不须如此。”

    可是,耿南仲其后仍然对李纲不依不饶。

    看完这份东西,赵佶的心宛若被泼上冷水后又被置于冬日户外一般的发寒。

    他对记录上李纲和耿南仲之间的争执不感兴趣,他在意的是自己回去后,钦宗赵桓会如何对待自己。

    想到即便回国,自己有生之年也会被牢牢锁在龙德宫中任凭鱼肉,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用力的将这沓文件掷到了李邦彦的身上,高声怒道:“朕不愿回去!”

    李邦彦不明白赵佶看了一份东西,为何就变得如此愤怒,不过他也猜到多半跟钦宗有关,因此连忙解释道:“太上皇息怒,有些东西眼见不一定为实,或许这都是别人的污蔑之辞。”

    “呵呵呵”八爪蜘蛛瓦利斯笑着说道:“李正使说是污蔑之言,不若你们三位宋国来使都看看,然后再来说说上面是否都是污蔑之言吧。”

    李邦彦、唐恪和李纲确实都对让赵佶大怒的东西非常好奇,既然得到了瓦里斯的允许,他们当即凑到一起看了起来。

    钦宗在商讨如何处置太上皇赵佶之时,李邦彦、唐恪和李纲都在场,因此当他们看到这份文件上记载的每一句话,甚至连每一个人说话的神态口气都描述的精准无误后,他们不禁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当日商议的如何对付宋国的太上皇,因此不但参与的人经过慎重挑选,还屏退了侍卫从人,可就是这样谨慎,所有的事情还是被帝国了解的分毫不差。

    从这件事上,三位绝顶聪明的宋臣,就可以推测出许多的事。

    比如说钦宗信任的近臣中,肯定已经有人投靠了帝国,并且暗中将所有消息传到了这边,现在只是不知道是谁,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投敌了。

    而且既然帝国能够得知钦宗机密会议的内容,那就代表朝议和关于军队的数量、装备和部署,都已经有所了解,在情报一途上,宋国还未战就已经惨败。

    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每一个国家都对情报非常重视,宋国就有专门的皇城司处理这些事,西夏也有银鹞处,金国有东青院等等。

    这些国家情报部门,只有两项职责,一是探听国内外全部有价值的情报,二就是消灭潜入到本国来的细作秘谍。

    在情报的获取方面,精擅此道的八爪蜘蛛瓦利斯做的不错,而在清剿本国秘谍方面,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跟中华帝国媲美,因为李南身边有一位身具探测心灵异能的美人

第788章 徽宗的三个要求() 
白皇后,本名艾玛·格瑞丝·弗罗斯特,出身于美国波士顿一个富有家庭中,但是其家庭生活却不能以幸福而言。父亲是冷酷无情独裁的商人,母亲又经常因家庭压力而滥用精神药物。

    艾玛是少见的超能力者,既可以使用心灵感应,还能将全身都变成钻石形态,在困顿的时候被李南收留。

    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玛逐渐成为了一个人美腿长,个性豪放的美人,也越发的得到李南的喜爱。

    艾玛不但美若天仙,最重要是她的能力格外的强大。

    或许在漫威世界,她的心灵能力还不出奇,但是在这个世界,由她和娜塔莎组建的内务部却是敌国每一位细作和秘谍的克星。

    前段时间蔡攸和提利昂等人针对赵佶的计划,就是得到了艾玛和娜塔莎的帮助,不但将长沙城内所有的皇城司秘谍一扫而空,还利用他们给钦宗赵桓扣上了一个弑父的恶名。

    如果说现在殿上只有李邦彦和唐恪在,这两个没什么道德底线的家伙,或许还会将此事完全否认,但另一位副使李纲为人刚正,向来不擅虚言。

    李纲面上并无愧意,而是对赵佶拱手说道:“自古天无二日,民不可有二君,为了大宋着想,只能如此,希望太上皇能够理解。”

    “呵呵呵……”赵佶有些悲凉的笑了起来。

    他笑了片刻后,望着李纲感概说道:“李纲,你本是政和年间的进士,朕非常看好你,将你提拔至太常少卿的位置,你也果然没有让朕失望,至少你还能对朕实话实说,并无欺瞒之意。”

    赵佶将视线移向李邦彦和唐恪,语气中逐渐带着愤慨之意:“赵桓表面上口口声声父子君臣,私下却派皇城司秘谍潜入长沙暗杀于朕!今日朕就明确的告诉你们,朕不会回去做一个被圈养的废人!”

    李邦彦等人也是首次听说皇城司秘谍暗杀太上皇赵佶之事,虽然他们不知道此事的真假,但看平日里钦宗赵桓对赵佶的忌惮程度,他们的心中隐隐都觉得这是真的。

    “这……或许。。。这是误会吧?”李邦彦有些心虚的解释道。

    “此事朕亲身经历,还见到了赵桓亲笔所书的格杀令,你们也不必多言了!”

    赵佶指着李邦彦等宋国来使,高声宣告道:“你们回去告诉赵桓,大宋是朕的大宋!既然朕能把这江山让给他,那朕也能将之拿回来!”

    听到赵佶所言,李南和众多的帝国朝臣满意的微笑起来,而宋国三位使臣则面露尴尬失望之色。

    ………

    哪怕钦宗赵桓再有诚意,愿意付出再多的代价,如今的中华帝国也根本不可能与宋国达成和议,所以被赵佶直接拒绝了之后,三位宋使也黯然回国了。

    散朝后,李南跟赵佶这对翁婿也好好的谈了谈。

    相比于蔡攸等人,赵佶近距离的打量着身着龙袍的帝国皇帝李南后,心中的各种情绪更是波涛汹涌。

    其实不光赵佶此刻心情复杂,李南望着面前的徽宗,也是感触良多。

    想一想在数年前,李南还是以诗书画名震东京城的大宋第一才子,赵佶爱才之心大起,将之提拔至翰林书画院中任职,其后又委以神卫军指挥使等职,对他也算宠信有加了。

    如果徽宗赵佶不是宋国的皇帝,那李南跟这样一位有品位,有才华的人物肯定会相交甚欢,但现实中两人的关系却有些混乱。

    赵佶跟李南以前是君臣,还算是兴趣相投的朋友,后来他们分别是两个敌对国家的帝王,而不久后关系又转变成了翁婿,所以说到现在,谁亏欠谁已经算不清楚了。

    不管怎么说,李南都是小辈,所以他率先开口道:“岳丈,不知道最近在帝国住的可还习惯?”

    “有酒有菜,还有你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