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的无限旅程 >

第211章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211章

小说: 北宋的无限旅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听到这个答案,李南不禁在心中暗笑,方腊这个牛皮吹的真是太大了。

    根据李南的估算,明教这种从聚众造反搞起来的部队,真能打仗的人数都不会超过十万,不过现在毕竟在人家屋檐下,他还是选择给方腊留些面子,没有当面拆穿。

    “既然只有五十万兵士,那岂不是说另外七十万不但没什么用处,而且还浪费粮食么?”

    方腊大义凛然的反驳道:“镇南王此言差矣,凡是我明教子民,在我南国都有一席之地!”

    “哦,请恕本王失言。”李南表示完歉意后,面带惋惜之色叹道:“本来还想跟方教主谈些交易粮食的生意,既然这些人如此重要,那只能罢了。”

    “粮食?”听到忧心久已的两个字后,方腊连忙说道:“镇南王,此时也无别事,不如说来听听。”

    李南有些无奈的说道:“岭南之地诸位应该也知道,自古以来就不受重视,可谓是地广人稀。原本我打算用粮食换些种地的人手,可是这些流民在方教主眼中如此重要,我也不好强人所难,还是算了吧。”

    刚才还将那些明教子民挂在嘴边的方腊,听懂李南话中之意后,当即毫不犹豫的问起价格:“镇南王,一个人可以换多少粮食?”r

第393章 一个活人一石米() 
    没有理会方腊,李南首先申明道:“第一,我不要手上沾过血的流民,这样的人是祸害。第二,最好是那些拖家带口的流民家庭,这样的人比较稳定,不容易逃跑。”

    李南想要的那些流民,对于方腊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这些人既不能上阵打仗,又有家室拖累,在方腊的眼中就是一群只会吃粮的废物,能用他们来换些粮食回来,可以说正中他的下怀。

    一方想买,一方想卖,两个叛党首领很快就协商好了具体的价格。

    成年男子价值一石米,妇孺无论年龄大小一律减半,这第一笔交易,方腊表示愿意卖出十万人。

    酒宴重启,宾客双方开怀畅饮,在方腊眼中,用粮食换人的李南就是个傻子,而在李南眼中,方腊就是个蠢货。

    交趾、大理等地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尤其是具有创造力和种田经验的汉人,跟方腊达成这个长期的交易后,李南的心中暗暗欢喜。

    这一次北上寻人,虽然有些冒险,但是能够持续不断的给己方增加大量人口,这就不虚此行了。

    由于方腊等人担心交易之事,所以李南的自由也受到了限制,不过他也不着急,索性带着米兰达在杭州城到处游玩一番,赏遍了这江南美景,尝遍江南美食。

    数日以后,阿莎和阿特米西亚率领着满载粮食的船队,终于来到杭州。

    虽然这次损失了数十万石的粮食,但是望着十万流民络绎不绝的登上海船,李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双方交接完货物之后,李南带着彻底退出明教的庞旭和庞万春也要启程北上,为了表示尊重,明教教主方腊和众多南国重臣,一起来到城外十里亭送行。

    望着李南远去的身影,南国太子方天定面色阴沉的说道:“父皇,为何要放走了此人,这样的好机会以后可不好找了!”

    “愚蠢!”方腊收起了刚才挂在脸上的笑容,望着自己的儿子问道:“杀了他咱们有什么好处?”

    “这。。。”方天定对李南的恨意多半来自庞秋霞,不过这种理由不太好听,他只能说道:“杀了他,我们可以向南攻袭,拿下交趾和大理等地。”

    方腊知道方天定的小心思,也知道手下臣子有不少人都对自己放过李南有微词,今日正好借此时机解释一下。

    他指着王寅说道:“王尚书,你给天定讲一讲为何不能动李南。”

    王寅拱手施礼道:“臣,遵命!”

    “我明教现在占领的两浙和江南路,若是向南发展的话,首先要进攻张书夜率领的宋军五路兵马,然后才能攻击到交趾和大理。”

    王寅提醒道:“诸位可别忘记了,镇南军不久前刚刚击败了十六万真腊战象军,由此可见他们的战斗力。再加上广源州和大理都是易守难攻之地,真要打起来必定伤亡惨重,我们何必要浪费兵力去攻伐那等蛮夷之地呢?”

    作为南国尚书,王寅却有几分真才实学,一番话听得众人连连点头。

    见到众臣都已服气,方腊说道:“从李南那里得到的粮食可以支持一段时日,但也不能坐吃山空,明日起,咱们的明教大军也该动起来了!”

    ………

    李南率领车队离开杭州城后一路疾行,直到午时时分才在路边林中休息。

    望着百名跟随自己多年的侍卫,李南心里有些不好受,但有些事情不得不做。

    将所有人聚在面前,李南高声说道:“这次咱们落入明教之手,不是因为行踪不密,而是因为有内奸!”

    “内奸?谁是内奸?”听到李南这番话后,众多侍卫齐齐露出惊讶之色,不由自主的望向身边相伴多年的同袍战友。

    “你们都跟随我多年,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此我给你们个机会,背叛之人现在可以离开,我发誓绝对不会伤他性命,并有银钱送上。”

    话声落,林中静,李南等待半响却无人走出队列,面对此情此景,李南也只能长叹一声。

    “好了,好听的话我也说了,可以活命的机会我也给了!”

    李南环视众人,话语中带着杀气的说道:“现在排好队,挨个到我面前来,我将会问你们一个问题!”

    这个时代没有测谎仪,李南也没有从其他世界带回这种高科技的玩意,但是他有其他的办法。

    为了安全起见,护卫们的枪械、马刀、十字弩和匕首都堆放在一边,阿舒尔和米兰达这两个绝对不会背叛的追随者各持一把ak步枪警戒着。

    测谎仪的原理很简单,也就利用心理所受刺激,观察由此引起的生理参量的变化而已。

    被解除了武装的护卫们,排好队挨个来到李南的面前。

    李南右手轻搭对方脉门,问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内奸么?”

    这样的流程重复了一百零一遍,张昊和所有侍卫的答案也很统一,都说自己不是内奸。

    内奸绝对不会自己承认,他们的答案也不重要,因为李南已经从他们的脉搏和心跳上判断出谁说了谎话。

    “我很诧异,也很不理解。”李南望着这些侍卫,痛心的说道:“你们最初的时候,都在矿山挨饿等死,我将你们买了出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自认也没有亏待过你们。”

    李南边说边缓缓踱步,这样可以让他看到每一个人的脸。

    “最艰难的时候咱们已经都挺过去了,你们有的将家人接了过来,有的人在交趾也都成家立业,都有自己的房屋和田地。所以我很不理解,你们其中的两个人,为什么会投到明教的怀抱?难道方腊那种人会对你们更好么?”

    百名侍卫听到李南的这番话后,各个表情各异,有愤怒、有伤心、有惊讶。

    就在此时,李南暴喝道:“赵弘,刘亮,你们俩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李南点出了这两个名字,代表了什么大家都清楚,所有的护卫都动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两人制住。

    “主人,我冤枉啊,我不是内奸!”

    “大王,您是不是弄错了?”

    听到两人不断喊冤,李南冷笑道:“刚才我已经给了你们一条天堂之路,可是你们不走,现在却要走那条地狱之门,这就怪不得我了。米兰达,他们交给你了!”

    人生在世,死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尤其还是落到米兰达的手里还活着。

    真正能挺住各种酷刑的人,说实话李南至今没有见到,或许那只是存在于影视剧中的虚幻角色而已。

第394章 西军十五万来袭() 
    李南静静的伫立在一旁,望着熊熊火焰中赵、刘两人的尸体默然不语。

    在米兰达超出很多人想象的酷刑下,两名背叛李南的侍卫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虔诚,而明教的光明神也没有出现拯救他们,所以他们将一切都说出来之后,选择了自尽。

    华夏有句话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在天主教中贪婪也是七宗罪之一,这两个人就是毁在这上面。

    李南进入冰火世界冒险的第二年,明教的人就秘密的来到了岭南之地,开始宣扬他们那套死后进入极乐世界的说法。

    佛教也好,天主教也罢,世界上每个教派都对信徒有类似的承诺,但明教却将死后世界描绘的更加美好和具体。

    一副虚无但是完美的画卷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华府、美食、广厦、超越世间最美丽的女人,无尽的钱财,无穷的权利等等

    就是利用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衣食无忧,还有着美好前程的贪心之人,秘密加入了明教,并且暗中送出了关于岭南等地的情报。

    火焰慢慢熄灭,李南对众人说道:“他们毕竟曾经有功,将他们的骨灰收好带回去,对他们的家里人就说是为国捐躯,每月的俸禄照常发放。”

    “是!”众多侍卫齐声应道,面上皆有感激之意。

    车队继续向扬州进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后气氛有些低沉,骑在马上的李南忽然吟诵道: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

    江南的每一座城市都很美,尤以苏、杭、扬、三地为最,放眼望去都是美景。

    李南带人进城后,一边打探露迪娅等人的下落,一边联系客船,准备沿着京杭大运河继续北上,没想到数日之后,无数兵马涌进了此地,大宋战斗力最强的西军来了。

    此次大宋的行动如此之快,实在出乎李南的预料之外,因为按照以往宋徽宗和朝中各派系大臣的尿性,为了争取各自的利益,他们不争执个一年半载,很难有统一的结果。

    大宋朝廷能够反应这么迅速,其一是因为两浙江南一代是北宋的粮仓和经济重地;其二是明教教众发掘蔡京父祖坟墓,暴露其骸骨。

    宋徽宗和诸多大臣在江南都有各自的利益,他们都急着早点拿回自己的钱袋子。而当朝宰相蔡京,更是因为仇恨,不惜一切代价想要诛杀明教方腊的这伙人。

    这次大宋的动作不小,征讨李南的时候只不过是派出了五路州府的兵马,而这次是由西军监军、检校太尉,童贯为江、浙、淮南宣抚使,谭稹任两浙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南下剿灭明教叛党。

    李南原本打算继续北上寻人,可是听说西军到了,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留下,观察一下未来敌人的实力。

    当李南知道宋军的带兵将领后,真的很惊讶,宋徽宗派来的两位领军人物都很奇葩,主帅童贯是个太监,副帅谭稹也是一个太监,不得不说宋朝对武将的打压真是登峰造极。

    历史上有才华的太监很多,童贯这个太监有没有能力呢?答案是有,否则他也不可能握兵二十年,权倾一时。

    童贯的领兵作战能力能强过西军的种家、折家、刘家的将领么?很明显不能,不过这就是大宋武将的悲哀了。

    不管怎么说,扬州城外陆续有兵马集结,而童贯等将领也在城内大摆延宴,纵情享乐,等待大战的来临。

    这一日,已经跟城中众多商贾混的精熟的李南得到一个消息,童贯打算处理犯官家属,故而邀请众人秘密前往扬州大牢。

    方腊在江南搞出了好大的乱事,在战阵中亡故的官员也就罢了,不说有没有功劳,至少没有罪责。而那些逃跑,战败,还没有银钱送礼疏通的官吏就倒了大霉了。

    大宋的刑罚在制度上基本沿袭了隋唐时期的五刑制,宋刑统规定以五刑量裁,但由于大量的编敕调整、补充甚至更改了刑统的规定,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已不是五刑,而主要是杖、管置、配役、死四种。

    目前大量战败溃逃的官吏和家属,都被关押在扬州城大牢,因为抓到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童贯这位宣抚使大人才决定搞点小买卖,减轻一下犯人的数量。

    处置犯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