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成汉帝国 >

第54章

成汉帝国-第54章

小说: 成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可认真想过”

    上官尹风站起身,走到祭遵的身边,沉声道:“我上官氏乃汉人,祖上忠于汉室,父辈被迫行与其它,回去告诉更始皇帝,我上官尹风,愿与天下之人再兴汉室”

    祭遵听闻之后,脸上洋溢出掩盖不住的兴奋,连忙拱手朝上官尹风行礼道:“大将军之识,旷世古今,在下回去定当如实回禀皇帝陛下”

    在送走兴奋的祭遵之后,上官尹风不禁陷入了沉思,历史上刘玄本应该死在刘秀之前,哪知道现在刘玄还派使者来联系他这个本不应该出现的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看来天意如此”

    三天之后,祭遵一行人果真像上官尹风所想那样,没有去陕西,而是直接朝汝阳方向去,绕道回了山西行省

    天授四年大年三十,南阳家家喜庆过春节,望着皑皑白雪,上官尹风将手中热乎的水酒洒向了地面,口中吟道:“万里无云飘雪花,雪花飞的四处溅,只有童声欢乐中,雪花奋进无人知”

    “好一个雪花奋进无人知”慕容雪端着酒壶,走到窗边,将酒给上官尹风倒满:“夫君所作之诗附和意境,但世人哪知道雪花飘落下来的勇气?”

    “还是雪儿懂我”上官尹风喝掉酒杯里的酒,将慕容雪拥入怀中:“姐妹当中就属你最灵气,行了,还是去和菲儿她们一起喝酒去,走”

    天授四年春节过后,河北传来惊天战报,当传信的人奔入天授宫时,听闻战报的公孙龙直接从龙椅上摔了下去,昏迷不醒,原来,正月初七,北伐军主帅袁欢亲率四十万大军前出冀州,在盐山脚下和袁景初所率十五万军队遭遇,双方爆发了激烈的遭遇战,原本战局对于袁欢非常的有利,但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李延庆率军十万突然赶到盐山战场,正是由于李延庆的突然赶到,导致了袁欢手下士兵军心大乱,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此次李延庆带着精锐的五万辽北骑兵一路冲杀,将袁欢的军阵完全冲散,士卒溃败,四散而逃

    由于此次当中二十万人都是长沙国招募的新兵,刚上战场与敌人打了一个激烈的遭遇战,便溃不成军,成建制的投降、逃跑,袁欢突围出去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万人的亲卫部队,李延庆带着骑兵漫山遍野的抓俘虏,好不热闹

    突围出去的袁欢狼狈的带着部队仓皇的撤回冀州城中,这一败,对整个河北战局产生了巨大的多米诺骨牌的效应,由欧阳庆之前辛苦打下的州县全数开城投降,李延庆每到一处,守将只要听闻对方带军的是李延庆,立马弃城而走,完全不抵抗,原因很简单,拥有四十万大军的袁欢都被打败了,他们这些小统兵官哪里是李延庆的对手

    直到公孙龙醒来之后,朝堂才恢复平静,公孙龙第一件事情就是撤了袁欢的职,然后派原长沙国兵马都监,现成家王朝前军都指挥使张梁前往冀州城替回袁欢,并将袁欢押解回洛阳

    由此,袁氏一族在成朝内的势力由于袁欢的兵败彻底垮台,由左丞相张洞主导的张氏一派登入成朝的舞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八章 河北战报() 
第98章:(河北战报)

    南阳府,上官尹风府衙

    当袁欢河北兵败一事传回南阳时,上官尹风一点都没有惊讶,这完全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之前他就说过,长沙国内招募的新兵虽然悍勇,但始终的都是新兵,训练不足一年便匆匆开赴战场,且面对的全都是身经百战的辽北士兵,两兵相接,一旦军心混乱,就是给袁欢一百万人恐怕都无济于事

    “袁欢兵败一事在我意料之中,只不过让我想不到的是,居然败的这么快,归根结底还是袁欢太过于轻敌,所以遭此一败,不足为奇”上官尹风看着堂中做着的众将,如是说着,在他看来,袁欢实际上是败在了自己手里

    “主公,现在朝廷实际上已经没有军队可调,据卑职所知,朝廷给各地诸侯王所发征兵文书没有一人回应,而现如今朝廷给主公的调兵文书也发到了卫指挥使司,我们该如何回复?”曹真虽然是奋威将军,但其还担任了南阳卫指挥使司的卫指挥使一职,可谓深得上官尹风的器重

    “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算上柴尚和岳父那边,六十万北伐军就剩下了五万人留守冀州城,这个袁欢,太急于求成,难成大事,只可惜了袁涣”由于此次袁欢兵败事关重大,就连其留守在冀州城的儿子袁涣也遭受了牵连,被一同押解回洛阳,他们的前景只有一个,无非就是杀头,情况好一点,也就撤职永不录用

    “主公,我们该如何回复朝廷?”曹真再一次问道,他听出了上官尹风对于袁涣被牵连所表现出来的不舍,证明上官尹风又起了爱才之心

    上官尹风听闻曹真的话,皱起眉头,然后沉声说道:“告诉送信的人,我南阳兵微将寡,四川都司新兵训练未完成,没有人可派,还请皇帝陛下谅解”

    “卑职遵命”听完之后曹真便离开了大堂,他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回卫指挥使司衙门回复刚刚上官尹风给朝廷的话

    虽然上官尹风的兵制改革之后新兵招收入伍十几万,但确实是新兵,上了战场的后果和袁欢相差无几,一触即溃,其在南阳可调用的兵力不过五万人,这五万人是他手里最精锐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派出去支援河北战场

    况且现在他的神机营火器部队刚刚成型,还没有任何战斗力,部队士兵都在加紧操练,即便是想要尽快投入战场,至少要等到天授四年的夏天,这段时间内不可以出任何差错

    十几天后,洛阳,天授宫

    此次早朝所谈论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在河北战局一事,由于袁欢兵败,张梁赶过去接手的基本上是一堆烂摊子,冀州城中士兵的士气完全跌入谷底,丝毫没有斗志,所以在将袁欢派人押解回京后,便带着人主动撤出了冀州城前往巨鹿,以待袁景初的大军

    “皇上,大司马虽然犯下了如此过错,但臣认为罪不至死,还请陛下三思”

    张松听闻有人替袁欢求情,于是站出队列,慢悠悠的朝公孙龙说道:“陛下,我四十万将士于盐山一役全军覆没,袁大司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臣认为,应该按律论处”

    公孙龙一听便是眉头一紧,虽然他很想保住袁欢,但其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和张洞张松等老臣对抗,恐怕捞不到好处,且现在他必须表态,以安军心:“按律,袁欢该如何处置?”

    刑部尚书站在一旁,唯唯诺诺的站出队列,拱手道:“启禀陛下,袁大司马身为主帅,导致四十万将士牺牲,按律,当斩”

    此言一出,殿中便沸腾起来,有保袁派,有杀袁派,保袁派以兵部尚书为主导,杀袁派则以左丞相张洞为主导,双方在大殿之中产生了激烈的辩论

    “陛下,倘若不按律处置,恐寒了牺牲将士家属的心,四十万人啊”张洞若有其事的说道

    “皇上,大司马跟随皇上二十余年,且大小战斗上百场,为朝廷付出许多,此次河北之败,新兵太多,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在敌人的冲击之下四散溃逃,才导致了此次失败,且叛军将领李延庆突然赶至,导致大司马军心大乱,这才酿成了此次大祸”兵部尚书刘彪站出队列,高声反驳道

    公孙龙见此,大声的咳嗽了两声,然后慢慢的说道:“此次河北之败,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言一出殿中安静了许多,公孙龙接着说道:“朕以为新军操练完备,可以一战,哪知晓出此情况,实则怪不得别人,四十万将士的牺牲,朕痛心疾首,然天下之安定不可少之一人,所以,朕决定,留袁欢一命,将其革职留用,以观后效”

    “皇上圣明”刘彪听闻此言,立刻大声附和道

    见着刘彪说话,保袁派都齐齐下跪高呼‘圣明’,张洞等人见此不得不跟随时势,毕竟现在公孙龙都已经表态,张洞等杀袁派如果再出言抗争,恐怕会引起公孙龙的不满

    “对了,给各地诸侯传旨的诏书可都有回复?”公孙龙在沉寂了一会儿之后,环顾殿下的人,轻声问道

    皇甫南走出队列,拱手道:“启禀皇上,各地布政使都传有回信,不过,都没有答应要出兵”

    “什么?”公孙龙听闻后心里一紧:“怎么会这样?”

    “臣不知,各地布政使都说辖区兵力不够,无法再次出兵”皇甫南附和着,他哪里敢说实话,公孙龙放弃了欧阳庆和贺英等统兵突出的将领不用用袁欢,败之也是理所应当

    “大将军呢?”公孙龙突然想到了上官尹风,他依稀记得南阳盟誓的时候是上官尹风率先答应出兵,其他各地诸侯才纷纷响应于他:“大将军如何表态的?”

    “这个”皇甫南有些为难,不好意思开口

    “但说无妨”见着皇甫南如此表现,公孙龙便猜出了一二,不过还是表现的很是大度

    皇甫南沉思一下,然后拱手大声说道:“大将军说,四川都司全是新兵,若上了战场,恐怕和袁大司马遭遇相同,为保周全,请皇上谅解”

    “哎”公孙龙深深的叹了一声气,他心里开始有些后悔同意上官尹风当日辞去所有职务包括王爵的决定:“皇甫大人,朕想让你亲自去一趟南阳,召大将军回洛阳,如何?”

    “臣遵旨”虽然很不情愿,但是皇甫南没有理由拒绝,而且他自己清楚,自己此去南阳是没有任何结果的事情,去了上官尹风依然会用各种理由搪塞他

    公孙龙的命令很着急,皇甫南不得不拖着年迈的步子,第二天就起程前往南阳

    三天后,南阳府

    皇甫南的马车在入城时遭到了锦衣卫的盘查,当得知来者是大司徒皇甫南时,黄维亲自来到城门口将皇甫南迎接到了南阳府衙,并且派人去请上官尹风

    “皇甫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请恕罪”上官尹风还未走到大堂,便大声的朝皇甫南拱手说道

    皇甫南见着上官尹风后,也是迈着步子走出大堂,拱手道:“老朽见过大将军”皇甫南现在年龄快六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老人家了,自称老朽也不为过

    上官尹风和皇甫南寒暄着走进大堂,然后吩咐黄维上茶,在主位上坐定之后,拱手问道:“敢问皇甫大人远道而来,是有何事?”

    其实上官尹风很清楚皇甫南此次来南阳的目的,所谓挂羊头卖狗肉,装不知道问他一问,是可以有的

    皇甫南将茶杯放下,回礼道:“老朽此次前来,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来南阳请大将军回洛阳议事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九章 徒劳无功() 
第99章:(徒劳无功)

    “回洛阳?”上官尹风故作惊讶的看着皇甫南:“现在朝中大局稳态,何故要让在下回洛阳?左丞相等人没有处理的能力吗?”

    皇甫南听出了上官尹风话里有话,带满了嘲讽的味道,如果张洞在场,肯定要被气得面红耳赤:“呵呵大将军哪里的话,自打将军回南阳之后,朝中大事皆有张氏一党管辖,其态势甚有当年何氏之风,皇帝陛下备受掣肘,所以在老朽来南阳前陛下私下让老朽转告将军,请将军回洛阳帮助陛下”

    “皇甫大人,一别数年,看来您还是没改掉那股子正直之风,居然当着我的面数落丞相,不怕回去丢了官职?”上官尹风略带笑意的看着皇甫南,这么说也就是吓吓他

    哪知道皇甫南根本不上当,义正言辞道:“老朽就是不屑此做法,才会受皇上信任,来南阳,否则,岂会有我的机会?”

    “皇甫大人莫要往心里去”见皇甫南不上当,上官尹风自知无趣,于是正声说道:“不瞒大人,别说是您了,就是皇帝亲自来,我也不会回去”

    “大将军何出此言?”皇甫南一脸惊讶的看着他

    上官尹风喝了一口茶,将茶杯里的茶直接倒了出去:“覆水岂有收回去的道理”

    皇甫南明白其中的意思,不禁哀叹道:“将军有所不知,朝中政事被张氏一党完全操控,只不过他们不像当年何氏一般,少了最重要的东西,兵权”皇甫南看着上官尹风,站起身在堂中来回走动:“如今袁大司马河北一败,张梁随之前往冀州代替回袁大司马,朝中人出面力保才将袁大司马保住,只可惜,兵权就此落入张氏一族手里”

    “我听说现在行大司马事的是左军都指挥使张国?可有此事?”上官尹风好奇的望着皇甫南,毕竟搞情报皇甫南比他久,且来源很可靠

    “没错”皇甫南站直身体,停了下来:“现在张国被封卫将军,行大司马事,将军你不在朝中,现在兵权完全在张氏一族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