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话红楼梦 >

第6章

大话红楼梦-第6章

小说: 大话红楼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便放开胆子,又剽窃了数首脑海中的前人遗作,果获赞赏,更令贾政也刮目相看。

一时间,谈笑不禁,宾主尽欢。此时宝玉方知因为徐达在南方战事不利,无甚建树,为抚其心,当今雍正皇帝特地以陈世倌为钦差大臣,将他调往北方。

宝玉心中大奇,想徐达一代名将,居然会沦落到“战事不利,无甚建树”的局面——这其实就是吃了败仗。不禁出口询道:

“不知世伯的对手是谁?”

闻得此言,陈世倌与徐达均以一种奇特的目光将他看着。而贾政看他的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心想这逆子果然上不得台盘,连这等天下震动的大事也不知晓!

徐达为自己斟了一杯酒,一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长叹一声道:

“还不是借三藩之乱,乘机踞蜀的刘备与诸葛亮小儿。可恶!”

他的话虽轻声,但落到宝玉的耳中直若雷鸣电闪一般。他浑身酸软,手中酒杯一下便把持不住滑了下去在地上跌得粉碎!脑海里一片嗡嗡作响,连贾政的责骂, 陈世倌的关切都混未放在心上,心中惟是一片混沌。只想蒙头大睡一场。

诸葛亮!刘备!

这两个名动千古的人物。这对历史上罕见的君臣!

古往今来,明君与贤臣之间向来就有着矛盾。

权力上的矛盾。

往往贤臣的本来用心是好的,要做一番大事业。但是这个过程中少不得就要改革。

改革便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

这时候就需要权力。

但是当臣子手中的权力过分膨胀,他又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自身利欲的诱惑。一是君主的猜忌。

一旦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外乎三个结局,一是自己造反,策动政变,例如王莽,一是放下权利,免官而去,如王安石,一是若无其事,任其发展,这样的下场便是抄家灭族!例子极多,举不胜举!

除了刘备与诸葛亮。

武侯一生,总揽军权与政权,却是鞠躬尽瘁,事实上证明,在他那个位置上,历史里还没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更完美更忠诚。

而更难得的是刘备——他也一定犯过疑心病,但是此人很明智的只是疑心而已。他一方面大胆的将权力交到孔明的手中,一方面从另一个渠道来压制诸葛亮或者曾经拥有过的野心。

——他造势。

——为诸葛亮造势。

——他让天下人都知道诸葛亮忠诚勤勉,劳苦功高。

——他甚至毫不介意这位臣子的声名大过自己。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天下人就成了刘备最好的工具。

监督诸葛亮的工具。

诸葛亮若是谋叛弄权,那么根本不需刘备如何动作,原本建立在天下人心中的偶像一旦轰然破灭,那悠悠的骂声也传扬至后世!对诸葛亮这等珍惜声名羽毛的人来说,那实在是比死还难受。

毕竟,能若我们平西王吴三桂脸皮那般厚,以至于能恬然道出:做人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谬论的人。还是少数的。

事实证明,刘备与诸葛亮的相处是融洽而愉快的。两人各取所需:刘备在曹操与孙权的强势下,依然脱颖而出,得到了江山与帝位,而后者赢得了千古不坠的声名!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是对于如今的宝玉而语,这对最佳搭档的皆大欢喜,便是他苦难日子的来临。

——贾家这般的豪门大户,一旦刘备来到,定然是重点打击对象。而贾政虽无甚才华,死书倒是读了一肚子,定然是个宁为玉碎之局面!

第一部 金陵风云 第五章 宝钗

宝玉修长白皙的手指缓缓滑过面前的一份邸报(类似于官方对官员发行的报纸,平民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在他的手旁,已经有数百份凌乱的类似此物的资料。发红的眼睛说明了他一宿未眠,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些东西上。

而贾政听说此事后冷笑了两声,说他平日里不烧香,客人走了还抱什么佛脚?但嘴上虽如此说,其间却还是唤小厮连送了两次燕窝莲子羹来。

终于,最后一份资料从宝玉的指尖滑落,虽是彻夜未眠,但此时他的心中一片空明,方才数个时辰中所得到的这个世界的信息如水一般自心中流淌而过。

原来此时他所身处的朝代当是位于清朝前中叶,却是内忧外患,一触即发。北面的蒙古空前的强大,竟已几乎占领了俄罗斯的全境,更不住向欧洲扩张,朝廷若非在北方陈以八旗重兵,更仗长城,山海关之险,早已挥军南下。

——这却也导致了国内的兵力空虚,以至于无力难进,使得三藩事实上的割据成功。吴三桂据云贵,耿精忠领福建,尚可喜占广西,广东。

而刘备则乘乱以大财主的身份崛起,率义弟张飞,关羽,以三百人起家,斩杀了贪婪残掠的四川总督螯拜——这厮号称满清第一勇士,自恃勇力,冲锋在前,却被关羽轻易迎风一刀挥于马下。接着刘备将诸葛亮自狱中放出,更依其之计,挥军西指,北收马超,南平蛮族,成功完成了四川的统一!

是年,刘备二十九岁,诸葛亮才二十七岁,关张二人遵刘备为兄,正当盛年!

并且他翻阅了历来的史书,三国时代仿佛成为了一个断层,东汉末年,直接便为崛起的司马氏所代之!

宝玉端起桌子上已冷的莲子羹,抿了一口。他两道浓黑的双眉紧蹙,天下大势,如今已是了然于胸。

而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他便敏锐的觉察到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上,火药的威力大大减弱,只能用作烟火庆祝之类!

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再清楚不过,也难怪徐达会一败涂地!

要知道,在这个以冷兵器作战的年代里,出自诸葛亮脑中的计谋交由关张马这等不世出的猛将来实施,那几乎就是无敌的象征!

若是将主帅换成清廷标榜吹嘘的的名将年羹尧,福康安等人,只怕朝廷面对的不仅是大败,而是全军覆没了。

在方才的阅读中宝玉更是敏锐的留意到了一件事,缙绅录(这是朝廷用以记载所有官员资料的书籍,三年一换)中,没有看到一个刘备在三国时期的对手!

不要说曹操孙权,周瑜司马懿,就连一个熟悉一点的名字也榜上无名。只有尚可喜倚重的首席谋士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庞士元庞统!

后面还特别注明的是,此人乃是举人,贪污狼籍,被罢职后从贼,罪无可恕。

看到这里的时候,宝玉的嘴里只觉有些发苦。有贤才而不能用,还将之逼到敌国手中!若说凤雏都乃贪污之辈,那么世上便再无清廉之人了!

然而他也只能叹息而已。

但是他也敏锐的寻找到了目前各方势力为何还能持平的原因。

诸多势力中,刘备虽有地利人和,奈何天时不予。明末的大乱导致了四川人口的锐减——这都是号称八大王张献忠的杰作。而后清朝派遣的总督均是贪婪残酷之徒,最后一任螯拜更乃其中翘楚,搞得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据统计,整整一个四川在刘备割据之前,人口锐减得仅有近八十万人!

想到这里,宝玉的嘴角不禁流出一抹快意的微笑,就当前而言,战争打的还是人数,就算诸葛智谋再高,也不能无中生有的将人口平空变出来。

关张马堪为万人敌,但是总不能真的以一个人杀敌过万。

新建的蜀国面临的,是修养生息和扩军备战的两难抉择!

若是刘备真想问鼎中原,只怕凭借手上的两三万人还不足成事,而四川的财政哪怕是供养这数万军队,眼下看来也是难以维持。

因此,看来最大的威胁刘备势力,可能还会缓上几年乃至于十数年后,等待治下的人口逐渐增加恢复,才会成其气候。毕竟,此时的清朝无论从吏治,还是经济方面而言,均非三国时代的乱世那般不堪。

而三藩之间心怀鬼胎,相互利用,防范。除了吴三桂尚有进取之心——他的进取之心也不过是划江而治——其余两藩均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塞外蒙古倒是野心勃勃。雍正却也不是昏庸之人,举国上下七成劲旅,都被摆设在长城沿线,有坚城高垣为依托,蒙古骑兵往往也是无功而返。

如此看来,以目前的局面来说,最不愿意清廷垮台的却还是刘备等人——以诸葛亮的城府,绝不会看不到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全力对付他们的严峻形式!

——那是一场绝对没有胜算的战争。

宝玉长长呼出一口长气。这样看来,自己还有数十年来慢慢经营,筹划应对之策略。他立起身来,修长的身躯挺得笔直,眉心中的红痣跃动着一种难言的自信神采!

虽然是一夜未眠,但盘膝跌坐一会将家传的功法运转一番以后,宝玉顿时又是精神焕发。他轻轻的推开门,却听得外间有喧闹之声。行出一看,原来是王夫人听说宝玉昨夜被贾政叫入书房,竟是一夜未归,心下顿时慌了,生恐他老子又打他,忙去求了贾母,两人一道前来看个究竟。

见宝玉无事,王夫人贾母心下顿时宽了——此时贾政方才出来。见状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分辨道:

“难道他不是我儿子?他安心在这里读书,我打他做什么?”

王夫人又将昨晚宝玉对黛玉说的话一一说了出来,贾母贾政听了心下均甚喜。此时贾环也进来请安——他也是听说了宝玉被贾政唤了去,只道这眼中钉的哥哥又挨了打,跑来看笑话。

贾政见宝玉昨夜确是苦读一宿,而人品谈吐均胜过贾环十倍,半晌才说道:

“你看了一夜书,也该累了,回去歇息把。”

贾政对宝玉向来疾言厉色,此时这般说话,已是难得的慈爱。贾环在旁边看了气得目瞪口呆——宝玉却不理会他,微笑着给各位长辈请了安,飘逸而去。

行入了怡红院,一干丫头自然为他打水抹身梳洗,闹了半晌,方欲上床补觉。忽然想起昨日里王夫人对自己叮嘱的去薛姨妈家问安。

——问安倒是可无可有的,但一念及一个人,宝玉的心顿时热了起来。

——她便是自己未来的妻子,薛宝钗。

一念及此,顿时睡意全无。换了一件素服,也不愿多加修饰,便唤了书童茗烟,让他领路径直往薛姨妈家行去。

一路行来,弯绕曲折自不必多说,到了薛姨妈所居之处梨香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一把拉住他,抱入怀中,笑说:

“这么冷天,难为你穿这么少衣服,。又想着来,快上炕来坐把。”

命人倒滚滚的茶来,宝玉因问:

“哥哥不在家?”

他口中的哥哥,便是薛姨妈之子,外号呆霸王的薛蟠,此人幼年丧父,寡母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在领着内宫旨意,在民间采办杂料。由来依财仗势,最是天底下一个弄性尚气之人。

薛姨妈叹道:

“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混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时?”

宝玉心本不在此,又不经意问道:

“姐姐可大安了?”

薛姨妈道:

“可是呢,你前儿又想着打发人来瞧她。她在里间不是?你去瞧她,里面比外面暖和,那里坐我,我收拾收拾就进去说话。”

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口,只见吊着新色的红繇软帘。宝玉轻掀帘子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埋着头坐在炕上作针线。宝玉心中不禁一动,还未看清楚她的面容,便觉得她捻线的手势极美。

——美得就似一个古典的梦。

因为忽然见了男子,些微的红晕映在她的下颌和两颊,柔和得每一寸丰润的肌肤都有一声惊呼。

红颜或许弹指就老了凋了,可是这女子流露出的无声风姿,却足以永垂不朽在心上。

他忽然觉得薛宝钗身上的衣服首饰都很幸福。

因为通常都是这些东西在装扮人,却少有人能够为这些首饰衣物增添光彩的。

在她的身旁,不知怎的,宝玉忽然生出一种很从容宁静的感觉。他微笑道:

“姐姐的身子可还好?”

宝钗忙起身含笑道:

“已经大愈了,倒多谢记挂着。”

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丫头英儿斟茶来,一面问老太太姨娘安,一面看宝玉头上以一根素丝将头发扎了,身上一身略紧的素服,除了颈上悬的那块出生衔下来的宝玉以外,竟无丝毫饰物。只有眉心正中那点红痣鲜艳非常,分外的烘托出一种男子独具的勃勃英气。

宝钗笑道:

“成日家听人说你的这块玉,究竟未细细的赏鉴,今儿我倒要瞧瞧。”

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正苦与无法接近佳人,此正是天赐良机,亦凑了上去,贴在她身旁,将玉从颈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中。

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付——却不知此石的本来元神早在石柳降临此地的时候,便被他身上携来的那凌厉若雪的剑气搅得粉碎!

刻着有八个字在玉面上,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不料在旁边看的丫头英儿插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