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894章

明朝好丈夫-第894章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乘风回到了王府;他前脚刚到;焦芳后脚就到了。
    焦芳前来拜谒;当然不是单纯来溜须拍马的;像焦芳这种老狐狸当然知道;对楚王这样的人来;你便是再能逢迎也没有用;想要做他的马前卒;最重要的不是吹捧而是价值;焦芳现在一直都在表现;为的就是这个价值;他想让楚王知道;他是一个值得利用的人;这就足够了。
    柳乘风叫人安排他在花厅里;沐浴了一番才接见了他;焦芳一见柳乘风;便是一阵苦笑;道:“殿下……”
    柳乘风抬了抬手;疲倦的道:“有什么话开门见山的吧;不要气。”
    焦芳点点头;道:“现在这个时局;皇上若是能寻回来倒也罢了;可是殿下有没有为自己安排后路;假若皇上寻不回来呢?”
    焦芳也够开门见山的;连这种话都直言不讳的问出来。
    柳乘风打量焦芳;道:“皇上一定要找回来;只要皇上还在世上;本王就会一直寻访下去;焦芳;你问这邪;到底是什么意思?”
    焦芳道:“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他这句话也很大胆;不过他在柳乘风面前这么放肆;确实是表现出了对柳乘风的绝对诚意;他继续道:“殿下固然是对皇上感情深厚;可是大臣们不一样;一凳上寻访不回来;大臣们只怕要另作打算了;而他们将来拥立新君;殿下又当如何?”
    柳乘风眯着眼;一声不吭。
    他现在很头痛;这该死的朱厚照到底去了哪里;他才不管朱厚照是不是个好皇帝;又或者适合不适合做皇帝;对柳乘风来;只有朱厚照做了皇帝;他才能安心;这也是他对先帝的承诺。
    焦芳继续道:“若是殿下不拥立新君;再加上殿下已是位极人臣;况且楚国亦有日益壮大之嫌;只怕新君登基之后;不见得能容得下殿下啊。”
    柳乘风目光裸的看着焦芳;不气的道:“有什么话还是不要拐弯抹角;直了吧。”
    焦芳挺胸道:“下官以为;若是皇上当真寻访不回来;下官有上下两策;这上策便是真到了那个时候;殿下亲自提议立新君;如此;便可成全一个拥立之功;随即再返回封国;新皇对殿下心生感激;自然不会与殿下为难。这下策嘛;便是殿下索性现在就上奏请求回自己的藩国;对朝廷的事再也不要干涉;从此之后大明是大明;楚国是楚国。只有这样;殿下才能置身事外;保全自身。否则一个不好;就有弥天大祸。”
    柳乘风冷笑;道:“这就是你的主意?”
    焦芳恳切的道:“当然;皇上未必不能寻访回来;只要他能回来;事情就好了;下官之所以这番话;只是请殿下考虑周全;以防万一而已。”
    ………………………………………………………………………………………………
    第一章送到。
    (。。 )
 
 
    
第九百六十二章 :兄弟

  
    
    
    
  
    焦芳一席话虽然大胆;却也直言了柳乘风现在的尴尬处境。
    继续寻访皇帝;这是自然的;皇上和楚王关系匪浅;有皇帝在;柳乘风不必有什么担心。
    可是皇上不见踪影呢?大家可千万不要被大臣们所谓的忠君言辞给糊弄了;他们所谓的忠君;只是终于这个体系;终于这个制度;因为正因为这个体系;这个制度才能最大的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们绝不是忠于个人;更何况现在这个君;足以教所有人都不禁摇头。
    虽然登基才一年多;可是现在这个皇帝;实在是昏君的典范;先是宠幸阉人;闹出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接着这堂堂天子竟是私自出京;被蒙古人掳了去;国家体统;天子的威严早已名声扫地。
    朱厚照既然不愿做这皇帝;既然玩失踪这套把戏;那么大家并不介意推举一个更贤明的天子;因为这对大臣是无害的;反而还能赚一个拥立之功。
    可是柳乘风不一样;柳乘风是宠臣;宠臣仰仗的是某个人的庇护;柳乘风的今日;依靠的不是这个体系;也不是这个制度;而是特地的某个人。
    因此分歧也就出现了;大臣们的利益和柳乘风分明不是一致。
    若是皇帝能寻回来倒还好;焦芳怕的就是这个万一。万一真的找不到人;楚王必须未雨绸缪;他所谓的上策;便是向新皇帝卖好屈服;同时及早离矩到封地;至少将来让新君找不到收拾楚王的借口。
    至于所谓的下策;就是立即离京避祸;实在不行;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
    毕竟楚王位极人臣;已经到了山峰的顶端;任何一个新君;都接受不了我他之下有人鼾睡的这个事实;况且楚国带甲足有近五十万;舟船千万之多;实在是极大的隐患;也就是眼下这个皇帝;还能忍受;可是换做其他的天子呢?
    明初的时候;因为这种事兄弟都不能相容;叔侄都要兵戎相见;所为的;无非就是这个权而已;柳乘风唯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如何站准自己的位置;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与新皇帝周旋。
    柳乘风眼睛眯着;手指有节奏的打着节拍;不露声色的看着焦芳;其实柳乘风是有些疑虑的;从本心上;他不太相信焦芳这个人;而焦芳今日推心置腹;谁知道会不会转手就把自己卖了。
    柳乘风当然不怕有人卖他;这世上只有他卖人;没有人卖他;就算焦芳想卖他;他也不介意捏捏手指头把这老家伙捏死。
    只是这个时候;他在推测焦芳的居心。
    “这件事;本王知道了;你的也没有错;本王是要考虑;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把皇上寻回来。”
    焦芳露出失望之色;不管怎么;他是希望柳乘风也对他推心置腹的;只有楚王对他推心置腹;这才证明自己再不是一厢情愿的走狗;而是楚王真正的心腹;可是柳乘风只是一句知道了;分明就是不想和他谈论这种机密的大事;对他仍然带着不信任和疑虑。
    “不过;本王有件事要拜托你。”
    柳乘风又突然出口;让焦芳精神不由一震;忙道:“请殿下示下。”
    柳乘风语气平淡的道:“内阁那边;替本王看着;杨廷和这个人;其志不;不要看;至于李东阳;亦是满腹韬略;要心防范;这两个人;和本王不是一条心;迟早……会闹出点动静来的。”
    柳乘风罢;站了起来;道:“好了;时候不早;早胸去歇了吧。”
    焦芳精神不由振奋;其实柳乘风不吩咐这件事;他也会极力去办;而柳乘风特意如此交代;却颇有几分利用他的心思;一个人最怕的就是连别人利用的心思都没有;只要楚王还肯利用他;那么他焦芳就还有价值;迟早要成为柳乘风的心腹之人。
    来也好笑;一个堂堂的内阁大学士;却是满心思想做人的心腹;这在大明朝;还真有些破天荒。
    其实焦芳也是无奈;不得已而为之;其一是因为他的性子本来就少了廉耻二字;满心只想着钻营;什么仁义礼义;什么虚伪的道德;在他眼里都是屁都不如;他有野心;可是实力却是不济;在士林里;他的风评很坏;在朝中;他的官声很是恶劣;他没有在哪个部堂主事的经历;所以也不可能像其他的内阁大学士那样有四处提拔乡党、门生的机会;他一直都是一个人;一直都在孤身战斗。
    焦芳就像一匹孤狼;他不会有朋友;不会有人给他捧场造势;他什么都没有;他想要在内阁站稳脚跟;就必须有人搀扶;有人支持;而放眼天下;能支持他的人不多;皇帝是一个;可是当今皇帝实在不太靠谱;那么就只剩下楚王了;楚王虽然藩国在千里之外;可是在京师的势力已是老树盘根;只要借了楚王的势;他才能算是真正的阁臣。
    他连忙拱手作揖;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只留下柳乘风一人在这厅中顿感头痛;皇上跑了;其实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些担心;不担心是假的;可是他不怕;他从来没有过畏惧之心;在他的身后;已经有太多的人;太多和他利益一致的人;就算是新君登基;他也能保证自己能够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他最担心的是朱厚照;这个家伙太胡闹了;居然还不省心;又闹出这么大的幺蛾子。
    还有那刘瑾;陪在朱厚照的身边;柳乘风担心朱厚照有危险;从前的时候;柳乘风未尝没有利用朱厚照的心思;正是利用朱厚照;他才一步步位极人臣;可是现在;那利用的心思早就淡了;柳乘风只知道;在这大明朝;他有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对他绝对的信任;这个朋友固然是荒唐;却绝不会对他有非分之心。
    “哎……”重重叹了口气;柳乘风一步步离开了厅堂。
    …………………………………………………………………………………………………………………………………………………………………………
    蓟县。
    钱芳按照柳乘风的交代;照旧是每日与蒙古人把酒言欢;现在钱芳要做的;就是稳住这些蒙古人;在协议确定之前;还有蒙古铁骑进行整编之后;再撤掉所有的大军。
    协议是死的;大多数时候和废纸没有什么区别;只有落到了实处;才能保证这个信用;因此在落实协议之前;蒙古人自然是别想出关;这个时候;搞关系就成了钱芳的任务;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大明还防着一手;可是这表面上;却还要做出一副宾主径的意思。
    于是大家每日都是吃喝玩乐;每日都是联欢;而后是醉醺醺的各自回去咬牙切齿;恨不得把对方剁成肉酱。
    事情似乎还算顺利;朝廷的旨意已经颁布;给蒙古汗颁发了金油敕书;其余的蒙古王公;亦都是赐予了爵位;从此以后;他们也算是大明的臣子了;至于兵部那边对蒙古铁骑的安排暂时还没有送来;显然兵部对于如何分割蒙古铁骑还存在一些谨慎。
    李若凡这几日;倒也没什么动静;她推自己身体不适;所以很少露面;只是在自己的中军大营里头歇息。
    不过谁都知道;李若凡并没有什么不适;每日除了带带自己的孩子;像个贤妻良母一般教孩子话;大多数时候;她都在那里谋划什么。
    一场野心勃勃的游戏似乎已经落下了帷幕;可是这并不代表李若凡从此要从良;宁愿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女人;她还有许多事要处置;许多事要谋划;就算是屈服;她也必须保障她和她族人的利益;战争固然是斗争;可是屈服附庸同样需要斗争;李若凡就是这么一个工于心计的人。
    此时已经入夜;帐中灯火冉冉;北地虽是在秋天;夜里仍是冷飕飕的;李若凡披着一件虎皮披风;裹着在灯下看书。
    外头传出咳嗽。
    李若凡眼眸一亮;随即抬起来;语气平淡的道:“进来话。”
    进来的居然是个商贾模样的人;他深深朝李若凡行了个礼;道:“拜见大汗。”
    李若凡漫不经心的将书抛在案上;纠正他道:“要叫殿下。”
    “是;殿下。”
    “人;已经安排好了吗?”
    “回殿下的话;已经安排好了;那刘瑾哄骗着皇帝出了海;弟兄们已经把刘瑾处理掉了;再过一些时日;皇帝就能在一个地方开始新的生活;按照殿下的意思;人在那里置了许多产业;足够皇帝生活所需;他身边的侍女和护卫;也都是精挑细选;绝对没有问题。”
    李若凡平静的点点头;道:“好;你办的很好;记着;好好照顾他;他毕竟是他的兄弟。”
    李若凡在一句短语了了两个他;前头自然指代的是皇帝;可是后头那个;却让商贾一头雾水了。(未完待续)
    (。。 )
 
 
    
第九百六十三章 :皇上至德

  
    
    
    
  
    一连几日;厂卫已是鸡飞狗跳;新上任的内厂厂公张永急于表现;甚至把京师里近半的厂卫番子、校尉放出去;可是仍然不见音讯。
    事情开始变得古怪了;按理;出逃的只有皇上和一个太监;他们能跑去哪里?况且沿路还要不少的关卡;难道还能飞了不成?
    可是这么多人派出去;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倒是抓来了不少人;都是符合特征的;结果倒是查出了不少盗贼;可是皇上的踪迹却依旧是石沉大海。
    如此一来;张永便有些着急上火了;每日清早的时候;太后便会寻他问话;每次看到张太后脸色阴沉的样子;张永便心惊胆战。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把火没烧就可能折进去;况且谷大用这些人;可都虎视眈眈的等着看他的笑话呢;只是他也是无可奈何;只得不断向下头催促;而东西厂和锦衣卫那边也是没办法;人找不到有什么办法?催促又有什么用?于是他们做法就是向下头催促;除了派出更多的人之外;继续做这徒劳无功的事。
    几天之后;所有人都已经确认;皇上应该不在京畿附近;或许已经出了关去了大漠;又或者沿着驰道或者是运河去了江南;甚至可能扬帆出了海;必须扩大搜查的规模才成。
    可是大明这么大;人手亦成了问题;让其他人去暗访;显然就可能暴露皇上跑路的行踪;张永于是不得不向张太后请示。
    张太后已是老了许多岁;她叹着气;想念着自己的儿子;当然;气愤可能更多一些;良久之后她点了头:“事情迟早捂不住;既然如此;那么索性昭告天下吧。让天下各府各县都进行寻访;但凡有陌生的外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