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220章

明朝好丈夫-第220章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再透彻一点,你一个读书人,为什么糊nòng着你来投笔从戎,难道真指望你上阵厮杀?呸,就你这几分力气,你配吗?为何要叫学生军,为何夜里的时候,为何让你们抄录兵法,到现在,你们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吗?
    近景凄凉,前程远大。
    这就是书生们现在的处境,前程是可以期待的,做的好,至少能有个官做,虽然是武官,可是没有科举,不必去挤独木桥,不必万里挑一,武官也是官哪,这对他们这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来,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只是现在的日子嘛,就实在不太好过了一些,虽然大家都是寒mén出生,可是这几日功夫,把自己一辈子的苦都吃过了,让人难以忍受。
    黑底的旌旗飘dàng在队伍之前,旌旗上的剑与百合格外的惹眼,突然,以钱芳为首的武官突然jīng神一振,随即笔tǐng的站直了身子,接着一声大吼响起来:“太……威武大将军到!”
    这一声大叫,让所有人都不由打起了jīng神。
    只见朱厚照穿着一身明晃晃的脸颊,头戴羽翎银兽盔,腰系麒麟带,身后是火红的披风,按着腰间的宝剑,雄赳赳气昂昂的阔步而来。
    跟在他的身后,是穿戴着与朱厚照同样铠甲的柳乘风,只是那羽翎银兽盔变成了羽翎青铜兽面盔,这几十斤重的盔甲穿戴上身上,让他有点儿不太吃得消,每走一步,都像是丧了魂一样,要是哪个地方有些痒痒,那就更吃不消了。
    “背着这么重的甲上战场,这不是找死吗?”柳乘风心里腹诽,却不禁看了朱厚照一眼,朱厚照这一年来,却又是长高了,身子更是结实了不少,现在的气力,想必已经不比柳乘风低了,柳乘风甚至在想,若是自己再冒充高手,只怕未必能打得过这徒弟。
    如此一想,柳乘风心里有点儿发虚,只消这徒儿不要记仇的好,打是亲骂是爱嘛,不过师父可以爱徒弟,徒弟万万不要爱师父才好。
    朱厚照显得很是jī动,按这剑在队前逡巡了片刻,随即大喝一声:“本宫身为大将军,从今往后,你们就jiāo由本宫ào练,本宫往后每日会来一个时辰,尔等切记着好好ào练,不得偷懒,本宫是赏罚分明的人,练得好的,有赏,练得不好,自然也要惩罚,都明白了吗?”
    朱厚照装起大将军来,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想必从到大,早就幻想过这样的场景,所以这个时候居然也不怯场,大大方方的大叫了一通,还真像这么一回事。
    书生们听了,一齐道:“明白了。”
    朱厚照听到这些人整齐划一的回答,很是满意的点点头,笑呵呵的按剑继续踱了几步,走到柳乘风身边的时候,低声道:“师父,接下来本宫该什么?”
    柳乘风不由目瞪口呆,这家伙刚才还像这么回事呢,这才片刻功夫,就lù底了。他只好道:“殿下,该的,末将已经了,还是让他们继续ào练吧。”
    朱厚照意犹未尽的tiǎntiǎn嘴,似乎还想什么,偏偏想不出什么辞,只好对钱芳等人吩咐道:“尔等继续ào练,本宫待会儿再来观看。”
    罢和柳乘风又回四海堂去。
    这太子殿下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过太子殿下亲自出现,很快证实了这学生军的传闻,太子当真是学生军的将军,这意味着什么,无论是教官、教头还是这些寻常的学生军卒,一个个都抖擞了jīng神,无论怎么,有了个前程,jīng神自然要充沛了许多。
    而柳乘风背着这重甲好不容易随朱厚照回到四海堂,连忙脱下了这重铠,似乎想起了什么,向朱厚照道:“殿下,这些铠甲哪儿来的?”
    朱厚照却不肯将铠甲脱下,似乎穿着上了瘾一样,得意洋洋的道:“这是工部为本宫定制的,本宫特意向他们多要了一套,孝敬给师父用。”
    柳乘风却是微微一笑,道:“殿下,能不能请工部那边,再多定制一些,来个八百套,让大家一齐穿上。”
    朱厚照一下子犹豫了,道:“只怕不太容易,这样的重甲,千户都未必能穿戴,至少要游击将军才能佩戴的,本宫若是去讨要,多半会吃闭mén羹。”
    柳乘风心里不禁失笑,不过想了想,也觉得朱厚照的有道理,工部那边,十分难缠,柳乘风这几日就曾和他们打过jiāo道,索要一些军械辎重,结果这些家伙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现在还没有音讯来。
    朱厚照问道:“师父要这种甲胄做什么?”
    柳乘风倒是不瞒他:“自然是ào练。”
    “ào练?”朱厚照一头雾水。
    柳乘风解释道:“殿下想想看,穿着这数十斤重的铠甲ào练,会如何?”
    朱厚照不禁咋舌,这种重甲,穿着显摆一下可以,当真拿去ào练,这不是要人命吗。连忙道:“只怕将士们吃不消。”
    柳乘风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可是若是平常让将士们穿这个ào练,等到临战时,再解下这身铠甲,又会如何?”
    朱厚照却也不是蠢人,眼睛一亮:“师父,本宫明白了,这就如习惯了拿丈八蛇矛的张飞一样,若是叫他舍了蛇矛,去拿十几斤重的陌刀,岂不是身轻如燕,如释重负。”
    柳乘风重重点头,道:“对,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不但皇上在看着我们,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在看着我们,有人消咱们刮目相看,有人就等着看我们的笑话,眼下时间紧迫,太子殿下必须要练出一支jīng兵来,有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咱们学生军要想比别人jīng锐,要想比别人更厉害,唯有吃苦,别人不能吃的苦,学生军要吃,别人吃不消的东西,学生军也要吃,待到学生军练成的那一日,便是殿下扬眉吐气之时!”
    一番话,的入情入理,处处都为朱厚照着想,朱厚照本就是最好面子的人,听的时而咬牙,时而jī动之sè溢于言表,有人想瞧他热闹,他知道,他当然不是傻子,有人为他担心,他也知道,他心里跟明镜一样,可是这些话经柳乘风一点透,他jīng神不由一振,道:“师父的没有错,本宫不会让人看笑话,也不会让人失望,这重甲的事,索xìng就由本宫自个儿掏钱锻造吧,工部不给,本宫给。”
    朱厚照舍得给钱锻造,柳乘风倒没有话,其实柳乘风也有钱,不过他不愿意给,倒不是他气,八百副铠甲能值多少钱,对别人是天文数字,对柳乘风就是九牛一máo,可是这东西若是给了,多多少少有点避讳,可别忘了,明初的时候大明首富沈万三是怎么死的,虽当今皇帝不是朱元璋,可是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少做为妙。可是太子的身份就做就不同了,难道还有人敢太子殿下居心不轨不成?
    朱厚照拿定了主意,随即又问:“不知这学生军还有什么困难,依本宫看,现在这学生军大致上已经筹备起来了,是不是从现在开始,埋头ào练就成了?”
    柳乘风摇摇头,道:“事情还多着呢,比如这军械粮秣,还要和工部那边斡旋,事情还多着呢,不过殿下放心,这些事,为师来ào办就是,殿下若是有闲,就来督促ào练一下。”
    朱厚照显然也不愿意和工部打什么jiāo道,忙不迭点头:“有师父在,本宫放心。”
    ……………………………………………………………………………………
    第三章送到,求点月票。
    !@#(。。 )
 
 
    
第三百一十九章:老官油子

  
    
    
    
  
    第三百一十九章:老官油子
    工部衙mén距离东安mén并不远,紧邻着兵部,是一处不太起眼的建筑群。
    自从弘治皇帝继位之后,这工部衙mén的mén前就mén可罗雀起来,再没有了从前的热闹,工部,顾名思义就是个包工头,不过重要的顾却不是别人,而是宫里。
    往年的时候,皇帝们修宫殿、建陵寝,可谓热闹非凡,这工部上下,都像是陀螺一样的围着宫里头转,甚至每日都有太监进出,只是现如今,弘治皇帝对修筑宫室和陵寝似乎并不太上心,工部的职能也就渐渐的少了许多。
    此外,工部还管着造作局,只是这些年还算太平,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武备松弛,内阁那边,也不愿意穷兵黩武,自然而然的,造作局也有些闲置了,就在去年,造作局还辞了一批工匠。
    不过现如今不同了,朝廷要修筑道路,这工程量实在不,从南通州到廉州,那可是上千里的路程,沿途要劈山搭桥,所糜费的银钱,相当于朝廷往年一年的岁入,发动的劳力有上十万人。
    工部这边,开始忙碌起来,为了铺设这一条道路,所需的青石板子就足够重建一座北京城,除此之外,大量的粘土、石灰都需大量的投入,工部这边,还要派出官员带人勘测路线,拿出许多规划的章程。
    按理,现在工部应该满足了,毕竟闲置了这么久,总算有一点儿事做,多多少少,也能捞点油水,只是可惜,这些都是痴人梦。
    修筑道路的钦差,是寿宁侯和建昌伯,这二位别看傻乎乎的,可是对修筑道路的事尤为上心,修路的钱,他们张家也投入了一份,怎么肯让工部的人捞油水?于是乎,寿宁侯和建昌伯可谓大包大揽,事事都hā手过问,两个人人手不够,就直接从聚宝商行hōu调人手,聚宝商行那边,自然也肯用心,毕竟事关着陆路的jiāo通,路若是修的不好,对聚宝商行来损失极大,不少大股东一个个跳出来,开始指手画脚,若是想糊nòng寻常的百姓,工部自然是信手捏来,可想在这偌大的工程上糊nòng这些个jīng打细算的商贾,可就难如登天了,无论你如何报账,人家一看账簿,便能dòng察这账簿里头的九九,寿宁侯和建昌伯再出面恫吓一下,那仅存一点儿的贪念便立即收起来了。
    所以修筑道路对工部来,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路没修好,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可是油水,却一丁点也进不了他们的口袋,寿宁侯和建昌伯那边都是咋咋呼呼的人,你若是怠慢一下,人家能嚷的满京城都知道。
    工部尚书徐贯气不过,索xìng将这修筑道路的事放给了下头的shì郎、主事们去做。其实这位徐贯徐大人也不是个hún账的糊途官,在弘治朝也算是能臣,曾主持过几次苏、松河堤的修建,做事一丝不苟,很见成效。
    不过徐大人对河堤上心,那是因为苏、松一带水患严重,沿途百姓深受其害,徐大人是能臣,当然要悉心治理水患。可是对他来,这修筑道路,为的是商贾们服务,哼,士农工商,商人为何最贱?因为这些人都是投机取巧之辈,口舌如簧之徒,徐大人对他们瞧不上眼。再加上寿宁侯和建昌伯的指手画脚,让徐贯勃然大怒,索xìng就眼不见为净了。
    而负责修筑道路的成了左shì郎席敏,这位席大人这几日的脸总是拉的长长的,可是寿宁侯来jiāo涉的时候,他却不敢怠慢,只能忍着,怪只怪他只是个shì郎,不是尚书,尚书可以做甩手掌柜,他shì郎却是不成。
    眼看天气已经渐渐凉爽,一大清早,席敏便到了公堂当值,坐上了椅子,倒不急着看公文,而是先捡起学而报来看看,也奇怪,这聚宝楼和学而报都是柳乘风的产业,偏偏聚宝楼和商贾们扎成一堆,学而报却是立场鲜明的站在了读书人这边,甚至几次发文,都是斥责一些商贾豪强偷jiān耍滑的行径,虽然不痛不痒,却让这位席大人看的很舒坦。
    甚至有人怀疑,这柳乘风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一面鼎力去为商贾服务,一面又办报刊去抨击商贾,其实真正了解柳乘风的人才知道,这个家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若是顺着这个思路去想,就知道这家伙是个什么人了,学而报主要的受众群体是读书人,当然要站在读书人这一边话,否则这报刊刊印出来,送给谁去看?而聚宝楼的受众群体是商贾,自然要为商贾们排忧解难,否则还聚什么宝,铜钱都聚不来,柳千户是没有立场的,有的只是利益,他永远站着的,都是银子这一边。
    看完了报,席敏便喝了盏茶,慢悠悠的打了个盹,才慢吞吞的开始办公,现在工部显得有些空dàngdàng的,尚书大人告了病假,其余的官员则放出了一大批前往各府各县带着人手勘测地形,这工部大堂,就事席敏来做主了。
    席敏对修筑道路的事不上心,除非是张家兄弟来催促一下该怎么做,他才慢吞吞的去把事情做好,若是那边不催促,他就磨洋工,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姿态。
    有一搭没一搭的看了几篇公文,外头有差役快步进来了,席敏本就心不在焉,所以一听到脚步声,眉头便不禁皱紧起来,一般情况,差役是不会擅自进来的,除非有人拜访,或者有重要的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