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之人生修改器 >

第161章

都市之人生修改器-第161章

小说: 都市之人生修改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去年,华巍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5亿部,今年有望突然两亿部,但也仅仅只有两亿部而已。

    哪怕,这两亿部智能手机,全部采用新型电池,也不过才两亿块电池而已,而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廉价手机,这部分的手机是不可能采用新型电池的。

    这一来,就可以预估出华巍公司对新型电池的需求量,每年最多不会超过两亿块。

    而手机市场有多大,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自从,苏睿决定加入手机电池行业后,他就已经做过这方面的调查。

    在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115。92亿,单单是臻界市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达到了28亿部。

    一个是超过百亿台的超级市场,一个只是两亿台的公司,这对比之下,要选择什么合作方式,自然是一目了然,都不需要考虑太久。

    因此,苏睿解决了郭承平的独家合作方式,哪怕是两亿元的现金也没有让他心动,他想要的是全球的手机电池市场,而不是一家华巍公司的手机电池市场,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而他对新型电池的技术,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在全球手机电池行业里风生水起。

    另外,苏睿也有信心获得华巍公司的订单,而不会就此停止合作关系,一百万块的订单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第三百一十八章 二十亿元的大手笔() 
一接到华巍公司的订单合同后,电池工厂这边就开始全力生产了。

    在电池工厂开工后,沈晴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放在工厂这边,特别是质量管理,更尤为关注。

    因为,在华巍公司的订单合同里,可是注明了永臻电池公司必须保证新型电池的品质,如果因电池而导致手机出现质量问题的话,永臻电池公司必须赔偿所有的损失。

    当时,在郭承平提出这个条件的时候,苏睿和沈晴都是没有任何意见,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为了保证电池的质量可靠,沈晴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心思,第一批电池生产出来的时候,就反复交叉检验,以确定电池没有任何的问题,保证符合标准才会送到仓库,进行最后的包装。

    在全力生产下,电池产量非常可观,每天就可以生产出三十万块电池出来,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订单。

    而这就是苏睿为什么要求订单数量在一百万块以上的原因,只有规格相同,做到统一生产,才可以让效率达到最高,而不用经常停工更换生产型号。

    不过,他也不是不生产小订单,只是要求需要量身定制的电池,必须在一百万块以上。

    如果可以接受统一规格的话,就算低于一百万块,也是可以接单的,只要规格统一,就可以不停的生产,生产效率也一样很高。

    所以,在一百万块以下的订单,都只能按照永臻电池公司提供的规格生产,而要根据不同的手机型号,生产外形不一样的电池,那就需要100万块以上,才可以量身定制,如果这两点都不可以接受的话,那永臻电池公司就不会接单了。

    为了让生产效率达到最高,苏睿必须做出一些限制,让手机厂商按照公司的规格来,反正也不用担心接不了订单。

    在华巍公司上门后的第二天,苹果公司的人也来了。

    这次,苹果公司派来的人,也是臻国区的总裁,同样是一个地位不低的人。

    这个臻国区总裁,名字叫倪雷,也是一个臻国人,可以担任苹果公司臻国区的总裁,这个人的经历和实力自然是不凡。

    在一开始的时候,当苹果公司拿到新型电池时,第一时间不是想和永臻电池公司合作,而是想着破解新型电池的生产技术,掌控生产工艺,只有这样,苹果公司才可以继续保持着领先,也可以占据主动权。

    所以,在拿到新型电池的样品后,就马上送到了总部的实验室里进行分析和破解,在动用了所有的研发人员后,得出了一个不算好的消息。

    苹果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几天的分析后,得出一个结果,想要破解出新型电池的技术,并不是不可以做大,但需要耗费极大的资源,而且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掌握完整的生产工艺,而且研发团队还发现以目前的生产设备,是无法生产出这种新型电池的。

    因此,想要生产新型电池的话,不但掌握其中的生产工艺,还要具备相关的生产设备,这意味着时间最少是五年才有可能实现量产,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

    苹果公司的管理层知道这个结果后,当即放弃了破解新型电池技术的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时间太长了,但实现量产后,很好吃都凉了,投入和回报都不成比例。

    等到苹果公司开始量产,可能时间已经普及了这种电池,自然是无利可图,那时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在知道这一点后,苹果公司的高层又做了一个决定,尽快和永臻电池公司联系,最好可以收购永臻电池公司或许新型电池技术,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再订购新型电池。

    于是,这个臻国区总裁倪雷就带着任务,找到永臻电池公司这里来了。

    “这次来,我是希望和贵公司达成合作的。”倪磊说道。

    听言,沈晴说道:“不知道你们想怎么合作?”

    “我有两个合作方案,一是我们出资20亿收购新型电池技术,包括完整的生产工艺。”倪雷说道。

    一听这话,沈晴摇了一下头,说:“不好意思,我们不会出售电池的生产技术。”

    “第二个方案,我们出资20亿收购贵公司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如何?”倪雷又说了另外一个方案。

    这两个方案都非常诱、人,第一个方案,只要出售电池的新技术,就可以马上获得二十亿,而公司可以继续保留,但不可以再生产这种新型电池,而第二个方案也不错,二十亿收购百分之八十的股份,而且这是直接收购股份,而不是融资。

    换句话说,只要苏睿答应的话,他就可以马上得到二十亿的现金,而付出的是永臻电池公司的百分之八十的股份。

    为了成立永臻电池公司,总共耗费了两亿的投资,如今这可以换来二十亿,而且只需要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回报已经超过了十倍,而且这仅仅只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两亿变二十亿元,十倍的回报,而且还可以保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无论是第一个方案,还是第二个方案,都让人很心动,这苹果公司出手就是阔绰,一出手就20亿元,一般的公司可没有这么大的手笔。

    在倪雷提出了两个方案后,他就不再说话了,而是等着沈晴的回答。

    他认为这两个方案,足以打动一个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无论永臻电池公司背后的老板是谁都好,都不会拒绝这两个方案的。

    二十亿,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只要点头,就可以马上成为亿万富翁,可以过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就连倪雷对此,都是十分羡慕。

    所以,倪雷自信沈晴会同意的,或者说他认为永臻电池公司背后的老板会同意这个方案。

    特别是后面一个方案,二十亿元只是前期的收获,还保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代表着未来的收入还会非常可观的,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无法解决的筹码。

    正因如此,倪雷这次上门,是带着十足的信心来的,他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

第三百一十九章 心动和拒绝(求订阅)() 
在倪雷提出了第二个方案后,沈晴并没有马上回答。

    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者,沈晴可以决定大部分的事情,比如拒绝第一个方案,这就是她可以决定的事情。

    只是关于这第二个方案的话,她就不能单独决定,而是应该由苏睿沟通。

    所以,在倪雷提出了第二个方案后,沈晴就看向了旁边的苏睿。

    直到现在,倪雷才注意到苏睿,之前他还以为对方只是一个助手,毕竟之前一直没有出声,但现在他发现对方似乎并不是一个助手那么简单,就连沈晴都需要征询他的意见。

    看沈晴看了过来后,苏睿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这代表他拒绝这两个合作方案。

    说实在话,对于这两个方案,他的确是很心动,很想马上答应下来。

    只要苏睿点头的话,那他就可以获得二十亿元元,这可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切切实实的现金,可以由他自由分配,乃至于是任意挥霍的二十亿,只要他点头的话,这都是他的,他想用这笔钱来做什么都可以了。

    有了这二十亿元后,他不但可以过上亿万富翁的生活,而且很多事情都可以去做,比如开始发展其他行业,这就有了足够的起步资金。

    所以,面对这二十亿元,苏睿不心动才怪,只是心动归心动,但二十亿元,还是不足以让他放弃自己的初衷。

    如果他接受第一个方案的话,出售新型电池技术,那就算保留了公司,也只是一家普通的电池公司,没有了新型电池,就没有了任何竞争优势,那这二十亿元就是一笔一次性的收入。

    而在苏睿的眼里,新型电池在短期或许得不到二十亿元,但长期的话,一定可以赚到这么多钱,新型电池技术绝对不止二十亿元那么简单。

    所以,这第一个方案,他自然是不会同意的,而沈晴也知道这一点,就知道拒绝了第一个方案。

    至于第二个方案,以二十亿元出售百分之八十的股份,这看似还保留了公司,还留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并且还可以一次性获得20亿元。

    只要苏睿答应这个方案的话,那苹果公司就会获得永臻电池公司的百分之八十股份,而后,苹果公司的电池订单绝对会交给永臻电池公司生产,这是无需质疑的,也就说是剩余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同样可以创造极大的价值,最终收入远远不如二十亿元。

    但他非常清楚,一旦点头接受的话,那永臻电池公司就不算是他的公司了,至少不是他可以完全做主的公司。

    而苹果公司收购了永臻电池公司后,一定不会让其他手机厂商得到新型电池,也就只有苹果手机才可以用上这种电池,意味着永臻电池公司所生产的电池,就只可以提供给苹果手机,这和华巍公司的独家合作没有什么区别,相当于放弃了其他手机的市场。

    苏睿知道这种事情肯定是会发生的,而他只拥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自然也就无法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在考虑到这一点后,他对二十亿元,就没有什么兴趣了,也不再心动了。

    二十亿元,苏睿自信新型电池是可以带来比这还多的利益,这是无需质疑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而已。

    所以,20亿元,看似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但在新型电池的技术面前,只是蝇头小利,只要不是鼠目寸光的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正因如此,在面对沈晴的咨询时,苏睿直接摇头,表示自己不会接受。

    在得到这个肯定的回答后,沈晴直接对倪雷说道:“倪总,我们没有办法接受这个合作方案。”

    “为什么,是对价格的不满吗?”倪雷说道:“如果你们对这个价格有异议的话,还是可以商量的,你们可以开个价,只要合理的话,我可以向总部申请。”

    沈晴直接说道:“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我们并不想出售技术,也不想转让公司股份,所以不能答应这两个方案。”

    听到这话,倪雷知道是没有办法收购永臻电池公司,也就完成不了总部交代的任务,只能做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向永臻电池公司采购新型电池。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整个过程和之前的华巍公司合作是一样的。

    在倪雷提出订购电池的时候,沈晴就报出了新型电池的价格,同样是两种不同电池容量的电池规格。

    尽管,新型电池的售价,在倪雷的接受范围内,但作为商人,他还是希望可以借助苹果公司庞大的订单量,做到压低价格。

    只不过,关于新型电池的售价,这是苏睿早就定下来,并且不会因为任何一家公司而改变,哪怕订单再大,也是一样。

    以新型电池的技术而言,永臻电池公司具有最大的话语权,苹果公司或许可以让其他供应商降低产品的价格,但这一套绝对无法用在永臻电池公司的身上。

    因为,永臻电池公司宁愿不做这个生意,也不会降低价格。

    在沈晴的坚持下,倪雷也没有办法让其改变主意,也只能接受现有的售价。

    何况这电池的售价,本来就低于倪雷的心理价格,自然是可以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