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首东顾 >

第72章

回首东顾-第72章

小说: 回首东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镇海、基辅、汉阳、汉城、建业、归义、北平、瑞海、东昌等高等学堂的联合录取考试,招收了一大批高等生(汗!),在经过四年分专业的学习,再经过一次被称为文官考试的录取考试,大部分高等生被录取为西秦国的文官,分到各地基层。现在西秦国的所有基层官员。以及一部分中层官员都是通过这个方法录取任命的。

接着是林大海来汇报军事情况。林大海在陇右秦州就跟随刘镇宇,别的本事没事,但是由于出身军旅,而且办事叫人及其放心,所以一直是高适的助手。后来高适跟随刘镇宇去了大唐勤王,这位枢密院大臣就只好顶上了。配合军务大臣王忠嗣(遥领)和副大臣张国平(后由浦伟明从镇山城换回建昌)一起整顿西秦军务。

林大海倒是没有什么好讲的,本来枢密院负责的就是正规军-护旗军和各地守备军的驻扎调动,军工业管理和军队后勤保障,武备学堂的管理和军队军官任命,对外军事情报的收集等事宜。这两年西秦国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所以枢密院也没什么大事汇报的,就是今年有多少参加护旗军,多少人参加守备军,又有多少退伍还乡;又有什么新式武器出产,每年又有多少武器出产,装备军队等等事情。

反倒是一直负责军队训练和实际作战指挥的王忠嗣倒是有许多想法和事情汇报。

到西秦数年,王忠嗣发现西秦的军制完全与大唐不一样,首先就是西秦的马多的吓死人。王忠嗣知道,在大唐各节度镇里兵士和马匹配置是北庭二万比五千,河西为七万三千比一万九千四百,朔方是六万四千七百比一万四千三百,河东是五万五千比一万四千,陇右是七万比一万零九百,最高的是原平卢镇,是一万七千五百比五千五百。

可是在西秦,不是什么一比一,而是一比二(人和马的比率),这让王忠嗣大为感叹。更令他感叹的是,除了收降编制的原草原民族外,就是连以前的很多不会骑马的正六旗部众现在也是骑射精通,不输以前的胡人。现在的西秦只要刘镇宇一声令下,就会召集数十万精锐的骑兵,征战四处。

对于精壮里选精英的护旗军,王忠嗣感到万分的喜爱,认为他们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军队,训练有素,军法森严,指挥便利,有如挥臂动指。

对于护旗军,王忠嗣认为他们的确把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了极限。西秦军也依靠这一招打了不少胜仗。但是王忠嗣觉得还是美中不足。

王忠嗣觉得西秦军骑兵的冲击力必须得到加强。西秦军每次对敌人发起进攻不是把敌人调动地晕头转向就是偷袭。虽然每次都能收到奇效,但是王忠嗣认为这对指挥官的要求太高的。

虽然安固都、李嗣业、鲍广平等将领被刘镇宇选拔熏陶,都成了狡诈如狐,凶猛如虎,坚韧如狼的优秀将领。但是优秀将领毕竟太少了,如果老是把希望寄托在将领的斗智上,这对军队的要求也太苛刻了。

王忠嗣在大唐就有丰富的统兵经验,对骑兵指挥也是娴熟的很。加上在西秦国,接触到收集来的西方各国的行军布阵方法,大开眼界。于是就着手开始组建重骑兵部队。

其实这个重骑兵部队不是电影的那种人全身披重甲铁铠、马加护甲的重装骑兵,而是相比西秦轻装上阵的轻骑兵。开始在自己统领的数万护旗军里选出身高力壮的人来,选高壮的马匹,再叫军工场打制合适的铠甲护具。

重骑兵的外面是一套板甲,里面是参照西方连环甲打制的软甲。武器依然是弓箭(但是箭矢少了一半),长短马刀,还匹配了一支长矛(从伦巴德的枪骑兵学来的)和一些辅助武器。马匹上披了一副皮甲护具。

本来王忠嗣想给重骑兵配上马其顿和罗马步兵方阵的长矛,可发现这长矛太长了,骑兵一拿上它,很容易失去平衡。只好选了又选,选了一米八左右的长矛,这样即可以平放直刺,又可以手持抛掷。平时放在竖放在马鞍边上,需要时再取下作战。

王忠嗣选出了三千重骑兵,训练了一段时间,于轻骑兵和步兵对抗了一段时间,再在同大食的小规模战斗中实战考验了一下,然后补充修改了一些地方后,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听完王忠嗣的汇报,刘镇宇心里非常感叹人家毕竟是领兵大家。自己是很善于使用骑兵,但是一般都是当奇兵来用。在事实上,骑兵如果正面面对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方法的步兵,绝对讨不了好。

例如西秦军步军,在大唐步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快弓强弩,有抛石机、床弩,有长矛阵,有刀牌手、陌刀手。可以说是远近程火力掩护都有,再加上在阵前布下的木栅、拒马、鹿角等减低骑兵速度的器具,任何一个骑兵都不可能在这面前讨的好。

但是战场千变万化,步兵最大的缺点就是机动性太差,一旦失去阵形和器具,面对骑兵的冲击,那就是死路一条了。而自己的骑兵的冲击力的确太差了点,所以王忠嗣的建议的确非常好。

而且自己以前为了防止将领有异心,把每支护旗军减为七千五百人,这大大降低了每一支护旗军的单独作战能力。

刘镇宇决定,将护旗军开始编为以师一个主作战单位(师、旅编制和称呼在中国周朝早就已经有了,可不是照抄西方的。),其余营、队、哨不变。每师有护旗营和冲锋营,皆为精锐重骑兵,其余为平常兵营,共计一万五千人。在现在,西秦军可以在正六旗,左右六旗里编制出二十四个师来,达到赫人的三十六万人,而且已经分为步兵师和骑兵师,但是由于西秦军的马匹富裕,所以步兵师基本上也都是骑马而行,可以说的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快速反应“机械化步兵师”了。

在处理完军事事宜后,韦坚开始汇报西秦的商贸活动。这位在大唐失意的商业天才在重商的西秦是如鱼得水,他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商业天才,大肆组织商团,四处贸易。西秦由于同大唐的关系,而且又完全把握了西方通往大唐的道路,所以西秦完全处于一种垄断贸易的地位。加上西秦军大败大食,横扫罗马,威名那是远播四海,不管是谁都要给几分薄面,于是西秦除了和大唐大肆贸易外,还把自己的稀缺物品和大唐的物品通过黑海,到达亚平宁半岛、法兰克、伊比利亚半岛、甚至北非、埃及都有西秦商人的足迹。

现在西秦商人手持令各国商人眼红的货品,背靠令各国贵族都胆寒的军队,真是意气风发,财源滚滚,个个笑得跟招财猫似的。

王天源穿着一身白的发土的布袍,披一条洗的发白的红披带,开始向刘镇宇汇报宗教问题了。

这几年,西秦军没打仗,并没有说新教就不干活了,在西秦富足的财政支持下(新教的收入大部分靠财政拨款,而募捐来的钱财也被计支府盯着,看有没有挪用)和依靠强大的西秦军,在把西秦国完全变成了一个新教国家后,大力四处出击。

处理完一大堆杂事,刘镇宇刚恢复不久还很虚弱的身体一下又不行了。调治了几日后,医官建议道,去一风景优美的地方疗养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健康。

刘镇宇不由暗暗恼火,以前打游戏的时候总有生命值什么的,一旦连续战斗就会持续下降,但是喝点什么药水又会补满,但是现在自己却要去疗养才行。

至于等着完婚的明珠公主,就只好推迟了。送婚的泯江王李焘恒也没有办法,自己是必须等公主大婚完了才能回去,可是刘镇宇现在这个身体,要是硬去拜堂洞房,估计没几天就得挂了!

在黑海之滨、多瑙河入海口,现在的罗马尼亚的多布罗加公爵,原来的图尔恰侯爵在受到新的封爵后,非常知趣地把图尔恰城堡奉献给了刘镇宇,成了西秦王室的财产。

刘镇宇虽然后来没在这里住过了,但是一直怀念这里的优美环境,所以从内府拨出一笔钱来,把图尔恰城堡大大修缮了一番,改名为望海堡。

这次疗养,刘镇宇就选择在这里疗养。听完介绍完望海堡的优美风景,对西秦不一样的人文风景大感兴趣的明珠立即要吵着去玩。而对西秦民富国强暗生佩服,并负有重任的泯江王李焘恒也就半推半就,允许一起去望海堡。

很快,刘镇宇和王后甑宛儿,王妃伊林娜、准王妃明珠以及一堆儿女,在两师护旗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从建昌出发。向洛州和罗马利亚交界的望海堡开去。

一路上,依然是刘镇宇熟悉的大道,现在西秦国的“国道”基本上是修完了,开始大修“州道”了,现在西秦国是富的流油,而且刘镇宇也让西秦管钱的官员明白了,如果把钱存藏在那里不如把钱花掉以钱生钱。所以一轮轮基础建设持久不衰的在进行着。

在商洛大道上,是一座座集中的工场、矿场、农场和牧场。许多国民看到牡丹旗帜,不由地在路边弯腰敬礼。而许多退役的护旗军和守备军士兵,全部穿上铠甲(只是没有各军各师的标志),骑着马,配好武器,在路边迎接他们的大将军。他们有的伤残不齐,有的年老体弱,但是他们都依然在马上站的是如此笔直,如同还在军中接受大将军的检阅!

当大将军的车队过来时,他们拔出马刀,举到自己的面前,这是一个西秦军士最高的军礼。刘镇宇下令将持牡丹将旗的护旗军军士将旗帜右斜四十五度,这是对军士最热烈的回礼。

在马车过后,这些老兵跟在后面,自觉排成整齐的队伍,一直把大将军护送出县境。

而各地的护旗军和守备军则排成整齐的队伍,如同老兵一样,迎送自己的大将军。许多平民也骑上马,配上武器,跟着队伍送出县境。

一路上,就是如此的肃穆安静地过去,西秦人知道,他们的国王和大将军病了,不便打扰,大家就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来迎送自己的领袖。

不同与西秦国的内敛和含蓄,罗马尼亚人是非常热情的。他们在边境边上组成巨大而欢腾的队伍,载歌载舞,欢迎他们的国王。

在西秦国的帮助下,罗马尼亚人的生活是过的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富足了。这让他们怎么不感激带来这一切的国王陛下,而且他还是他们信奉的新教的最高领袖。

第五部 弹指数年 第二章 策定
(更新时间:2006…9…14 23:41:00  本章字数:7029)

在望海堡一个多月后,刘镇宇的身体已经完全复原了。现在他又开始接见各地的官员和各属国的国王、大公。
刘镇宇现在在自己的书房里挂上了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他叫人根据他手里的1:3300万的地图扩大的,只有欧洲、中亚,东亚、西亚、和北非)。刘镇宇根据收集来的各国情报,开始衡量各势力的大小。

现在自己可以完全放心东边了,只需在山东地区保持五万护旗军和数十万牧民就行了。现在那里已经成了西秦除顿河流域外第二大的牧马地区。由于气候苦寒,虽然马匹的产量不高,但是培养出来的马匹却要比顿河马更耐苦寒和恶劣的环境。

在茂州,那里是西秦第三大牧区。在咸海南的茂南沙漠(中央卡拉库姆沙漠)附近,西秦大量培养以阿拉伯马和阿哈尔…结金马混血的马种,它们既有顿河马的吃苦耐劳,适应恶劣环境,而且与顿河马不一样,它们和阿拉伯马一样非常适合在亚热带和沙漠干旱地区作战,这就是茂州马。

现在茂州马数量大幅增加,已经可以满足一支庞大军队的需求了。

刘镇宇看着西秦周围的势力,东南边还是大食这个劲敌。

在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吃了西秦国大亏的艾卜勒.阿拔斯哈里发,在呼罗珊战役割地赔款打发走西秦军后,咬着牙调集了全部力量开始大肆镇压叙利亚等地的骚乱和暴动,在经过一系列血腥的杀戮后,反抗新朝的火焰终于熄灭了。

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终于可以开始他们的新王朝了。

艾卜勒.阿拔斯哈里发为了使自己的崇高职位带有宗教色彩,每逢节日,如即位典礼和每周聚礼日(星期五),都穿上他的叔曾祖先知穆罕默德所穿的斗篷(burdah)。他把一群教律学家当做顾问,他保护他们,举凡国家大事,都向他们请教。

有高度组织性的宣传机构,从前对于破坏伍麦叶政府的威信起过重大的作用,此时被巧妙地用来永久巩固阿拔斯人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统治者一开头就培养这样一种观念:政权当永远保持在阿拔斯人的手中,直到他们最后把它交给救世主伊萨为止。后来又大事宣传这样一种理论:哈里发政权如果被破坏,世界的秩序就要紊乱。

其实刘镇宇明白,实际上这种宗教改变,与其说是真实的,不如说是表面的。阿拔斯哈里发虽然与伍麦叶人不同,假装虔诚,自称爱教,但是他汲汲于名利,并不亚于他所取代的大马士革的哈里发。两个哈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