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首东顾 >

第49章

回首东顾-第49章

小说: 回首东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拔斯拉不下这个面子。自己是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个哈里发,却要向一群异教强盗乞和,艾卜勒·阿拔斯觉得自己的尊严和颜面让他实在做不出来。

在天宝十一载二月,第四波李嗣业的侵袭让艾卜勒·阿拔斯下定了决心。胆大包天的李嗣业率骑兵翻过扎格罗斯山,绕过要塞阿瓦士,硬是在狭小的两河三角洲(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入海口三角洲)找出一个空隙,直扑阿巴丹和巴士拉。两城升起的浓浓黑烟,在数百里外的库特都看的一清二楚。

艾卜勒·阿拔斯明白了,自己必须采取行动,否则事情将一发不可收拾。大臣(vizīrite)哈立德·伊本·穆斯林带着使命赶到了伊斯法罕,向刘镇宇乞和。

刘镇宇终于等到了他一直等待的人,这让他一阵感慨。早知如此,还不如早把李嗣业放出去。

刘镇宇摆出了自己的条件,大食国境以捷谵河、萨比里为界(基本上就是保证了现在伊朗和阿富汗的边境),以西是大食,以东归大唐管辖。割里海以南五百里,包括伊雷(今德黑兰附近)、卡拉吉、加兹温、达姆甘,塞姆兰地区给萨里王国,并宣布萨里王国是西秦属国,如果向萨里王国进攻,就视为向西秦国开战。大食向西秦赔偿两百万米斯噶尔(1米斯噶尔约为4。25克)黄金,一千万迪尔汗(1迪尔汗约为2。975克)白银,五万匹上好阿拉伯马以及大批珠宝财物。

天宝十一载,三月二十七,在收到所有赔偿物资后,西秦军分两路回师,王忠嗣率四万人马,押送十几万波斯工匠、女子、马匹和财物,以及为萨里王国掠的数十万波斯人,先回萨里王国,再转回茂州。

而刘镇宇率五万大军向东,经呼罗珊回吐火罗。

在一片荒凉的呼罗珊大地上,看着稀落的清真寺,身边的鲍广平问道,“大将军,为什么不把大食的异教寺庙烧掉?”刘镇宇望着远处无边的呼罗珊草原,低声地说道:“我们跟大食的战争才开始,不烧清真寺,就让它做个纪念物吧,也许后人看到它就了解了一段历史,曾经一支东方来的征服军队,杀光了这里的人民,却留下了他们信仰的寺庙!”

蜿蜒而行的西秦大军在呼罗珊行进着,太阳在云层里透出光来,无尽的天边彷佛传来了大食游唱诗人的歌声:“

繁华的呼罗珊不再繁华,

美丽的呼罗珊不再美丽,

这里已是荒凉一片。

因为征服者的马蹄从这里踏过,

呼罗珊幸存的人们在哭泣,

因为呼罗珊的土地已经死了!”

第三部 立国战争 第二十三章 吐火罗
(更新时间:2006…5…27 9:30:00  本章字数:5853)

天宝十一载五月十七日,刘镇宇率领大军回到了吐火罗恒没城。石忠国和薛裕到乌拉喝城迎接。

石忠国和薛裕向刘镇宇汇报了吐火罗的“革命”形势。在石、薛两人和一万多军队的大力支持下,吐火罗各地的贵族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他们的财产已经被平民和奴隶分得一干二净,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打贵族分田地的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天生的领导者,他们以前还是低贱的农民和奴隶,但是却在这场革命中表现出天生的领导天分。平民和奴隶纷纷聚集在他们的旗下,向以前骑在他们头上的贵族老爷们发起反攻。看到以前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贵族在惊悚中被处死,看到曾经令他们恐惧的庄园在火中花为灰烬,平民和奴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少数逃到安西或大食的贵族一想到这场“革命”浑身都还在发抖。

在恒没城,刘镇宇接见了一千六百名在革命中脱颖而出的领导者。他们中有些是不坚定的佛教徒,更多的是多神教的信徒。他们以前最主要的信仰就是能过上好日子,不愁吃穿。现在,他们的信仰都得到了实现,于是他们就把对刘镇宇的崇敬当成了他们的信仰。因为西秦的煽动者、组织者和石忠国、薛裕都是以骠骑大将军刘镇宇的名义行事的。

这些人诚惶诚恐地附在刘镇宇的面前,向刘镇宇行着大礼。他们用最真挚的感情、最热情的语言来表达对刘镇宇的臣服和崇拜。在他们的脑海里,他们无法想象没有君王的日子,在他们心里,最好的日子就是有一个强大而又仁慈的君王统治着他们,刘镇宇毫无置疑地完全符合这一条件。

在接见完几乎对自己是狂热崇拜的吐火罗民众,刘镇宇终于可以同石忠国和薛裕好好谈谈。

“你们的表现比我想象的要好,你们做的太精彩了!”刘镇宇笑着说。石忠国和薛裕连忙起身,弯腰回谢刘镇宇的夸奖。

“好了,都坐下吧,不必如此拘谨!”刘镇宇摆摆手。石忠国和薛裕对视一笑,面对在自己心目中如同神一般的大将军,虽然知道大将军平易近人,但还是不由的紧张。可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大为震惊。“不知你们舍不舍得你们在石国和拔汗那的王位呢?”

刘镇宇抛出这句话后,却悠然地看着两人的反应。

由于自己率领数百万人开创了一段新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刘镇宇发现众人对自己的崇拜越来越严重。刘镇宇发现自己也越来越进入历史的新角色里去了。难道自己真有帝王之才?刘镇宇不由地暗叹。历史和命运,总是那么吸引人。

听完刘镇宇的话后,石忠国和薛裕只是一霎那的迟疑,几乎异口同声说道:“只要大将军下令,别说王位,就是刀山火海,我也无二话。”

刘镇宇平静地看着这两人,在石忠国和薛裕的眼里,满是忠贞和坚定。他们都是一国之主(薛裕虽然还是王子,但是地球人都知道,拔汗那王位早晚是他的),但是他们却那么期盼,等待刘镇宇的命令,也许这个命令能让他们死于非命,但是他们还会义无反顾,这已经不是信任了,而是信仰了。

刘镇宇带着二人来到墙前,拉开厚厚的绒布,一幅巨大的地图出现在三人面前。石忠国和薛裕惊奇地发现,这是一幅巨大详尽的大唐安西和吐火罗地图。他们的目光被深深地吸引在上面了。直到刘镇宇的说话声才把他们拉了回来。

“现在大唐和大食以捷谵河为界,石国、拔汗那已成大唐腹地。你们如果还在这两地为王的话,你们就只有安守太平了,无所事事了。你们俩肯定不甘心这么过日子吧!”刘镇宇笑问道。石忠国笑了笑,而薛裕却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嘿嘿”地干笑两声。

是啊,石忠国和薛裕哪次不是紧跟在大唐安西和西秦军的步伐,一是他们对大唐和西秦的忠诚,还有他们年轻胸膛里那颗火热跳动的心。

“我打算把吐火罗一分为二,北部以恒多城(今乌兹别克境内的捷尔梅兹)为首府,多勒建、护时键、揭职、乌拉喝、俱密、解苏、洛那、骨础、钵罗、壡密、迟散、月氏、久越得键合为一国,以乌浒河流域范围为国,主防大食,辅防吐蕃,南部以护闻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为首府,苑汤、识匿、柯达多支、罗烂城、护闻城(喀布尔)、石汗那、修鲜、钵和、护密合为一国,主防吐蕃,辅防大食。”刘镇宇一口气说完这些,而石忠国和薛裕不由听呆了。

“忠国在吐火罗平乱时,一直镇守恒没城,击败俱密、解苏、洛那贵族的进犯,深得北部民众的人心,而薛裕曾带兵直入罗烂城、护闻城(喀布尔)、石汗那平叛,素得南部民众威望。你二人不是此二国国王,谁是?”刘镇宇大笑道。

石忠国和薛裕不由大惊,原来大将军早就策划好了,难怪去呼罗珊前就嘱咐石忠国主持北部平叛,薛裕主持南部平叛,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在击溃吐火罗旧贵族时取得吐火罗民众的拥戴。

“我准备上表唐皇,请设州府于石国和拔汗那,你们可将全族尽迁新地就国,但是石城和渴塞城(拔汗那首府)可为你们父王的食邑。如何?”刘镇宇直截了当的说道。

石忠国、薛裕立即拜倒,“大将军如此宠信,我等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 。。' 

“不必如此,你二人虽可就新国,但毗邻大食吐蕃虎狼之国,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呀。你们可想清楚了?”刘镇宇问道。

“机会是大将军给的,但功业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石忠国毫不犹豫地答道。薛裕在一旁直点头。

“哈哈!好,有志气。现在波斯东部呼罗珊已经被我们变为一片荒凉,西部也好不到那里去,此役大食元气大伤,要汇集足够的力量还需数年工夫,你们可以加紧训练军队,加强军备。但他们狼子野心,你们必须时时好生防备。吐蕃虽然强大,但这里地势险要,只要我们占地利,他们就讨不了好,加上有安西四镇在旁虎视眈眈,他们想全力对付你们,心里得好好掂量掂量!”

两人点点头,深以为然。过一会,石忠国问道,“现在吐火罗大乱刚过,民穷国疲,力量虚弱,不知如何是好?”

“是的,吐火罗现在大乱刚过,还穷的很,不过我们自家穷,但邻居乌仗那、键驮罗、崮失密(都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和天竺都很富有,我们可以骑上马带上刀去他们那里借上一点。哈哈。这样即可以增强实力,又可以锻炼军队!”刘镇宇指出了一条明路。石忠国、薛裕不由眼睛一亮。

“我可以给你们留下三千军士,替你们训练军队,还会多派传教士过来,传播新教。你们都是虔诚的新教徒,但你们立国之初,不能一开始就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大清洗。你们必须在开始时拉拢中立的大多数,严厉打击反对的少数人。然后以利诱之,如在税收、土地分配上对新教徒优惠,吸引民众,当新教在吐火罗占多数时,你们在这里就算立稳了。”刘镇宇在给石忠国、薛裕上政治课。在刘镇宇的心里,石忠国做事稳重缜密,在正面抵挡大食是没有问题的。而薛裕血气方刚,坚毅勇敢,是在开疆拓土的好料子,估计天竺以后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第二日,在恒没城的广场里,刘镇宇向数万吐火罗民众宣布,改恒没城为宜远城,改护闻城为循安城,立石忠国为北宜国国王,治宜远。立薛裕为南循国国王,治循安。众人大喜,欢呼雀跃。接着,在刘镇宇的监督下,石忠国、薛裕分别分封了一批大小新领主,这些领主都是在“革命”中涌现出的领导者,他们换了身份后,神情肃穆地向石忠国、薛裕宣誓效忠。望着他们,刘镇宇不由感叹,打倒了一批旧贵族,又起来了一批新贵族,历史,总是这么好笑。接着宜远城狂欢三天。

而刘镇宇继续开拔向北前进。五月三十日,刘镇宇来到了康居城,看到这座那密河畔的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打扰,这座城市将被大食占领,成为他们的造纸中心,为西方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现在这里已经是大唐的腹地,历史已经改变,世界将如何走向。刘镇宇也搞不清楚了。

走进这座被西秦人称为英雄城的康居城,高仙芝老早在城门口等待。刘镇宇终于见到了自己慕名已久的山地名将。

面前的高仙芝果然如史书上所说的姿容俊美,近一米八的个子,真是一表人材呀!刘镇宇努力地试图从高仙芝的身上找到他那个世界“寒流”的影子,有点象张东键的味道,尤其是他那络腮胡。现在朝鲜半岛北边自平壤城以北都是大唐安东都护府的地盘,南边才是新罗的地盘。不过高仙芝是已经亡国的高句丽人,跟新罗好像没什么关系。

站在城门边的高仙芝心里不是个滋味。自己把安西四镇的老本都拿出去了,几乎拼了个光,才落得个惨胜。高仙芝心里明白,如果不是葛罗禄部的那个信新教的亲兵,估计自己得赔的一干净。这新教在安西的势力巨大,各地各州府的人都有大批人信它。在安西各属藩国更是不得了,想找一个不信教的人都难。不过在葛罗禄就是例外。

一想到葛罗禄,高仙芝就一阵气闷。好不容易从刘镇宇手里漏检到一个马仔,好吃好喝的供着,好处小费给着,临了还给自己在后面捅刀子。看人家刘镇宇的手下,一年到头也不没打招呼,可一有事人家却不含乎。老康居王曹思安干的事,不但让高仙芝敬佩不由,就是唐皇和朝中大佬,哪个不是唏嘘。两下一对比,高仙芝心里什么味道都有,怎么人才都跑到刘镇宇那里去了,杂碎都跑我这里来了。

康居王曹忠节将刘镇宇高仙芝带入了王府。高仙芝这次是代表唐朝来褒奖父亲和自己的,封赏给了一大堆,也正式承认自己是康居国王。

寒暄之后,曹忠节知趣地告辞了,留下刘镇宇和高仙芝二人在厅堂。

“高将军,听说朝廷对你的卓著功勋进行了褒奖,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还要调你入京任右羽林大将军。飞黄腾达,就在今朝呀!”刘镇宇说道。

“那里那里,小将的一点功劳同大将军的盖世武功来说,如同萤光白日呀!”高仙芝暗自惊讶刘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