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首东顾 >

第118章

回首东顾-第118章

小说: 回首东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我的父亲!原谅我吧!”不知从哪钻出来的卡诺吉亚跪在了还在那里诧异的塔温尼亚的面前,匍匐在他的面前痛哭。他讲述了他所作的一切,听得目瞪口呆的塔温尼亚终于明白了越来越近的怒吼声是怎么回事了。

“我的孩子,这一切不是你的错。这都是上帝的安排。”塔温尼亚微笑着流着眼泪抚摸着自己儿子的头,那么油黑的头发,真是年轻呀,可惜呀,塔温尼亚暗自感叹着。

门被“砰”的一声撞开了,数十名士兵冲了进来,看到这一对正在对视泪流的父子。士兵们没有多说什么,数十把剑很快就刺进了塔温尼亚和卡诺吉亚的身体里,鲜血很快就将房间的波斯地毯变成了血红色。

马纳夫特加立即整顿人马向南而去,准备营救利奥王储。他们还没有渡过阿拉斯河,就先后接到了两个报告。一万五千名大秦骑兵在七万大食骑兵的围攻下全军覆灭(不包括有后面的三万援军)。而利奥王储在阿尔达比亚兵败自杀。

在阿拉斯河接到了按照易常胜遗嘱火化了的骨灰,马纳夫特加不由顿地大哭:“王储殿下,你如此而去,我怎么跟皇帝陛下交待。你如此而去,我们的帝国该如何办呀?”数万官兵无不围着跪哭不已。

君士坦丁五世接到马纳夫特加的信后顿时大惊,但是马纳夫特加信上也没有说清具体情况,只说由于塔温尼亚的叛变出卖,造成自己的儿子陷入了大食军队的包围。

加上附上的卡诺吉亚的信,君士坦丁五世明白了这是一场针对自己和自己儿子的阴谋,最大的主谋在君士坦丁堡。

从慌乱中稍微平静下来的君士坦丁五世立即把几个负责同大食牵针引线的贵族悄悄地抓起来,严刑拷打,加上搜出来的证据,迅速确定了大教长、主教、公爵、侯爵、伯爵等一大批主谋人员。君士坦丁五世下令将这些人严密地软禁在各自的家中,他还幻想着把这些人交给自己的儿子来处理,来提高他的威势。

但是君士坦丁五世最后接到的只是儿子的死讯。

君士坦丁五世觉得世界在这一瞬间毁灭了,他跌跌撞撞地冲向宫门,因为汹涌而出的泪水已经完全遮住了他的眼睛。

在王宫广场上,数万官兵和十几万居民围在那里,迎接他们的骄傲,他们的希望,不过这个希望和骄傲已经变成了一盒骨灰。

君士坦丁五世终于找到了目标,由马纳夫特加、塔库昆塔、伊雷亚和另一名将军抬起的一个担架,上面有一个黑色盒子。

君士坦丁五世扑在盒子上面,跪在那里泪流满面,他那花白的头在晃动,几乎不相信这一切。这个时候,十几万拜占庭的军民看到的不是他们威严的皇帝陛下,只是一个可怜的痛失爱子的父亲。

君士坦丁五世昂天长呼道:“上帝呀,你为什么如此对待我?一切罪过你就让我承担吧,为什么要让我失去希望,然后再继续地可怜而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王宫里,君士坦丁五世一边抚摸着儿子的骨灰盒,一边流着泪读着儿子留给他的信。

“他是自杀的。”听完伊雷亚仔细介绍易常胜最后的那些情景后,君士坦丁五世喃喃地说道。“我明白,利奥在用自己的方式嘲笑那些人,那些打着上帝旗号,实际上却连婊子也不如的贱种。你放心吧,我的孩子,我会让那些无耻、肮脏、卑鄙、下贱的狗杂种们得到报应。”这时的君士坦丁五世犹如一头愤怒的狮子,咆哮的声音在王宫里回荡着。(在当时的基督教义里,自杀是不被允许的,是要受到上帝的惩罚的。)

第二天,君士坦丁五世将事情的真相和证据向君士坦丁堡的居民和国民公布。所有的君士坦丁堡居民感到出奇的愤怒,在一年前,他们还在这座城市里迎接他们的王储,他们的骄傲和希望。但是今天,这一切,都被一群肮脏、贪婪、无耻的家伙给断送了。最为可恨的是,在王储殿下还在前线同可恶的异教徒们浴血奋战时,这些身披上帝牧羊者外衣的大教长、主教们居然同异教徒勾结,把他们的英雄出卖给了异教徒,他们已经不再是神的仆人,而是把灵魂出卖给撒旦的魔鬼。

愤怒的居民冲进豪华府邸和教堂,将那些贵族和神职人员象死狗一样拖出来,用木棍和石头活活打死,然后把他们的尸体倒挂在城墙上。很快,这场暴乱迅速向拜占庭其它地方蔓延。

天是黑的,地也是黑的。只不过天的黑是乌云遮盖而成,而地的黑是鲜血凝固而成。在这片黑色的天空下,黑色的土地上,躺满了身穿大秦铠甲的士兵尸体,到处都是丢弃的武器和器械,曾经是无敌标志的大秦军旗也满身是洞的躺在地上。

刘镇宇站在这片一望无际的尸地里,虽然是身经百战,但是他照样感到无比的恐惧。阴冷的风吹过来,仿佛也是黑色的一般。刘镇宇想跑,但是又不愿离开他的部下。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我的士兵都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刘镇宇在痛苦地迈着步子,在这片尸地行走着。突然一阵飓风吹来,迷得自己的眼睛睁不开了。当刘镇宇睁开自己的双眼时,刘镇宇发现自己回到了长安。看到在自己身边走来走去的长安百姓们,刘镇宇觉得一下子恢复了信心,他聆听着熟悉的话语,闻着熟悉的味道,深深陶醉着。

突然,刘镇宇转身一看,看到一轮残红如血的夕阳慢慢隐入北边一片辉煌的皇宫中。正当刘镇宇惊诧时,那惨红色的光芒迅速笼罩了长安,笼罩整个刘镇宇。这时晴天一个霹雳,一个闪电在自己头上闪过,一声巨响的雷声在耳边炸响。

刘镇宇不由地突然从梦中惊醒过来。坐起身来摸摸自己的头上,满是汗水。刘镇宇轻轻掀开被子,看一眼还在熟睡中的明珠王妃,然后拉开厚重的门帘,一股清凉强劲的风迎面吹来。刘镇宇走到阳台上,他的头发和衣服被吹地乱舞,脸上都有一点生痛。刘镇宇抬头看去,看到天黑的更沉更低了,一个个雷电在天地之间挥舞炸响着。

“山雨欲来风满楼。”刘镇宇默默地念道。

而此时,在大秦土地上,正进行着一场浩大的行动。

李远谋知道没有什么生路了,他留了一百名骑兵,护卫着军旗,悄悄地潜伏在一个小树林,严令他们必须在大食全力围剿自己时乘机逃出去。李远谋给他们都留了双马和足够的粮食。

当看到五千战友在高呼声中走向自己的辉煌和荣耀后,一百名大秦骑兵在同样重要的命令和荣誉面前艰难地选择着,他们最后沉重地选择了命令。

他们趁大食人被五千大秦骑兵气势如虹的攻势杀的手忙脚乱时,杀开一条血路,往北而去。

当顾长平接到逃出来的大秦第二十五骑兵师最后六十二名官兵,看到那面带血的军旗时,他只有无声地痛哭。

但是他很快就从痛苦中清醒过来。他迅速地写好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盖好章和封好火漆后,交给三名传令兵,并命令为首的传令士官日插三旗,夜挂三灯,(表示最高等级的紧急军情,沿途各军民无论何人都不得阻拦其,否则可以立斩与马下。)日夜不停地向建昌赶去。

看到三名骑兵在自己的视野中消失,顾长平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斩钉截铁地下令道:“点燃烽火台!”

镇山城的烽火台迅速被点燃,很快北边百余里的哨卡上的烽火台也被点燃了,再向北,一路上的烽火台迅速被点燃。过了高加索山,进入大秦利州,每个县的烽火台都被点燃了,大秦的土地由南向北开始燃烧起来。

县里的守备看到烽火,立即将所有的守备军队集中,并开始征集民兵。而分居各地的预备役陆军官兵(就是服役五年后的陆军士兵和服役十年的陆军军官,在服役后必须作为预备役服役到五十岁)立即准备行李、马匹、武器,向指定的集合地集合,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预备役部队编制。

顿时,大秦各州各县的男人,下到十六岁,上到五十岁,自己准备好了马匹、武器和粮草,告别亲人,纷纷向各自的县驻地集中,被迅速编制成守备军和民兵。守备兵开始训练,准备作战,而民兵开始四处巡逻,封锁道路。

烽火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和由西向东,传遍了大秦所有的土地,也迅速传到了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赛尼察、萨里、北宜、印度王国等属国。他们纷纷下令全国动员,全国戒严,并调集兵马,运动到指定地点,等候大秦国王陛下的调遣。而大秦各个港口接到烽火,迅速派出通讯舰,向海外领地和散居在其它国家的大秦国民发布通告:“收拾东西,准备打仗了。”

第六部 帝国骄雄 第八章 国丧和战争动员
(更新时间:2007…7…2 10:06:00  本章字数:7150)

刘镇宇在兴平十二年的三月初一从基辅出发,连同家人一道返回建昌。而参谋总部一班人马也一同搬迁。
一路上,到处都是身穿铠甲、佩戴武器的士兵。陆军,守备军,民兵,不同服饰装备的士兵在商洛大地上来来往往,加上川流不息的运送物资的马车,显示出浓重的战争紧张气氛。

望着刘镇宇护卫队伍中那面牡丹将旗,所有的大秦军民都知道是谁的旗帜,也知道这一行人是谁。他们站立在大道两旁,神情肃穆,他们用坚定地目光看着自己的国王,自己的精神领袖。他们从那呼呼飘扬的将旗里找到了激励的力量。在这个非常时期,他们需要一种力量来进一步推动他们的勇气。

刘镇宇看着这一切,脸色依然是那样的阴沉。大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一个编制的陆军骑兵师就这样在阿塞尔拜疆地区消失了,这是大秦建国以来从没有的事情。

刘镇宇明白,自己训练和熏陶下的陆军太骄傲和自信了,他们把荣誉已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刘镇宇有一些苦恼,他知道过度的骄傲会让一个国家衰亡,希腊,罗马,无不如此。但是军队和国民必须保持一种自信和骄傲,这才能让他们有崇高的梦想追求和前进的动力。

这时,他想起了那个小舅子,那个在身边待了好几年的小舅子,拜占庭的王子殿下,死在遥远南方的易常胜。刘镇宇的心不由地一阵隐隐作痛,自己是把他当成了一颗棋子,希望他能带领实力稍弱的拜占庭同实力稍强的大食斗个两败俱伤。现在他已经为了自己的梦想死去,被他的部下和同胞给害死了。

刘镇宇看看在车厢里依然哭着的伊琳娜王妃,不由地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伊琳娜公主从得到消息那一刻起就陷入极度悲痛的状态。

刘镇宇知道易常胜死去的真相是什么,这跟自己情报人员从君士坦丁堡传来的消息有一定关系,更多是靠他自己的推测。

刘镇宇可以想象的出来,在拜占庭这个日渐衰弱的国家里,这里的贵族和人民几乎快要忘记了祖先罗马帝国的荣耀了,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好好地偏安在这个地方,罗马帝国的最后的领土上。但是易常胜,这个受过自己和大秦熏陶的年轻人却明白,拜占庭最大的危机不在于它继承了罗马帝国的遗产和荣耀,而是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拜占庭地处于欧亚和东西方世界的连接处,现在在它的西面是内讧不断、却野心勃勃的基督世界,东面是强大如火、贪婪无比的穆斯林世界,在它的北面是神秘强大的大秦,一个来自东方世界的强大势力。

任何一个势力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多的财富,就必须通过拜占庭这座桥梁,向新的世界进攻。正因为如此,拜占庭不但被异教徒的穆斯林世界敌视,就是同为上帝子民的西方基督教世界跟拜占庭也有极大的隔阂和敌意。幸好北方这个强大的大秦是拜占庭的盟友,这才让拜占庭不至于陷入孤立的悲惨处境。

但是易常胜知道,在周围三个强国里,应该来说,对拜占庭野心最大的,也最迫切的应该是大秦。易常胜明白,黑海是大秦最大的软肋,失去黑海,大秦最繁华富庶的商洛地区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面前。而拜占庭恰恰就占据这个软肋的南面和咽喉出海口。

易常胜虽然明白大秦和拜占庭是盟友,而且关系看上去异常地亲密和友好。但易常胜是在大秦学习到了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和仇恨,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个道理的。他相信目前的大秦对拜占庭没有任何野心,这从大秦从来没有在黑海发展海军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数十年之后,刘镇宇的后面第二代,第三代大秦国王呢?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抛弃这个对大秦百害而无一益的政策呢?

在大秦的面前,易常胜知道目前的拜占庭是几乎没有什么能力去对抗的。所以易常胜明白,拜占庭必须不停地扩展自己的实力,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扩展自己的实力。这就是易常胜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

但是易常胜的这个梦想让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