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窃国大盗 >

第121章

窃国大盗-第121章

小说: 窃国大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对于此次作战,林风的大本营内部还有着不同意见,大多数参谋文官都不同意林风拒绝葛尔丹休战建议的决定,而就在当时林风接见准葛尔使者的时候,林风的重要谋士汪士荣就曾当面劝谏林风接受准葛尔汗国的停战条件,避免与蒙古大军决战。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林风的这个决定无疑是非常之不理智的,目前汉军虽然屡战屡胜,实力雄厚,但葛尔丹亦同样大军兵力强大,装备精良,而且全部都是彪悍的骑兵部队,与汉军新胜辽东一样,他们也是自从青海一直打到鄂尔多斯,踏平了整个乌里雅苏台,可以预见的,这样的决战,必定惨烈无比。

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大汉和准葛尔汗国并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谋士们看来,葛尔丹在统一蒙古之前,是不会有大规模入侵中原的可能的,而林风的目标应该是在山东、河南乃至安浙江南,一统神州才是大汉的首要任务,而大漠争雄震慑蛮夷应该是天下太平之后的事情,史书上说得明明白白,当年不论是东汉还是西汉,都是用这种方式合和诸侯,一匡天下,所以汉军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必要与准葛尔的西蒙古大军拼得两败俱伤。

林风不是不理解他们的想法,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林风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对当代的儒士士林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林风的时代,后世人普遍对这些儒家官员评价不高,认为他们空谈误国,畏敌如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些人都是非常理智的政治家,所谓的“儒家忠恕”、“宽带友邦”其实都是一些口号和幌子,这些儒生绝对不是愤青们所想象的迂腐之辈。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懂得经济,对自然状态下的小农经济有着深刻了解,朝堂上上至李光地,下至微末小吏,都在农业种植上很有一手,令人钦佩的是,这些人甚至能够象预言家一样,往往在夏收之前就能判断出国家的大概收入,而且在此之前制定出国家的收支计划,所以每当国家面临战争的时候,他们通常会非常理智的分析军事行动的消耗和支出,在经济角度来看待战争问题。

仅此战为例,只是为了将骚扰山西的准葛尔军赶出山西,汉军就动员了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甚至冒着荒废春耕的危险,征发将近五十万民夫输送辎重,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汉帝国几乎掏空了所有的存粮和军械积蓄,就是这样,汉军也未必占据压倒性优势,胜利尚在两可之间,而他们的敌人,却也仅仅只是游牧民族的的一小半力量而已,可以想象,若是真的要出征大漠草原,将那些桀骜不驯的彪悍民族完全征服,那将需要投入多少军队,动员多少民夫,消耗多少财富?!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事情近乎不可能,中国数千年历史,能够完成这一庞大战略的寥寥可数,并非是后世的王朝没有这个愿望,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个力量。

所谓“天朝上国”、“儒家忠恕”说到底仅仅只是一个可怜的遮羞布而已,就像林风当年去商店买东西一样,遇到他买不起的商品,他一定不会说“我买不起”,而会表示“这件东西不适合我”——这就是林风手下儒士们的心态,其中尤以汪士荣为代表,汪士荣是什么人?!当年征服辽东打进沈阳时,他甚至疯狂得连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坟墓都不放过,如此狂热的愤青,现在都不同意与蒙古人决战。

真正促使林风下决心赌上这一把的,是葛尔丹的力量。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书中,葛尔丹只是一个西北边疆的枭雄而已,康熙时代他力量最强大的时候也不过三、五万骑兵,所管辖的领地不过青海、甘肃以及新疆、西藏小部而已,而且身边还有不少亲清廷部落牵制他,可是如今他趁着清廷的衰落,象发面团一样急剧膨胀起来,已至于如今疆域横跨阿尔泰山,据有青海甘凉,兼并外蒙乌里雅苏台,囊括鄂尔多斯,领地数百万平方公里,控弦铁骑近一、二十余万,兵锋直逼陕甘、山西,如此巨患,岂再能让他继续膨胀下去?!!

林风在北京小小的扇动了一下翅膀,却没有料到在西北大漠引发了一场风暴,葛尔丹就是他自己一手制造出来的祸患,林风不摆平他,谁来摆平他?!以前林风一直拿那个什么“历史责任感”当狗屁,但这次却真的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而就算纯属站在利益的立场,林风也要和他决战一场,因为他根本没有把握会比葛尔丹更快的统一中国,本来科尔沁的布尔亚格玛应该是葛尔丹的好对手,可惜遗憾的是,老狐狸毕竟还是老了。

尽管手下的一众谋士和参谋军官并不太同意林风的决心,但在封建专制的条件下,他们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不理解么,那就在执行中去理解!当前线军报传来,林风立即发出命令,中军大队近卫步兵第一军瑞克部、近卫骑兵第二军赵应奎部分别在代州和大营登船南下,外围游骑拱卫的骑兵第六军马英部则立即从忻口开拔,朝西北方向猛插,策应前线作战部队并截断太原敌军与鄂尔多斯的通道。

葛尔丹的汗帐原本驻跸阳曲,指挥着他的汗帐薛怯围攻山西,但随着汉军主力的陆续赶到,忻州方向的压力越来越大,阳曲城也越来越危险,情况很明显,太原城池坚固,粮械充足,蒙古大军绝对没有可能在林风赶到之前攻下这座城市,所以若是他继续呆在这里,那就必定会有被于成龙和林风南北夹击的危险,而更为可虞的是,此地近乎汾水,现在正是春夏之交,水量大涨,若是情况紧急的话,蒙古骑兵的机动亦会受到影响,所以经过多方考虑,葛尔丹在部落长老劝谏下,率领大军北移,将汗帐设立在太原西北一个叫西凌井的小镇,此后,原本围困城市的骑兵部队经过不断抽调,主力多有转移,目前屯扎城下的,只剩下了三千多骑兵,沿着阳曲一线撒开,远远的监视城市。

这为汉军联系太原守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原本在汪士荣的计划中,林风的密使应该很难在围城军中混进城去,所以军统部门预先买通了数个汉奸通译以为内应,但现在葛尔丹的撤围,这种困难也就不再存在,汉军使者很顺利的太原南城与清军取得了联系,经过反复的身份验证之后,太原守军放下篮子,将使者吊了进去。

数个月以来,太原城在蒙古大军的亡命攻打下,曾数度险乎破城,情况危急之至,使者本来有了心理准备,但进城之后,却仍然被城内军民的凄惨状况吓了一跳,待到于成龙接见之后才知道,太原城早半月之前就已绝粮,目前城内仅有守城军士和七品以上官员每天才能喝一碗菜粥吊命,除此之外,因为军民身体虚弱的关系,许多死尸无法处理,城内还瘟疫大起,每天因饿、病死亡的百姓数以百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扩大之中,全城数十万生灵,命再旦夕之间。

于成龙虽然是清廷名吏,在北方士林享有清誉,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谈论什么气节当然非常可笑,现在全城百姓之所以还没有全部饿死,是因为汉军西进之后,蒙古军放松了围困,守军得已每日放百姓在野外采青(采青,即挖野菜)半个时辰。所以在接见使者之后,未等说客开口,于成龙当即主动要求投降,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汉军尽快送一批粮食接济。

这个讯息很快传到了林风的中军,这时他的中军主力已经穿过忻口近抵战场,汉王帅帐距忻州前线不过数十里,而驻营未定,林风便遣使四出,召集各级将领合议。

数十万大军云集忻州,决战一触即发。

###############祝同志们节日快乐!!

第五章帝国东升

第二十六节

汉军的帅帐设立在忻州东北一个叫播明的小镇上,此地背靠滹沱河,夹在忻州和定襄两城之间,地势险要,道路通达,不虞补给,不患水源,向前,距准葛尔忻州防线不过五十里,骑兵半日就可赶到,向后,则拥有一个宽阔的河道码头奇Qisuu書网,尽可以迅速的转运和囤积物资,而且更令人满意的是,若是战况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多为步兵和炮兵、行动缓慢的中军大队向西可转入忻口官道,在平坦的道路上追击敌军,而向东则就利用滹沱河水道转移到牧马河,沿着太原道平行机动,可以说东西南北一概便利,进可攻,退可守,再不济,甚至还可以坐船迅速撤退。所以当林风下达进军的命令之后,近卫军参谋本部便立即选定此地为汉军战场大本营。

自从大军进入山西之后,汉军的数支主力部队逐渐展开,其中赵广元的骑一军自乌牛山开始就脱离了大队,最先与先锋部队第五军赵良栋汇合,尔后又因为乘船南下的关系,马英的骑兵第六军由陆路行军,沿着先头部队的老路从代州至原平,再从原平至忻口,再至忻口至忻州,一路上对周围的地主乡勇、新附军甚至绿林土匪等隐患反复清剿,担负着拱卫中军的任务,所以林风真正一直掌握在身边的主力部队,只有瑞克的近卫步兵第一军和赵应奎的近卫骑兵第二军以及先头部队丢下的炮兵部队和文职机关。

出于巩固粮道的需要,随着汉军主力部队的深入,随军前进的民兵和民夫队伍不断被摊薄,准葛尔的骑兵部队拥有强大的机动力,林风为了防备他们的截断自己的物资补给,沿途大肆征发山西民夫,沿着大同至忻州的官道大肆修筑碉堡和烽火台,随军前进的民兵部队大部分被命令进驻新近攻占的城市,巩固占领区,而剩下的则充当监军的角色,与那些投降归附的汉奸部队以及地方乡勇进驻官道两旁的烽火台和碉堡,为大军卫戍后方。

故此,现在的播明小镇早已非同往昔,原本世世代代生长与此的本地居民早已被林风的中军部队请出,远远驱赶到定襄城去安置,围绕着这个小小的城镇,数万大军团团拱卫,驻成了一个庞大的军营,滹沱河上数百只河船昼夜不停的来来往往,为大军输送粮秣辎重,在前线隆隆炮声的提醒下,原本因为长途行军有些松散的军纪亦整肃严谨,不分白天和黑夜,由宪兵队组成的巡逻队不停的往来巡视,监督着这数万军人的言行举止。

赵良栋和赵广元是最后赶到中军帅营的将领,当然,这里绝对不是他们有意怠慢汉王的命令,只是当汉王的传令兵赶到前线的时候,他们两人在卫兵的保护下,悄悄的潜到敌军近处观察防御工事,所以尽管他们接到通知后立即出发,也还是迟到了一会。

幸运的是,军议似乎并没有开始,两人一进帅营行辕就看到了瑞克和马英,因为都是林风自福建临济县带出的老部下,赵广元和瑞克混得很熟,所以刚刚一跨进行辕,他一边在李尔苟那里画卯,一边大声的和瑞克开玩笑,“老毛子,你狗日的跟在主公身边倒也清闲,不像老子,他妈的腿杆子都跑断!”他画完卯后,随手把毛笔仍给赵良栋,向瑞克介绍道,“这小子就是赵良栋——诺,在乌牛山看到了吧?现在山西人管这混蛋叫‘混世魔王’,天杀星转世哪!”

瑞克摘下军帽,朝赵良栋优雅的稍稍躬身,微笑颔首道,“我就是‘老毛子’瑞克,赵将军您好!”

赵良栋急忙拱手道,“见过羽林将军,久仰大名,如雷灌耳!!”

这句话倒也不全是客气,现在的瑞克在中国绝对是大名鼎鼎,当然,这里也并非是因为他战功赫赫勇名远扬,是因为他的种族和身份。瑞克?拉歇尔作为一个欧洲人,能在异国他乡混到如此高官,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就算是在人类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他现在在汉军之中挂中将军衔,司职汉王府安全保卫,虽然明面上的官职仅仅只是近卫第一军军长,但实际上人人都知道,他就是大汉帝国的首都卫戍司令长官,可与清廷昔年的九门提督相提并论,真真确确是不折不扣的重臣要臣,在许多时候,瑞克夹杂大汉小朝廷一众官员中出席公众场合,他远超众人的身形、金光闪闪的头发以及奇形怪状的容貌,更是非常之引人注目,现在随着林汉军事集团的急剧膨胀,汉军之中一众大将的名声早已天下皆知,而瑞克又是如此特别,却又如何不被大江南北来回传诵?

“呵呵,赵良栋将军,请容许我来为您介绍一下,”瑞克朝赵良栋笑了笑,微微侧过身去,指着马英和赵应奎等人道,“这位是奴尔干的马英将军,这位则是新近组建的近卫骑兵第二军权军长赵应奎上校!”

“幸会、幸会,在下大同赵良栋,见过二位!”赵良栋不太会和同僚打交道,这时憨憨一笑,局促的道。自从他驻防大同之后就很少去北京,所以汉军之中很多将领都不大认识,而马英等人远驻奴尔干,天南地北的,见上一面的确不太容易。

“扯淡,厮杀汉子,还拽什么斯文?!”马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