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34章

重振大唐-第34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宗大度地摆了摆手,和颜问道:“伯拉素,不知你为何要请见福王殿下?”伯拉素恭声道:“伯拉素适才欣见天朝福王如此威武不群,对福王殿下豪迈无俦的风姿,心中万分敬仰。伯拉素有精制的大马士革弯刀一柄,想赠与福王殿下,还望福王殿下笑纳!”

我闻言心中一动,大马士革刀在世界上是很有名的,只不知比之南诏为我特制的陌刀如何,噢,这把弯刀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要知道,三年后的怛罗斯战役,黑衣大食军中步兵装备的武器就是大食弯刀,只不知是不是大马士革所产,但为谨慎计,把对方的装备估计的高些还是有好处的。

我谦逊地笑道:“贵使如此客气,小王却之不恭了!”

伯拉素微一躬身道:“中土有一句俗话,伯拉素认为十分的好,那就是‘宝刀赠英雄’。这弯刀虽非宝刀,却也不是一般的凡品,它是盛产军械的大马士革名匠所铸,锋利非常。宴后伯拉素就命人敬奉至福王府!”

我灵机一动,取过随身携带的茶叶一包,向伯拉素笑道:“小王愧受宝刀,谨以沸水冲饮的茶叶相赠,也请尊使笑纳!”我想这样既可做回谢的礼物,又或许可以打开茶叶外销的通路。伯拉素欣然接受。

我也想过利用先知的优势,针对性地着手控制局势的发展,避免黑衣大食的出现,甚至免除祸害极大的安史之乱。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这寒,这些祸乱人事的出现,决不是一蹴而成的,是众多原因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表现,个人的力量在这种复杂的大背景下,是那么的无力。尤其是在我羽翼未丰的时候,既要防范敌对势力的明枪暗箭,又要正确领导自己的势力逐步发展,即便是我深得玄宗皇帝的宠爱,也艰难颇多。所以在我未形成大气候之前,不能妄想改变大的历史进程。

恭立一旁的晁衡眼看着玄宗皇帝兴致勃勃满面春风的样子,几次欲言又止,这一举止落入我的眼中,我暗暗有些纳闷。

这时,玄宗皇帝也看到了他的神情,温言问道:“晁卿有何事要奏?”

“微臣恳请陛下恩准下臣回归故国!”晁衡不再犹豫,拜倒请求道。

玄宗皇帝沉吟了起来,晁衡恳切地说道:“微臣离开故乡已是四十载了,午夜梦回,心中满是盛开的樱花,亲朋故旧的音容笑貌已经模糊不情,请陛下怜臣思乡情切,使微臣虽‘少小离家’,终能‘老大回’!”

第六十九章 初触外域(下)

玄宗皇帝之所以沉吟,是因为自贺知章从秘书监的职位上退下来之后,由于李林甫的嫉贤妒能,他多年没有感觉着顺意的秘书监了。而晁衡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职任秘书监之后,让他重又有了得心应手的感觉。因此,他有些不舍晁衡离去,而并不是他已预知东瀛的阴险刁毒。其实,在这煌煌大唐的臣民们的心中,东瀛不过是远处海汪中的小小泽国而已,连成为大唐属国的资格都不够,而之所以认真地以礼相待,既是为了彰显天朝礼仪之邦的气度,也是为了贯彻上国德化化外之民的功德。所以唐朝人乃至宋朝人评写史书时,提及与东瀛的白汇口之战,颇觉胜之无味,只寥寥几行字,一笔带过。谁也没有料想到,恭顺服贴的小小东瀛,凡事仰息请教的弹丸泽国,竟是毒信暗吐、伺机择食的“大”日本!遑论已耽于声色之中的老年玄宗呢!

望着晁衡的苍苍两鬓,玄宗皇帝下了恩旨:“晁卿快快平身,朕准你回国一探亲友,但还须早日回还啊!”晁衡再拜谢恩而起。

对于大食国现在的具体情况,我想知道是不是与前世的历史记载完全一样,便转向伯拉素带有技巧地问道:“请问尊使,如今呼罗珊的总督是谁?”伯拉素一怔,要知道大食国的呼罗珊是他们东方的大省,而与大唐属国相邻的军镇首脑就是呼罗珊总督,我此话一出,让伯拉素把握不准我的用意,是出于礼仪性的谈话?是作为大唐军镇首领的好奇?还是身为军将对于敌手的侦试?想及两国商人时常往来,他还是据实回答:“现在的呼罗珊一片战乱,凶奴艾卜·;穆斯林在去年发起叛乱,什叶派、阿拔斯派也先后加入,贼势颇大,所以暂时没有任命呼罗珊总督。”言语间颇为忧郁。

我固然有些欣然地了解到,世界历史的进程已经有了些微改变,但我同时也有些凝重的感觉:阿卜·;穆斯林这个傲世之雄,他其实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实际创建者,甚至被世人尊称为“阿拉伯王”!起义前后的政治宣传是他亲手筹划的,而起义军队就是由他亲身组建的,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几乎毫无疑问地确定,他日后就是位高权重的呼罗珊总督——与我大唐争夺中亚的对手!与之敌手,当慎重谋划大胆行事!

我想借机多多了解心中敌国的情况,便继续着这个话题:“不知原先的伊拉克总督阿卜勒·;阿拔斯现在哪里?”这个阿卜勒·;阿拔斯就是以后黑衣大食的第一代王。伯拉素诧然地看了我一眼,似乎想不到大唐的亲王竟然熟知数千里之外的人事。玄宗皇帝更是惊奇地看着我。伯拉素语气消沉地简洁说道:“在叛乱之后,阿卜勒·;阿拔斯就拥兵伊拉克,筹划着要自立为王!”我见气氛已如此的沉闷,不得不结束了这个话题。

“朕意想不到大食国竟有如此忤逆暴徒,可需大唐出兵相助?”玄宗皇帝的天朝威仪顿显,兵威天下、德化四方的信念一时之间又在他身上复显,也不念及征途的遥远,这是对大唐军力绝对自信的表现!(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在西域的军队回撤,葱岭以西广袤的地区政权林立,唐朝只留下大概二千兵力,而这二千人却在这么复杂的条件下坚守了四十年!而令人扼腕心酸的是,他们被唐朝当政者所遗忘)玄宗皇帝这股类于“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气势,使得晁衡和伯拉素情不自禁地伏地山呼。

而我的心中却只有带着酸楚的慨叹:这才是当年傲指江山、恩威天下、雄才大略、开创盛世的大唐明皇!只是如今当年的大唐明皇上哪里去了?难道你老人家看不到煌煌大唐已蛀虫丛生、异族雄起、战祸暗伏、民不聊生!难道你老人家那双明察秋毫的锐目就这样迷失在艳唇媚目之中吗?!难道四十余年励精图治的心血就这样渐渐地沉付与羯鼓之声吗?!你老人家可知道,一时的“担夫换肩、劳马歇腿”,换来的却是大汉民族二百余年的动乱啊!

伯拉素山呼已毕,恭声回道:“此去敝国遥远路险,而且敝国自有应对之道。伯拉素代表敝国国王敬谢陛下!”这个伯拉素虽然忧心国事,但在外交场上终不愿坠了大食国的声威。

我看堂上有些沉闷,好象都没有说话的兴致,便开言道:“今日乐宴,当有奇术绝技,圣上不可不观啊!”晁衡和伯拉素知机地拜退而去。

“大郎啊,爷爷越来越看不透你了,年龄不大,才学已是惊人,听适才所言,见闻竟也如此的广博。唉,看来爷爷真有些老了。”我陪着玄宗皇帝缓步走向回廊边临轩而设的席位,四周无人听见的状况下,玄宗皇帝轻声说道。

头一句传入耳中,明知道他老人家特别疼惜我,我心里还是乍然一惊。一般来说,让万乘之尊觉得“看不透”是很危险的事,说明他对人对事很不满意。直到听及后面的话语我才放下心来,这也说明在李林甫势力密布的长安,我有些沉不住心神。这样的状态不好,看来,我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有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对事物因势利导地作出正确的反应。当下潜运不动玄功,我也轻声孺慕地回道:“大郎的一切都是爷爷所赐,如果没有爷爷,大郎也不会存在!”我话语间没有任何避讳,直白白、赤裸裸、意真真地表达了我淳朴的祖孙之情。

我发现玄宗皇帝的身子一抖,我知道这一句话彻底地打入他的心里。作为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即便是他的亲儿嫡孙,也是或仰慕崇敬、或忧惧害怕、或恭顺兢兢、或乖巧悦言,有谁敢无视礼法,如此赤裸直白地流露真情?只有完全把握他心态的我,只有具有前尘记忆思维的我,才敢这么说、这么做!我成功了,在这六十多岁的他老人家的心里,他大郎乖孙的地位由此已经难以被人撼动!

第七十章 暂拢国忠

次日,若非有师父传授的神功在身,在上午我绝对起不了床——二楼上的女人们太热情了!她们一刻不停地向我劝酒,若不是玄宗他老人家最后阻止,我一定会直接滑入席底!

忍着头痛欲裂的感觉,我刚用过接近午餐的早膳,有王府执事前来禀报,礼部尚书杨国忠求见,我即刻派孙六出迎,我则在书房等候。

这时,我忽然间记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奶奶武惠妃临终之前,交付给我的紫龙玉佩,这玉佩被我自小当作玉坠挂在脖颈之下。

当下,我由颈脖之下取了玉佩出来,端详着栩栩如生的雕龙,奶奶的话语在心间响起:“相约世世代代为则天皇帝及持佩者效力!”据我所知,杨国忠好象是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的外甥,他会不会也是这个联盟中人?思量中我决定从此之后这玉佩就挂在袍带之上,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臣杨国忠拜见福王殿下!”杨国忠进得书房,立即以君臣之礼相见。我还没有正式成为皇太孙,在官品上我们只差两个品级,在道理上,他既不是我的僚属,又不是矢志效忠我的人,他如此相待,看来他已决定把前途赌压在我身上了。我连忙起身相扶道:“杨大人行此大礼,小王承受不起呀!”杨国忠假作真诚地道:“微臣未见殿下之前,殿下的英名早已雷贯臣耳,及至昨日初见殿下的风姿气慨,更让微臣仰慕不已,微臣甘愿效忠殿下!因此,微臣绝早过来,向殿下表示为臣者的诚意忠心!”明知他这是虚心假意、惺惺作态,但为了现阶段的发展需要,也为了应付现在的局势,我决定暂时接纳他,记得有个伟人曾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句话是很精辟实用的。

搀扶之间,杨国忠瞧见悬系在我外袍上的紫龙玉佩,微怔一下,继而不顾失仪地细细审视。他能想法玉我搭上关系,却愁如何才能得到我的信任,如今这么好的因头出现,他怎能容它跑逸?因此,杨国忠抛开旁敲侧击的探问,直接跪拜在地,手抚着紫龙玉佩,激动地说道:“臣张公易之之甥杨国忠拜见恩主!”他果然是武则天面首的外甥。

我连忙上前搀扶道:“原来杨大人是拥曌联盟的人,小王倒失敬了。”“曌”是武则天自己创造的字,并以“曌”作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名,所以联盟的名字在内部称为“拥曌联盟”。杨国忠面带惶恐地说:“臣受不起殿下‘大人”的称谓,请唤臣‘国忠’!”

我顺其意改口道:”不知国忠在联盟之中身负什么职位?”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比较好奇的,以他现在二品大员的身份,在联盟中的地位也低不了吧,我正可由此多吸收些助力。杨国忠起身言道:“自从则天皇帝病重之后,朝庭四处缉拿武党人士,而在她老人家晏驾以后,形势更为迫人。拥曌联盟虽然散居民间,却也难以维继,只得星散自保各奔前程。不过,在奔逃之前,更是则天皇帝的神位前重立重誓,要将玉佩之盟代代相传,以全君臣恩义。因此,臣非但在盟中没有职位,即是盟中之人,现在臣也是一位不识。而今天择殿下为臣等恩主,臣真是欣喜若狂!”他一番慷慨陈词,倒也唱作俱佳。

“如此说来,现在拥曌联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我微微有些失望。杨国忠看出我的失望,便躬身言道:“臣虽然不才,但是有一片忠心,若殿下不弃愚钝,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对他的诚言挚语我当然善加抚慰。

正待再进一步地叙谈,孙立却突然隔门禀报,虢国夫人求见,我一阵苦笑,这个骚媚入骨的荡妇,真如肓药一样,自从我表演节目以后,在夜宴上,我一有空闲,她就如影随行,嘻言笑语地撩拨我,即便是在与她有一腿的玄宗皇帝眼前,她也全然没有顾忌。如今竟又一大早地赶来,唉!可是现在又不好拒之门外,我只得吩咐孙六把她接迎进来。

杨国忠当然知道自己堂妹的德行,想当初,他就是因为与这个骚浪的远房堂妹有私情,才使得闺名杨妍的裴氏成为寡妇——她本已病恹恹的丈夫被活活气死!

杨国忠看着我脸上浮现的苦笑,心中有些不以为然,裴氏虽则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但她肤白胜雪,腰细纤韧,乳挺臀翘,唇艳目媚,望之如二十岁许的人,尤其那床上的荡媚,又岂是等闲女子所能具有的?不过,他嘴上却假惺惺地说道:“虢国夫人既然来访,臣先行告退了。”

我当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