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32章

重振大唐-第32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房里坐着四个人,一位是姑父杨洄,一位是身着三品官服的中年官员,一位赫然竟是左相陈希烈!最后一位却是薄施脂粉的妇人,四人见及我推门而入,纷纷离座相迎。

姑父杨洄连忙介绍道:“殿下,这位想来已经认识——左相陈希烈,这一位是监察御史周子谅。”在公开的场合下,杨洄当然不再称呼我的乳名。陈希烈和周子谅躬身为礼,我心中寻思着他俩的用意,与他们客套起来。陈希烈是个年近六旬的老人,他为相多年,在政务上一直唯唯诺诺形若摆设,这也是他能稳坐相位的原因之一,要不然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岂能容他安稳至今?而这个周子谅好象曾经帮助父亲谋立过太子之位,他原本好象就是监察御史吧?怎么十年时间,他还是停留在原地,没有升迁呢?

而那雍容的妇人却目不稍眨地看着我,使我的心思不得集中,她双目珠泪暗凝,充满着期待、疼惜和欣慰,少顷,她颤声地唤道:“大郎!”而后泪顺颊滑。

我真蠢啊,现在才认出她就是我唯一的姑姑咸宜公主,我想及离世的父母,眼圈不禁一红,跪下身形道:“不孝侄儿叩见姑母!”咸宜公主把我扶起来,仔细地打量着我,道:“姑姑频频听到大郎的消息,心中不胜欣慰,天可怜见,大郎终于成器了!”

“大郎今天中午在这里用膳,夫人先下去准备一下,回头再叙姑侄之情吧?”杨洄看着姑姑的脸色,柔声地催促道。

姑姑心知我们必有紧要密事要谈,横了杨洄一眼,对我说道:“待会闲暇时,姑姑再来叙谈。”向二位客人略一颌首,出门而去。

“今日圣上于朝堂之上宣布立殿下为皇太孙,我等不胜欣慰,此实在是万民之福呀!”杨洄开言打破沉默。左相陈希烈看着我猜忖的目光,紧忙剖白地说道:“老朽无能妄居相位,眼睁睁地看着右相堵塞言路,蔽骗圣上的视听,心中无刻不羞惭欲死,但为了使朝堂之上保有一分清忠之士,不得不隐忍至今。”

我故意问道:“圣上的文治武功铸就开元盛世,怎么如此任由奸佞横行呢?”

陈希烈叹道:“右相专权之初,曾有忠直之臣上表劝谏说,‘虽然天下承平,但恐有天灾人祸发生,也须防变生肘腋,希望圣上再振伟略雄才,不要政务尽托于宰相,军事全付于边帅。’孰料圣上竟回言道,‘朕为社稷辛劳几已四十年,身心未曾一松,福乐未曾一享,如今垂垂暮年,正如健马拉车,到了休息之时,安享些福乐,有何不可?’”陈希烈摇摇头,不胜的悲楚。

我有些瞠目结舌地听着陈希烈地诉说,我只知道玄宗皇帝耽于享乐,却从未听过他如此似是而非的说辞。

周子谅接口道:“臣等本怀忧国热血,数谏无效,却更得权势坑害,曾有十余名朝臣由此而蒙冤遇害。为给朝堂保一丝清明,臣等只能不言不声,犹如朝堂上仗立一旁的仪仗,只是摆设而已,心中实不胜忧郁憋屈!今朝欣闻欲立殿下为储,臣等心中不胜雀跃,真有拨乌云见睛月的感觉。欣喜之下,右相、附马与臣相约来此觅机一晤,商谈后日朝堂之上,应该如何应对!”周子谅把最终目的说了出来。我对他的话语深信不疑,玄宗皇帝的所言所行、陈希烈在朝堂上的表现以及周子谅十年不变地职位,都使我对他的说辞非常信任。

第六十五章 兴庆庆宴

当我从附马府出来的时候,天已渐渐暗了下来。此行我所获颇丰,得到了以左相陈希烈为首的十余名朝臣的拥戴。并且,也为后天的朝议做好了准备。

此时的兴庆宫在光禄寺、太常寺和太仆寺的协力下,已完全做好宴乐的准备,勤政务本楼与花萼相辉楼之间的广场真是灯火通明,纤毫毕见。北门的禁军也做好了警戒事务,并划出了允许百姓出入的范围。

长安的百姓们早就由告示上得知今天的宴乐,及早地关门闭店,纷纷蜂涌而至,名自占着自己的位置席地而坐,摆上自带的酒食,等待宴乐的开始。更有行商贩夫穿梭于人群之中,叫卖自己的货物。按大唐律,平时百姓们不能无故聚众宴饮,只有在圣上恩准的宴乐之时,才能百无禁忌,纵情聚饮,所以场面异常的火爆热闹。

勤政务本楼的楼下是朝臣及外族酋长、使者列席的地方,我刚到勤政楼下,就被坐在首席的李林甫唤住。

我轻声问道:“相爷有何指教?”李林甫目视着我悄声说道:“今早圣上表示要立殿下为皇孙之后,忠王府立即快马催促已在回途中的忠王,似乎要有所举动!”我心中掠过父母遭伏击的往事,心下一凛,表面上却淡若其事地道:“忠王与小王份属至亲,十年不见,倒也有些想念。”李林甫略微变了变脸色。

他凛然地说道:“要知道忠王在军政两方都有臂助,当初若非殿下诗文了得,太子尊位的归属绝对在未定之数!如今忠王又蠢然欲动,为殿下计,当先下手为强!”好个老奸巨滑的贼子,他竟想使我和忠王两虎相争,自己好坐享渔人之利。我以退为进作出感激的样子道:“多谢相爷提点!然而,小王初回长安,全无根基,有何因由可以撼动忠王?并且也没有臂助啊!”

李林甫默然无语,双睛直逼我的眼中深处,原本浑浊的眼睛转瞬间直如锋利无比的刀刃,我却无所觉似地回视着他。慢慢地李林甫微阖起双目,轻声道:“既如此,老朽当为殿下效此微劳!”我心中暗喜,但也有点疑惑,李林甫固然与忠王冰炭不同炉,可是他借刀杀人不成,也不至于如此迫不急待地自己下手,让我坐山观虎斗啊!难道李林甫找到忠王的把柄了?不愿放过整治忠王的良机?

我进一步探询道:“不知王爷要小王如何配合?”李林甫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笑了笑道:“如今殿下深得圣宠,只要殿下在关键时刻出言帮衬即可!”我看着他高深莫测的样子,不好再问下去。

这时,太常寺的大鼓敲响了,梨园弟子、教坊艺人及宜春院的歌舞伎们随声而出,列队于勤政楼下——宴会就要正式开始了。我连忙向李林甫辞别,登上勤政楼的二楼。二楼是深受玄宗皇帝宠信的嫔妃和玄宗皇帝的儿女们陪同皇帝观赏宴乐的所在。

玄宗皇帝与太真妃、梅妃临轩而坐,姑姑和棣王琰、延王玢等排在玄宗皇帝的两侧,高力士则侍立在一旁,杨大美女见及我的到来,一拂身旁的锦座,招呼我就座,我征询地望了望皇帝,玄宗皇帝点了点头,我向姑姑叔伯们略为礼拜,便坐在杨大美女旁。要知道在如此醒目的位置坐下,是极大的恩宠,不啻暗示我就是大唐的皇储。因此,楼下群臣们轻议纷纷,百姓们更是争相打听我的身份。

太常寺的鼓声终于停止敲动,玄宗皇帝临轩高声道:“自朕即位以来,中原几十年未见刀兵,国强民富,夜不闭户。然边区却时有蛮獠扰境,虽于我大唐无伤筋骨,却也使朕忧心难安。今有福王棠,巧计智取,以寡敌众,以我大唐三万将士,灭除吐蕃十五万顽敌!朕不胜欣慰,特取消今日霄禁,与万民同乐同庆。在此,愿大唐盛传万世!”百姓们早就听说过姚州大捷的传闻,如今由皇帝口中证实,不禁欢声震耳,对我的赞诵更是不绝于口。

鼓乐随之四起,按照宴乐的规距,表示居安思危的《秦王破阵乐》、象征中方太平的《太平乐》以及歌功诵德的《圣寿乐》依次出场。

玄宗皇帝随之把自己身前的美味珍馐分出来三样,对高力士道:“把这白鹿唇、天鹅蹼和婆龙髓,分赐给右相、礼部杨尚书和壮武将军。”高力士即刻招呼内侍遵谕而行。

我有些惑然,这个壮武将军是谁?得圣上如此恩宠,能与两相平起平坐?壮武将军可只是正四品的武散官啊!梅妃的妙目在我面上一掠,脆声向皇帝言道:“东平郡王此时若在宫中,陛下一定更为高兴。陛下可使人问询壮武将军,千秋节时,其父是否会前来相贺?”我闻言心中一震,原来这壮武将军是安禄山的儿子,无怪圣上如此重视于他。现在安禄山身兼数职,倍受恩宠,他不仅是范阳、平卢二镇的节度使,还有东平郡王这从一品的爵位。

玄宗皇帝缓缓说道:“东平郡王忧心国事,忠勇可嘉,料想无暇前来了。”言下一片遗憾,我暗暗叹息,难道一代圣主真的已有目如盲至此吗?!继而,我暗暗寻思起来:梅妃为什么既要帮衬我扩大声威,又为我解开疑惑?是有求于我吗?不,她守着玄宗皇帝何必舍近求远。是有阴谋吗?也不可能,据史所载,梅妃在被玄宗皇帝冷落之前,是个冰洁的淡雅美女,既不主动诱惑君主,也从未索恩求赏。由杨美女和她对玄宗皇帝的称谓就可以看出,她一直都是比较正规地呼以“陛下”之类,而杨美女则是媚腻的称作“三郎”。她到底为什么要帮我呢?是看我比他们顺眼吗?

“三郎,我想让姐姐堂哥也来楼上观赏歌舞,可以吗?”大美女突然向玄宗皇帝媚声请求道。玄宗皇帝连声应允,当下派内侍前往宣召。

玄宗皇帝忽然把目光转向我问道:“大郎在想什么?”我一愣,连忙随口答道:“大郎想及太真妃所跳的胡旋舞,那真是大郎生平所见最好看的舞蹈了。”杨大美女闻言喜上眉梢。

“噢,太真妃的胡旋舞比此舞又如何?”玄宗皇帝饶有兴致地指向楼下的广场问道。

第六十六章 舞热人丽

我凝目望去,却见广场中正表演着双人跳的胡柘枝舞。这个胡柘枝舞要求舞女的表情要特别丰富,大胆地施展自己的魅力以撩拔观众。而在舞到最后,舞者必须抖掉衣衫,露出双肩和胸乳的大半,再隐入莲花形的舞具中退场。我看着浪眉媚眼频挑、玉臂粉腿纷扬的舞女,心中不由慨叹,无怪后世称大唐女子为豪放女,其作风真是豪放已极,2000年的一些歌舞团也不过如此。

我饮了口御赐的美酒,恭声回道:“此舞表情生动,举止豪放,确实有些动人,但不及胡旋舞轻盈明快,悦人耳目。而这舞女的舞姿虽也不错,却不及太真妃的舞姿优美。”杨大美女看着胡柘枝舞的跳动,本已来了跳舞的兴致,听及我如此推祟,更是上了劲头,当下离了座,在侍女的簇拥下步入侧室。

蓦地一阵莺语燕声传来,原来是“五杨”到了。“五杨”是世人对杨大美女的三个姐姐及远房堂哥杨国忠、嫡亲堂哥杨鉴的合称。

杨大美女的大姐韩国夫人崔氏乌发秀鬓,有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玉胆似的隆鼻更显衬出她的沉静大方;二姐秦国夫人柳氏娥眉青黛,杏核亮目左右顾盼,薄细的嘴唇,时不时的轻抿,显出她活泼的性情;三姐虢国夫人裴氏细腰雪肤,一头浓密黑亮的长发,挽了个双鬟望仙髻,更衬出玉颈的细腻白皙,微微起翘的性感香唇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给人以风骚艳媚的感觉。

附马都尉杨鉴眉清目秀,一派儒雅气度,而礼部尚书杨国忠虽然长相并不出众,却一看也是精灵活络之人。

各人拜见已毕,玄宗皇帝吩咐‘五杨’坐于姑姑的那一侧席面,五杨再拜入座。

这时,杨大美女从内侧室出来,身上的嫔妃制服已去,穿着充满野性显曲线的胡服。

楼下的广场中正表演着代面舞。代面舞创自北齐,当时北齐兰陵王高长恭虽然英武善战,可却天生俊美,为了在战阵上显出凌厉威武的气概,常戴着面具冲锋上阵。北齐艺人便据此创出了戴面具的群舞,节奏十分明快有力。

杨大美女对着二楼上的众人灿然一笑,在二楼的回廊以里,脚踏着迫急紧凑的代面舞乐,丰腴的娇体轻盈地旋转起来。虽然伴奏的乐声并不是胡旋舞特有的节奏,大美女举手投足之间却益显美艳夺目的风姿,更散发出青春逼人的灵性和活力。

众人和玄宗皇帝一样迷醉在大美女的舞姿当中,即便是与她心有隔阂的梅妃也目不转睛地欣赏着,二楼之上再无人观看楼下的表演。

只见大美女身如旋陀,脚步快速地旋踏,在微妙的平衡之间,头、手、腰、胸、腿、脚相配合,做出多种优美的造型,时若风摆残荷,时若海扬怒波,愈旋愈快,愈快愈旋。

蓦地,广场上的代面舞乐停顿,杨大美女竟也随之戛然而止,旋转间多幻变的丽影重又回复成绝世的美女,而胡服上蹀躞带的小条带犹不歇止地向右绕摆过去(凡穿翻领、对襟、窄袖、锦边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中还有若干条小带下垂,这种样式的革带就叫蹀躞带)。如此动静互衬,更使人佩服杨大美女的舞功。

大美女隆峦微颤,艳唇微喘,点点细汗遍布娇颜,大家看得一时入神,直到广场中传来的紧凑的乐声才让我们收回了心神——楼下面又开始表演惊险的杂技了。

“太真妃真是舞艺超群,采萍甘拜下风”梅妃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