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212章

重振大唐-第212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思想电闪般地一瞬而过,我故作欣喜地说道:“葛逻禄汗倒是有心了,难得卿的南邻拔那汗也是有志一同,拔那汗王也派来了薛裕王子领兵助战!”嘿嘿,尔既虞我且诈,我先虚与蛇委,所谓“你有抽梯计,我有过墙法”,小样,你葛逻禄想重演历史,我保证让葛逻禄就在这个时代里变成一个历史名词!

言语间,我却发现,拔那汗的薛裕王子对葛逻禄的塔室力叶护虽不是怒目而视,却也面带着一丝冷笑。塔室力叶护则表现出一分地冷淡,塔室利叶护的部下大将麻刺乾罕甚至还有几分敌仇之意在内!我心中忍不住大是奇怪:

拔那汗与葛逻禄之间原本隔了个突骑施,近十年来,突骑施虽仍有驰骋之利兼备射御之能,但因其内部的黄、黑之争,实力大为内耗,而黄、黑两派为了不落下风,纷纷集中自己的势力,因此落得突骑施暂时失去部分地区的控制力,使得拔那汗与葛逻禄之间可以直接通过多坦岭、弓月城、热海一线接触,这也是我说“拔那汗是葛逻禄的南邻”的原因,大唐这西北边陲的两大属国臣族之间怎么产生了这么大的矛盾呢?

按捺住自己的疑问,我若无其事地让他们彼此介绍自己。我相信,问题的答案往往可以通过细心的观察而得到。薛裕王子冷冷一笑道:“葛逻禄的塔室力叶护武力非凡,臣是无缘得识。不过,塔室力叶护的这位部下大将,臣却与他有生死之交!”

第四百一十三章 属国之争

塔室利叶护闻言面色一变,他一边的麻拉乾罕更是勃然大怒,腰上寸许长的刀疤登时显得赤红起来。塔室利叶护轻轻地一挥手,止住暴怒上前的麻拉乾罕,他面色阴沉地说道:“薛裕王子怎地如此失仪全无分寸?如今葛逻禄与拔那汗有志一同,为报大唐历年所待的恩德,齐皆愿充马前小卒,迎战肆虐西域的大食贼,正该同心协力才是,怎么以一已私怨,制造猜疑隔阂,为天可汗的西征之事多添困扰呢?!”塔室外利叶护这一番话语让我心里讶然不,已,看不出貌似粗豪不擅汉语的他,竟然能说出这么软硬兼施令人难以瓣驳的话语来!有所谓“人不可貌相”,古人诚不欺我也!

一直冷眼相待的薛裕王子,见塔室利叶护竟然当着大唐至尊的面,如此避重就轻地大派自己的不是,心火再也抑忍不住了,怒喝一声,魁梧的身子转向塔室利叶护,手按着佩刀的刀柄,灰褐色的双睛一瞬不眨地瞪视塔室利叶护,隐隐间竟带血丝!只听着薛裕王子沉声说道:“闭嘴!自今年二月始,葛逻禄连派二拨兵马侵袭我拔那汗,虽赖我军民上下一心击退来敌,保得拔那汗的城池不失,但四千六百余名将士却因此而殁!薛裕此来本不愿在天可汗西征之时另生枝节,只是派人前往大唐的西北安抚司痛陈此事,请令定夺如何行止。然而,你塔室利叶护却在天可汗面前颠倒是非咄咄逼人,简直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来,如今我们在尊贵的天可汗面前一决生死!”

从薛裕的话语中,我终于明白葛逻禄和拔那汗之间相互敌视的原因,心念转动间,我也在瞬时明白了葛逻禄出兵拔那汗的因由:葛逻禄军队的战力虽是整个西域位列老二,但它也算时运不济,它西至西北方是新兴的回纥汗国,东南至南方是强大的大唐帝国,西北方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突骑施!葛逻禄这支原本在西域几可纵横、傲视群雄的西域强军,却成为看人脸色、仰人鼻息的低级别的毛毛虫角色,其憋屈压抑可想而知!突骑施既是疏于多坦岭、弓月城、热海一线的控制管理,葛逻禄岂能不见机而动?于是乎,其方向所暴露出来的拔那汗就首当其冲,成为它势力发展的对象。虽然葛逻禄凛于大唐帝国的威严,不敢公然与同是大唐属国的拔那汗正式开仗,但些许扰境掠人、侵边劫物的试探行径却不会少的。如此下来,大唐西北边陲的这两大属国臣族之间怎么会不相互敌视?

在我思忖的这一瞬间,麻拉乾罕却应声暴喝一声,一步跨在了塔室利叶护的身前,拔刀说道:“大唐有句谚语,杀鸡焉用宰牛刀”让我麻拉乾罕再来会一会你,看一看我们两人的刀,到底是谁的刀更锋利一些,也顺便让我报这脸上的一刀之仇!”噢,原来麻拉乾罕脸上的刀疤出自薛裕王子之手,想必麻拉乾罕是参加了在二月的首批侵战,否则,短短的时日,他脸上留下的刀痕不会结疤。不过,这个塔室利叶护手下的大将对于自己的武力倒是自信得很!

“住手!”我当然不能放任自己两个属国的紧要人物在我面前对决,这既不符合大唐帝国的利益,也不是一代至尊的作为,我当即暴喝一声。塔室利叶护等人忍不住身心一震,已拔刀在手的麻拉乾罕更是手指一松,明晃晃的弯刀“铛啷”一声落在了地上。为了震慑这三个大唐西北塞外的人物,我这针对他们的一喝声中,凝蕴了我内力修为的三成功力,他们焉能完全承受得了!

至此,我心里也已完全明白,拔那汗此次出兵西域,并不单纯是为尽臣属之份,也是想通过这次行动,来取得大唐的认可信任,以使西北安抚司无法忽视拔那汗的危机。

要知道,以葛逻禄军队的战力而论,如果大唐不出面干涉,长久下去,拔那汗的覆灭是绝对可待的。嗯,这也算是拔那汗一举两得的曲线救国吧!不过,将心比心,再想想拔那汗国以往对大唐的忠诚,我对拔那汗国一点的芥蒂和不快都没有。

当下,我面色一沉,冷声说道:“朕希望你们在朕西征期间不要胡闹!”看着刚刚醒过神来的塔室利叶护三人,我语气一缓,再次一字一句地徐徐说道:“朕适才已下得令旨,此次西征朕并不需用任何国族前来助战,你们两国族的骑军也各自回返吧!至于葛逻禄与拔那汗之间的纠纷,朕既忙于西征事宜,而拔那汗也已禀陈与西北安抚司,那暂时就由西北安抚司裁定吧!不过,你们千万记住,在朕西征期间,朕不希望西域甚或大唐的西北边陲有任何战事冲突发生,否则,率先挑衅者,即为大唐之敌!”

我如此作为,主要是想顺水推丹地免去可能重演的葛逻禄叛变的历史。这并不是我惟恐对付不了葛逻禄,要知道,当此大唐决战大食、争霸中亚的时刻,在战场上,能减少一分困扰就能增加一分减少将士伤亡的机会!而域外对敌作战,变数颇多,更应该注重有个安宁稳定的后方!

我这一番话让塔室利叶护等三人心里敬畏之余,也惶恐不已:大唐是多么强大的帝国,这个问题在大唐西北边陲的两个国族的重臣心中自是清楚无比,思量着我的言语,眼看着至高无上的大唐主宰颇有烦忿之意,什么长远利益眼前仇怨登时间完完全全弃之脑后,只想着如何平息我的烦忿。要知道,只要大唐派遣一支西北安抚司的精兵,不论战力在西域第二的葛逻禄还是厚德待民的拔那汗,还不是完全灰飞烟灭?到时,什么都没有了,还争夺个屁!前有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后有自许为上国的倭奴国,不都是在大唐边兵的刀锋下,干净利索地一面倒?!(横扫倭奴国的史朝信部,也是出自大唐的边兵。)

第四百一十四章 现实理想

塔室利叶护赶紧叩道说道:“奴等不识大体,致得天可汗龙颜不悦,奴等着实该死!不过,此行奴领兵助战,实出诚心一片,只望能为主分担些许烦忧,望天可汗谅奴丹心,准奴随驾征战,一效死力!”说罢,连连叩首,身为部将的麻拉乾罕也连忙伏身在地。

在这个时代,因为大唐帝国的百余年来的强盛,周边的许多国族都以得为大唐的属国为荣。而这些的属国臣族,特别是西域诸属的国主首领们,为表恭顺之意,每每上表或者朝贡的时候,皆谦卑地自称为“奴“!例如玄宗皇帝在位之时,吐火罗叶护曾经被迫降顺大食,之后暗暗上表大唐求援道:

“奴身罪逆不孝,慈父身被大食统押。应彻天聪,颂奉天可汗进旨云:‘大食欺侵,我即与你气力。’奴身今被大食重税,欺苦实深。若不得天可汗救活,奴身自活不得!伏望天可汗慈悯,与奴身多少气力,使得活路!又承天可汗处分突厥施可汗云:‘西头事委你,即须发兵除却大食!’其事若实,望天可汗却垂处分奴身,缘大食税急,不求得好物奉进,望天可汗照之口所欲驱遣奴身,及须已西方物,并请处分奴身一一头戴,不敢怠慢!”

自我正式登基以来,怀柔天下,为表示对大唐所属一视同仁,并无轻视低谩之意,才让诸属首领免去了这个卑谦的自称,如今塔室利叶护心惊之下,不觉重拾旧称,足见其惶恐之深。

“奴家国之事自有西北安抚司理处,更不急在一时,奴不敢劳天可汗烦心!大食贼自崛起以来,东灭萨珊王朝(波斯最后一个王朝),西掠昔兰尼加(北非地区),吞叙利亚,并埃及,亡撒马尔罕(中亚国家),战法兰克王国(国土包含后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雏形),在西方的势力不差大唐多少,且时时有东侵之念,天可汗西征大食才是世宇间的头等大事!

奴之家国虽为弱小,但忠君之念感德之心时时不敢或忘,此次奴领兵前来,若无功空返,岂不愧对拔那汗君民的热望?奴这一各不足天可汗挂齿的贱命,只有交代在这地方了,也算是为天可汗的西征大军一壮行色了!”眼见塔室利叶护重拾旧称,誓言追随大唐至尊西征,极尽其力地表示忠诚,为了大局,为了拔那汗的上下臣民,薛裕王子只得忍住对葛逻禄的愤恨之情,也俯身叩拜道。

对于域外诸国族,不论是东夷、南蛮,抑或是西戎、北狄,我从来没有过一丝轻视之心,更没有认为他们所在之地是未服王化的荒蛮之地。作为拥有前世记忆的我,我当然知道这些周围的外族异国,现在虽有些落后或者荒僻,但它们所拥有的能量终有爆发的时候:所谓康、石、火寻、吐火罗等西域之地,是后世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伊朗;依靠大唐统一朝鲜半岛、现在惟大唐朝廷马首是瞻的新罗国,就是后世不认城隍不认灯、则非常的朝鲜……

所以,我一直打算恩威并重,先使它们的身心完全臣服,而后春风细雨般不着痕迹地将它们完全同化,最终水到渠成地归入大唐的版图。当然,我也知道花无百日红的道理,即连昔日盛极一时的强秦,想要百代万世的传承,终也是二世而没,如今大唐在我手中重振,那在我百年以后的后世,重振的大唐会不会再次走向衰弱?我所记忆中的五代十国、宋、金、元、明、清会不会再一一出现?我也曾想过是否潜移默化地改变这个时代的思想,偷梁换柱地革新这个时代的政体?以保证中华民族崛立于世之东方?

虽然我到目前为止,还始终没有思想清明,痛下决心地着力于大行改革,但我早已下定了决心,无论我今后是否致力于改变这个时代,对于大唐所能接触到的国族地方,我一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们归于大唐的治下,要让它们永远都无法否认,它们自己曾是大唐帝国体系中的一员!不过,我所采取的手段却是刚柔并进中,柔字诀占的比重大些。我认为只是铁血杀戮的统治,是不容易长久的!

如今眼见耳闻大唐西北边陲的两大国族代表,铁心地决定随我西征,甚至以死明志,我也不好峻容相拒,心里暗暗一叹,我只好说道:“朕早已明令下诏,大唐各属国臣藩不得再卑称为奴,望二卿今后谨记!另外,二卿既是执意随朕西征,那么西征期间,朕不希望再看到葛逻禄和拔那汗两军有丝毫不睦之处!要知道在战阵之上,只有做到同仇敌忾协力作战,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战力!不知二卿可能做到?”塔室利叶护等三人见我的神态恢复了正常,语气也完全缓和下来,暗暗地吁了口气,忙不迭地应允了下来。

我仔细地看了一下天色,经过这两支骑军的扰和,如今已耽搁了近两个时辰的路程,我连忙传令道:“既是如此,如今天色不早,塔室外利所部暂充前锋头前开路,薛裕王子所部暂任后卫,大军尽快向喷赤河进发!”

喷赤河,上源自瓦赫基尔河,自东向西流,在汇合帕米尔河后,自转弯处起称作喷赤河。由喷赤河先北折再南回,继续西流,从右岸接纳了瓦赫什河后,又成为吐火罗地区与昭武九姓国的界线河,并改称为乌浒河。而乌浒河及其北方的药杀水河,即是所谓的两河流域,繁衍生息着大小近百个国族城邦。而我现在所要征战的地方,就是绕过喷赤河,再前行五百里,处在乌浒河及其支流那密水之间的安国、曹国、康国、史国以及骨咄地区!

第四百一十五章 逸想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