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的日常 >

第118章

庶女的日常-第118章

小说: 庶女的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曼锦瞪了唐曼瑗一眼。

    唐曼瑗本是好意,不想姐妹们之间闹得太僵,这会儿见唐曼锦不识好歹,心里也有来了气,转过脸去不理她了。

    没过多大会儿,四姑娘唐曼颖不知和唐曼锦说了什么,两个掩着嘴偷偷笑了起来,唐曼锦一边笑着,一边拿眼睛去瞄唐曼宁和唐曼春。

    曼春心里不喜,扫了她们一眼,心道以后还是离这两个小姑娘远些,免得生出事端。

    她见王氏正和林夫人说事,便把唐曼宁引到一旁,略略压低了声音,对唐曼宁道,“姐姐,那《治家格言》、《增广贤文》和《女儿经》咱们都读过了,再听一遍也没什么,只是如今正学着的《诗三百》和《礼记》才讲到一半,若是丢下了,未免可惜,不如明天见了先生,和先生说说——”

    唐曼锦原本就离她们不远,她耳朵尖,这会儿听见了曼春的话,过来道,“二姐姐说什么?”

    曼春笑笑,“没说什么。”

    唐曼锦转转眼珠,觉得唐曼春似乎不像唐曼宁那般脾气厉害不好惹,就道,“姐姐既然已经学过了,再听也是无益,要不明儿我替姐姐去跟姜先生说一声?”

    对方虽笑靥如花,曼春却不想和她多说,“不用了,多谢妹妹,多听一遍有多听一遍的好处。”

    唐曼锦嘟着嘴,“姐姐既然不想听,又何必勉强自己呢?”虽然极力想要装出一副亲近样子,眼睛里却难掩得意。

    曼春心中微冷,看着她的眼睛,低声正色道,“我什么时候说过不想听先生讲课?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自有先生做主,三妹妹还是不要乱传话的好。”

    被人说到脸上,唐曼锦有些绷不住了,只是这里到底是太夫人的地方,她可不敢像在自己屋里似的大声说话,心有顾忌,便跟蚊子哼哼似的说了句,“姐姐误会我了——”

    曼春冷笑,“不敢。”

    唐曼锦偷偷睃了一眼太夫人那边,见没人留意这边,便撇撇嘴,“我倒觉得……”

    “好了——”唐曼宁行云流水般把两人隔开,安抚地拍拍唐曼锦,避过众人的视线,附在唐曼锦耳边,话里的意思却一点也不客气,“再纠缠不清,小心我收拾你!”

    唐曼锦脸一僵,蓦地想起小时候因为撕了唐曼宁的书被她举着戒尺追打……慑于唐曼宁的气势,她咬了咬唇,哼了一声,没再挑事。

    众人待了约有一刻钟,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话,太夫人便道了乏,留下侯爷与她一道用饭,把其余人都打发走了。

    唐辑跟了唐轶说要去他那里吃饭,林夫人嘱咐了两句,出门上了肩舆很快就走了,砗哥儿和他乳娘也不见了踪影,二老爷和三老爷兄弟两个走在前头,说约了朋友在外头吃饭,回去换身衣裳就得出门,独独留下王氏妯娌三个和一班儿女。

    唐松不想跟在一群妇孺后面慢慢地走,就告辞一声,先回去了。

    看着唐松的背影,吴氏对王氏叹道,“大嫂可算是要熬出头了,等松哥儿成了亲,您就等着享清福吧。”

    从庆僖堂出来,经过唐侯爷和林夫人所居住的敦本堂南边的花园,王氏几人在前面走着,身后跟着男孩子们,与唐曼宁这些女孩儿们隔了十几步远。

    五姑娘唐曼瑗对唐曼宁说道,“姐姐明儿来家学吗?”

    唐曼宁道,“我还不知道你们在哪儿读书呢,我记得以前是在庆僖堂外头小花厅旁的跨院里,那里有几扇特别亮堂的大窗,如今换地方了吗?”

    唐曼瑗笑嘻嘻道,“已经不在那里啦,如今是在后头清凉园的撷英阁和蕴秀轩里,姜先生教读画,薛大姑教女红,一人一天轮流着来,明天是薛大姑的课。”

    唐曼瑗见长姐听得认真,说的就更起劲了,叽叽喳喳小麻雀似的把学堂的事都倒了出来,“上午一个半时辰,下午一个半时辰,姜先生和薛大姑都是好脾气的,只是不许人随意迟到早退,要是坐得累了,趴在桌上歇会儿也成——”

    唐曼锦插了一句,“你当谁都跟你似的,坐不了一会儿就这儿疼那儿酸的?没用!”

    唐曼瑗皱皱小鼻子,朝她做了个鬼脸,避到唐曼宁身侧,继续道,“江姑姑是和我们一起的,不过她读书好,也读得快,她看的书都是姜先生另外教的,和我们不一样。”

    告别了二太太三太太,一行人回到住处,唐松正在院子里逗雪花玩,棠哥儿欢呼一声就扑了上去,王氏道,“还玩什么!快去洗漱洗漱,该吃饭了。”

    又对曼春道,“回你屋歇着去吧,一会儿叫人把你的饭菜送去,不必再过来了。”

    王氏见唐曼宁的神色,心知她要说些什么,斥道,“你也去梳洗梳洗,我累了,别给我添堵。”便不再多说什么,直接回了上房。

    唐曼宁陪着曼春回了屋子,自己心里也是不自在,道,“今儿早些歇了吧,要我说,颠簸了这一路,合该多歇几天,偏偏明儿就叫咱们去家学。”

    对于王氏先前的那番话,曼春并没有在意,或者说,她根本就没留意,刚才在庆僖堂的时候她不敢走神,后来从庆僖堂出来的这一路上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唐家和祖父的事。

    看到祖父,她就想起从前在水月庵时,唐家莫名停了供奉,又莫名被罢了官,等到后来她在袁家管了家,有了自己的人手,悄悄派人去京城和泉州查探一番,才明白当时唐家确实是出事了。

    只是其中缘由众说纷纭,有的说安平侯在元宵佳节之时于天香楼上醉酒写了首诗,被圣上叱责“狂悖”,进而罢官,还有的说安平侯御前失仪,招致弹劾,还有人说是因为有人告发安平侯府强占民田、逼良为贱、放印子钱,纵奴逼死人命,圣上看在唐家世代功勋的份上网开一面,才没有杀人。

    唐家被罢官除爵抄家,迁回原籍,一府的人都倒了霉,她父亲也跟着丢官去职,一大家,一律都抹了功名——自然也就没人再顾得上她了。

    而且,也是在唐家倒了以后,才渐渐传出一些风声,说什么当初圣上继位,安平侯当酬首功,可圣上硬是压着没封,可见是有些不妥之处,至于究竟有什么不妥却莫衷一是,各种说法影影绰绰,有传他意图匿藏先帝子嗣的,还有传他居功自傲的,甚至还有传是他亲手害死的先帝,这其中的缘故,曼春甚至不敢太往深里想。

第139章 警告() 
虽说晚上的菜色比中午时差了不少,可曼春却无心于此,她食不知味的吃了饭,叫人找出她平时做绣活儿的绣花绷子和针线剪子,预备明天带到学堂去。

    天气热,睡挂了帐子的架子床不免闷气,她叫人在炕褥上铺了凉席,席上又铺了一层细麻布,窗纱是新换的,既挡住了蚊虫还能透气。

    童嬷嬷从衣箱里找出一套蓝色绣芙蓉花的夏衫,用湿帕子把上头的折痕压平了,摊在熏笼上,又取了些香片放在鸭型熏炉里,待渐渐散出了味道,便将熏炉放在了炕几上,以免有未曾驱赶尽净的蚊虫夜里出来扰人清净。

    “嬷嬷。”

    “嗯,姑娘?”童嬷嬷停了手里的活儿,过来坐在炕沿上,看着曼春。

    “下午我跟着太太和姐姐去给曾祖母请安,这里没什么事吧?有没有别人来过?”

    今天曼春去庆僖堂,身边带的是小五和素兰,原因不言自明,小五是侯府的家生子,又一向胆大,走到哪儿都不怯场,素兰以前好歹是李家姑娘身边的大丫鬟,也是见识过的,做事又有几分手腕,有点儿什么事不至于抓瞎。

    童嬷嬷忠厚有余灵巧不足,但留下她看守自己的屋子却是最合适的。

    童嬷嬷拿着扇子给曼春扇了几下,“别人倒也罢了,就是那姓韦的来过一趟,我没叫她进,正巧外头有人着急找她,倒也没闹起来,结果等她再回来,姑娘也回来了,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曼春接过扇子扇了两下,道,“赶明儿我和姐姐一起去学堂,这屋里的事就得拜托嬷嬷了,箱子都得上锁,不管值钱不值钱的东西,进出都登记造册,不论什么时候,屋里都不能少于三个人,万一让人摸了进来,少点什么不怕,就怕多点儿什么。”

    说曹操,曹操到。

    “二姑娘在不在?”

    童嬷嬷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迎出去,不料韦嬷嬷竟已经进来了,她瞧见曼春正在炕上歪着,没理童嬷嬷,对曼春道,“太太有话告诉姑娘。”

    曼春直起身,坐好了,“您请说。”

    韦嬷嬷挺了挺腰板儿,“太太说了,等再过一阵子天就凉了,姑娘来回的跑,冻着了怎么办?以后姑娘用餐就在这屋里就行,不用去上房了。”

    还道是什么事,不就是不让她一起吃饭么,曼春点了点头,“知道了,还有什么事么?”

    没在二姑娘脸上看到自己想看的,韦嬷嬷有些失望,她动了动嘴角,最终还是说道,“没了,姑娘歇着吧。”

    直到童嬷嬷送了韦嬷嬷出去,韦嬷嬷也没在二姑娘这边听到一句半句客气话,就在她即将一脚踏出门槛的时候,曼春喊住了她,“韦嬷嬷。”

    韦嬷嬷嘴角露出得意,转过身,微微抬起下巴,“二姑娘有什么事?”

    “嬷嬷也是服侍了一辈子的老人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想不该我一再的提醒您,要是再有这样不经通禀未经允许就乱闯的事,休怪我不给面子。”

    曼春的声音不大不小,韦嬷嬷听得清清楚楚,她一口气哽在喉咙里,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转身要回去理论,却被童嬷嬷拦在了落地罩前。

    曼春见她这样,重新起身坐了起来,继续道,“你也不用这样,你做的那些事不过是瞒上不瞒下罢了,你以为你那孙女石榴为什么没有跟着回来?”

    韦嬷嬷脸色一下子就白了,一瞬间想到了许多,她面上显出几分狠戾,低声问,“姑娘什么意思?”

    “你说呢?你尽可以去问问姐姐,看她信不信你的托词。”曼春冷淡地看着她,“我就再不得太太待见,也是这唐家的主子。”

    韦嬷嬷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说话。

    曼春道,“你也不用想着把我弄死就万事大吉,石榴的事知道的人不少,当初可是人赃俱获,不过是看在你服侍了太太大半辈子的情分上,才饶了你们不死,你若是再作出点儿什么来,只怕就连太太也没有这么大的脸面。”

    从太夫人那里请安回来,一顿晚饭吃得颇为冷场。

    王氏却是颇为畅怀,饭后上了茶,王氏问韦嬷嬷,“都跟她说了?”

    韦嬷嬷明显有些不在状态,“是,都说了。”

    王氏惬意的呷了口茶,含了一会儿,才问,“给敦本堂的香料送去了没?”

    韦嬷嬷这才想起来先前太太吩咐让装几样上好的香料给林夫人送去,她只顾琢磨二姑娘的话,竟把这事儿给忘了!忙道,“刚才使人去瞧了,夫人那边儿正吃着饭呢,不敢多打搅。”

    王氏催她,“你先去送,别叫人等。”

    “是。”

    韦嬷嬷使人开了库房,将先前王氏吩咐她的几样香料每样取了些,拢共称了二斤半,也不叫别人经手,将这几样香料一分为二,小份的藏进了自己衣裳箱子里,另一半多些的用个提盒装了,唤了两个小丫鬟跟着,去了敦本堂。

    棠哥儿一心想去外头玩,连吃个饭都心不在焉的,王氏知道他是想去跟狗玩,就直接叫乳娘抱了他去梳洗,“明儿你从学堂回来再玩,不过,若是先生教的不好好学,我就叫人把狗扔了。”

    棠哥儿气得挣开乳母,跺着脚回屋去了。

    唐曼宁有心劝母亲几句,毕竟已经回了侯府,什么事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要是母亲对妹妹的态度太明显,不免让人说三道四,而且不叫妹妹上桌吃饭,叫有心人知道了,不过是给人添加笑料罢了,然而她也知道自己的话母亲多半是不听的,便给自家哥哥使了个眼色,想让他帮忙说说话,哪知唐松却起身表示自己要回屋读书。

    兄长不管这事,唐曼宁只好自力更生,只是刚挨过去笑着提了句“太太”,就被王氏一指戳在脑门上,“我告诉你,从明儿起你离她远些,你什么身份?她什么身份?小妇养的!在外头也就罢了,在府里还这样,平白让人低看了一等!”

    王氏没有压低声音,曼春站在廊下听了,心里就是再不在乎,也不免有些难过,她仰首屏息,眨了眨眼睛,等眼泪眨回去了,却惊见对面唐松朝她招手。

    好在院子里灯火黯淡,曼春挪到东厢廊下,竟没叫屋里的王氏发觉。

    唐松跟她说,“我得了些好颜料,你等会儿。”进屋取了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出来递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