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的日常 >

第113章

庶女的日常-第113章

小说: 庶女的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她梦见自己在黄河里就像鲤鱼一样逆着波浪翻滚、跳跃的时候,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捂在了她的脸上。

    吓得她直接就坐了起来,低头看了两眼,赶紧将落在腿上的湿毛巾拨到一旁。

    “你这小丫头还真有点儿力气。”

    见曼春抬头看他,孙承嗣指指自己的脸,“瞧瞧这儿,都让你拍红了。”

    屋里的光线昏昏暗暗,曼春那里看得清楚?

    她摇摇头,突然发现这里的摆设并不是她的卧房——立时就清醒了。

    “这是哪儿?”她猛地站起身,警惕地看看周围,瞪着孙承嗣。

    “是我书房。”

    “你——”曼春只觉得心口一阵急跳,“你把我弄这儿来做什么?快送我回去!”

    孙承嗣转身坐在了桌边,敲敲桌子,“你那小院子里说话不方便,万一吵醒了别人,你是打算嫁我呢?还是打算——做姑子去呢?”

    曼春被他堵得没话说,气道,“有什么话不能叫人传话?别人不行,安嬷嬷不是你奶娘?”

    曼春生了一会儿气,渐渐平复了情绪,总算没那么激动了,她把散开的头发往耳后别了别,露出一张俏生生的鹅蛋脸,“我不生气了,你说吧。”

    孙承嗣仔细看了看她,“你又没好好吃饭?怎么又瘦了?”

    曼春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才多久没见?就能看出我瘦了?这话没让我嬷嬷听见,要不然她就不用再念叨我让我少吃些了。”

    孙承嗣皱眉,“少吃什么?你又不胖,你哪个嬷嬷说的?胡说八道!”

    曼春暗暗吐了吐舌,“嬷嬷也是为我好,这不是……咳,怕我嫁不出去么。”这话说着,她脸上有些发热。

    孙承嗣微一挑眉,“看来还是我多管闲事了?”

    听他言语不善,曼春不敢多说了,打着哈哈想混过去。

    孙承嗣冷哼,“你知不知道,今天你家长辈问起你的婚事,想把你许配给我师弟。”

    “哈——?”

    “不过你年纪太小,依我看并不合适。”

    “……”

    “你怎么看?我师弟虽比你年纪大些,倒也一表人才,文武兼备,身家还算丰厚,让你衣食无缺是没问题的。”

    曼春根本就傻住了,他师弟?他哪个师弟?

    除了他,她哪个都没见过。

    曼春吭叽吭叽半天,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孙承嗣又敲敲桌子,“你自己的终身大事,怎么心里一点儿谱都没有!?”

    “你要我说什么呀,我怎么知道他是谁啊!”曼春恼了,一拍桌子,“你凶什么凶!管管你自己的终身大事吧,哼!”

    看着眼前的小丫头横眉竖目的瞪着一双美目跟他呛火,孙承嗣愣了一下,失笑,弹了她一个脑儿蹦,“你要造反呢?”

    曼春不满地瞪了她一眼,“还不是你欺负人……”

    听着小丫头娇娇的小嗓子,他心头微酥,“这可真是冤枉人,我听了这消息,恨不能赶紧告诉你一声,省得你让人给卖了,你倒凶起我来了,真是不识好人心。”

    曼春亲眼瞧他眼含戏谑的拿她打趣,才不吃他这一套,哼了一声,“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你怎么想的?没准儿你是想问清楚了我,好拿了我的话柄,给你家赚个童养媳。”

    孙承嗣失笑,“你就是不信我,也该信沈太太,她可是个实诚人,今天为了你的事可愁坏了。”

    “你——你怎么这样啊——”

    “我怎么了?”

    “以后我见了沈太太,还怎么和她说话啊!”

    ……

    七月的京城,仍旧热得仿佛冒火。

    进了城门,周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人们说话的声音,驴马踏蹄的声音,还有车轮的滚动声,呼喝声,喧哗漫天。

    曼春忍不住往窗口探了探身子,童嬷嬷轻咳一声,看了她一眼。

    曼春是知道童妈妈的忐忑的,担忧她乍一回京行事莽撞被人看在眼里,尤其是侯府的人,她这个从外地回来的庶出二姑娘真要是做出失礼的事,那怕是无意的,也足够被这些人当成稀罕景儿咀嚼一番,而且童妈妈的出身又让她没有底气,在摸清深浅之前,只能先端着。

    不过,明白是明白,可只听着外头的热闹而不能看一眼,就好像隔靴搔痒一般。

    曼春扥着童妈妈的袖口轻轻晃了晃,“隔着帘子呢……”

    “……不许掀帘子。”

    “嗯嗯!”曼春嘻嘻一笑,扭过身去看外面。

    为了透气,车子两厢上的绸布帘子早就掀了起来,只剩一层坠了重物的窗纱,隔着这层窗纱,外面的人看不清车里的情形,车里的人往外看倒也不影响什么。

    京城还是那么热闹整齐。

    曼春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一阵急促的锣声响起,路上的车马行人当即就向两边让去,就连李家和唐家的车队也是如此,她不由纳罕。

    一队少年骑着马迎面而来,擦着他们的车厢小跑着颠了过去,速度倒并不快,但满大街的车马行人就这么停着让着,仿佛习以为常,就很是醒目了。

    这些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有锦衣华服的,也有粗布衣裳的,但个个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其中个十三四岁穿月白衫子的少年尤其显眼,他披了一条大红绸子的披风,连座下的马头上也戴了朵大红花,众星拱月似的被人拥在中间,脸上晒得通红,矜持中带着得意。

    童嬷嬷也凑了过来瞄了两眼,然后就把曼春给摁回去了,“当心让人看见你。”

    “嬷嬷,这些人是做什么的?”曼春小声问道,她从前来京城的时候可没见过这等阵势。

    童嬷嬷也不知道,想了想,就去问跟车的婆子。

    那婆子倒是个好说话的,并没有拿乔,跟童嬷嬷嘟囔了一会儿,曼春竖起耳朵也只听到了几个诸如“马球”、“官家”、“彩头”这样的词。

    童嬷嬷回到车厢放下帘子,说道,“宫中时兴马球,便叫子弟们去献艺,刚才过去的是这个月的头名,得了彩头,鸣锣绕城夸红呢。”

第132章 太夫人() 
进了城,顺着大路行了约有大半个时辰,才拐进一条颇为宽敞的青石板街,街道两旁高墙耸立,几乎见不到几个行人,曼春等人的车经过几座牌楼,眼看着过了安平侯府的大门,拐了个弯儿,在西角门处停下了。

    虽说是角门,却也气派得很,油亮新漆,彩绘门檐,礓碴石阶,黄铜的兽面铺首衔环,大门吱呀一声打开,出来了十来个仆役,垂着手,嘴里喊着“恭迎姑太太回府”,唰拉拉跪倒了一大一片。

    比泉州唐府的正门还气派。

    唐妍虽已经是出嫁女,却是这支车队领头的,她端庄地坐在车里,沉声道,“都起吧。”

    跟车的婆子叫道,“起吧!”

    这些仆役却没有听从吩咐起身,领头的管事是个中年男子,穿着颇为体面,微微有些发福,他双臂一撑,又喊道,“恭迎姑娘回府。”

    听见唐妍在车里一声冷哼,跟车的婆子微微不安地回头看了一眼,转头道,“磨叽什么,还不快去开门!”

    中年管事这才起身,吩咐左右,“都愣着做什么!开门,开门!”

    唐妍冷冷地看着这些人,问那管事,“有日子没回来了,什么时候这府里改了规矩?得亏今儿人少,要是哪天老太太和太太奶奶们出门上香,一大家子人单单在这儿等着让你一个个跪完了再进门?”

    管事背后一紧,不敢答她的话,只躬身道,“姑太太快请进,主子们一早就吩咐了,说今儿姑太太回来,都盼着呢。”

    唐妍淡淡一笑,看也不看他,对花嬷嬷道,“看来今儿有人想给我找不痛快。也不知如今是谁掌着中馈?真该教教这起子眼里没人的,见了人该怎么请安道好。”

    “……”

    唐妍冷哼,“走吧。”

    这些人貌似恭敬,却明显不将她的话放在耳边,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根本就是来给她添堵的,真是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若不是要把唐曼宁和曼春姐妹两个安安稳稳地送回侯府,唐妍压根也不想登侯府的门,还没进门就被这些人坏了心情,她心里着实憋了一股气。

    外头的事曼春都看在眼里,她看看童嬷嬷,轻轻摇了摇她的袖子,小声问道,“这人是谁?”敢在姑母面前耍心眼儿,这人也真是胆大。

    童嬷嬷透过窗纱瞧了两眼,摇摇头,“瞧着眼生,兴许是这几年才提拔上来的。”

    过了穿堂,在二门处下了车,曼春抬头看看这比刚才的大门还精细漂亮的垂花门,微微挑了挑眉。

    唐曼宁这时也下了车,她神色有些紧绷,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

    未等曼春细想,便被婆子们簇拥着上了轿子,坐着轿子又走了一阵,经过了花园、戏台,曼春透过小窗看见各处画栋朱帘、广厦细毡,可谓穷工极巧。

    想到几年之后这一切的富丽堂皇都将不再,曼春心里不免百味杂陈。

    沿着廊道过了戏台,又经过一大一小两道花厅门,便到了一处颇为大气的院落——庆僖堂。

    又有几个穿戴得颇为体面婆子簇拥上来,引了唐妍等人下轿,廊下站着的丫鬟见她们来了,先福身施了一礼,便转身掀开门上的竹帘往里头禀报了一声,“姑太太、表少爷、表姑娘、大姑娘、二姑娘来了。”

    唐曼宁和曼春互相看了一眼,没有吱声。

    这庆僖堂院子颇大,正房七间九架,两侧各有厢房,地上铺了大块青石,东西厢房的两边还有一圈略矮些的围房,门窗都紧闭着。

    唐妍等人停在青石甬道上站定了,就等着里头的人请她们进去,可谁料想,她们却在日头底下足足晒了一刻多钟,里头才出来了个美貌丫鬟,穿了件松柏绿的蕉布比甲,下头一条素色百褶裙,腕子上只戴了枚玉镯,却是水头通透,细润洁白如羊脂,显然不是俗品。

    “姑太太,表姑娘,姑娘,太夫人让进去呢。”

    唐妍此刻已经冷静了下来,她看看来人,笑道,“有日子没见了,你可好?”

    这丫鬟名叫珍珠,是唐太夫人方氏身边一等信重的大丫鬟,端庄淑丽,八面玲珑,最能明白太夫人的心意,管着太夫人的私房,上下十分周全,听了唐妍的话,她福了福身,“劳您惦记着,快请吧。”上前去挽着唐妍,使了个眼色。

    唐妍微微颔首,让她托着自己的手,挺胸抬头的进了屋子。

    曼春跟在姑母和姐姐后头,身边是李姿,甫一进去,就觉得迎面一阵凉意,跟外头完全是两个世界似的。

    绕过一座彩绣金母临宴屏风,入眼先是正中墙上挂着的一轴秋鹰图,画中雄鹰伫立崖石之上,形神毕现,似欲腾空扑飞。

    屋里香气缭绕,曼春忍不住小声打了个喷嚏。

    秋鹰图的下方,堂屋正中的罗汉榻上坐着一位看上去年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她满头乌发梳的整整齐齐,珍珠头箍宝光四溢,触目灿然,正中一颗莹润圆白的大珍珠一看就不是寻常凡品,身上穿着莨绸的大衣裳,别了一枚亮闪闪的金镶玉寿字坠领。

    地上的青石砖打磨得光可鉴人,铺了波斯地毯,罗汉榻旁摆了架梅花小几,上头只放了只定窑的白瓷茶盏,再后头是一架高几,几上铺了缨络,摆着炉瓶三事。

    老妇人坐在上首,两边围坐着几个妇人,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俱是满头珠翠,见了她们,都露出了得体的笑意。

    “回来啦。”

    唐妍急行几步,跪在了老妇人膝前,泣道,“祖母,孙女回来了!”

    唐曼宁她们也忙跟在后头跪下。

    这老妇人就是唐家的太夫人方氏,明明就是要过七十大寿的人了,看上去却年轻得很,仿佛只有五十多岁的样子。

    曼春眼角余光瞧见这番光景,心中讶然。

    唐妍拉着太夫人的手,“孙女不孝,未能在祖母跟前时常侍奉……”

    太夫人叹了口气,“回来了就好。”拍拍她的手背,对下首那几个年轻些的妇人道,“还不快把你们姐姐扶起来?”

    便有三个妇人簇拥着将唐妍扶了起来。

    唐妍领着唐曼宁她们与太夫人右边下首的安平侯夫人林氏见了礼,又去跟唐辎的太太、唐曼宁的母亲王氏见礼。

    曼春这才注意到王氏,只是看她穿衣打扮并不出挑,竟泯然众人了。

    唐妍笑道,“如今我可算是把这两个小人儿给你平平安安的带回来了!”

    王氏笑道,“有劳你一路辛苦,我可得好好谢谢你。”便领着三个姑娘给其余的人见礼。

    刚才与王氏一起去扶唐妍的妇人是二太太吴氏和三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