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扬眉剑出鞘 >

第43章

扬眉剑出鞘-第43章

小说: 扬眉剑出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有效部位,会被密密的金属衣覆盖,剑尖接触、裁判灯闪烁,显示进攻方得分。”他不徐不躁地继续,“你就像这件金属衣,是我存在的意义,也是我面对世界时唯一的弱点。”

    她眼前浮现出对方提剑四顾的模样,一颗心变得柔软如沙,再也没有别的计较。

    在肖铎的坚持下,他们买了两张头等舱的机票回国,确保旅途中不会出现任何意外。飞机起飞后,杨梅先是美美地睡了一觉,又享受了空姐的殷勤服务,尚未开始感觉到疲惫,就已经顺利抵达帝都机场。

    接机口外,赵星歌正在兴奋地挥舞双手,身后还跟着亦步亦趋的陈干事。

    隔着玻璃隔断墙,杨梅一眼就发现了自己的好朋友,下意识想要加快脚步。然而,为了照顾同行的肖铎,她又强迫自己慢下来,避免让男人走得太急、太累。

    将重心移到左腿上,肖铎主动解围:“别让人家久等,你先出去,我马上就来。”

    杨梅看着不远处的赵星歌,不放心地叮嘱:“那你小心点。”

    “没事的。”

    得到他的应允,女孩连蹦带跳地冲出人群,与迎面而来的好朋友拥抱在一起,又顺势转了几个圈,爽朗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见此情形,肖铎连忙跟过去,双手扶住她的肩膀,顾不得礼貌问候,小声责备:“注意安全。”

    赵星歌被迫退开半步,对肖铎的这般谨慎很不以为然,又将二人来回打量一番,敏感地咂『摸』出几分味道来。

    眼看杨梅乖乖听训,还用双手捂住小腹,记者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好奇心更是按耐不住。

第59章 强迫症() 
陈干事开的是一辆二手大众; 除了车窗摇不下来; 没有别的『毛』病。

    在布达佩斯待滞留三个月,肖铎与杨梅多少添置了一些东西; 每一样都寄托着满满的回忆。临行前,两人反复筛选半天,终究舍不得丢弃; 只好统统打包带回国来。

    一个手提袋、两个背包和三个行李箱; 把大众车的后备箱充分利用,就连车厢里也没有位置了。

    见此情形,赵星歌提议:“我带你们打车去政务中心?让小陈先把行李运回去; 杨叔叔还在家等着呢。”

    陈干事满头大汗,忙不迭地道歉:“对不起,肖哥,没料到东西这么多。”

    肖铎连忙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这么说; 是我们给你添麻烦了才对。”

    停车场的另一头就是地铁站,杨梅用手机查好路线,打断了另外三个人的客套; 干净利落地作出决定:“陈干事开车回家,我们搭地铁去政务中心办事; 时间差不多,正好一起吃晚饭。”

    工作日下午; 帝都的交通状况没那么糟糕,分头行动效率最高——她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支持。

    机场站是地铁线路的起点,站台上站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操』着各式各样听不懂的语言,营造出既热闹又繁忙的气氛。

    刚过检票口,赵星歌便拉住她的手,快步走到候车区的角落里,和肖铎刻意保持了一段距离。

    “就这么定了?”

    只见女记者努努嘴,语气戏谑,目光中却透出几分职业特有的精明。

    杨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嗯。”

    赵星歌假装惋惜的捂住胸口:“可怜我哥追你这么多年,最后还是被人截了胡。”

    “星河是个好人,但你不觉得……”

    皱着眉头思索片刻,杨梅尽量准确地选择措辞:“……你不觉得他对我太过了吗?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像是强迫、控制和某种偏执。”

    赵星歌冷哼:“他本来就有强迫症啊。”

    “不,比那更严重。”

    杨梅表情严肃地说:“我也是跟肖铎在一起之后才明白,爱是温暖和美好的东西,无论能否得到回应,都应该让人快乐。凭你哥对我的态度,我觉得他并不享受这个过程,却还要勉强坚持,缺乏合理的行为动机。”

    这下,连赵星歌也紧张起来:“你是什么意思?”

    “星河很聪明,又是名校毕业的商业精英,知道如何评估风险与收益,不会做没有产出的投入。这些年来,我把他当哥哥一样敬重,从没给过任何不恰当的回应,正常人早就放弃了。”

    停顿片刻,她笃定地结论道:“当坚持失去控制,就不再是美德,而是一种病态。”

    轨道上远远驶来一辆列车,车站里响起广播提示的声音,敦促乘客们做好乘车准备。肖铎冲她俩挥了挥手,确保彼此没有走散,方才扭过头去,继续安静地站在原地。

    他仿佛猜出女孩们在谈论敏感话题,选择礼貌地保持着一段距离,背影挺拔而清秀。

    列车稳稳地停靠在站台边,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车厢一侧的滑动门也打开了。赵星歌单手牵起杨梅,随人流一起往前挤,掌心里透出微薄的汗意。

    刚进车厢,她就把杨梅推到老弱病残孕专席上坐好,急匆匆地追问:“我哥的精神状态有问题?”

    杨梅耸了耸肩,坦陈道:“我不是说他有病,只是无法理解他的动机。”

    赵星歌不服气:“喜欢一个人需要什么动机?”

    她苦笑:“问题在于,星河根本不喜欢我!我跟肖铎会吵架、会看彼此不顺眼,却还是忍不住对对方好,因为这是爱的本能。你和陈干事也一样,对不对?星河瞧不起我,甚至打心眼里鄙视我,却还要勉强自己对我好,所以才让大家都不舒服。”

    赵星歌吓得打了个哆嗦:“可他为什么要勉强?”

    杨梅摇摇头:“我也不懂。我以前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他,无法接受他的感情,从未怀疑过他喜欢我这件事。现在有了喜欢的人,才知道爱与不爱的区别,也确定星河对我绝不是男女之情。”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抬起头,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肖铎。

    隔着车厢里拥挤的人群,他正不放心地朝这边看过来,四目相对之间,仿佛印证了某种羁绊,催生出无形的心有灵犀。

    从机场到政务中心将近一个小时,三人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刚好在门口遇见林文慧的秘书。

    对方已经跟工商管理部门打好招呼,提前准备了各项材料,只等肖铎到场签字,就能履行完股权及法定代表人的变更手续。

    听闻此,杨梅连忙催他快点进去办&证大厅,自己则和赵星歌坐在咖啡厅里,安静地耐心等待。

    给自己点了杯咖啡,又为孕『妇』端来一杯热牛『奶』 ,女记者的职业敏感『性』开始发挥作用,板着指头算计:“登记需要五个工作日,再加上公示半个月……你跟肖铎快点结婚,公司股份就是夫妻共同财产了。”

    杨梅好气又好笑:“那是他妈妈的公司,跟我们没关系,肖铎只是挂名而已。”

    赵星歌却像没听到一样,自顾自地有感而发:“身材好、长得帅,竞技水平没得说,家庭条件也数一数二,但愿我哥能够输得心服口服。”

    当事人表现得很无奈:“我已经跟你解释过了,星河只是强迫自己对我好,我们俩之间没有爱。”

    “你说有就有,你说没有就没有,单方掌握解释权缺乏公信力,我哥也不可能因此放弃,你还是做好思想准备。”

    杨梅咬牙切齿:“他已经纠缠了我二十年,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

    赵星歌刚要反驳,就被那个数字吸引了注意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二十年?你现在也才二十七岁,我哥从七岁就开始动歪心思了?”

    她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地承认:“一开始没挑明,他只是逢年过节送礼物,让人感觉受宠若惊。”

    “我怎么没听你说过?”

    “那些礼物很普通,也不贵重,都是些学习用品什么的。我怕自己会错了意,没敢告诉你,直到确定星河的意思之后,咱们才在一起商量对策。”

    赵星歌若有所思地回忆:“足球队长是初中的事?”

    杨梅用力点头。

    “……六岁上学,七岁最多念二年级,我哥虽然早熟,那时候也不过是个孩子,连身体都没发育完全,怎么可能会追女孩子?!”

    杨梅解释:“我的日记本上写得清清楚楚,生日、情人节、七夕,他都会送礼物。”

    赵星歌忍不住吹了声口哨,调侃道:“这只能证明我哥对你情根深种,从小就打定主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杨梅质疑:“你也说,七岁小孩身体都没发育完全,不可能懂得什么是爱情。那赵星河算什么?”

    女记者被哽得说不出话来,只好猛灌了一大口咖啡,背靠着沙发座椅,两眼发直地向上望去。与此同时,她还在反复做着深呼吸,试图让大脑恢复理智,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解释。

    政务中心是开放式结构,咖啡厅位于底层的公共休息区内,四周环绕着各个部门的办公大楼。

    这里的屋顶由玻璃幕墙组成,可以看到头顶的天空被切割,划分成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感。

    赵星歌将自己大脑放空,将所有已知、未知的情况混杂成团,任凭直觉引导思考。

    她从小就不如哥哥,身高、体重、智商,全都是被碾压的参照系,笼罩在名为“赵星河”的阴影之下。久而久之,哥哥已经不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却变成了被神化的对象,完美而强大。

    杨梅是他唯一的弱点。

    可这弱点出现得毫无道理:如果是一见钟情,就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她,而不是习惯『性』的挑三拣四;如果是日久生情,也应该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受到某些事件的影响……

    想到这里,赵星歌下意识地捂住嘴,防止自己不受控制地说出什么来。

    等了一会儿,坐在对面的杨梅有些着急,忍不住用脚踢了踢她的椅腿,语带催促地反问:“说说看,七岁的赵星河给我送礼物、坚持二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

    赵星歌心里有一个模糊的答案,却不敢轻易说出口,只好引导对方思考:“那年你也是七岁。”

    杨梅承认:“对啊,爸爸转业,我跟着到帝都定居,一开始连普通话都不会讲……”

    赵星歌不得不抬起手,打断了她漫无目的絮叨:“那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你接下来的人生。”

第60章 见面礼() 
“那天我们一起放学回家; 你记得吗?”

    赵星歌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 干脆将咖啡杯放回桌面上,倾身向前道:“你没办法进门; 哭得走不动路,他让我陪你,自己一个人去找阿姨。”

    伴随着对方的描述; 回忆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杨梅眼前。

    当年在帝都相依为命; 她对母亲的情绪极为敏感,早就察觉到不对劲,却无处寻求帮助。光线昏暗的楼道里; 听见赵星河的脚步声远去,两个女孩子互相搂成一团,本能地瑟瑟发抖。

    “阿姨从楼上跳下来,你不知道怕; 还端着饭盒凑过去……”

    说到这里,赵星歌的声音也略显颤抖,用力地将双手撑在膝盖上:“……我哥先是把我们拉到一边; 又打电话叫救护车,最后才去门卫室叫人。”

    杨梅紧咬住唇; 点头表示赞同,却不敢让脑海里的画面太过清晰; 生怕情绪失去控制。

    赵星歌说出自己心中的猜测:“即便是成年人,目睹跳楼坠亡的死者,也需要时间反应?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 他的表现未免太镇定了,简直就不像是场意外。”

    眼看对方越说越大胆,杨梅却无力阻止,只觉得喉咙被牢牢掐紧,发不出任何声音。

    儿时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预设前提的猜测缺乏依据,任何评判都会有失公正,这是她不愿意附和赞同的原因。然而,仅凭那些模糊的印象,也已经足够勾勒出大概的轮廓,证明赵星歌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女记者的情绪有些急切,继续补充道:“他说他上到屋顶,来不及阻止,便看见阿姨跳了楼。”

    杨梅点头。

    “可是你想过吗?”

    赵星歌深吸一口气:“如果阿姨是当场跳下来的,又怎么有时间嘱咐他照顾你?还说什么‘终身大事’,谁会跟一个七岁孩子交代女儿的终身大事?!”

    仿佛被强大的电流击中,她身体发麻、四肢僵硬,整个人呆若木鸡。

    考虑到目击者尚未成年,行为能力有限,警方并未深入调查,而是直接认定杨妈妈『自杀』,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大人们忙着办丧事,无暇照顾孩子,杨梅只好与赵家兄妹抱团取暖。

    于是,赵星河开始理直气壮地介入她的生活:穿什么衣服上学、梳什么发型好看、吃饭有没有挑食,几乎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