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扬眉剑出鞘 >

第21章

扬眉剑出鞘-第21章

小说: 扬眉剑出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竞技周刊》的大记者,哪像我们这种小本买卖,只能挣个辛苦钱。”

    经过半年试用期,赵星歌如今已拥有正式编制,也可以独自完成采访任务。杨梅跟她开了个玩笑,很快又低下头来,继续擦洗橱窗玻璃。

    不理会对方的调侃,赵星歌的眼珠转了一圈,故作神秘地问:“所以,既然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你要给自己放个假吗?”

    “放假啊……”

    她缓慢地站直身子,悄悄伸了个懒腰:“……我是准备在家补觉来着。”

    赵星歌急得直跺脚:“你还真是沉得住气啊!不管了,明天说什么都要跟我走一趟。”

    “去哪里?”

    “老山基地。”*

    作者有话要说: *老山基地:中国击剑项目的大本营,国际剑联亚洲培训中心和中国击剑协会的总部所在地,国家击剑队的训练基地。

    知道小姐姐们等得急,本来这一章就该把男主放出来,但我觉得对女主的留学生涯还是有个完整的交代比较好。

    大家放心,下一章不见面也得见面了,毕竟神助攻在此~~~~

第28章 陆培宁() 
老山基地位于帝都西郊; 是一处风景宜人的风景区。

    早年间; 国家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选址于此,这里便成为击剑项目的大本营; 建设了配套完善的训练基地。

    现代化场馆宽敞明亮,随处可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加油打气的标语,墙边铺设了两排长长的剑道。

    浸着汗的地垫散发出独特的气味; 衣架上摆放各式各样的剑柄、防具;走廊里空空『荡』『荡』的; 国家队历届优秀队员的照片挂满墙壁。

    杨梅紧跟在赵星歌身后,像朝圣者一样走进会议室,感觉如坠梦境。

    “赵老师; 麻烦您稍微等一下,上午半天的训练刚结束,陆指导还在作总结。”

    自击中心的宣传干事姓陈,是个刚从大学毕业的男孩子; 还没有熟稔官员们狐假虎威的那一套,对待来访的记者十分客气。

    赵星歌也很给对方面子:“没事,我让助手先做准备; 待会儿陆指导忙完了,直接开机采访。”

    作为“助手”; 杨梅立刻自觉地站起身来,手脚麻利地架设录音录像器材; 只等正式采访时全程记录,方便赵星歌回去后整理素材。

    陈干事抬腕看看表,鞠躬致意道:“请随意; 我去看看他们那边的情况。”

    随手将会议室的门带上,陈干事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走廊的尽头。临近午休时分,整座训练馆悄然宁静,听不到其他任何动静。

    杨梅放下设备,拍着胸脯凑到桌旁,惴惴不安地问:“我刚才是不是穿帮了?”

    赵星歌白了她一眼:“瞧你那点出息,也就配当个实习生。”

    杨梅不服气:“你也才转正没多久?交了狗屎运才约到国家队教练做专访。”

    女记者讪笑:“人家本来约的就是总编,奈何总编昨晚喝多了,今天早上起不来床嘛。”

    杨梅眨了眨眼睛:“可你昨天下午就让我做好准备……等等,你是不是又给领导下套了?”

    “猜猜看。”

    听闻此,杨梅心中已有计较,忍不住摇头叹道:“星歌,你这叫‘以下犯上’!迟早会被《竞技周刊》炒鱿鱼的。”

    赵星歌无所谓地耸耸肩:“怕什么,只要我有拿得出手的独家报道,运营自媒体也能生存。”

    “你哥、你爸妈会杀了你的。”

    “来啊,大不了同归于尽。”

    闺蜜二人拌着嘴,紧张感消失得无影无踪,也适应了眼前全然陌生的环境。赵星歌表面上吊儿郎当,工作起来却总是一丝不苟,事前准备非常充分,对即将开始的采访信心十足。

    杨梅攥着那枚钥匙坐在近旁,看着对方伏案写写画画,整个人渐渐放松下来。

    按照赵星歌的计划,她们故意挑在午饭前来访,其实是想等采访结束后,半推半就地在基地食堂蹭饭——训练队都实行定时分餐制,运动员、教练员聚在偌大一间食堂里,总能找到要找的人。

    想到肖铎,她的心顿时一片柔软,就连初来乍到的慌『乱』,也让位给久别重逢的期待。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陈干事满头大汗地出现在门后,笑容十分牵强:“赵老师,久等了。”

    两个女孩互相交换视线,表情略显困『惑』,都不明白陈干事为何会突然『乱』了阵脚,完全失去进退得宜的风度。

    “陆,陆指导马上就来。”

    提及国家队的总教练,陈干事明显哽了哽,甚至还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

    陆培宁,前男子花剑运动员,现任国家队主教练,也是我国最早一批有实力问鼎世界冠军的选手之一。

    年近百半,同龄人都已经退居二线,或转任地方体育局官员,只有他还在为男子花剑事业奋斗。

    杨梅自诩运动白痴,对体育项目的了解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为肖铎,恐怕这辈子都不知道击剑有三个剑种。

    关于采访对象的相貌、身份、背景,她更是无从知晓,全靠赵星歌的一路恶补才有了基本概念。

    然而,当陆培宁猛然推开大门,横刀立马地现身会议室的时候,杨梅还是一眼认出了曾在机场为自己解围的“国字脸”。

    “陆指导,您好!我是《竞技周刊》赵星歌,非常荣幸……”

    赵星歌率先反应过来,立刻扔下笔,起身迎上前去,一边作自我介绍,一边主动与对方握手。

    陆培宁居高临下地瞟了她一眼,故意将双手背在身后,冷声质问道:“老常呢?”

    “常总编的身体不太舒服,临时派我代班采访。”

    “那就算了,”国字脸的男人皱着眉头,很不耐烦地摆摆手,“等他身体好了再约时间。”

    说完,陆培宁掉头向外走去,几乎连一秒钟都不愿意耽误。陈干事紧跟在他身后,也被这突发状况搞蒙了,搓着手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对赵星歌的印象不错,只好壮着胆子解围:“陆指导,赵老师和她的助手等很久了。这么热的天,两个小姑娘来一趟老山不容易,您看……”

    陆培宁这才发现会议室里的第二位访客,五官精致、肤白胜雪,秀气得像洋娃娃一样,令人过目难忘。

    国家队教练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是你?”

    杨梅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点头致意:“陆指导。”

    眼看他们两人认识彼此,赵星歌和陈干事也松了口气,现场气氛随即缓和下来。提及帝都机场的闹剧,杨梅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反复感谢陆培宁的出手相救。

    对方笑得像只细眼狐狸,连连推辞说“没关系”,这才牵了把椅子坐下来。

    他还不忘吩咐陈干事:“既然记者们都准备好了,我就接受采访。小陈,你去叫几个主力队员来,配合介绍情况。”

    原本以为黄了的一场专访,突然迎来峰回路转的变化,赵星歌的心情也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陈干事离开之后,她感觉轻松了些,终于进入工作状态:“陆指导,过两个月就是雅加达亚运会了,您的目标是什么?”

    “没什么目标,随便打打。”

    听闻此,就连假装做记录的杨梅也抬起头来,目瞪口呆地望着国家队的主教练。

    赵星歌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换了一个提问方式:“我是说,面对日本、韩国等劲敌的迅速崛起,咱们国家的男子花剑应该如何定位?”

    “没办法定位。”

    陆培宁撇撇嘴:“青黄不接,人员断档严重。小队员没经验,老队员普遍厌战,能把队伍拉出去就不错了。”

    赵星歌傻了眼,剩下的问题全都被堵在嘴里,不知道该如何继续采访。

    杨梅皱起眉头,忍不住打破沉默道:“可我们知道国家队有很多优秀选手,他们的状态都不好吗?……比如说肖铎。”

    陆培宁冷笑:“你问问他就知道了。”

    看着那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女孩吓得打了个哆嗦,错觉自己是只被猫盯上的老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逃出生天。

    方此时,走廊上传来一阵阵喧哗声。

    陈干事苦口婆心的劝解、对方态度坚定的拒绝、两人互相拉扯的尴尬,隔着门板听起来格外清晰。

    “肖哥,都到门口了,就进屋『露』个脸。”

    会议室的大门再度洞开,陈干事拉住比他高一个头的男人,想方设法往里拽,却显得力不从心。

    对方别过身子、拒绝『露』脸,负气地反抗道:“五百个伏地挺身没做完,我得回去加练。”

    陈干事急得快要哭出来:“刚才陆指导说的是气话,别的队员早就解散了,你又何苦犯犟呢?”

    “让他去!”

    当教练的坐在会议室里,听闻此言也冒了火气,脸『色』涨得通红:“二三十岁的人了,一天到晚闹小孩子脾气,以为谁都是他父母吗?”

    似乎觉得怒吼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愤怒,陆培宁又用力拍了几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录音笔也纷纷跳起来。

    赵星歌惊呼:“陆指导……”

    她身旁的杨梅则干脆站起身,下意识地冲门外叫了一声:“肖铎!”

    原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陈干事手头一松,只觉得眼前有人影晃过,下一秒便见男子花剑队的主力队员快步冲进了会议室。

    刚刚被罚做大量的体能训练,又与陈干事拉拉扯扯一路,肖铎如今早已满头大汗。

    然而,身穿国家队的白『色』队服,衬着剪短至耳根的发型,依旧显出他侧脸的清晰轮廓,整个人看起来干净而帅气。

    只见他脸上写满难以置信的表情,声音颤抖着确认:“……杨梅?!”

    女孩用力点了点头,双手紧握着那枚钥匙,直到将其深深嵌入掌心——她用尽全力才克制住冲动,没有飞扑进对方的怀抱,却忍不住眼中欣喜的泪水。

    “原来你们俩认识啊。”

第29章 冠军灶() 
肖铎眉头紧锁; 万般无奈地坐在桌角; 被迫成为了采访对象。

    “原来是房东啊……”

    陆培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杨记者也是从法国回来的。”

    接二连三的反转让人应接不暇; 赵星歌只好将错就错,一边装傻一边打圆场:“小杨,今天把你带来真明智; 花剑队上上下下都是熟人啊!”

    说完; 她又讪笑两声,环顾四周发现只有自己入戏,连忙尴尬地收敛表情。

    会议室里刚刚变得安静; 陈干事又不识时务地笑起来——作为现场唯一的局外人,他明显反应迟钝,却是真的对情况一无所知。

    杨梅深深地埋下头,恨不能用鼻尖紧贴桌面; 手握着纸笔准备做记录。

    “肖铎,记者们正好问到你的状态如何?回答一下。”

    打了个哈哈,陆培宁斜靠在椅子上; 扭头看向自己的队员,将问题抛出去。

    男人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侧头用t恤袖子擦掉汗水,尽量平静地说:“还在恢复; 需要慢慢适应。”

    见杨梅满脸忧虑,赵星歌连忙组织语言,继续追问道:“陆指导为了争取让你归队; 当初可是立了军令状的。两个月之后就是雅加达亚运会,有把握吗?”

    “尽力而为。”

    “瞧瞧,他就是这个状态。”

    陆培宁气得拍案而起:“毫无斗志、毫无信念、毫无追求,像是被人抽走了脊梁骨,一点拼搏精神都没有,怎么上场打比赛?!”

    作为退役的专业运动员,陆培宁的身材也很高大,站起来颇有压迫感,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

    陈干事负责宣传工作,要时刻维护男子花剑队的形象,只好硬着头皮打圆场:“陆指导,别着急,运动员状态有起伏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方冷哼:“‘起伏’?人家可是趴在那儿呢,‘伏’得一动不动,还‘起’个屁!”

    国家队主教练骂了粗口,现场气氛变得愈发尴尬。肖铎脸上的颜『色』也很难看,似乎随时有可能爆发。

    “为什么出现这种持续低『迷』的状态呢?”

    身为职业记者,赵星歌表现出稳定的专业素养,一针见血地问道。

    他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国家队的训练方法有问题,我不适应。”

    陆培宁愈发怒不可遏:“有什么问题?!你的世锦赛、世界杯、全运会冠军,包括奥运会亚军,哪一个不是用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

    “男子花剑的技术『潮』流每年都在变,以前行得通,不代表以后也行得通。”

    “你倒是说一个行得通的办法啊?”

    肖铎哽了哽:“我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